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檔有個攪局者——成龍的《寶貝計劃》。

要說這時候成龍的號召力是真的獨一檔。

9月8日全亞洲上映,港島大本營首周179萬,國慶假後,內地收5000萬,穩坐國慶檔冠軍。

《夜宴》000萬跟在後面。

所以,《落葉歸根》在假後上映,引起的關注度十分有限。

但憑藉趙大爺超高的觀眾緣,首映會還不至於門前冷落。

“這個故事源自去年的一篇新聞報道,我覺得很有意思,就著手改編了。”程玉安回答記者,“今天我不是主角,侯老師和《落葉歸根》才是,大家有問題可以多問問侯老師。”

《落葉歸根》的故事很好,明星也多,但從商業角度看,這片子還真沒可能大賣。

因為《落葉歸根》娛樂性不高,不像後來的《心花路放》那麼香豔有趣。

《心花路放》的故事動機就是郝義為了讓耿浩走出離婚陰影,特意帶他上路泡妞。起點就很接地氣。

而《落葉歸根》則不是,它的故事起點是好友之間的莊嚴承諾,而且千里背屍也沒千里泡妞來的更討喜。

侯克名接這片子也不完全是衝著票房去的。

拿得到票房最好,衝不到高票房,能回本當然也行。

侯克名在首映禮現場也是這麼說的。

程玉安在現場坐了一會兒就離開了,這場發佈會不需要他站臺。

趙大爺和侯克名在圈裡幾十年的人脈不是虛的,程玉安都未見得能請到這麼多人。

“公路電影在國內還屬小眾型別,本以為侯導久疏電影,技法上會生疏,但本片給了我很大的驚喜。”

“克名之前沒拍過喜劇片,沒想到他和趙本杉、郭德剛以及**丹的合作會如此和諧。選擇用喜劇的方式演繹這麼一個深重的主題,不能不說侯程兩師徒的大膽和創新。”

“本片匯聚了一種國內大咖,趙本杉、郭德剛、胡君、宋單單、夏宇、廖梵、郭韜,據悉除趙本杉以外,其餘演員都是免費幫忙。”

其實也不能這麼說,沒要片酬,但程玉安事後還是每人給了一個紅包。

《落葉歸根》聚焦小眾公路題材,業界很看好侯克名的此次嘗試。

在加上成片確實不錯,所以映後各家媒體和專家都報以肯定。

不過這片子註定叫好不叫座,首日票房只有平平常常的75萬。

第二天,程玉安去見了李功大,央視電視劇製作中心文學部副主任。

自從《寶蓮燈》之後,遠端和他來往密切了很多。

李功大這回又有了個新本子要跟遠端合作。

聽公司人說,是一個奇奇怪怪的都市魔幻電視劇。

這名字聽著就彆扭,都市魔幻,程玉安滿心疑惑地來到李功大的天星際。

“李老師,餘導。”程玉安在天星際見到了李功大和餘明聲這對黃金搭檔。

按照原時空走向,《寶蓮燈》本來是天星際的專案,但現在被遠端截胡了。

所以程玉安見兩人還真有點不好意思。

李功大開門見山:“我們有了一個新劇本,希望跟遠端一起合作。”

李功大是央視的金牌製作人,不缺資金不缺人,有新專案還願意跟遠端合作,無非是想交好程玉安這個導演。

程玉安沒有一口答應,說要先看看劇本。

餘明聲把劇本遞來,程玉安一看,眼皮子一跳:

《魔幻手機》。

這片子能落在自己頭上?

程玉安看了故事梗概和前面幾集劇本,說道:“這樣戲說西遊會不會不太好?”

不好個鬼!

他可沒什麼心理負擔,就是想壓價。

“這個玩笑開的是不是太大了一點?”程玉安把自己的“擔心”說了。

李功大說道:“我們一開始做這個劇本的時候也有這個擔心,怕觀眾不接受這樣的戲說。但後來一想,《西遊記後傳》都能上,我們為什麼不能上。”

《西遊記後傳》堪稱S級劇本,把西遊神話體系解構了個底朝天。

如果不是經費有限,無奈地插那麼多鬼畜用來拖延時長,這片子能封神。

“《魔幻手機》的解構相比較《西遊記後傳》真的不算什麼。”

程玉安繼續挑刺:“可是你劇本裡有抄襲的嫌疑。你看,豬八戒穿著皮夾克騎著哈雷摩托,這明顯就是《終結者》;還有孫悟空躲子彈,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基努·李維斯。我就怕到時候出來要捱罵。”

這個刺挑得兩人無話可說,最後強行解釋:“這是喜劇,我們這樣做也是為了喜劇效果,不能說是抄襲。程導可以看作是一種對經典電影的調侃。”

程玉安拿到劇本就決定要投這部電視劇,挑刺的目的無非是想多要點投資分額:“這部戲遠端可以試試,不知道兩位的預算是多少。”

餘明聲接過話來:“這部劇成本我們大概算了一下,特效比較花錢,總成本應該在1500萬上下,我們最多出讓400萬的投資額給遠端。”

程玉安挑了那麼久的刺可不是為了這400萬:“400萬太少了。”程玉安搖搖頭。

“這樣,劇組由我們遠端出,演員也由我們找,佔800萬的投資額怎麼樣?”程玉安獅子大開口,張口就要多半的分額。

李餘二人果斷拒絕,這創意是他們的,他們在央視什麼劇組什麼演員找不到,程玉安張口就要800萬,鬧呢!

不過兩人想了想,說:“遠端要800萬也行,不過我們有一個條件。”

“李老師您說。”

“如果程導執意要800萬也行,不過《魔幻手機》得你親自執導。”李功大比程玉安更貪。

拉威尼斯最佳導演、年度票房亞軍給他拍電視劇!

不客氣的說,程玉安現在真要接外戲,他的導演片酬都不止800萬。

程玉安果斷不答應,沒這樣賤賣自己的。

你在前面加個1還差不多。

最後雙方各退一步,遠端負責演員選拔,程玉安掛監製名,遠端拿下700萬投資份額。

其實程玉安之前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這部劇08年央視首播的時候,豆瓣開.6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罵聲一片,直接被打上“雷劇”的標籤。

但14年後,當看這部劇的孩子們長大後,再加上同行的襯托,這部劇居然飆升到了8.分。

而這部劇的成功也把舒嫦推上了事業的另一個頂峰。

第一個頂峰就是這兩年,《寶蓮燈》爆火後,舒嫦的熱度僅此於劉一菲。

三人簡單地商量了一下合作細節,程玉安沒有大換角色,儘量保持了原班人馬。

又簡單地吃了個便飯,三人也就散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