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縣的問題,遠比朱常洛想象的要嚴重。

大黃村的現象不是個例,而是整個泰興縣的縮影,當堂摘掉了婁敬曄的烏紗帽,安撫完大黃村的村民之後,朱常洛便立刻調來了泰興縣三年以來的黃冊和徭役記錄。

一查之下,才發現泰興縣的問題壓根不在於婁敬曄這個知縣壓榨百姓,不顧農時,其中存在著更加嚴重的問題!

偽造黃冊!

按照大黃村的那位老人家所說,大黃村合共三百二十七戶人家,其中有四十九戶是雙女戶,九十一戶是獨丁戶,按照朝廷制度,這一百五十戶人家是免除徭役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除去這一百五十戶,還有九十戶人家曾經先後有人為國捐軀,戰死沙場,這些人家也是免除徭役的。

也就是說,整個大黃村當中,符合徵調徭役標準的人家,不足八十戶,若是在加上現在還在服役的九十二員兵丁,大黃村所出的徭役數量,本就已經超過了朝廷的規定。

何況朝廷規制,不僅僅是農忙不徵徭役,而且徭役雖然年年都徵,但是卻是輪換制度,具體落到每一個村子裡,是三年一徵,與民休息。

可事實卻是,大黃村不僅擔負了遠遠超出自己應該擔負的徭役數量,而且每年都要出徭役。

這種行為,已經不僅僅是壓榨百姓了,簡直是將百姓當做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至於婁敬曄為什麼要這麼做……

原因就落在朱常洛面前的這本黃冊和徭役記錄上。

按照老人家所說,大黃村前年有六十一個人服了四個月徭役,去年有七十三人服了五個月徭役,而按照朝廷的規定,百姓服雜役者,通常為短役,時間一般不會超過兩個月。

大黃村的人服役這麼久,實際上,是替了別人的徭役!

這份徭役記錄上明明白白的寫著,萬曆二十七年,劉家村劉善財捐錢十兩,免一月徭役,大黃村王狗兒代之。

應當說,這份記錄沒有問題,朝廷的確有制度,百姓徭役可以用錢讓人代服。

但是問題就在於,大黃村的村民並不知道,自己是代替別人服了徭役,而且這位劉家村的劉善財的確交了銀兩,但是這銀兩卻落到了衙門的口袋裡。

而大黃村的村民,則白白替劉善財服了一個月的徭役!

大黃村徭役數量如此之多,有相當一部分都是這個原因,有商賈之徒不願服徭役,便出銀兩僱人替服徭役,但是這銀兩卻通常落到了衙門手中。

而衙門為了補足徭役數量,自然會強行攤派本不屬於村民的徭役。

若說這還僅僅是貪汙銀兩,壓榨百姓的話,那麼另一個原因,可就更加嚴重了。

和後世不同的是,中國的歷朝歷代,包括大明都鼓勵生育,只有百姓生出更多的孩子,統治者才會有更多的壯丁,來耕田種地,出軍打仗。

甚至於各地人口的增長,也是官員考評的重中之重!

讓朱常洛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婁敬曄竟然敢偽造黃冊,他面前的黃冊當中,大黃村有記錄在冊的村民,達到了五百七十二戶,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但是實際上,隨著連年的徭役,大黃村這三年以來的人口數量都在不斷下降。

名簿上平白多出了兩百多戶人家,可不僅僅是在黃冊上添上一筆這麼簡單。

朝廷按照黃冊徵發徭役,徵收稅銀,黃冊上既然有這麼多人,婁敬曄就必須交出這麼多徭役人數,這才是大黃村必須連年服役的根本原因!

“簡直是無法無天!這等蛀蟲,竟也能外放一地知縣,本宮回京之後,定要找吏部孫尚書問個明白!”

扔下手中的黃冊,朱常洛再難掩心中的怒意,冷聲說道。

朝廷徭役,各有制度,但是到了這幫貪官汙吏的手中,卻成了魚肉百姓的工具,讓他如何不氣。

倒是一旁的劉元霖苦笑一聲,道。

“殿下息怒,此事恐怕也怪不到孫尚書的身上,這也是臣之所以請殿下親自前來泰興縣察看的原因,積弊已久啊!”

“劉巡撫不必諱言,直說便是!”

聽得劉元霖口中的嘆息之意,朱常洛正色道。

他雖是微服而來,但是甫一到揚州城,劉元霖不急著跟他介紹案情,反而帶他來到了泰興縣,朱常洛心中便隱隱有所猜測。

如今看來,恐怕這偽造黃冊之事,劉元霖早已經知曉。

“殿下容稟,臣奉聖命追查鄭青山販賣私鹽一案,深查之下,發現其人倒賣私鹽的最大銷貨地,就是在揚州城,於是臣便暗中來到揚州城追查,只是不意竟發現了黃冊之事!”

劉元霖這才緩緩道來。

黃冊之事是個意外,不錯,就是個意外!

劉元霖為了追查私鹽一案來到揚州城,這些私鹽經過揚州轉運到各地,但是仍舊有相當一部分私鹽,被銷到了揚州本地,而在追查揚州本地私鹽的時候,劉元霖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本地私鹽的出售數量,遠遠低於其他人口相當的各地的數量,追查之下才發現,揚州本地的人口數量,看似不少,但是大多是流動商人。

真正的本地戶籍之人,遠遠少於黃冊上記載的數量。

而且這不是某一個縣的問題,而是整個揚州府,都存在這樣的問題。

劉元霖深感此事重大,不敢擅專,便即刻密奏京城,只是不意還沒得到回覆,就在驛站遭到了刺殺。

“黃冊之事並非一日之事,臣追查良久,曾經調閱過十年以內的黃冊,並且走訪了不少村裡,發現偽造黃冊的歷史,已經有數十年之久,歷任知縣都是如此做的,只不過婁敬曄做的有些過分罷了!但是終歸不過是蕭規曹隨!”

劉元霖嘆了口氣,道。

朱常洛頓時眉頭緊皺,只是卻明白了劉元霖所說積弊已久的意思。

事實上,婁敬曄是不得不偽造!

試想一下,他到任之後,面對的便是一個和現實狀況嚴重不符的黃冊,那麼他的選擇只有三個,一個是向上層告發此事,但是這一條路壓根行不通,劉元霖堂堂的浙江巡撫,追查黃冊一案,竟能遭到刺殺,可見此事的水有多深,婁敬曄一個小小知縣,恐怕還不夠被人碾死的。

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慢慢的更改黃冊,努力讓黃冊跟實際情況相符合,但是如此一來,黃冊上的變化便是逐年下降,他婁敬曄在吏部的考評當中,怕是要得上一個下等了。

這種拿自己前途去換老百姓好處的官員,恐怕是少之又少,至少,婁敬曄不是!

所以他選擇了最後一條路,也是之前幾任知縣都選擇的一條路,蕭規曹隨,吏部考評四年一次,官員在一地最多連任兩屆,也就是說,婁敬曄只要保證,在他的任上不出問題,等到考評期滿,他自然能夠升遷別處,這泰興縣的爛攤子,自有下一任知縣去頭疼……

但是這樣的結果就是,黃冊上的數量越來越多,而老百姓在沉重的徭役賦稅壓抑之下,數量逐年減少,兩種矛盾對抗的最終結果,必然是不堪重負的老百姓揭竿而起,將整個王朝和這些官員們一起,埋葬在歷史的塵埃當中!(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