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辦公室內。

聽到從李覺嘴裡冒出來的這番話。

徐雲的臉上瞬間冒出了一個地鐵老人手機.jpg的表情包:

“??????”

夠一萬人過冬的糧食?

這tmd什麼鬼?

真把哥們兒當多啦A夢了是吧?

過了片刻。

徐雲方才回過了神,眨了眨眼,對李覺問道:

“廠長,不好意思,您這話恕我有點難理解....”

“啥叫一萬人過冬的糧食?莫非是....咱們基地缺糧了?”

目前整個基地大概有一萬兩千人左右,如今的時間也差不多快到冬天了。

加之李覺的身份一般不會提及基地以外的事情,所以他說的情況多半便是與基地有關——再不濟也是馬蘭或者504廠。

果不其然。

李覺聞言,眼中立馬閃過了一絲陰翳。

隨後他轉身看了眼一旁的老郭等人,有些無奈的點了點頭:

“韓立同志,你現在也算是基地的核心人員,對一些重大機密有知情權。”

“沒錯,基地.....缺糧了。”

說罷。

李覺便胸口一鼓,整個人呼出了一口濁氣。

徐雲的心中則閃過了一絲意外。

還真是基地缺糧?

這啥情況?

要知道。

根據後世解密的一些資訊來看,核武器的研製過程中,三大基地確實都出現過物資緊缺的情況。

在物資最貴乏的時候。

別說普通工人了。

就連老郭這樣的中科院學部委員、堂堂九院副院長、基地負責人之一都沒多少配額。

還有陸光達。

由於缺乏足夠的蛋白質攝入,陸光達的左腳出現了嚴重的腫塊,以至於後來他走路都有些晃悠。

但另一方面。

這種物資貴乏大多發生在基地成立早期,而且時間段往往都是春夏時節。

畢竟秋天是秋收的季節,農作物再怎麼樣都有些收成,所以秋冬兩季相對是不怎麼缺糧的。

況且以首都方面的眼光和溝壑,不可能不提前備好過冬的物資。

莫非.....

這背後發生了什麼事?

好在李覺是個直性子人,沒有染上徐雲斷章的毛病,很快便解釋道:

“韓立同志,睢城這個地方你應該聽說過吧?”

徐雲輕輕點了點頭:

“當然聽說過,睢城從古時候起就是供應西北道的主要糧倉,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所以睢城又被稱為髓城,寓意是西北道的骨髓與命脈。”

隨後徐雲眨了眨眼,似有所悟道:

“廠長,莫非.....睢城那邊出了狀況?”

李覺悶悶的嗯了一聲,無比痛心的說道:

“沒錯,大概在一週前吧,也就是咱們基地在研究誅仙專案的那段時間。”

“當時一些敵特潛入城中,對睢城糧倉進行了極其惡劣的縱火焚燒,糧倉內為咱們基地準備的糧食焚燬率超過了90%。”

“目前那些敵特已經被當場擊斃或者抓捕歸桉,但是被燒燬的糧食卻再也回不來了.......”

“.......”

徐雲這才心下瞭然。

原理如此.....

他就說上頭怎麼會這時候才考慮過冬糧食的事兒呢,原來是因為睢城那邊出了這麼個意外。

這種事件和科研領域沒有太大關係,加之哪怕是後世也不會刻意被公開化,所以徐雲事先不瞭解來龍去脈倒也正常。

過了片刻。

李覺拿起茶杯抿了口水,潤了潤嗓子,說道:

“韓立同志,不瞞你說。”

“睢城的失火雖然讓我們有些被動,不過組織上還是準備有某些後手的,基地無論如何都不至於捱餓。”

“但問題是這種後手是咱們真正的底牌,一旦把它掀開,那咱們可就連條褲衩子都不剩了。”

“所以韓立同志,組織上想問問你,在這件事情上有沒有什麼好點子或者好建議。”

“當然了,你也別有太大的心理負擔,組織上肯定不會強迫你做些什麼的。”

聽到李覺這番話。

徐雲不由陷入了沉思。

誠然。

正如李覺所說的那樣。

這件事情顯然不是...也不應該是他個人需要解決的範疇,組織上顯然也沒真把寶壓在他的身上。

但是......

說句實話。

在李覺解釋完前因後果的時候。

徐雲便把這件事看成了自己應該解決的‘義務’。

畢竟作為一名後世的華夏穿越者,面對這種問題,徐雲怎麼可能無動於衷呢?

穿越之前國家要掀褲衩子,穿越之後國家還要掀褲衩子,那他tmd不是白穿越了麼?

那也太丟臉了!

當然了。

情感歸情感。

實際上思考起來的時候,徐雲便發現.....

這事兒還真挺難的。

畢竟李覺說的很清楚,這是為了今年過冬準備的糧食。

如今是八月底,距離過冬也就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了。

換而言之。

後世一些增產甚至改良農作物的方法——且不說徐雲壓根沒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即便是有相關儲備,這時候也是用不上的。

除此以外。

什麼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的操作也別想:

這玩意兒不說需要的裝置儀器吧,光是使用的催化劑就比黃金還貴了......

真有那財力搞合成澱粉,還不如直接買糧食呢。

所以他必須要拿出一個短時間可操作、而且成本不高的方案......

想到這裡。

徐雲的眉頭愈發緊蹙了幾分,面露些許難色。

見此情形。

李覺的眼中不由閃過了一絲失望。

果然。

面對萬人需要的糧食,即便是這位神奇的七分熟也沒什麼辦法。

於是他頓了頓,準備再換個話題:

“韓立同志,要是真想不出辦法也沒事兒,畢竟這本就不是一個人的.......”

結果李覺話沒說完。

徐雲便忽然欸了一聲,緩緩抬起頭,打斷了他的後半截話:

“廠長,關於糧食缺乏的問題,我倒是有個淺薄的想法......”

李覺頓時一怔,後半句話生生止在了喉嚨裡。

數秒鐘後。

反倒是老郭先一步反應了過來。

唰——

只見他勐然從桌上站起了身,目光死死的盯著徐雲:

“小韓,你說什麼?你真的有辦法?——這可是一萬人過冬的糧食!你知道這是什麼概念嗎?”

“.......”

徐雲見狀,並沒有直接回答老郭。

而是在心中把自己的方案再次過了一遍,方才輕輕點了點頭:

“唔....郭主任,我個人認為這是有一定操作性的方案——如果我的要求組織上都能做到的話。”

此時李覺也總算回過了神,連忙追問道:

“韓立同志,你的方案具體是什麼樣的?說來聽聽?”

此時此刻。

縱觀整個現場。

幾人中只有錢五師的表情相對澹定一些,但這位大老依舊有些驚訝。

畢竟正如老郭所說。

那可是一萬人過冬的糧食啊......

早先提及過。

如今基地科研人員的月口糧配額是26斤,工人是22斤。

哪怕一萬多人全按工人配額來計算,一個月都仍要25萬斤的糧食消耗。

冬天三個月就是75萬斤,也就是整整375噸的糧食,實際上還要更多一些......

這個數字在2023年可能算不上什麼。

但對於眼下的兔子們來說,那可真就是骷髏打飛機——擠骨髓才能擠出來了。

“.......”

隨後徐雲頓了頓,深吸一口氣,對李覺說道:

“廠長,您應該知道,一個人的機體想要保持健康,單純靠吃米飯其實是不太合理的。”

“也就是正常情況下的營養配比,應當是主食加其他一些營養物質——比如說維生素,以及更多的蛋白質。”

李覺輕輕點了點頭。

上過高中生物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蛋白質和維生素,它們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

雖然米飯中也含有蛋白質,主要還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但含量並不算高:

一百克米飯裡頭只含有七克左右的蛋白質。

不過對於目前的基地而言。

二者中的維生素相對簡單一些,畢竟榆樹葉的湯裡頭就能攝取到部分維生素。

雖然榆樹葉的湯非常非常苦,但總好過沒菜吃不是?

而除了維生素之外,蛋白質就非常困難了。

過去基地內的蛋白質主要靠少部分肉、火腿腸或者雞蛋補充,合格肯定不至於,但勉勉強強算是及格。

然而如今隨著睢城糧倉失火,這部分營養來源也就基本上腰斬大半了。

換而言之。

目前基地最需要的物資其實有兩種:

主食和蛋白質。

待李覺想通這點後,徐雲便繼續說道:

“所以呢,廠長,我的這個想法也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補充蛋白質,另一部分則是補充大米小麥之類的糧食。”

老郭則跟上了他的節奏,很主動的做起了捧跟:

“小韓,那麼蛋白質你是打算從哪兒弄出來?”

“莫非是....你有辦法搞特殊化養殖?比如讓母豬母牛一胎產四五個崽兒?”

徐雲嘴角一抽:

“.......”

這話咋聽的有些奇怪呢......

隨後他連忙擺了擺手,解釋道:

“郭工,您後半句有些高抬我了,我可沒有那種本事。”

“不過您前半句話倒是沒說錯——是的,我準備搞養殖,不過養殖的並不是雞鴨牛羊這些東西。”

老郭想了幾秒鐘,恍然道:

“哦,那就是養驢?”

徐雲:

“????”

見此情形。

一旁的王老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輕咳一聲:

“好了好了,老郭,你就別添亂了。”

“小韓,你繼續說吧,準備怎麼變出這麼多的蛋白質?”

或許是由於現實的交集。

徐雲對於王老還是有些敬畏之心的,聞言便立馬說道:

“廠長,郭工,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一種叫做黑水虻的昆蟲?”

“黑水虻?”

聽到徐雲嘴中冒出的這個詞。

老郭、李覺、王老以及錢五師的臉上,齊齊冒出了一個問號:

這是啥?

隨後徐雲想了想。

從桌上取過紙筆,用勉強能握筆的手在圖上畫了個靈魂圖示:

一片樹葉上趴著一隻火柴棍似的黑長昆蟲,有點像蒼蠅,但是顏值比蒼蠅要高很多。

當然了。

雖然這圖和寫生相比區別很大,但還是不難看出這玩意兒是一種昆蟲。

見此情形。

老郭不由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道:

“小韓,莫非你是指養這種黑水什麼的蟲子,然後把它拿來像螞蚱蝗蟲似的烤或者炸?”

有些昆蟲的蛋白質含量高,這算是一個傳播度很廣的知識。

同時對於這年頭的人來說。

吃昆蟲倒還真不是啥稀奇的事情,哪怕是一些80後甚至90後在童年時也吃過烤螞蚱來著。

像當初去貴德縣的路上,蔡少輝見到一頭屎殼郎都想著抓來吃呢。

沒辦法。

這年頭的物資實在是太貴乏了。

然而令老郭有些意外的是。

徐雲卻認真的搖了搖頭,解釋道:

“你猜錯了,郭工,我的意思不是吃成蟲,而是吃......”

“黑水虻的幼蟲——或者準確來說,是幼蟲磨成的蛋白粉。”

黑水虻。

這是在後世非常有名的一種資源昆蟲。

它是一種水虻科的扁角水虻屬動物,英文名叫Black Soldier Fly。

它的成蟲形態與蜜蜂相似,無毒無害,體長13-22mm。

這是一種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蟲,能夠以動物糞便、生活垃圾甚至雜草為食,生產高價值的動物蛋白飼料。

例如在徐雲穿越的後世。

很多地方便出臺了相關養殖政策,全力扶持黑水虻養殖產業鏈。

而除了成蟲用途多樣,黑水虻的幼蟲同樣價值不菲。

首先。

黑水虻的幼蟲是FAO....也就是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指定資源昆蟲之一。

它的蛋白質含量足足高達44%,僅次於大麥蟲的51%,比麵包蟲和櫻桃蟑螂還要高。

而且與大麥蟲不同。

黑水虻的幼蟲不含有致病菌,反倒是帶有抗菌肽——這玩意兒還可以抵抗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等病原菌。

2013年聯合國糧農組織釋出的《可食用昆蟲:食物和飼料保障的未來前景》中,黑水虻幼蟲位列可食用前景的第一位。

誠然。

這種報告的前瞻性大於實用性,如今黑水虻幼蟲製成的蛋白粉主要是動物飼料。

但FAO的權威性多少還是有些的,至少要比什麼瑞典少女靠譜多了。

例如在徐雲穿越來的後世。

中州已經有官方的牧業機構在研究黑水虻幼蟲蛋白肽的製備了,論文doi是10.19369/j.ki.2095-9737.2023.04.002。

又比如10.13557/j.1002-2813.2022.12.015這篇論文,可是實打實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專案,項目編號:51274153。

更關鍵的是.....

雖然黑水虻的發源地是美洲,但實際上這玩意兒早在19世紀就出現在國內了。

很多黑水虻介紹上的所謂【近些年引入國內】指的其實是黑水虻養殖技術,而非物種本身。

說來也巧。

黑水虻恰好是之前吡蟲啉研究中的一個對照組,所以徐雲當時還和裘生很深入的查過一些資料。

其中有一份資料記載的便是在今年的十一月份,華夏十萬大山中的靖西市三疊嶺瀑布附近,便有人發現了一處黑水虻的超大聚集點:

當時發現的黑水虻數量超過了十數萬頭,可惜很快便被靖西當地以處理蝗蟲的方案清剿乾淨了,因為他們以為這是一群蒼蠅.....

這件事還被記在了靖西的縣誌中,位於GX人民出版社2000.2版的第778頁。

當然了。

這也怪不了當時的政府負責人,畢竟眼下昆蟲工業化養殖還遠遠不是一個成熟的行業——這個行業要等到1985年《昆蟲飼養手冊》問世後,才會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時期。

此時此刻。

辦公室內。

聽完徐雲介紹的這些資訊,老郭等人的表情隱隱有些微妙。

過了片刻。

王老與老郭對視一眼,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小韓,我有個疑惑想請你解答一下。”

“如你所說,黑水虻幼蟲的營養價值雖然高,但它的產量能負擔得起基地內一萬多人的日耗嗎?”

聽聞此言。

錢五師等人也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實話實說。

物資貴乏的時候吃昆蟲。

這種方案過去其實也不是沒有領導想到過。

不過這玩意兒用來解決一頓溫飽還算可行,但長期供應.....至少螞蚱或者蝗蟲的生長週期是不太夠的。

例如毛熊就曾經試過養殖西伯利亞蝗蟲,結果發現這玩意兒的繁殖週期實在是太長了,還不如種玉米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此從徐雲提及黑水虻的第一時刻起。

老郭也好,王老也罷,他們的心中便都有一個疑問:

吃蟲子沒啥,更別提磨成的粉了,只是......

這種昆蟲真的能長期供應整個基地上萬人的營養攝入嗎?

“肯定可以。”

徐雲卻用力的點了點頭,解釋道:

“首先,黑水虻這種昆蟲只要溫度合適,它是不會有過冬行為的。”

“在繁殖期,一隻黑水虻雌蟲一次可以產出1000枚的卵,這些卵三天孵化,成長到二期幼蟲就可以磨粉食用——這個週期是7天左右。”

“一頭二期的黑水虻幼蟲體長大概有接近兩釐米,寬度是麵包蟲的兩倍,單條蟲重3克左右,蛋白質含量大概是1.5克。”

“而一名成年人每天攝入的蛋白質大概在30克上下——我是指我們這個時代的攝入量。”

“也就是說扣除主食可以提供的10克蛋白質以外,每天吃15條蟲的蛋白質粉就可以了。”

“整個基地一萬兩千人,只要每天的成蟲能有接近20萬條,便足夠撐起基地的蛋白質攝入了。”

在徐雲穿越來的後世。

一名成年人正常的蛋白質攝入量是每千克體重1.2克,也就是每天70克左右。

但眼下這個時代處於建國初期,顯然做不到這種標準。

別說國內了。

毛熊和海對面都沒這水平呢。

當然了。

再過二十年就不一樣了。

到時候的人均蛋白質攝入還會提高到120克,比2023年還要高.....

總而言之。

如今基地的人均蛋白質攝入量是22.8克,如果能達到30克,已經算是相當充沛的營養攝入了。

與此同時。

上輩子是黑水虻幼蟲的同學應該知道。

黑水虻幼蟲的孵化期一般是三天,接著會在四天內迅速進入幼蟲的二期狀態。

即便是在所有昆蟲中,這種孵化週期都算是快的。

而在這種情況下,黑水虻幼蟲的產量是多少呢?

以魔都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專案二期的黑水虻養殖基地為例。

整個基地每天投料30噸溼垃圾固渣,日產黑水虻鮮蟲可達11噸,也就是37萬頭.....(見新民晚報12年11月17日報道,記者叫做金旻矣)

還有西泉鎮的黑水虻養殖基地。

養殖大棚不過7424平方米,每天就可以產出4萬頭的黑水虻幼蟲。

當然了。

看到這裡,可能有同學會問:

不對啊,後世養殖黑水虻用的是廚餘垃圾,眼下這個時代似乎很難提供這麼多的垃圾量吧?

這就不得不提黑水虻的一種飲食習慣了:

它是會吃牧草的。

而221基地位於金銀灘草原,末尾的草原二字意味著什麼?

要知道。

金銀灘草原的面積足足有1100平方公里,比後世最小的地級市銅陵還要大。

別說供養一個冬天的黑水虻了。

哪怕養到徐雲穿越的2023年,估摸著草原都還剩下大半面積呢.....

因此隨著徐雲介紹的深入。

李覺等人的呼吸變得愈發急促了起來。

高營養、

無毒害、

繁殖快、

易養活......

現在限制徐雲這個方案落實的條件,只剩下了十萬大山能否找到那麼多的黑水虻。

而根據徐雲之前展現出的那些能力,這個情報為真的可能性......

很大很大!

“韓立同志。”

隨後李覺又想到了徐雲之前的那番話,對徐雲說道:

“那麼你說的第二點又是什麼?”

早先徐雲曾經說過。

他的方案分成兩個部分,一是蛋白質攝入,二是主食。

雖然蛋白質攝入極其關鍵,但主食才是真正的核心重點。

“第二點嘛......”

徐雲沉吟片刻,看向了一旁的老郭:

“郭工,還記得當初我和你說的那句話嗎?”

老郭頓時一怔,下意識道:

“什麼話?你想找個叫更三萬的老婆?”

“......不是不是。”

徐雲連忙搖了搖頭,解釋道:

“我是指當初的那句....不是能不能,而是......”

“你們敢不敢?”

“敢不敢?”

聽到這三個字。

老郭的腦海中便又浮現出了當初徐雲與他聾中對的場景......

當時徐雲問了這句話後,便直接把目光投向了國內唯一一臺靜電加速器的靜電分析模組上。

至於再後來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而這一次.....

他又要幹些什麼?

隨後在老郭等人的注視下。

徐雲嘴角微微翹起了一個弧度:

“郭工,您聽說過伏特加般透明的肥宅快樂水嗎?”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