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時務者為俊傑,既然他們能夠看清形勢,不對抗義勇軍兵鋒,那麼李滿江也不願意落下個肆意燒殺擄掠的流寇名聲。當然,李滿江也不會就這樣徒勞出動部隊,在這樣的惡劣天氣中冒著風雪拖動沉重的大炮除了顯示武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每一個村子掌握在手中。

所以,每個村子被義勇軍強徵三到五名壯丁不等,一方面補充軍隊,另外一方面則是把他們綁架到李滿江的戰車上。

這個時代,無論東西方各國,軍人都是社會渣滓的代言詞,以在滑鐵盧擊敗了矮子軍人拿破崙皇帝的英國公爵威靈頓將軍對他麾下的英軍的評價為例,他稱他手下的士兵是“地球上的渣滓”,並且迫切需要鞭笞來控制他們。而無敵於天下的英國皇家艦隊的水兵就更加不堪了,除了極少數熱愛航海的貴族子弟會主動投軍之外,普通的水兵的補充是用抓壯丁的方式來完成得:一個軍士帶著數名膀大腰圓的兇惡士兵拿著繩子在鄉下轉悠,只要遇到有航海經歷的漁民水手就把他們“綁架”到軍艦上服役。

所以,在這個時代,對於軍隊來,重要的你如何維持軍隊的紀律和控制你的士兵,而不在於你的士兵究竟有些什麼想法!17,17,8世紀的歐洲戰爭是由軍官們控制著他們手下如同木偶一般的接受過無數鞭笞的文盲無賴罪犯士兵來完成的。

抓壯丁也是一門學問,有不少講究。如農民起義軍的那種裹挾青壯,走一路毀滅一路的方式,也是抓壯丁,如同抗戰時和其他國民黨軍閥抓壯丁補充軍隊也是抓壯丁,可是選擇對象的不同,抓丁方式的不同,以及善後處理,壯丁對待的不同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

入農民軍一般的裹挾青壯,後果是戰鬥力地下,地方生產完全被破壞。如同國民黨一樣抓壯丁結果則是上千萬被抓的壯丁在被押送的途中即被虐待殘殺掉一半以上,能真正打仗的,百中無一。這些方法,完全就是拿著兵源開玩笑。

因此,李滿江在清鄉行動開始之前,是這樣交待軍官們的:你們到了一個村子之後,先弄清楚村子裡各家的關係,從最窮而人最多的人家裡挑兩三個,然後再從家裡有幾十畝薄田的中等人家哪兒抓一個,最後,最重要的是,各村的大地主,族長,村長,必須有一個非常親的人參軍,這個人最好是嫡長子,最起碼也要是地主的兄弟。最窮的那些人家只要有人參軍,就要求地主給他們減租兩成。

“這些地主的子弟很多都讀書識字,是軍官的後備人選,同時也是壓在我們這裡的人質!”李滿江在會議上冷笑著。

在義勇軍已經進村,白晃晃的刺刀威脅下,地主們無法反抗無奈的選擇了屈從。地主的屈服帶動了中等人家的屈服,而貧民們起初還是有些抗拒,不過在得到了義勇軍開出的3兩銀子月餉和減租2成的許諾之後,就欣然同意了。

這樣以來,在二月中旬清鄉結束之後,李滿江一清,現這次清鄉行動獲得了足足8oo個新嫩士兵,其餘的糧草牲畜無數,特別的收穫是上百頭騾馬,獸醫羅安瓊這個前馬賊,其中有三分之一可以當做戰馬。

趁著冰雪還沒有融化,李滿江展開了軍隊整編和新編訓練。

之前,義勇軍的編制是李滿江直接抄襲自現代軍隊的三三建制,及15人為一班,3班一排,3排一連,依此類推。

在沒有起事的時候,為了維持義勇谷的生產生活需要,同時為了不引起滿清統治者的注意,雖然義勇谷裡有著近千名輪流接受過嚴格軍事訓練的適齡男子,李滿江也只能選擇保持少量的常備部隊,即一個連約一百五十人。

而在起兵佔領蛟河城以後,李滿江在觀看對之前那批新兵的訓練的時候就意識到,過於的編制在補充了大量新兵疙瘩之後,會造成戰鬥力的下降,這些新兵由於訓練時間過短,無論是在服從紀律,戰場勇氣,以及對武器的使用上,都和老兵們有不的差距。如果仍然保持之前的那種編制部隊的話,在戰場上就會造成彈幕密集程度過地,完全無法揮出火槍部隊的優勢來,那麼面對數量肯定大大過義勇軍的清軍,失敗彷彿就在眼前。

因此,整編勢在必行。

經過努力的回憶,同時又結合實際情況,義勇軍的新編制如下:

(營級編制)

第一騎兵隊(15o人,15o馬):千總1人,副千總1人,帳房1人,火工2人,士兵145人,馬15o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一炮兵隊(85人,馬4o):千總1人,副千總1人,帳房1人,把總2人,士兵1oo人,3磅加農炮4門,馬24匹

第一工兵隊(188人,馬37,燧長槍1oo):千總1人,副千總1人,帳房1人直轄士兵15人,馬17,下轄工兵隊二(

第一和第二工兵隊):每隊把總1人,副把總1人,火工3人,士兵8o人,馬1o匹。

第一火頭隊(1oo人):把總1,副把總1,帳房1人,雜役97

第一救護隊(56人):千總軍醫1人,把總軍醫1o人,雜役5o

第一獸醫隊(?人,馬3o):副千總獸醫1人,把總獸醫8人,雜役3o,鐵匠5,馬車伕3o

第一步兵隊:(人6?,馬5,燧長槍495支):千總1人,副千總1人,直轄護旗手15人,樂手15人,勤務兵2人,帳房1人,馬3匹;

第一步兵隊;

第二步兵隊;

第三步兵隊;

第四步兵隊;

第五步兵隊;

第六步兵隊;

第七步兵隊;

第八步兵隊;

第九步兵隊;

第十步兵隊;

(連級編制)

第一步兵隊(64人,燧長槍48支):把總人,副把總1人,火工2人;

一果;

二果;

三果;

第二步兵隊:把總人,副把總1人,火工2人;

一果;

二果;

三果;

(排級編制)

果長1人(持腰刀),持矛軍士3人,燧槍手16人

合計一共1254人。(p,本編制借鑑自灰熊貓和早熊大人的成果,有改動。)

新的編制剔除了一部分新兵,以義勇軍老兵為骨幹,同時又以新兵為後備力量,最大的彌補新兵訓練不足的問題。

這個新編義勇營中,共有老兵5oo,新兵?人,屬於李滿江直接統轄,於是李滿江的頭銜就是,義勇軍司令兼第一營營長。第一批新兵八百人中,有46人因為表現良好,在人手緊缺的情況下,李滿江果斷啟用這部分新兵中的尖子,和另外一百人老兵一起,組成第二批新兵的軍官團,加緊進行訓練。

第二批新兵八百人加上146名軍官,編成了一個預備步兵大隊,由張耀祖擔任千總。

這個時候,李滿江的特別的抓丁方式就顯現出了妙用。

在兩百年後,太平天國起義中,湖南出現了一支特別的地方團練隊伍:湘軍。

湘軍不同於八旗綠營,也不同於太平軍,曾國藩拿著不知道哪裡翻出來的,僥倖逃脫了文字獄毀滅倖存下來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加以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觀念改造,拉起了湘軍這個以地方宗親鄉黨為骨幹的隊伍。

在湘軍中,老子是軍官,兒子是士兵,或者地主是軍官,佃農是士兵,總之,軍官的來源就是社會地位天然對士兵來源有威懾力的階層。有了這一層關係之後,再加上軍隊本身賦予軍官的權威,湘軍中,軍官的命令更容易得到貫徹和實施,而不容易出現士兵逃亡,戰時退怯的情況,因為,和你共同作戰的,要麼就是鄉親鄰居,大家本來就關係密切,日後卸甲歸田仍然會是鄰居,要相處下去,同時,軍官們,要麼就是你的親戚長輩,要麼就乾脆是你加租種田地的地主,如果敢違抗命令,哪怕是逃跑了都無法擺脫懲罰,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正是這種充滿了中國式人情世故的組織方式,最終才能在一次次失敗之後,仍然頑強的打敗了百戰餘生殺人如麻的太平軍。

李滿江特意借鑑了這妙處。

第二批新新兵(新的新兵,不是錯別字哦!)在編組的時候,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來自同一個屯子的年輕人們被特意編到了一起,果長,把總等軍官全部由義勇軍老兵擔任,而細分到每個果,分別有第一批新兵中表現良好者,一個地主子弟,一個老兵組成,由於人手不足,有幾個果甚至完全是又新兵和信新新兵地主子弟擔任軍士。

軍士的責任不是站在前排射子彈,而是站在士兵的身後用短毛負責控制士兵的佇列,驅趕士兵前進,提醒士兵裝彈,最重要的,是在必要的時候殺死意圖逃跑的兵,也就是,軍士在戰場上就是督戰隊,果長的任務則是站在本部佇列左前方辨別上級命令並向士兵傳達。

讓地主子弟擔任軍士,可以使得他們成為果長和士兵之間的緩衝器,這些人往往接受過一定的基礎教育,認識幾個字或者誰算賬,也就是,通常比那些老實巴交的文盲農民更聰明,有文化,更有理解力一些。

同時,由於這些士兵的家庭依附地主租種田地,長年累月下來,地主家的少爺老爺在他們眼裡都是有著莫大威嚴的人,透過軍士轉達的命令,更容易讓士兵害怕,從而執行。

由於是後備部隊,他們的火槍不是先進的仿英國1?款褐貝絲燧火槍,而是早期積存下來的,更落後一些的火繩槍。

李滿江在義勇谷建立的兵工廠,雖然足有3oo人的規模,即便是放到歐洲也不算了,可是由於缺少機器,依靠著李滿江絞盡腦汁和工匠們一起設計出來的水力軋板機,簡易鏜床,捲筒機等,可是畢竟沒有完備的機械知識,最終導致,雖然李滿江使用了標準化流水線的生產方式,產量依然地下,甚至不如同時期的落後的沙俄兵工廠,如此規模的兵工廠居然只能年產12oo?把燧槍。

加上之前兩年為了積攢製造經驗,兵工廠生產了大量的火繩槍,導致整整五年下來,李滿江投入十數萬銀子,最後也只是積存了不到5ooo把燧火槍,以及2ooo餘把火繩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