天寶在後臺可能也感覺出了劉一菲對自己的態度:客氣但不親密,距離感非常明顯。

但她還是一口一個“茜茜”“一菲”地叫著。

首映結束還在微博上發了和劉一菲的合照,結果劉一菲別說轉發了,連贊都沒點。

楊天寶安慰自己:“都知道劉一菲不怎麼玩微博,她可能忘登了。”

今年國慶檔之所以上這麼多片子,縱然跟市場越來越大,片子越來越多有關,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今年中秋跟國慶兩個假期撞一起了。

調了一個長達8天的長假出來,但其實節前節尾還兩天調班,一加一減,等於中秋沒放假。

但程玉安對今年國慶檔的成績不怎麼樂觀。

一是《銅雀臺》《太極1》等片子不算上乘之作,很難吸引觀眾走進影院,還有一個原因是,從今年國慶開始, 假期期間, 高速通行免費了。

這個政策勢必啟用旅遊市場。

大家都出去玩了,看電影的人自然就少了。

這樣看,早在21號上映的《BJ遇上西雅圖》其實還佔了點便宜,離假期還有9天,能收割一部分票房。

程玉安暫時關注不到市場上的表現,他提前看過今年國慶檔的單子,說難聽點,真就是臭魚爛蝦,他一點不擔心《BJ遇上西雅圖》的表現,以劉一菲現今的號召力,這片子沒5億都算撲街。

他正在青影廠的攝影棚裡監工,佈景他得來看看。

現任青影廠廠長是於劍紅教授,程玉安在校期間還上過他的《電影經濟學》。

於劍紅陪同程玉安一起來攝影棚,他看了看佈景圖,說:“這房子的佈局好奇怪,一點不像我們國內的風格, 但也不像西式公寓。”

程玉安解釋道:“這套公寓的佈局確實不一樣, 門廊長,房間多, 七拐八拐的,擺件也雜……”

還沒等程玉安說完,於劍紅反應過來:“是為了表現患有老年痴呆的父親分裂複雜的內心吧。”

“嗯。”程玉安點點頭,“故事一開始老人就已經患了病,他把自己鎖在自己的房子裡,拒絕護工的照顧,這樣格局的房子正好對應他的內心。”

兩人在攝影棚內一邊走一邊看一邊聊,於劍紅開玩笑說:“我和你侯老師今年會帶一個博士,有興趣考回來嗎?”

程玉安笑道:“算了吧,我都畢業10年了,再回來讀博士我都覺得彆扭。”

“就知道你小子是這樣,”於劍紅也就多嘴問一句而已,“在學校的時候要沒老侯護著你,不開除也得記個大過。”

程玉安至少有20天的快樂時間——劉一菲在外宣傳不在家。

劉一菲上一部上映的片子還是去年暑假的《那些年》,一年時間沒作品面世,她平常也不參加綜藝刷臉,不過透過各種代言和活動一直有曝光。

而這一年,年輕一代最耀眼的女星無疑是楊密——10億票房女主呢。

雖然《大武當》撲了, 但那部電影只要有眼睛的都知道不能怪楊密。

而今年國慶檔, 楊密的《銅雀臺》將正面對上劉一菲的《BJ遇上西雅圖》。

各院線經理更看好《銅雀臺》, 楊密+發哥明顯要大於劉一菲搭配一個知名度不不怎麼高的於合偉。

而且《銅雀臺》這種歷史大片賣相也明顯比《BJ遇上西雅圖》這種喜劇要好。

在發佈會上,導演趙麟山喊出“過5億”的口號。

咱心平氣和地說,《銅雀臺》的陣容也確實支援他喊5億出來。

主演陣容就不說了,看看幕後有哪些大咖:

監製是張一謀御用攝影趙曉丁,錄音師也是張一謀的老友、有“中國第一錄音師”之稱的陶晶、造型和服裝設計奚仲聞、配樂是日本電影配樂大師梅林茂,美術是“電影美術之神”的日本首席美術大師種田陽平,連佈景師都是全球20大佈景師之一的赤冢佳仁。

這陣容,不說別人,程玉安看著都留口水,就是他要湊這群人在同一個劇組都要費很大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足可見光鮮和長影廠對《銅雀臺》有多重視,這也是楊密底氣的由來。

有這群大師保駕護航,這片子怎麼也輸不了。

但是,當《銅雀臺》劇組看到《BJ遇上西雅圖》的表現時,內心極不穩定:

首日週五3300萬,成績一般,是劉一菲號召力的正常表現。

週六就誇張了,6400萬!週日回落至5700萬,首週末三天1.5億,創國產喜劇片最快破億紀錄。

25號,《銅雀臺》上映前夕,《北西》上映5天,破2億票房。

有電影產業分析人說:“往年國慶檔一般由兩部國產大片主宰,比如09年的《建國大業》和《風聲》,10年的《狄仁傑》和《劍雨》,去年的《畫皮2》和《白蛇傳說》。今年9月26-29日連上4部大片,1-7號又一部都不上,競爭太激烈太畸形了,現在《BJ遇上西雅圖》通吃局面已初步形成,今年可能是‘史上最慘國慶檔’。”

“這其實體現出我們電影市場排片的不合理,去年國慶檔得益於《畫皮2》的推動,大盤有7億,也許是各家公司看了去年的資料,覺得今年大盤也能有7億,但今年市場迴歸理性,科學預測,今年國慶大盤應該在4-5億,從今年的片單看,還沒有《畫皮2》這種能拉動整體大盤的片子出現。

“我們五六部片子扎堆在月底上映,就為了爭這4個億?”

“這是很不理智的排片,希望以後我們有關部門能聯合主要制片方協調好檔期,國產片內鬥如此嚴重,受傷的只會是我們自己。”

《銅雀臺》和《太極1》的壓力陡增。

發哥甚至說:“我壓力好大,幾個禮拜都沒睡好了……我都在香港發功,每天都在推,把《銅雀臺》推到高峰,在心裡做了很多事,沒有跟你講。”

甚至跟粉絲撒嬌:“你買零點場的票了嗎?沒有?你都不關心我,不愛我。”

按發哥習慣,他一向不參加電影後期宣傳,但這兩年找他的劇本漸漸少了,票房上也沒什麼突出的成績——《讓子彈飛》成就的是江文,成績也是平攤在三人頭上。

《銅雀臺》曹操是個不錯的角色,他很重視。

希望讓現在的小年輕再看看,發哥並沒有老。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