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日會議之時,既是決定了智取連珠寨,那自然得等候一個絕佳的時機。

可人等人認真分析了許久,終於找到了一個最快捷的突破口——糧食。

因為李長源與可人那日一戰,連珠寨和天龍寨的山賊全都龜縮不出,顯然是想避避風頭。

然而,以前這兩個匪寨聯合在一起,輪流騷擾浩氣盟營地,你方唱罷我方登場,根本就沒把駐紮在此的浩氣盟營地放在眼裡,給浩氣盟營地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或許會有存糧,但絕對不會太多。

因此,只需要在他們進出的必經之路上部署些許兵力,阻止他們外出運糧,時間一長,自然不攻自破。

而且,在這期間,他們出不去,自然也不存在襲擾百姓的情況,多讓他們苟活些日子也沒什麼。

不過,鑑於天龍寨那邊可以走水路,又離得遠,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攔追堵截,再加上由近及遠的戰略,可人等人最終還是決定不去封鎖天龍寨的糧道,先專心對付連珠寨。

決定了大的戰略方向過後,眾人又群策群力,出謀劃策,開始制定更加詳細的作戰部署。

然而,在聽了楊忠歸幾次發言後,在場的眾人發現,自己出的主意跟楊忠歸比起來差了不知道多少個檔次。

有了這個發現後,眾人索性讓楊忠歸立於上位,他們立於下首,圍著金水鎮周邊的地圖聽著楊忠歸來作出部署。

不過,大家夥也不只是單純的划水旁聽,當有不解之處,或者突然靈光一閃有了別的主意,也會說出來,作為楊忠歸的部署的補充或者備選方案。

看著楊忠歸說出一個又一個在他們看來精妙絕倫的作戰方案,眾人心中充滿了問號。

這麼牛逼的老將軍,怎麼就被派來這裡當馬伕養馬了呢?

雖然楊老將軍還兼著教導可人的職責,但他被派到這裡的任命,就是當馬伕啊。

這麼牛逼的人拿來當馬伕,簡直就是暴殄天物啊!

盟主他們咋想的啊?!

不過顯然,他們目前是不會有答案的,楊忠歸更不可能親口說出自己被發配過來的原因。

也不知道以後等他們知道楊忠歸竟是因為當過降將才被發配到金水鎮浩氣盟營地養馬,會是什麼感想。

..........

原本李長源是打算將帶來的這批純陽宮精銳弟子安頓好之後,便獨自動身前往洛道。探探那紅衣教聖殿的底的。

然而,在楊老將軍的部署中,他和澄信大師、可人一起成了戰略核武器一般的威懾存在,不能輕易離去。

除此之外,那喬雲時不時就要拉著他喝酒,可人和澄信大師又盛情挽留,無奈之下,李長源只好決定多留些日子。

其實,若是只有澄信大師挽留,李長源也不會無奈,大不了多待個幾天就隨便找個理由開溜就是了。

畢竟這糟老頭子留他下來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想與他辯一辯老生常談的佛道之爭。

有這功夫,他去瞅瞅紅衣教的小姐姐她不香嗎?

他瘋了才天天跟這糟老頭子大眼瞪小眼的從早論道到晚上。

奈何啊,可人居然也強烈挽留他留下。

雖然不是找他談論風花雪月,也不是被他的氣質和外貌所吸引想要和他貼貼,只是單純的想找他論劍,但誰讓可人比紅衣教的小姐姐更香呢。

更何況,可人與他實力相差不大,兩人論劍,各自都互有收穫,這每天都有新感悟的感覺實在是讓人有些欲罷不能。

所以,李長源思忖了一會兒,最終還是決定留下,至少等拿下連珠寨再走也不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估計左右也不過是一個多月的事,也不算晚。

而且紅衣教現在在民間口口相傳的名聲很不錯,他們目的雖然不單純,但對大多數貧苦百姓來說,也算是件好事,所以不急於一時。

但在跟可人論劍了幾天後,李長源忽然發現有些不對勁。

可人這女人,論劍之時居然時不時拿她師父,也就是當代劍聖拓跋思南的原話來跟他論。

當發現這點之後,李長源直呼好傢伙。

咱們實力相當,又是同輩論劍,你居然拿老一輩強者的劍道來壓我?

年輕人不講武德,我勸你耗子尾汁!

但既然你不仁在先,可就休怪我不義了。

念及於此,李長源也時不時拿出呂祖關於劍道的原話跟對方論劍。、

呂祖乃當世唯一的武林神話,本又及擅長用劍,他的劍道何其璀璨?

然而,拓跋思南身為當代公認的劍聖,其對劍的感悟自然也有其獨到之處。

再加之兩人都是轉述參雜著自己的感悟,並不是兩位大佬親自論劍,自然是不相伯仲。

但可人的天資終究比開掛的李長源更甚一籌,漸漸地,竟然觸類旁通,甚至還吸收了不少呂祖的劍道感悟,然後舉一反三,向李長源發動了反擊。

見此,李長源有些自閉了。

沒想到可人的天資真就如此離譜。

這可是呂祖的感悟,怎麼能說領悟就領悟呢?

能不能講究點基本法,給我們普通人一點活路?

然而,可人可不管李長源心中如何吐槽,只想知道更多更深奧的劍道感悟。

她感覺,自己距離突破,就差那臨門一腳了!

面對可人的異常,李長源又不是瞎子,自然發現了端倪。

細細觀察了一番,他很快就發現了關鍵所在。

“也罷,就讓我再開掛幫你一把,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李長源心中默默的說道。

想到這,李長源便朝著可人開口道:

“可人姑娘,貧道這裡還知曉一位劍道前輩的人生經歷,你要不要聽一下?或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真的?”可人臉色一喜。

一位劍道前輩的一生,很可能會讓她這種處於突破邊緣的劍道高手產生共鳴,若是再能從其經歷中窺得其劍道一二,她將有更大的把握突破。

如此,怎能不喜?

“道長請講,可人洗耳恭聽。”

李長源微微頷首,道:“這位前輩,名為獨孤求敗,號稱劍魔。他的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求一敗而不得。”

“長劍空鳴,無可奈何之下,只得隱居身上,終日與雕相伴。”

李長源搖頭晃腦,似是在為獨孤求敗感到惋惜。

劍道登臨當世絕顛,天下卻無對手,甚至連一合之敵都沒有。

那種高處不勝寒的孤寂,簡直難以言喻。

但如果可以的話,誰又不嚮往這樣天下無敵的境界呢?

“嘶。”

聽到這,可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不過寥寥數語,卻在她腦海中勾勒出了一個傲立劍道絕顛的不敗劍神形象。

這等境界,她現在連想都不敢想。

而且,單是聽到其名“獨孤求敗”四個字,她就覺得有一股無敵的氣勢撲面而來,像是有一道無匹的劍氣橫貫虛空。

只聞其名便有如此感受,若是有幸能得見其人,那又該是怎樣偉岸的風采?、

可人實在難以想象,不禁心嚮往之。

不過,她很快回過神來,皺著眉頭看著李長源,有些不解的問道:

“我記得,劍魔應該是我師祖蕭武宗吧?但他可沒有劍道登臨絕顛,試劍天下求一敗而不得的本事。甚至就連我師父劍聖,年輕時也曾以半招之差輸給了公孫二娘前輩的「山河流雲劍」。

雖然這是他這一生唯一的敗績,但也說明他不如這位獨孤前輩。更何況,還有呂祖這座大山壓在天下所有武林人士頭上,無一人可以逾越。

一生中求一敗而不得,簡直就是不可能之事。獨孤前輩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此外,獨孤前輩如此風采,為何我卻從來沒有聽說過?”

李長源笑了笑,確實,劍聖拓跋思南的一生也是一個傳奇。

公元709年,藏劍山莊舉行第一次「名劍大會」,拓跋思南被邀請與會。

會上,拓跋思南先是勝了當時純陽掌教呂洞賓的大弟子謝雲流,也就是李長源他大師兄,繼而又戰勝唐門上任門主唐懷仁。

最後一戰時,僅以半招之差輸給了公孫二娘的「山河流雲劍」。

而那時,拓跋思南才年僅十二歲。

以十二歲的少齡,便可連敗兩位成名已久的武林高手,最後更是以半招輸於公孫二娘這等劍術名家,當真是前所未聞的奇事,是以名聲大顯。

而這,也是拓跋思南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敗績。

之後,拓跋思南潛心悟劍九年,終劍術大成,自開元六年(公元718年)起,試劍天下,未逢一敗,人稱“劍聖”。

開元七年(公元719年),藏劍山莊舉行第二次「名劍大會」,拓跋思南再次被邀請與會。此次,他在會上擊敗了李長源的二師兄李忘生,最終奪魁,獲得了寶劍“正陽”。

開元八年(公元720年),拓跋思南掃蕩江湖,所向披靡,“劍聖”之名震驚武林。

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天下第一奇男子”方乾約戰拓跋思南,兩人於南屏山一決高下。

彼時,方乾已大敗南方武林高手,揚名天下,更獲得“天下第一奇男子”的名號,聲勢可謂如日中天。

然而,這一戰,終究是拓跋思南險勝半招,維持了不敗的戰績。

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劍聖拓跋思南到俠客島拜訪方乾,兩人再次交手。方乾念及當年南屏山一戰惜敗,此次更是小心應對,卻還是輸了半招。

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劍聖拓跋思南再次到俠客島與方乾討論武功,但此次方乾已在氣勢上落了下風,是以並未與其交手。

可以說,當今武林中,除了隱世雲遊的武林神話呂洞賓,和那位一心參禪的少林“不老僧”渡法大師這兩位老一輩高手,天下無一人是劍聖的對手。甚至可能渡法大師也只能與之打平。

而且,就連當初勝過劍聖半招的公孫二娘,此時也不敵劍聖。

不過,儘管劍聖拓跋思南從未邀戰過呂洞賓,但江湖中人都清楚,劍聖必不可能是呂祖的對手。

劍聖再強,那也不過是大宗師罷了。

宗師與大宗師的戰力差距都猶如雲泥之別,更遑論大宗師對比武林神話?

單論武力,劍聖或許能跟少林的那位活了一百多年的“不老僧”渡法大師相比,但跟真正的武林神話比起來,應當是差太遠了。

這一點,就連身為劍聖親傳的可人,也不曾否認。

也正因為有著這樣一位牛叉的師父,可人才無比清楚要真正的做到一聲求一敗而不得,是多麼的困難。

面對可人的疑問,李長源開始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獨孤前輩,是南北朝時期的人,那個年代人人都在求生,哪有功夫關注武林中出了一個絕世高手?再加上獨孤前輩為了隱居不被打擾,有意抹除自己存在的痕跡,幾百年過去,自然鮮有傳說留下。

若不是聽師父偶然提起,貧道也不會知曉我華夏大地上,曾經出過這麼一位驚才絕豔的劍道神話。至於蕭老前輩的‘劍魔’之稱,這只是恰巧一樣罷了,畢竟蕭老前輩確實對劍痴迷到了彷彿入魔的地步。”

沒辦法,他總不能告訴可人說這是一位武俠小說大師筆下的一個五代十國時期角色吧?

這要說出來,可人不把他當神經病看才怪了。

索性改改人家出生年月日又不影響故事的可讀性,何樂而不為呢?

要是可人還有疑問?那就直接甩鍋給呂祖。

以這個時代的人的思維來看,包括可人在內,絕不會有人想到自己居然敢拿呂祖背鍋。

呂祖都這麼說了,總不能有假吧?

計劃通~

果然,可人聽了李長源的解釋,心中再無半點疑惑。

呂祖作保,還能有假?

南北朝那個時期,是漢人最黑暗的時期,獨孤前輩的故事鮮少傳出也很正常。

至於師祖的稱號問題,那就更沒關係了。

這都幾百年了,還不許用一樣的稱號啊?

雖然,聽了獨孤前輩的故事後,她覺著自己的師祖完全配不上“劍魔”之名。

咳咳。

(未完待續.........)

【新書首發,求收藏,求推薦,求支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