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張分手的新聞下,《金陵十三釵》就算不刻意宣傳,熱度也不會比任何一部同期上映的電影低。

更何況,張一謀的電影從來不缺觀眾。

《龍門飛甲》有3D武俠的噱頭,陣容也極其強大:徐課+周公子+陳昆+李連結+李雨春。

真就是飛龍騎臉,不知道怎麼輸。

在賀歲檔這樣的圍剿下,《原始碼》要怎樣在宣傳上突圍?

導演烏爾善雖然票房成績不俗, 但要拼觀眾緣,還是差張徐二人一大截,兩大主演:張佳輝+糖糖,也就糖糖在內地有不俗的粉絲號召力,張佳輝在內地真一般。

怎麼辦?

好辦,第一招牆外開花。

“《原始碼》未播先火,北美及歐洲翻拍版權高價成交, 國產科幻走出國門!”

後面每天都把《原始碼》之前走海外影展賣片得的榮譽拿出來營銷——休斯頓這種野雞獎就不考慮了, 遠端拿出來的都是正規電影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原始碼》一開始就預想到了在本土宣傳上可能做不過《十三釵》和《龍門飛甲》, 所以從9月份開始,《原始碼》就不厭其煩地跑各種電影展刷臉。

也得了不少獎呢。

糖糖還入圍了今年的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呢。

說出去也是國際A類電影節,這不能吹一波?

牆外開花這招還真挺好用的,現在的觀眾吃這套。

第二招,吹科幻概念。

現階段國內科幻,觀眾幾乎只認遠端一家。

這都要歸功於程玉安的三部科幻片:《蝴蝶效應》《時空線索》和《火星救援》。

再加上同行的襯托,讓遠端的科幻電影順勢脫穎而出。

觀眾對《原始碼》還是很期待的,遠端和音皇的宣發部門就逮著科幻這個概念,說《原始碼》是新概念科幻。

“他不是《火星救援》那樣的太空科幻,”烏爾善說,“有點像之前程導拍的《蝴蝶效應》,玩的是新科幻理念。”

“《原始碼》也是穿越時空嗎?”

“不完全是,《原始碼》的時空概念還不同於《蝴蝶效應》和《時空新索》。”

連楊守城都罕見地出來為《原始碼》吶喊:“一直對科幻電影很有興趣, 但是限於市場和技術,一直沒有拍。去年和程導碰了面,聽他講這個故事,年輕時候做電影的激情一下又起來了。”

“我們這次跟遠端合作,也學習到了不少東西,起碼,我們搞懂了科幻這個概念。”

“我們以前覺得要有外星人,要有宇宙飛船,要有很酷的動作戲才叫科幻片。但遠端的編劇團隊告訴我,科幻不僅僅是這樣的,還有很多種類型。”

“英皇已經和遠端簽訂了四年五部合拍大片的合作協議,《原始碼》是第一部,希望能為我們的合作開一個好頭。”

“票房預期,今年賀歲檔大片很多的,對手也都很強,我們不會吹牛說自己要拿七億八億。”

呵呵,嘲諷前陣子於東喊《龍門飛甲》票房預期8億。

“我們老實一點,《原始碼》能有4億我們就很滿足了。”

老實一點拿四億。

楊老闆裝杯一直很可以。

而隨著賀歲檔的臨近,張衛平越發坐不住了,媒體,包括觀眾和對手遠端,都說如果真的有理,就法院見。

遠端總製片人江雪柔甚至放話出來:“讓他去告, 我們奉陪, 我就是壓著《十三釵》不上映也跟他把官司打到底。”

但張衛平就是不訴諸法律,一會兒在網上訴苦,說自己跟張一謀十幾二十年的兄弟情,就這麼被小人挑撥了;一會兒又說自己為張一謀奉獻了多少多少,不想對簿公堂。

蒐集了兩年證據,張衛平對張一謀做的那些事遠端門兒清。

只是現在《十三釵》上映在即,為了不影響賀歲檔發揮,遠端也沒動真格的。

這怎麼會給張衛平錯覺,覺得遠端手裡沒證據,不能也不敢動他呢?

“先保證《十三釵》正常上映,”劉一菲送程玉安去機場,程玉安在車上打電話,“11號的首映我肯定回來。《原始碼》幾號?8號啊,行,我儘量往回趕。”

劉一菲還有戲要趕回去拍,送程玉安進了機場,兩人吻別劉一菲就走了:“我在你包裡放了藥,記得按時吃。平時要經常鍛鍊,明年你就30了。”

又是她不知道從哪裡買的補藥。

“等我拍完戲回來,你要是表現不好,你等著瞧。”

程玉安昨晚表現挺勇猛的,25歲的女人這麼能造嗎?

…………

回到美國,程玉安離開的兩天,並沒有給談判團帶來困擾。

程玉安的幾條建議在這兩次會議上也提了出來。

美方對其他的條件還算接受,唯獨對中方資金佔比和劇組工作人員佔比這兩條比較敏感。

中方代表還特別提出,要參與電影的全球宣發與監督。

這是美國電影協會最不能接受的條件。

要知道,美國電影之所以能制霸全球,除了技術條件外,還有一個就是他們擁有全球發行能力。

他們的電影能在全球市場上賺錢,所以他們也才敢投資一億兩億美元做電影。

現在中方代表提出要參與合拍片的全球宣發,這等於是要美國帶著中國電影建立全球宣發體系。

這打在了好萊塢的命根上。

MPAA主席克里斯托弗·多德非常反對這點,沒有一點談判餘地。

其他條件如果說只是敏感,捏著鼻子認也就認了,也吃不了虧,但參與全球宣發是MPAA萬萬不可能接受的。

程玉安回來一聽這個訊息,也有點哭笑不得,自己提的那幾個條件在現階段是能談的。

他也想參與全球宣發,但他知道這個條件美國不可能答應,所以就沒提。

也不知道是代表團裡的哪位鬼才想出來的。

談判一度陷入僵局,眼看著今年快結束了,要再談不成,WTO那邊不知道能撐多久。

程玉安對這個問題也頭疼,於是主動提:“要不別談全球宣發這個問題吧,換個別的。”

“換成什麼?”

“要他們對我們引進好萊塢先進的製作裝置提供優惠,他們的一些軟體和裝置太貴了,價格貴不說,離境稅還高。”

領導知道,增加引進片份額後,國產電影勢必會受到衝擊,要對抗好萊塢,絕不是靠《孔子》《趙氏孤兒》這樣的所謂史詩文藝片,而是靠《火星救援》《畫皮》《唐山大地震》這樣的大片。

而這些大片都非常吃製作班底,要有充分的技術人才才能做得起這樣的片子。

所以程玉安前面說不光要讓演員參與合拍片,還要讓制作人員,特別是特效人員參與到合拍片,現在又提出要優惠引進好萊塢先進製作裝置和軟體。

每一點都踩在上面的心尖尖上。

難怪總局和各部委的領導都這麼喜歡他呢。

“行,我們後面試試轉換方向,朝小程這個方向試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