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識到中子密度存在非線性情況、並且推導出相關方程後。

陸光達立刻將這個訊息彙報給了基地高層。

當天夜裡。

這則訊息便被傳到了首都某些大人物的桌前。

畢竟這可是屬於核武器研究中的一個大專案,甚至關聯到後續的氫彈研發。

如今隨著方程的計算成功。

代表著在中子運輸這塊兔子們找到了一條正確的路,並且連帶著未來一片坦途!

用某個刁民天際線舉例。

海對面的中子運輸方程,就相當於普通的雙車道。

原本歷史中兔子們搞出的微擾模型,就相當於是四車道,比雙車道要好點兒,但好的有限,沒多久就要升級了。

而非線性中子運輸方程代表的模型,則是最終的八車道!

無論接下來你要蓋高密度居民區還是工業區甚至火葬場,它都能完美負載各種路況。

因此在收到陸光達的彙報後。

首都方面立刻對理論部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與讚揚,並且指示基地開始對相關專案進行全新的立項與研究。

當然了。

到了這一步,就不是韓立需要....或者說有能力摻和的事兒了。

他這次之所以能找出結症所在,主要還是因為中子運輸方程的這件事在後世實在是太有名了,而且本身也恰好屬於徐雲所學的專業範疇。

至於後續的那些計算,他就確實不太瞭解了。

另外。

說句實話。

即便徐雲真的有能力參與後續計算,他估摸著也沒心思考慮這些了——至少此時如此。

此時此刻。

徐雲正在總廠廠長辦公室內,一臉懵逼的看著面前的李覺:

“李廠長,您說什麼?您有事兒想和我聊聊?”

徐雲的懵逼在李覺的預料之中,因此他很是理解的笑了笑,繼續解釋道:

“沒錯,韓立同志,我是說我今天來找你,主要是有兩件事想和你做個對接。”

“第一件事呢,是和醫院有關。”

“你在基地住了這麼久,應該知道咱們基地裡職工醫院的病床....尤其是特護病房數量相當有限,一共只有兩間而已。”

“目前這兩間病房一間由你暫住,特護是喬彩虹同志,另一間則安置了一位病危昏迷的同志。”

“如今楊開渠教授到了咱們基地,他的情況同樣很不樂觀,所以組織上想詢問一下你的意見,能不能和楊教授共用一間病房?”

說罷。

李覺便有些緊張的看向了徐雲。

221基地作為一個高規格的萬人基地,醫療水平即便在全國範圍內都算得上前幾名。

畢竟基地內有上千名的科研人員和一眾國內乃至全球都頂尖的大老,對應的醫療配置肯定也要跟上。

但另一方面。

目前的兔子實在是太窮太窮了。

所以哪怕是221基地的職工醫院,在一些頂尖醫療儀器和藥品方面也都頗為捉襟見肘,只能提供個位數的資源。

例如特護病房。

如今職工醫院的特護病房一共只有兩間,因為配套的心電監護儀只有三臺——其中一臺的X波段還被拿去做氣象多普勒衛星的接收端模組了。

在這兩間特護病房中。

一間安置的是17分廠廠長夏敏的愛人王立明,此人是一名炸藥工程師。

王立明因為一次炸藥事故身受重傷,由林宇醫師完成了左腿的截肢手術。

目前王立明整個人依舊處在昏迷病危的狀態,術後還出現了感染,隨時都可能停止呼吸。

而另一間特護病房,安置的自然就是徐雲這個七分熟了。

這種分配在過去一個多月還算湊合,基地裡沒出現第三個需要特護的病號,屬於滿載但並未超載的情況。

可如今隨著楊開渠的到來,一切就不一樣了。

目前是癌症晚期的楊開渠已經屬於一個隨時可能惡化離世的狀態,必須要在特護病房進行療養才行。

但眼下王立明那邊自己都還生死未卜呢,他那間特護病房顯然不可能安置兩個同樣病危的病人。

所以幾經思索。

基地便將目光投放到了.....徐雲身上。

畢竟目前的徐雲雖然下肢尚未恢復,但整體狀況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

也就是徐雲對於特護病房的醫療資源有需求,但需求量沒那麼大的情況。

因此基地便想出了一個法子:

讓楊開渠和徐雲‘拼個房’吧。

目前二人所需要的醫療資源加在一起肯定有超額,但超的並不會特別多。

等再過幾個月。

楊開渠的病情多半會進一步惡化,而那時候徐雲多半也可以從特護病房裡轉出來了。

正因如此。

才有了李覺的這麼一遭突然襲擊。

“.......”

而在李覺對面。

徐雲聞言只是稍作猶豫,便立刻點起了頭:

“沒問題,我沒意見。”

“李廠長,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可以直接從特護病房裡搬出來,把它完全讓給楊教授接受治療。”

徐雲在後世對楊開渠院士的去世就抱有很大的遺憾,如今在副本中相遇後,徐雲的這股遺憾又進一步放大了許多。

畢竟親眼看著一名共和國的功勳在自己面前一步一步走向死亡,換做任何一名三觀標準的華夏人想必都不會好受。

因此眼下有機會讓楊開渠院士減少一些痛苦,徐雲自然是一萬個贊同了。

畢竟有光環的底層邏輯在這兒,他可能任務失敗,但絕不可能因為救治無效去世。

眼見徐雲毫不遲疑的給出了答覆,李覺也忍不住用力一拍手:

“好!韓立同志,感謝你的理解。”

“有了你這番承諾,基地接下來的安排就可以比較從容了。”

“不過讓出特護病房的事情就不必了,畢竟你的身體情況也僅僅是相對樂觀而已,等恢復到四分熟以下再說其他吧。”

徐雲點了點頭。

他的這番話其實也主要以表態為主,如果能有機會和楊開渠先生做個病友,他個人還是很樂意的。

例如他可以向楊老問問有沒有什麼內心牽掛的執念,要是回到現實後有機會完成,他一定會全力而為。

什麼?

你問為什麼不能治好楊院士讓他親自完成?

開玩笑,那可是癌症晚期——還特麼是肺癌!

要是這種病都能治好,徐雲當場就把....哦,這句話好像說過了....總之就那意思吧。

還是蘸著黑水虻蟲醬的啃!

過了一會兒。

徐雲又想到了什麼,對李覺問道:

“李廠長,除了病房這事兒之外,您找我還有啥指示?”

“噯,指示不敢當。”

李覺很是謙遜的擺了擺手,隨後意有所指的問道:

“只是韓立同志,你現在不是基地的特別顧問麼,例行巡查的時候肯定會遇到各種問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有些問題的計算量非常龐大,所以基地領導提出了一個想法,就是給你添派幾名精通數學的助理,你看如何?”

這一次。

徐雲思考了比較長的時間,最後輕輕點了點頭:

“我沒意見。”

正如李覺所說。

在如今這個時代背景下。

核武器的研究70%的難點在於理論層面,而理論層面的難點中有80%涉及到了數學計算。

除了中子運輸方程外。

還有矩陣點、收斂結果需要的迴圈、裂變元素量等等.....

誠然。

隨著當初狄利克雷、小麥之類的思維卡啟用,徐雲的數學水平已經提高到了和他物理能力相同的層次。

但面對如此龐大的計算量,他一個人顯然是不可能完成的。

不久前的非線性中子運輸方程推導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具體的推導過程中徐雲只完成了很少的一部分計算工作,硬要對比的話肯定比華雲二組中任意一人的成果多,但至多也就兩人份罷了。

因此如果能有幾個精通數學的助理在身邊。

徐雲的效率一來會更高,二來也更容易出現【啊咧咧,這個地方好奇怪哦】的‘巧合’。

隨後徐雲頓了頓,繼續對李覺問道:

“李廠長,不知道組織上給我安排的助理是哪幾位同志?”

李覺聞言朝他笑了笑,拿起桌上電話撥通了助理周材的號碼:

“小周,你去待客室把幾位同志請過來吧。”

結束通話電話後。

李覺也沒有過多和徐雲解釋,而是主動給他倒了杯茶。

過了大概兩三分鍾吧。

屋外響起了一陣敲門聲:

“廠長,幾位同志已經到了。”

李覺聞言主動站起身,從桌後走到入口處拉開了門。

過了片刻。

周材引著四位男子從屋外走去。

李覺似乎在之前已經和這四人見過面了,只見他很是熟稔的與幾人依次握了手打過招呼,隨後便帶著四人來到了徐雲身邊。

入座後。

李覺先是拍了拍第一位男子的肩膀,笑著對徐雲說道:

“小韓,這第一位同志就不需要我多介紹了吧?”

“.......”

徐雲沉默了幾秒鐘,強行抑制住給大老跪下的衝動,輕輕點了點頭:

“當然認識,大...大於同志嘛。”

沒錯。

李覺給徐雲安排的所謂數學助理中,徐雲唯一認識的就是......

圓臉萌萌噠的於敏大老!

能讓大於給自己做助理,擱後世的遊戲裡頭,就是這把大爹+1。

隨後李覺又招呼于敏等人坐下,繼續說道:

“小韓,不瞞你說,大於同志原本並不在我們的助理人選之中,畢竟他是輕核組那邊的成員嘛。“

“不過在得知組織上準備給你安排助理後,他主動提出了這個申請,組織上也進行了反覆討論。”

“最終考慮到輕核組短期內很難正式開展理論分析,所以我們還是把大於同志安排到了你的助理團隊裡頭。”

聽聞此言。

于敏嘿嘿笑了兩聲,有些靦腆的撓了撓頭髮。

正如李覺所說。

原本于敏並不是組織上預想的人選,畢竟接下來他還要隨同陳能寬等人開展有關氫彈的研發呢。

但于敏對此的態度非常堅決,加之輕核組如今雖然已經開始了籌建,但今年年底之前恐怕都很難正式落地。

如今于敏算是一個‘無業遊民’,都已經閒到去數算組幫忙了。

同時組織上考慮到徐雲的相關職能也包括了輕核組理論研究,因此最終還是同意了大於的想法。

畢竟到時候如果真需要于敏全身心負責某項研究,再把他重新調回來就行了。

於是乎。

徐雲團隊掛壁+1。

緊接著。

徐雲又把目光投放到了另外三位男子的身上。

說來也怪。

這三人的外貌頗有些老中青的風範:

年紀最大的男子大約五十出頭,四方臉,面容看起來相當儒雅。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

徐雲總覺得對方有些面熟,但具體回憶的時候卻又對不上號。

這種情況要麼是他的錯覺,要麼就是對方有一定名氣,但並不是物理專業的前輩。

小老頭身邊的是個四十左右的中年人,臉型細長,下頜骨略尖,長著個大蒜鼻,眼睛不大但是黑色童仁的佔比很高。

坐在中年人旁邊的則是個30不到的年輕人,穿著一身標準的白襯衫,鼻翼寬大,前額又高又亮,鬢角被用推子推的只剩下了一層細小的碎毛,怎麼說呢.....

氣質上有點類似後世那位被稱為韋東奕的韋神?

不過比起年紀最大的那個小老頭。

剩下的中年人也好,年輕人也罷,徐雲就真翻不出什麼熟悉的印象了。

對上徐雲的目光後。

那位年輕人還露出了比大於更加靦腆的笑容,看起來應該剛出校園沒多少年吧。

而就在徐雲觀察他們的同時。

李覺也再次出聲了:

“小韓,你應該知道,目前基地各個專案的人手都非常緊缺。”

“尤其是數學這塊,由於缺乏足夠的手搖式計算器和首都計算機的使用時長,各個專案都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完成。”

“因此這次除了大於同志之外,組織上給你選配的幾位助理都是剛調到基地的新同志。”

聽到李覺這番話。

徐雲便立馬配合著點起了頭。

這次他的點頭更多偏向於不讓李覺感到冷場的配合性心理,但點著點著,他便忽然感覺哪兒好像有些不對:

不對啊......

如果這幾位同志是從基地外調過來的,那豈不是說明首都那邊在今天之前,就已經做好給自己安排助理團隊的想法了?

算上人事調動的保密時間和路上的耗時,莫非.....

在U2被擊落的時候,首都就尋思著搞這事兒了?

咋感覺這跟驢幹活似的,剛拉完貨就要去推磨呢.......

不對不對,應該是巧合吧。

而就在徐雲七想八想的同時。

李覺的後半句話也出口了:

“給你介紹一下這三位同志吧,這位是華羅庚同志,這位是馮康同志,這位最年輕的是華羅庚同志的學生陳景潤....咦,韓立同志,你怎麼又摔下去了?”

.....

注:

存稿兩萬字,下個月準備玩個究極爆更活動,最高月更新目標30萬字,具體可以期待一下1號凌晨的活動規則,沒達標還是女裝或者馬甲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