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比賽繼續進行。

布雷克·格裡芬再一次繞到高位接到籃球,正面面對勒夫戴爾。

其他球員都站在比較靠外的位置。

他開始持球組織,指揮隊友進行移動。

花名冊的跑位和無球掩護目不暇接,雖然蘇易是防守悍將,但是也要非常努力才能適應對方的進攻節奏。

得分後衛威利·沃倫的速度很快,隨時找機會準備順下。

大格裡芬也有一定的投射能力。

蘇易和庫裡都要嚴防死守這兩個傢伙,不能給他們一點機會。

得分後衛威利·沃倫利用掩護在外線跑出空位,庫裡剛剛跟了上來。

卻發現他把籃球往裡面一抹,布雷克·格裡芬已經下到了底線接到籃球。

現在的內線已經完全被清空了,蘇易沒有辦法進來協防,只能讓勒夫戴爾和布雷克·格裡芬進行solo。

孤立無援的勒夫戴爾死死頂住格裡芬下盤,然而身高有優勢的格裡芬硬扛了兩下之後,一個輕鬆地勾手把籃球上進。

野貓隊的手感進入了低谷期,庫裡三分線外出手不中,籃板被大格裡芬沒收。

回過頭來,花名冊隊幾乎又是相同的戰術。

球交到布雷克·格裡芬手裡去控球組織。

其他人在外面跑位找機會,把內線的空間放空。

只要找到機會,布雷克·格裡芬馬上落到底線強打勒夫戴爾,幾乎得不到什麼限制。

第一場火熱的手感之後,在第二場開始手感有些下滑。

因為面對防守中遠距離一旦投不進,籃板就會被大小格裡芬兄弟沒收,無形之中也增加了蘇易和庫裡投籃的壓力。

相比之下,花名冊隊的內線進攻就顯得簡單有效。

布雷克·格裡芬能突破,能強打,還能組織,誰來單防都是錯位。

麥克基洛普目光深邃地注視著場上的這一切,思考著破解之策。

野貓隊以13:18的比分輸掉了第二場。

兩邊繼續休息進行討論。

麥克基洛普教練把所有人都叫到了一起。

“對方運用的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普林斯頓打法。”麥克基洛普畫了畫戰術板。

“普林斯頓?”蘇易回憶了一下,難怪覺得對面的戰術有點熟悉。

大姚所在的火箭隊用的就是這種戰術體系。

“普林斯頓的特點就是組織型中鋒落到高位,前鋒後衛空切、反跑。”

“他的戰術核心就是透過頻繁的掩護換位和大量的轉移球,來創造出來空間。”

隨後麥克基洛普教練在戰術板上比劃對面的套路,瘋狂地講解,安排野貓隊的球員們做好換防。

“2號位應該在這..這時候3號位應該在這...如果對面在弱側要到球,4號位應該在這...”

戰術板被他畫得像高等數學的幾何題一樣凌亂不堪。

場上的球員們更是聽得雲裡霧裡。

蘇易很少去硬記那些晦澀難懂的戰術方法,他更喜歡在實戰中去摸索,形成固定的肌肉記憶。

這樣比單純地去記理論印象更深刻。

畢竟經常看大姚的比賽,結合麥克基洛普的簡單講解再回憶一下剛才對面的套路,蘇易很快明白了花名冊隊進攻的基本原理。

因為布雷克·格裡芬的速度比較快,策應能力和傳球意識也很好,在NCAA的賽場上他幾乎可以從一號位打到五號位。

所以他反而比大姚適合這個普林斯頓體系。

大姚無解的低位進攻和身高優勢,在范甘迪的半場進攻和球星戰術中反而要得心應手一點。

普林斯頓要求的高位策應能力和接傳球能力都不是大姚的強項。

第三場比賽開始。

經過暫停調整之後,野貓隊的手感稍微找到了一些。

開局庫裡迎著大格裡芬拋投命中就取得了領先。

輪到花名冊隊進攻。

布雷克·格裡芬自己在外線控球進行組織,威利·沃倫利用掩護反跑接球。

隨後他直接把籃球橫穿過去,蘇易飛撲出去。

這幾乎是一個賭博式的上搶。

畢竟是主加防守的男人,蘇易的這一下預判相當精準。

啪!

果然搶先於威利·沃倫一步,一把就拍掉了籃球向前場衝去。

望著蘇易這種不要命的衝搶,威利·沃倫也只能在風中凌亂。

這超強的位置感和預判..

這補防速度..

這哪裡是搶斷,這簡直就是搶劫啊!

蘇易和庫裡前場面對大格裡芬形成2打1。

兩個人互相傳了一下球,精妙地配合把大格裡芬耍的團團轉,蘇易輕鬆把籃球打進。

第三場比賽一開始野貓隊就取得了4:0的領先。

剛才被蘇易搶斷的花名冊隊這把開始警惕了起來。

很明顯布雷克·格裡芬開始認真了。

破解普林斯頓體系要求必須要非常好的團隊防守,也就是說整個球隊不能有防守大漏勺。

蘇易的單防能力再強,面對對面的這種打法也會感到有力使不出。

果然,在對蘇易進行了防備之後,布雷克·格裡芬恐怖的個人能力再一次展現了出來。

無論是本·阿里森還是安德魯·勒夫戴爾,都完全限制不住布雷克·格裡芬。

只要讓在低位,把球傳回到布雷克·格裡芬的手裡,那基本就相當於穩穩地得到兩分。

而在花名冊隊內線嚴絲合縫的防守下,野貓隊的出手機會基本上都依靠庫裡和蘇易的中遠距離投射。

進攻命中率和籃板相比於花名冊隊都有所吃虧。

最終在開局領先了4分的情況下,還是以15:18輸掉了第三場比賽。

打了三節10分鐘的比賽之後,時間也不早了,雙方就互相握手結束了今天的訓練。

最終野貓隊贏了1場,花名冊隊贏了2場。

今天還是花名冊隊的戰術落實得到位一點。

之前兩個隊就打過比賽,這次算是第二次碰面了。

大格裡芬拍了拍庫裡的背,看得出來他今天打得還算比較開心。

雙方隊友都互相友好地問候,現場的氣氛很不錯。

“希望我們能在最終四強的時候再次碰面。”蘇易也和布雷克·格裡芬握了握手,微笑著說道。

“但願我們能渡過北卡這一關,同樣也祝福你們。”布雷克·格裡芬笑了笑。

......

回到宿舍的蘇易開始思考今天的比賽。

其實他今天的心情不算太好。

花名冊隊運用了一個經典的普林斯頓戰術,就充分暴露出了野貓隊內線的防守短板。

如果說花名冊戰隊今天的普林斯頓玩得不錯的話,馬上要面對的松鴉鷹隊那可是執行戰術的專家!

堪薩斯大學的籃球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

甚至可以說,堪薩斯大學的歷史就是世界籃球的歷史。

他們的首任教練正是發明籃球運動的奈史密斯博士。

各種戰術在松鴉鷹隊都被研究了幾十年,期間還不斷地最佳化、完善,才形成了現在的戰術體系,底蘊不能說不深厚。

他們隊內的戰術手冊比字典還要厚,至於隊員,那就是工具人、螺絲釘。

只要經過大量的練習跑位,形成肌肉記憶就行了。

甚至都不需要比爾·賽爾夫教練去佈置什麼。

在NCAA比賽中,真正最可怕的就是這種作風嚴明,訓練有素的球隊,甚至比有一兩個巨星要重要的多。

在從前,NCAA裡面超級巨星幾乎都曾是NCAA冠軍或者進入過起碼四強。

而從90年代中後期開始,即使是在NBA翻江倒海的鯊魚奧尼爾,在NCAA也不過只打入十六強。

同樣,艾弗森的成績也是十六強。

進入21世紀之後,超級巨星對球隊的影響力在逐漸衰退,NCAA開啟超級教練模式。

十幾年的NCAA冠軍球隊,除了卡梅隆安東尼,幾乎找不到其他的超級巨星了。(社會我瓜哥當時還是作為大一菜鳥率隊奪冠)

這也就體現了球隊文化和教練的重要性。

實際上,從某種程度來講,NCAA球隊對戰術的執行比NBA球隊都要透徹一些。

為什麼這麼說呢?

NCAA的球隊每年集訓的時間要到八到九個月左右,就為了那短短的兩三個月的比賽,而且要到比賽前一天才能最終確定自己的對手。

所以戰術體系的練習基本相當到位了,35秒的進攻時間也是鼓勵大學生多依靠戰術,少靠個人天賦。

而在NBA比賽之中,人員流動性很高(無論是球員還是教練)、錄影分析更為詳盡、賽程更加漫長、戰術針對性更強。

這就直接導致NBA的比賽戰術的臨場發揮能打出來一半就不錯了。

其實在NBA的絕大多數回合中,都是依靠區域性區域的換防優勢來尋找進攻突破口。

比如換防造成的錯位、內線卡位直接暴力單吃等。

而且NBA的戰術試驗場,每年的NCAA比賽都會出現一些之前聞所未聞的戰術。

很多NBA的戰術,都是脫胎於NCAA的比賽

比如公牛隊著名的三角進攻,就是由南加州大學的山姆·巴里發明,泰克斯·溫特整理完善,最後在禪師手中名揚天下。

還有剛才提到的普林斯頓體系,顧名思義就是起源於普林斯頓大學,最終由阿德爾曼在國王執教時發揚光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包括蘇易前世的“小球戰術”,其實也不是什麼新鮮貨。

“小鋼炮”凱爾·洛瑞在大學的時候就被教練安排打四號位,他所在的維拉諾瓦大學利用這套超小陣容戰術取得了當年的第三名。

尤其在決戰階段,各個球隊更是會拿出自己的殺手鐧。

對這些經典的體系,松鴉鷹隊的研究更是已經到了很高的水平。

這也是去年他們能夠奪冠的原因。

...

這種能進入瘋三的隊伍,和自己在常規賽階段打的那些魚腩隊伍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能拿到印第安納門票的,都是各個賽區的王者,哪家都有點絕活。

雖然自己的防守能力值達到了80以上,但是想要在這種比賽做好防守確實不容易。

更何況對手很可能是松鴉鷹隊。

對面豐富的戰術體系很容易就能打出錯位。

以自己現在的實力,怎麼才能戰勝這支衛冕冠軍球隊呢?

蘇易百思不得其解。

自己的防守能力快要提高到極限了,還是破解不了對面的進攻。

不知道老科有沒有什麼辦法。

咚咚..咚咚咚...

熟悉的敲門聲,先是兩下,然後三下。

根據這個習慣,蘇易預感到會是庫裡,就去開了門。

果然是小學生穿著睡衣站在了門口。

“嗨,史蒂芬!”蘇易打了個招呼,他知道庫裡這麼晚過來也是討論白天比賽的事。

只不過蘇易也想不到用什麼戰術能和松鴉鷹隊抗衡。

“蘇,我想你和我一起去一趟菲尼克斯。”庫裡直接開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