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著高力士,李長源一路走來,再次見識到了盛唐皇宮的莊重與大氣。

人人都言紫荊城莊嚴肅穆,但今日得見盛唐皇宮,只覺並不弱於紫荊城分毫,令人歎為觀止。

在高力士的帶領下,兩人很快便來到了太液池北邊的一處宮殿門前。

“三清殿。”

看著宮殿的名字,李長源並沒有覺得奇怪。

唐朝的統治者崇尚道教,認老子為祖先,道教與李唐王朝有著特殊的深厚淵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唐初門閥士族的傳統勢力還很強大,若非系出名門,就很難得到社會的尊重。

唐朝皇帝為提高自己的門第出身,便利用道教始祖李聃姓李、皇室也姓李的巧合,附會自己是太上老君李聃的後代,是“神仙之苗裔“。道教因而也就成為李唐王朝信奉的重要宗教,而三清殿則成為大明宮中最重要的道教建築。

大唐皇宮之中有這麼一個道教宮殿非但不奇怪,而且其規模也是當今大唐最宏大額一座。

不過李隆基居然不是在他的御書房召見自己,而是選在了這與純陽宮有著莫大聯絡的三清殿,倒是有些出乎李長源的意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看來,我還是有些低估了師父在唐玄宗心中的地位啊。”李長源心中若有所思道。

高力士眼神示意李長源稍作等待,隨後他彎腰躬身,邁著小步輕輕地朝著三清殿裡走去。

沒過一會兒,他便躬身返回,再次回到了李長源的身邊。

“玄虛道長,陛下已經等候多時了,請吧。”

“有勞高公公了。”李長源微微點頭,緊跟在高力士身後,朝著那洞開的殿門走去。

在踏入三清殿的一剎那,他瞬間便感受到了幾道氣息將自己籠罩。

雖然平和,但暗藏殺機。

很顯然,只要自己敢露出絲毫對皇帝不利的表現,必然會遭到這些人的瘋狂圍攻。

“唔,一位大宗師,三位宗師,不愧是皇帝,這安保規格就是高。”李長源心中嘆道。

他敢保證,這皇宮之中,絕對不止這一位大宗師。

如果有人敢夜襲皇宮,企圖刺殺李隆基,那絕對逃無可逃,死無葬身之地,就是大宗師親至,也是如此!

不愧是大唐皇室,這底蘊根本就不是江湖勢力所能比擬的。

李長源心中思緒百轉千回,表面上卻看不出絲毫異常。

當然,他也沒有阻止那四位隱藏在暗處的高手窺探自己的想法。

看就看唄,反正也沒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相反,要是被他們誤以為自己要對皇帝不利,那才叫虧大了。

他雖然自認為在宗師之中也鮮有敵手,但可不覺得自己現在能鬥得過大宗師。

宗師與大宗師的差距,可比一流與宗師的差距大太多了。

更別說,皇宮之中必然不止一尊大宗師,宗師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真打起來,自己怕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思索間,他便看到前方三清雕像下面的蒲團處,已經坐著一道人影。

雖然身著一襲樸素的道袍,但其身上那濃厚的帝王威嚴,卻不減分毫。

這就是那位在歷史中飽受爭議,既是明君,又是昏君的唐玄宗李隆基了。

不過現在楊玉環還在當道士,並沒有成為李隆基專寵的“楊貴妃”,所以此時的李隆基依然是那位雄才大略的盛世之主,與昏庸無道根本就不沾邊。

李長源一邊在心中回憶關於李隆基的歷史,一邊躬身行禮,道:“草民純陽宮玄虛子,參見陛下。”

“你來了。”

唐玄宗並沒有轉身,而是直接指了指他身旁的蒲團。

“坐。”

李長源猶豫了一下,隨即還是走到那個蒲團上跪坐而下。

見此,唐玄宗微微一笑,若有深意的說道:“你可比你那位二師兄可愛多了。以往他來拜見我,一直強調君民有別,說什麼也不肯坐我旁邊。”

李長源心中翻了個白眼。

李忘生是土生土長的封建帝國時代之人,對皇權有著天然的尊敬,當然不敢坐皇帝身邊。

但他李長源可不一樣,雖說穿越過來成為嬰兒,但前世作為生在紅旗下的新時代接班人,他對於皇帝,還真沒有那麼尊敬。

更別說,眼前這位還是頻出昏招,導致安史之亂爆發,致使盛唐三千多萬百姓死於戰火,成為歷史書上的一串數字的唐玄宗。

讓他惶恐不安?

抱歉,做不到!

不過該有的尊重,他卻一點不少,甚至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畢竟小時候,這位皇帝對他是真的好。

當然了,心中這麼想著,卻是萬萬不能說出來的。

因而,李長源“一本正經”的說道:“長者賜不敢辭。更何況這是陛下的口諭,貧道乃一介布衣,如何拒絕?”

“你這小滑頭,還是跟小時候沒什麼區別。”李隆基笑罵道。

“咳。”

李長源訕笑一聲,並不多言。

算起來,他是李隆基的侄子,血統純正的李唐皇室子弟。

他的父親是唐睿宗李旦的第四子,那位有著“香肌暖手”典故的惠文太子李範。

當然,說起諡號惠文太子可能沒幾個人知道,但是他還有個爵位,叫做“岐王”。

就是著名詩詞《江南逢李龜年》《從岐王過楊氏別業應教》裡提到的那位“岐王”。

李隆基跟李範的感情很好,開元十四年(726年),李範病死,更是“帝哭之慟,徹常膳至累旬,群臣勉請乃復”。

連帶著,李隆基對李長源這位李範幼子愛護有加,經常召他進宮玩耍。

後來,李隆基再次請來呂祖詢論國事,呂祖見李長源天生仙氣逼人,見獵心喜,當即表示要收他為徒。

“岐王”之位由李範嫡長子繼承,李隆基正愁不知道怎麼安排李長源的後路,見呂祖有意收徒,當下兩人一拍即合,李長源也因此拜入純陽,成為了純陽第七子。

那一年,李長源七歲。

所以,李長源剛才才說“長者賜”,因為李隆基確實是他的直系長輩。

(未完待續.........)

【上架了,求打賞、求訂閱、求推薦!!!!!】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