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對於《光榮》這首歌,何勁在抄出來並打算演唱的時候他的確知道這歌會受到粉絲的追捧。

但他真沒想到,這首歌在粉絲的追捧下,受歡迎程度居然直接壓下了《再見亦是淚》與《傳奇》兩首歌。

從這首歌上線各大電臺開始,這首歌便一直掛在點歌榜榜首的位置不可撼動。

哪怕在口碑上,《再見亦是淚》被樂評人們吹上了天,甚至在上線首周便入選了十大勁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傳奇》也是如此。

這首歌雖然是《速度與激情》的插曲,但目前《速度與激情》還未上映,因此它是第一次出現在人的視線中。

就是這麼兩首放在後世,人人都說經典的歌曲,居然硬是被《光榮》牢牢的壓在身下不能動彈。

粉絲經濟。

何勁知道,傳說中的粉絲經濟被他擺到明面上了。

《光榮》這首歌好嗎?

其實認真來講,這首歌是很不錯的,雖然比不上《再見亦是淚》與《傳奇》這般經典的歌曲。

但這首歌也可以標上流行歌曲的標準。

這個流行歌曲並不是說歌曲型別,而是說這首歌能流行。

不過,雖然這首歌不錯,但與同一張ep裡的其他歌曲相比,就差上不少了。

但就是這樣一首歌,卻硬生生被何勁的粉絲們把它一直頂在了點歌榜榜首的位置。

這不是粉絲經濟是什麼?

對於自己居然成了第一個引領出粉絲經濟的人,何勁只能苦笑。

他沒想這樣的。

他能想象到,受他的影響,之後的日子裡,其他公司絕對能領悟出粉絲經濟的要領。

到時候,絕對會有大批歌手開始注視向粉絲這一塊。

割粉絲韭菜的事情絕對會在今後一段時間更加多。

不過, 對於自己一首歌引起各大公司的注意,將目光看向粉絲, 籌劃著賺粉絲的錢這事, 何勁也沒著重的去在意。

就算他不用這首歌引起大家對於粉絲的力量的重視。

要不了多久, 這種粉絲經濟也會被人發現並被各大公司運用起來。

只能說,因為他, 這事稍稍提前了一點。

而就在《光榮》這張ep碟的歌曲開始在整個華語樂壇流傳而開,並且碟片開始在世面售賣之際,何勁的巡演卻沒有停止。

他在三號這天, 再次在紅館舉辦了一場演唱會。

隨後,六號、八號、九號,他先後在新加坡又舉辦了三場演唱會。

然後,十一號印尼, 十三號泰國。

說起泰國,這還是何勁第一次在這裡舉辦演唱會。

不過,雖然他之前沒在這裡舉辦過演唱會,但並不代表他在這裡沒人氣了。

相反,他在這裡的人氣還非常之高。

眾所周知, 泰國在古代叫暹羅素可泰王朝。

在古代的時候,泰國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向中國進貢方物, 並與中國維持了良好的關係。

當時,中泰兩國互贈禮物,形同貿易;中方允許泰方豁免繳稅,使泰方有厚利可圖。

明朝洪武初年(1367)開始,前往中國朝貢的暹羅使者當中即有華人參與, 他們最早是以通事的身份出現,如洪武5年(1372)的李清,到了洪武14年(1381)陳子仁既以正貢使的身份出現。

而這些人都是華人身份。

而這個時候, 華人在泰國還只有少數。

直到1766年, 緬甸軍隊圍攻首都阿瑜陀, 城內華人居民奮勇抗敵,保衛城池, 扮演了英雄的角色。

事後, 中泰混血兒鄭昭帶領500名部下突圍而去, 並在1767年10月率軍收復阿瑜陀城, 建立吞武裡(1767-1782)王朝。

鄭昭的父親是潮汕人鄭鏞, 原籍廣東澄海,移民暹羅後發跡;母親是泰國人。

鄭昭在執政期間(1767-1782年),鼓勵潮汕人大批湧入泰國。他們有的從商,有的從事墾殖,種植甘蔗與胡椒,以供出口。在湄南河東岸靠近今王城處,開始出現一個新的華人聚集區。

鄭昭死後所建立的王朝,為卻克里,泰國的皇家貿易空前繁榮,華商參與其盛,大批移民湧入。

拉瑪一世(1782-1809)乃在今日曼谷唐人街的核心地帶,興建了一個華人商業區。

這個華人商業區就是泰國唐人街。

而時直今日,整個泰國約有千萬華人定居,若再加上與華裔混血的人,整個泰國約有四千萬左右的華人血脈。

這個數字佔據了泰國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看過唐人街探案的都知道,裡面的探長之類的都是華人,由此可見華人在泰國之多。)

哦,順帶一提,泰國這地方也是粵語唱片市場的重要貢獻地之一。

因為這泰國的華人中,以潮汕人最多。

“何勁!”

“啊……何勁,你終於來這裡開演唱會了!”

“啊啊啊……”

曼谷機場。何勁一下飛機,立刻便受到了公司提前通知,在這裡等候的粉絲的追逐。

何勁環視了一圈,這些粉絲中雖然大部分都是華人,但也不乏一些其他種族的人。

“嗨!你們好!”

第一次來,第一印象很重要。

何勁還是挺在意自己在粉絲眼中的形象的。

他可不想給人留下一個自己冷酷沒禮貌的印象。

雖然他不常來這裡,但只要有人喜歡他,那他覺得,自己就有必要給他們留下一個好印象。

先打了個招呼, 隨後何勁便讓隨行人員給前來接機的粉絲送他的簽名唱片。

當然, 他不可能每個人都送, 基本就是看眼緣,能拿到是運氣, 沒拿到, 只能說運氣不好了。

不同於日本、韓國粉絲的瘋狂,也不同於歐美粉絲的開放,動不動把胸罩脫下來往你懷裡扔。

泰國的粉絲雖然也挺熱情,但相對而言很理智。

他們只站在安全區外大喊以及揮手。

何勁好久沒見到這麼理智的粉絲了。

倒不是說泰國粉絲素質高了。

主要原因還是這年頭資訊流傳太阻塞了。

何勁一次沒來過這邊,演唱會、節目、演出走穴一個沒有。

這邊的人接觸他完全靠CD以及唱片磁帶。

是的,就是磁帶。

與國內一樣主要聽歌方式一樣,泰國這邊一樣是以磁帶為主。

磁帶這東西雖然售價低,傳播也很廣泛,很多人都能買。

但它與CD相比,劣勢就在於看不到人像。

看不到人像,自然對何勁的認識只能靠歌曲。

至於說電影。

何勁這兩年在電影市場雖然還是有了一定影響力,但相比成龍李連杰之類的,他還差太遠。

因此,這邊的人在追逐他的時候,自然不會像在其他國家的時候那樣瘋狂。

說白了,就是何勁在這裡有影響力,他的歌曲一樣很有影響力。

但受限於傳播,他在這邊就是歌紅人不紅的那種。

這就像何勁前世90年代還小的時候在國內雖然天天聽劉德華,也知道四大天王這個名號,但他卻不知道這四人的面容一樣。

同理,他現在在泰國也是這樣。

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名字,聽過他的歌,看過他的一些磁帶海報,但對真人真的無感。

第四百二十二章 泰國之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