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香江電影縱橫亞洲無敵手以來,香江這座城市便誕生了無數影視公司。

這些公司中,有經營幾十年的邵氏。

有從邵氏身上虎口拔牙,並且成為頂級大公司的嘉禾。

也有如永盛一般,由香江掌握著幫派勢力的存在建立的公司。

無論誰建立的。

整個香江各大頂級公司都有不成為的規矩。

那就是分蛋糕的人越少越好。

香江大公司中,邵氏在曾經與嘉禾的競爭中落敗,不得不轉而在電視圈深耕, 並取得了驚人成績。

隨後便剩下嘉禾一支獨秀,直到新藝城崛起,與嘉禾並駕齊驅。

可惜新藝城內部不穩,最終落的了個各奔東西的局面。

之後,接替新藝城的公司便是永盛與東方電影公司。

憑藉著向家兄弟對娛樂業卓絕的眼光再加上一些手段。

再加上網羅交好了大批擁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

這讓永盛在這個九十年代前期風光無限,甚至一度力壓嘉禾,隱隱有香江第一電影公司趨勢。

同時,由曾經的喜劇演員黃百鳴建立的東方電影公司也是這個時期璀璨的一顆明珠。

幾乎每一年的賀歲檔,乃至年度票房榜前十, 差不多都能看到這家公司的身影。

《家有喜事》、《大富之家》等經典作品都是由他們製作而出。

再加上黃百鳴曾經是新藝城七怪的一員,新藝城解散後,東方電影很大程度上繼承了新藝城的一些遺產。

因此,雖然在作品以及賺錢力度上不如前面兩家公司。

但也讓東方電影邁入了香江頂級公司,分蛋糕的行列。

三家公司相互競爭,又同仇敵愾。

所謂的同仇敵愾,便是針對正東、華仁這部短時間內憑藉大爆電影崛起的公司。

資本家的世界就是這樣,他們一方面打壓你,但在另一方面他們卻又因為利益而扶持你。

就像永盛,他們一邊暗地裡打壓華仁與正東影視,不讓他們做大。

另一邊,他們又恬不知恥的迎上來與你合作。

永盛像摻和《速度與激情》便是這般。

而對於何勁而言,這也有好處。

只要永盛摻和進這部電影,那這部片子幾乎就是有永盛力挺的片子了。

在很多方面, 都能獲得永盛的支援。

速度與激情的票房大爆, 讓嘉禾吃相難看, 打算以擁有院線渠道的優勢硬吃何勁。

對此,何勁自然不會答應。

雖然說自從華仁成立以來,所有片子都是在嘉禾院線上映。

這導致何勁與其他院線的合作並不多。

但這可不代表何勁就非得這在嘉禾上映了。

雖然說嘉禾的院線才是香江最大。

不過,只要操作得當,華仁未嘗不能擺脫嘉禾方面另謀合作方。

而永盛,就是何勁找來暫時頂住嘉禾的。

只要永盛頂住嘉禾的壓力。

《速度與激情2》乃至後面的第三部就來換到其他院線,並且達成長期合作,讓華仁成為真正的大公司。

“改天咱們找機會跟其他院線談談,想來他們不會拒絕與我們合作!”

何勁開口說道。

“的確,當初咱們就應該找德寶與金公主的。

他們只做院線,不似嘉禾這部霸道。”

劉德華說道。

香江的影院在這個年代非常多,但目前擁有熒幕最多的自然目前的還是嘉禾、德寶、金公主三家。

其中,嘉禾入行多年,憑藉著製作、發行穩居龍頭位置。

隨後便是金公主與德寶,這兩天院線曾經也跟嘉禾類似。

兩家公司曾經都以金主的身份支援過製片公司製作電影。

不過隨著新藝城與德寶影視先後解散,這兩天院線便著重於院線的發展,雖然他們還會投資電影,但卻沒在繼續支援製片公司。

因此,對於小型電影公司而言,這兩家院線是非常適合合作的。

不過,當初何勁的陰陽路是交由寰宇發行。

寰宇與嘉禾關係較好,這就讓華仁不得不與嘉禾成立合作關係。

“我打算成立一條新院線。”

何勁看著窗外,突然開口說道。

“你瘋了?香江現在擁有這麼多院線,你現在成立院線,這不是擺明往裡面虧錢嗎?”

劉德華聽到這話,頓時一驚。

“你這傢伙,越玩越大,你就不怕……”

後面的話他沒繼續說。

相比電影製作,院線簡直就是個無底洞,稍微經營不善,虧起來就是幾千萬的數字。

這是一般人根本玩不起的東西。

而且目前香江的院線基本已經飽和,大院線有嘉禾、金公主、德寶之類的。

小型的也有百老匯、iu電影院等等。

數條影院相互競爭,這是前兩年香江電影在亞洲大盛其行所留下。

當時香江為了供應亞洲其他地區的片源,瘋狂拍片,幾條院線幾乎都賺得缽滿盆滿。

但隨著一部《濟公》在臺灣像是泡沫一般被戳破,香江各大院線的艱難日子便開始來了。

雖然今年的香江電影看上去還非常鼎盛。

甚至伴隨著華仁的《古惑仔》、《速度與激情》票房大爆,讓人彷彿有種香江電影好在往上走的錯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聰明人都看得出來,香江電影正在衰落。

這點從今年向外輸出的片子數量就能看出。

往年,香江電影,不管本土票房如何,其他地區的購片商都會瘋了一般搶購。

但從今年開始,其他地區的片商開始大量的減少了購片數量。

甚至,就算是在香江票房不錯的電影,他們都會開始壓價。

壓價,這要是往年,香江電影人只要聽到你壓價,他們絕對會一口唾沫吐在這些片商臉上,並且囂張的說上一句,“就這個價,你愛要不要,不要滾蛋。”

但從今年開始,壓價已經開始成為常態了。

片子賣不出去,僅靠香江這小地方,能養幾個人?

香江電影賺錢可不是靠本土票房。

本土票房只是一個衡量這部電影是否受歡迎的標杆而已。

反倒是其他地區的發行版權等等,這才是香江電影賺錢的地方。

就像李連杰,如果有人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他每年在香江的票房其實並不高。

或許比普通演員高,但根本比不了周星馳、李連杰、周潤發等。

他甚至在這幾年裡,從未拿個年度票房榜冠軍,甚至連進入前十的電影也是屈指可數。

但就是如此,他偏偏卻成為了能與成龍等人比擬的亞洲動作巨星。

原因就在於其他市場。

他在新加坡、臺灣、等地都有很強的號召力。

有個說法叫周星馳在香江稱王。

李連杰霸佔新加坡與臺灣,成龍縱橫歐美韓日。

這說的就是幾人的各自影響力。

如果沒有國外的影響力,那這個年代香江,其實也就跟印度一般而已。

但現在,隨著各國各地區開始大量引入好萊塢片子。

那種由香江電影所支配的形式已經悄然改變。

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用資料來觀測的。

所以,聰明人都知道,香江電影,要不行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