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尚書楊俊民,這是朱常洛早就知道的,黃冊之案的根子就在他的身上,甚至於就連徐家,這一次也是為他在奔走。

當然,這也不乏徐弘基是想要鞏固魏國公府和楊俊民關係的意思,但是總的來說,如今已經可以將楊俊民和魏國公府看做是一條船上的人。

不過朱賡和魏國公府有瓜葛,可就是隱秘之事了,若不是陳良弼提起,甚至就連劉元霖也不知道有此一節,畢竟朝廷當中的關係盤根錯節,十分復雜,很多時候並不能僅憑表象去判斷。

“殿下,說起楊俊民,想必殿下應當不陌生,他和魏國公府的關係,應該說是老一輩留下的情分了,楊俊民的父親,故兵部尚書楊博大人,曾任南京兵部尚書,和上上一代魏國公也就是徐弘基的祖父,時任南京守備徐鵬舉相交莫逆,所以楊俊民自小便在南京城長大,和徐弘基的父親徐維志亦是至交,當初徐鵬舉進京欲要改立世子,便是楊博大人相勸之下,才令徐老公爺改變了主意……”

世家之間的糾葛,也只有世家最為清楚,何況這件事情不是什麼秘密,對於外人來說深不可測,但是對於陳良弼來說卻如數家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朱常洛點點頭,他倒是沒想到這其中還隱藏著這麼一段故事。

“如此說來,楊家對徐家大房有恩?”

“不錯!當初徐老公爺偏愛幼子,又嫌棄徐維志身子骨不好,差點廢了他的世子之位,是楊博大人出面轉圜,徐維志才保住了嫡脈的身份,投桃報李,後來徐維志承繼魏國公之位後,對於楊俊民大人也幾多幫助……”

話至此處,陳良弼罕見的有一絲猶豫,不過頓了頓還是說道。

“實不相瞞,殿下,當年的那場大旱,揚州府取得如此佳績,不是沒有人懷疑過,時任南京左都御史的何寬大人,便曾經提出異議,建議由都察院遣派御史會同戶部清查揚州府大旱後的災民狀況,但是可惜的是,時任南京戶部尚書曹三陽大人卻認為,這是何寬大人在質疑南京戶部清點黃冊的公正,嚴詞拒絕了何寬大人!”

“哼!然後呢?”

朱常洛冷哼一聲,道。

他本來還在奇怪,一府之地的黃冊出現了偽造的狀況,這麼大的事情豈能瞞得過御史言官,卻原來不是發現不了,而是有些人不想讓人發現!

陳良弼輕輕搖了搖頭,面色帶著一絲無奈。

“沒有然後了,何寬大人當初手中並無證據,只是對揚州府的狀況感到奇怪,被曹三陽拒絕之後,便心生動搖,加之何寬大人當時已經快要致仕,便沒有繼續追查下去!”

“就這些?”

陳良弼有些含糊其辭,但是朱常洛卻是並不放過,目光灼灼的問道。

“回殿下,的確還有謠言,說……當時的南京守備,魏國公徐維志曾經和何寬大人有過一次密談,不過究竟是不是為了揚州府一事,就不得而知了!”

畢竟同為南京勳戚,有些話,陳良弼是不好說透的。

但是這些已經夠了,看來這魏國公府,早已經爛透了,若說徐弘基是年紀小,衝動不懂事,才為了楊俊民如此遮掩此事,那麼徐維志就是赤裸裸的結黨營私了。

他身為南京守備,身負撫守南直隸之責,揚州府出現如此大案,本應秉公查辦,但是卻不思守牧一方之責,反而徇私枉法,官官相護,甚至向南京監察院施加壓力,可見其人平素恐怕也不是什麼好人。

看來這魏國公府,是非要動一動不可了,不然的話,真的要讓徐弘基執掌了南京守備一職,這南直隸恐怕也離爛透不遠了。

“那朱賡大人呢?”

朱常洛心中暗暗下定決心,面色上卻不動聲色,開口問道。

事實上,若論實力,朱賡在朝中比楊俊民更勝一籌,畢竟他是內閣閣老,再說他雖然在內閣當中並不算起眼,但是自從沈一貫被罷去之後,他便理所當然的挑起了浙黨的大梁,著實不是一股可以忽視的力量。

“殿下可記得,朱閣老入閣之前,在何處任職?”

陳良弼顯然松了口氣,道。

“入閣之前?”

朱常洛皺眉,仔細想了想,道。

“南京吏部侍郎?”

“不錯!”

陳良弼點頭,繼續道。

“不同於楊家和徐家的關係,朱閣老和魏國公府的淵源,在徐弘基的身上!當初朱閣老調任南京吏部侍郎,急需在南京立足,而老魏國公徐維志新喪,徐弘基剛剛承繼魏國公之位,嫡脈闇弱,支脈蠢蠢欲動,於是徐弘基便找上了朱賡,希望藉助浙黨在南京的力量,幫助他穩定局面,作為交換,朱賡可以得到魏國公府的支援!”

說白了,朱賡和徐弘基之間的關係,更像是政治上的利益交換,魏國公府是南京城中的地頭蛇,多年積累下來,在南京六部當中的人脈非同一般,朱賡想要儘快在南京吏部站穩腳跟,和魏國公府合作,是最佳的選擇。

“後來陛下中旨宣沈鯉,朱賡二位大人入閣,魏國公府和朱庚大人也沒有斷了這層聯絡,此番魏國公府出了這麼大的事情,難保朱賡大人不會插手此事!”

陳良弼的臉色微微有些擔心。

按理來說,朱賡和魏國公府的關係,算不上穩固,畢竟是政治上的利益交換而已。

但是還是那句話,有些事情不能僅僅看表面,南京一直是勳戚的大本營,防守嚴密,朝中各個勢力都插不進來手,而朱賡若是能夠保證好和魏國公府的良好關係,完全可以先人一步,將南京劃為浙黨的地盤。

要知道,雖然這些年來南京城大部分都是老大人們養老的地方,但是規制完備,六部都察院具在,是底層官員歷練轉遷的重要之地。

那些尚書都御史,固然是沒什麼指望的,但是其下的各部侍郎,都察院僉都御使,完全可以作為升遷的墊腳石,成為浙黨培養後備力量的大本營。

所謂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魏國公府如今逢此大難,正是需要援手的時候,若是朱賡願意幫忙,想必魏國公府也會心甘情願的做出一部分妥協……

朱常洛沉默了片刻,道。

“多謝守備大人,本宮明白了!還有一事,本宮未到之前,劉巡撫曾在揚州城中遇刺,此事陸慶之說是山賊匪患,但是本宮卻覺得另有內情,此案尚需守備大人多多費心!”(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