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合的恆星系鄰近北部大區,離戰線不到五百光年,算不上安全。只是,從某種意義上講,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至少人類聯邦派出去的那些偵察艦在從此經過之後不會立即返回。此外,附近所有恆星系,以及從該恆星系經過的所有航線的空間跳躍結點都已被兵域族艦隊控制。雖然現在的兵域族艦隊已經算不上強大,而且較為分散,別說是遇到那些擁有皇級戰機的人類戰兵,就算遇到人類聯邦的主力艦隊也未必能夠一戰。只是,兵域族艦隊的主要價值就是發現逼近的危險,及時發出警報,讓決策機構掌權者所在的那顆小行星迅速離開。

顯然,不管是人類戰兵,還是人類聯邦派出去的偵察艦都無法在不驚動兵域族艦隊的情況下靠近這個恆星系。此外,在沒有準確情報的情況下,也沒有人知道決策機構所在的小行星在這個恆星系裡面。

其實,這是一個很普通的恆星系。

雖然這個恆星系不在北四區裡面,但是在第六次格林尼治戰爭期間,人類聯邦為了增強後方安全,從其他文明手裡接管了這個恆星系,並且得到了包括三個一流頂級文明與四個二流頂級文明在內的大部分文明的支援。在此之後的幾百年裡面,人類聯邦在這裡開發了兩顆處於益居帶內的行星,在上面建立殖民定居點,並且設定了軍營等防禦性軍事設施,準備開發這個恆星系。以當時的情況,人類聯邦控制整個北部大區已經是既成事實,因此開發北部大區裡面那些沒有原住居民的恆星系也很正常,至少沒有多少文明認為人類聯邦的開發行動對其構成了直接威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是,這種局面沒有持續多久。

在隱靈族發動了戰爭之後,人類聯邦迅速調整了戰略部署。雖然當時已經完成了對北部大區的佔領行動,但是在戰爭的直接威脅下,沒有多少人認為能夠守住那些剛剛從其他文明手裡獲取的,還沒有完成開發,更別說基礎建設的恆星系。更重要的是,在一流頂級文明的影響下,並非所有的文明都會追隨人類聯邦。只要有足夠多的文明改變立場,人類聯邦就很難在北四區之外的恆星系站穩腳跟。既然沒有足夠的把握守住這些剛剛獲得的恆星系,就只能選擇放棄,至少得有所保留。

正是在這個大趨勢下,人類聯邦放慢了擴張的速度,對北四區之外的恆星系的開發熱情也迅速降低。

顯然,這個只有兩顆益居行星,而且資源不算豐富的恆星系,自然很難受到重視。

直到三個一流頂級文明相繼覆滅,四個二流頂級文明走到舞臺的中心,人類聯邦才重新認識到北部大區的重要性。

當戰爭變得不可避免的時候,人類聯邦加快了在北四區外的部署行動。

雖然有玉玲瓏的領導,人類聯邦已經是今非昔比,綜合實力並不比四個二流頂級文明差多少,但是根基太淺,而且得到的認同與支援遠遠無法跟四個二流頂級文明相比。此外,和平共處的希望並沒有消失,特別是在仁慧女王堅持下,極境族始終保持中立,對另外三個二流頂級文明構成威脅,也起到了牽制作用。就算戰爭依然會爆發,人類聯邦也能利用這段時間改善自身處境,比如擴大勢力範圍,建立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線,迫使那些試圖透過戰爭來對付人類聯邦的文明妥協。

為此,北部大區裡那些之前被人類聯邦控制,並且進行了前期開發的恆星系重新具備了價值。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人類軍團回到了這個恆星系,並且在已經開發了的兩顆行星上建立軍事據點。只是受能力限制,以及該恆星系所在的位置並不是很理想,所以人類聯邦在此的投入不是很大。別忘了,該恆星系離北四區只有幾百光年,而人類聯邦當時控制了整個北部大區,需要高度關注與重點建設的是外圍防線,不是在距離北四區只有幾百光年的地方設定一道內層防線。再說了,如果能夠透過控制北部大區迫使四個二流頂級文明放棄針對人類聯邦的戰爭,就完全沒必要設定更多的防線,自然不需要在離北四區如此近的地方浪費寶貴的資源。即便局面失去了控制,即戰爭最終還是爆發了,人類聯邦也能憑藉外圍防線堅持很長一段時間。到了那一步,再來構築內層防線也不算遲。至少以當時的情況看,沒人相信人類聯邦會迅速喪失戰爭主動權,更別說戰敗。

受此影響,最初的時候,人類聯邦只是將這個恆星系當外圍前進基地。簡單的說,就是為過往的軍團與艦隊提供必要的支援,比如讓軍團在此臨時駐紮,讓艦隊在此停留,為奔赴戰場做最後的準備。也可以為那些從前線返回的軍團與艦隊提供支援,比如在此休整,縮短了往返航行的時間,也減輕了後方的壓力。

至於在此抵抗敵人的進攻,顯然沒有人考慮過。

不止是在戰爭初期,即便到了玉擎宇的時代,也沒有人想過,人類軍團將有一天要在這裡跟敵人進行殊死戰鬥。

當那一天到來的時候,再進行防禦建設,顯然來不及了。

事實上,在玉擎宇之後,人類聯邦就開始著手加強內層防禦,只是受到總體實力嚴重降低影響,根本沒有多餘的資源去建設其他恆星系,也沒有人會把寶貴的資源用在那些根本就守不住的恆星系裡面。結果就是,在軍部下達了死守的命令之後,各個恆星系的軍團只能就地取材加強防線建設。

顯然,效果不會好到哪裡去。

只是,這個恆星系很幸運。

雖然在此之前,該恆星系一直充當前進基地的角色,為大批軍團與戰艦提供支援,但是該恆星系恰好在人類軍團的兩條防線之間。當然,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即充當前進基地的恆星系一般在某條防線的後方,而且離預定的下一條防線不會太遠,以便為前線作戰部隊提供有力的支援。結果就是,在防線淪陷後,人類軍團直接放棄了這個恆星系,退往後面的預備防線。雖然人類軍團在撤退的時候,摧毀了該恆星系裡面的所有基礎設施,但是沒有做更大範圍的破壞。

此後,狂獸族軍團到達,佔領了這個恆星系。

同樣是因為距離戰線較近,而且有較為合適的自然環境,所以狂獸族也將此恆星系設為前進基地。

其實,也只是狂獸族的前進基地。

受到基礎設施遭到破壞等影響,昆陽族軍團沒有進駐該恆星系,甚至很少來此,畢竟昆陽族戰士對生存條件的要求比狂獸族戰士高得多。再說了,昆陽族的精銳軍團一般很少靠前部署,只是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才被派往前線。大部分時候,都是由狂獸族軍團留在前線守衛戰線。

狂獸族沒有在這裡大搞基礎建設,只是設定了幾座軍營,供軍團臨時駐紮。

很簡單,以當時的情況,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人類聯邦根本堅持不了多久,也就沒有必要在前線大搞建設。至於北部大區的未來,顯然還沒有被三個二流頂級文明提上議事日程。此外,狂獸族沒有像樣的艦隊,而協助的兵域族艦隊跟昆陽族精銳軍團都部署在後方,只有在發動進攻的時候才會來前線,也就不需要在靠近戰線的地方為兵域族艦隊提供一個臨時立足點。再說了,因為每次進攻的推進距離都不算太遠,所以並非每次進攻之後都要重新設立艦隊基地。

在此之後,三個二流頂級文明又發動了兩次進攻,將戰線推進了上千光年。

隨著狂獸族軍團離開,該恆星系再次安靜了下來。雖然偶爾有戰艦從附近經過,但是再也沒有人關注這個恆星系。

當然,現在例外。

“炙炎”號從空間跳躍通道裡面出來之後,康盛女王立即感知到了數量眾多,而且極為強大的原能波動。

就像奧蘭所說,在這個恆星系裡面至少有一萬艘兵域族的戰艦,而且不少是主力艦。

更重要的是,這些戰艦都處於戰備狀態。

此外,還有很多擁有小型原能轉換器的戰兵,而且個個都處於警戒狀態,隨時都能投入戰鬥。

在“炙炎”號完成空間跳躍,正在減速的時候,四艘小型戰艦朝這邊飛了過來。

是戰艦,不是偵察艦,只不過不是主力艦。這種小型戰艦擁有跟偵察艦旗鼓相當的機動性能,但是火力與防護都比偵察艦好得多。在艦隊裡面,這種小型戰艦主要伴隨主力艦進行戰鬥,為主力艦提供掩護。其主要價值就是對付敵人的太空戰機,阻止太空戰機直接對主力艦發起攻擊。

當然,這種小型戰艦也經常被用來執行巡邏任務。

只是,除了這四艘小型戰艦,不遠出還有一支由幾十艘戰艦組成的編隊,而且所有戰艦的艦首都朝向“炙炎”號。

很明顯,這些戰艦處於警戒狀態,只要發現異常就會向“炙炎”號開火。(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