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服裝業

自從在楊樹楊老爺子那裡討來了人情,開展了合作之後,楊雨楊雪姐妹就更加忙碌了。

她們需要確定將來的門店地址,還需要招收合格的服裝設計師,另外還得跟錦羅那邊接洽。

而這也只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其他零零散散的瑣事,就更多的沒邊。

“這幾位是梁姐、何姐、米姐,是我們以前經營網店的時候,認識的同行,現在我們把她們邀請了過來一起經營。”楊雨為張程介紹她們姐妹找來的幫手。

畢竟以前開網店自然無所謂,小作坊而已。但現在眼見就要發展起來,還不請人為自己出謀劃策,乃至開疆擴土,那就是蠢。

雖然這麼做肯定會大幅度的增加成本,甚至以後還會分出去更多的利益,但天底下的事情就是這樣,財散則人聚。

不過同樣也可能出現人財兩空的結果。

而這也是所有的創業者們都要面對的問題。

但對於兩姐妹來說,這個問題卻沒有那麼嚴重,因為就算她們兩姐妹創業失敗,張程也會保障她們的生活水準,讓她們繼續優渥的生活。

所以雖然可能聽起來有些讓人不舒服,但兩姐妹跟了張程,基本上就等於重新投胎了一遍,擁有了一個有錢有資源且願意支援她們的好爹。

張程跟楊雨楊雪請來的幾位幫手打招呼。

而這幾位也打量著張程。

這小年輕看起來其貌不揚,一身衣服、鞋子什麼的穿著,加起來最多也就一千來塊錢,就這還是因為冬天,穿的是羽絨服。比一般的衣服價格高一些。

平時走在路上碰到,她們根本不會多看一眼。

但就是這麼一位,卻支援著兩姐妹,成為了她們的老闆。

“張總。”連忙恭敬的打招呼道。

張程看著眼前這幾位有點兒年紀的大姐,點了點頭。

也沒有畫餅什麼的,他除了在背後支援楊雨楊雪之外,並不打算插手兩姐妹的經營。

畢竟張程對服裝行業又不懂,瞎指揮出問題的可能性,要遠比有效的可能性高得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在這些員工的面前,表現出支援兩姐妹的態度就行了。其他的一切,張程都不要,也不用操心。

而今天其實對楊雨楊雪姐妹所經營的服裝品牌來說,還是比較重要的。

因為今天她們就要把自身的品牌,所面對的目標消費者給確定下來。

就像奢侈品,面向的是有錢人,或者對面子方面有需求的人,只要看起來漂亮帥氣有型,或者乾脆印個大商標,讓人一眼看到,就知道這玩意兒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幾百萬,乃至上千萬。

那麼就足夠了。

因為有錢人,或者愛面子的人,他們對於購買一些物品的追求就是這個。使用這些物品的時候能給自己增光添彩,或者讓他們能被別人以或羨慕或驚歎的目光所注目。

至於價格?質量?對不起,在這些需求的面前,都得讓路。

但同樣的,想要讓自己的品牌的價值,也就是逼格被認可,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長時間的,使用各種各樣的套路,讓品牌與一些名人、典故產生聯絡。

也正因此,奢侈品還有另外一個名字。

智商稅。

很顯然,楊雨楊雪姐妹並沒有能力讓人向她們這新出的品牌交稅的本事。

所以她們就決定以普通人為目標消費者。

以質量,同時兼顧舒適與一定程度的版型,為經營宗旨。

至於說這樣的要求比起經營奢侈品那邊,給自己品牌搞逼格,讓人認可品牌價值等操作,似乎也沒有低到那裡去。但有著國內最好的服裝廠之一的錦羅做為代工方,並不會有什麼問題,而且只要兩姐妹不搞出些什麼讓人歎為觀止的操作,那麼就基本上只有銷售非常好,很好,一般,這三種情況。

至於虧損?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但機率不高。

這也是楊雨楊雪兩姐妹能輕鬆招攬來這三位頗有能力的網店老板的原因。

畢竟眼看著大船駛過,怎麼可能不搭上一程。

“我覺得,我們要面對中端客戶,兼具舒適與版型,質量方面可以稍微放棄。”但相對於兩姐妹的品牌宗旨,三位大姐卻有不同的看法。

因為現如今的生活越來越好,質量的重要性真的沒有過去生活條件很差時的那麼重要了。

甚至可以說,哪怕衣服的質量已經不算好,但真的把衣服穿到有所損壞程度的人,都已經不多。

基本上一季、兩季就差不多了。到了明年、第三年都會買新的。

這也是三位大姐多年經營網店的心得體會。

張程聽著楊雨楊雪兩姐妹,與三位大姐的討論,覺得自己被上了一課,原來服裝行業是這樣的麼?

不過楊雨楊雪兩姐妹卻並不打算妥協。

雖然縮減質量方面的成本,會讓她們的利潤增加,但同樣也會讓她們品牌的形象受到一定的損傷。畢竟人們不怎麼關心質量問題,但不代表在衣服發生損壞時,顧客會對衣服的品牌沒有看法。

而有了張程的支援,兩姐妹可不想只是經營一個普通的服裝品牌那麼簡單。

國民品牌才是她們的追求。

所以在這方面,她們是不可能讓步的。

三位請來的大姐看到兩姐妹這麼堅持,也只能放棄她們自己的想法。

之後就是商量實體店的選址。

雖然這些年在網店的圍堵下,實體店越來越拉胯,但一個服裝品牌卻必須有實體店。

哪怕會因此產生很高昂的成本,但卻是在人們逛街的時候,刷存在感的一種比較簡單且低成本的方法。

畢竟人們在逛街的時候,在一個不錯的路段,看到相應品牌的實體店,那麼不論是進去逛一逛,還是說回頭在網上看到相應的服裝品牌,那麼就有可能產生購買的想法。

而且實體店也未必就會虧損。

“在三清市場那邊怎麼樣?”

三清市場,是S城裡比較大的服裝市場,男性女性嬰兒孩童少年的服裝鞋子等,雖然不能說是應有盡有,但過去卻也是普通人們挑選衣物最好的去處之一。

也就是這些年在網店的擠兌下,三清市場漸漸不怎麼紅火,但爛船還有三斤釘,還是有一些人流量的。

而這個選擇,在兩姐妹之前的選項中也有出現過,所以很快就決定了在三清市場開設一家門店。

不過另外一處門店的地址,卻產生了些分歧。

楊雨楊雪準備開在市中心,哪怕需要為此付出一個月十數萬的房租,也想要為自己的服裝品牌立住牌面,畢竟不出意外的話,這家店將是兩姐妹的服裝品牌的總店。

而三位大姐則比較傾向於多線開花,將在市中心繁華路段開設一家門店的費用,用在其他的相對差不多的地段兒,多開幾家門店。

不能說她們三位的想法是錯的,畢竟她們也是多年經營網店、服裝行業積累了豐厚的經驗,意見當然值得重視。

但在楊雨楊雪已經有了決定的情況下,也只能放棄。

看著眼前的商議,張程不由慶幸自己沒有什麼奮鬥的想法。

只是一個剛剛起步的服裝品牌,就有著這樣那樣的處理不完的瑣事。

好在兩姐妹有之前經營網店的經驗,或者堅持自己意見,或者聽從三位大姐的建議,林林總總把事情處理完畢。

然後彷彿是一眨眼,時間就到了晚上快7點。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