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可以先命各戶清報自家田地數量,臣打聽過,京師之地糧價大多為三錢銀子一石,蘇州產糧之地,糧價恐怕只會更低,而朝廷可以用百畝之地為界,百畝之下產出者常平倉以三錢銀子收購糧食,百畝之上產出者,可降價為兩錢五,五百畝以上產出者,降價為兩錢,如此一來,可保證常平倉收購的糧食皆是底層百姓手中的糧食,而非是士紳大戶手中的糧食!”

聽了韓爌的解釋,王錫爵卻是沉默下來,仔細的盤算著這個法子推行下去的可行性。

在內閣中樞這麼久,他自己一眼就瞧出這個法子的優越之處,如果真的能夠實行的話,至少在蘇松富庶之地,可以完美的補上一條鞭法的漏洞。

而且將高價收購糧食的餘地保持在百畝之地以下,可以大大減緩常平倉的銀兩壓力,同時也能夠起到平抑糧價的作用,可謂一舉兩得。

不過如此一來,卻是有兩個難處,其一是如此一來,必然會得罪當地的士紳大戶,而且是死死的得罪,擋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在蘇州府這樣天高皇帝遠的地方,這幫士紳大戶聯合起來對抗朝廷的事情也不是沒有過。

這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說來這蘇州府早就是有前科的,早在萬曆初年的時候,蘇州府漸漸興起一股奢靡的風氣,由於蘇杭自古風景秀麗,故而每到春秋兩季,無數人會到蘇杭遊玩,若僅僅是遊玩也就算了,偏偏這幫人有的是銀兩,史書有載,闔城士女,盡出西郊,逐隊尋芳,縱葦蕩槳,歌聲滿道,簫鼓聲聞,遊必畫舫肩輿,珍饈良釀,歌舞而行,可謂奢靡頹廢之極。

更重要的是,有無數人看重其中的商機,紛紛拋下田地,去經商做小買賣,這下子蘇州知府可坐不住了,要知道,農事乃國之根本,更是考核官吏的重要標準,若是在這方面出了問題,他這輩子也就完了。

更何況,這股風氣和朝廷提倡的節儉樸素風氣大大相違背,而故而當時的蘇州知府便下令,以女子不宜拋頭露面為由,禁止女子進山。

尤其是妓家女子,更是嚴令不許離開城中百里之內做生意,不能**和戲班子,這幫士紳商賈自然覺得無趣,也便紛紛退去。

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對於此事反應最激烈的卻是蘇州本地的百姓和士紳,這幫人覺得蘇州知府擋了他們的財路,便集結起來到府城衙門靜坐抗議,透過各種方式向這位蘇州知府施壓,更有甚者,還有百姓仗著人多勢眾,衝擊衙門,只是被朝廷強行壓下了訊息,才沒有鬧出大事來。

而事情的最終結果,卻是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名蘇州知府被調離,而他制定的政令也隨即作廢。

看似是當地的士紳百姓獲得了勝利,但是他們卻不知道的是,因為這件事情,蘇州府在一干朝廷大佬心目當中的印象直接掉到了負分,每年越加苛重的賦稅就是明證。

而韓爌的這個法子,比起當年的事情,有過之而無不及,蘇州府經濟繁榮,但是仍舊是以農事為根本,韓爌這麼擠兌那幫士紳大戶,很容易逼的他們鋌而走險,當然,暗殺欽差這種事情,是做不出來的,但是聯合起來再鬧一場,卻也不是鬧著玩的,朝廷派了欽差過去,是要妥妥當當的辦事的。

辦不好事還鬧出了民變,無論原因是什麼,朝廷是一定會向欽差問責的,到時候就算有皇帝保著韓爌,他未來的仕途之路也將坎坷無比。

還有其二就是……

“同為大明子民,稅賦自當一視同仁,豈可因為擁地之多寡,而定稅賦之制?”

王錫爵皺了皺眉頭,開口說道。

不過韓爌卻是微微一笑,道。

“元輔大人誤會了,稅賦之事乃是朝廷大政,下官不敢妄加更易,只不過這常平倉並非收稅,而是出銀買糧,再代替百姓繳稅,既是買賣糧食,便有價格高低,想買誰的不想買誰的,難不成還有人敢強迫不成?”

這就是所謂名義的好處了,韓爌之所以要繞這麼大的彎子,先讓常平倉從百姓手中購糧,再去抵稅,而不是直接讓百姓用糧食繳稅,就是為了針對這些士紳大戶。

常平倉不是衙門,收糧的價格自然要隨市場波動,至於這如何波動,就是他下功夫的地方了。

王錫爵的眉頭擰著,不過神色卻是漸漸鄭重起來,顯然是有些動心,但是還拿捏不定主意的樣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讓朱常洛看的一陣得意,這個法子,是兩三個月以前,他和韓爌討論政事的時候偶然聽韓爌說起的,據說是他從一位友人的信中得到的啟發。

當時朱常洛便敏銳的意識到,這個辦法看似簡單,但是已經接觸後世分層次稅制的雛形,熟悉後世稅制的人都知道,一個人的收入越高,他需要交納的稅就越多,而且隨著他收入的增多,他交納的稅款佔總量的比率也在不斷的提高,這樣一來,有利於抑制階級分化,同時也能夠提高的國家的稅收,令社會趨於穩定,韓爌的法子,就已經有了幾分這個意思。

他今天叫韓爌過來,是沒有提前跟他打招呼的,之所以有這樣的底氣,便是知道韓爌胸中有這番韜略。

朱常洛相信,王錫爵一定能夠看出,這個法子的優越性,所以……

“韓大人果真不愧為陛下幹臣,年紀輕輕,胸中便有如此韜略,老夫著實是沒有想到啊!”

果不其然,王錫爵沉默了半晌,終是目光複雜的開口說道。

朱常洛頓時胸中一喜,知道王錫爵這是認可了韓爌,只要老首輔表了態,他心中的大石頭就放下了。

不過老首輔誇讚了兩句之後,面色卻是有些糾結,似乎是有些拿捏不定的話想要說,只是還未等王錫爵決定要不要說。

一旁的韓爌卻是再度開口道。

“陛下容稟,臣的這個法子,必會激起當地士紳的不滿,故而須得老持承重,資歷深厚又精於地方事務的老臣方能鎮壓局面,而京中朝臣,包括臣在內,多不歷州縣,不熟地方政務,故而臣斗膽請陛下自久歷地方的科道官中拔擢人手充任欽差!”(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