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發天下,推廣開來?

來自陰天神水宮的袁敬眼光閃動,努力記下那黯淡下去的玄奧經文。

彷彿要把龍蛇一般的蝌蚪文字,牢牢地刻印於腦海裡。

這位倒提長矛,長相秀氣的青年人,實則是大虞王朝的頂尖高手。

幼年之時得過奇遇,繼承上古道統的一把神兵。

大日龍雀矛!

雖然被折斷一半。

但其堅硬銳利的本質未失。

且還自帶一篇操控法門。

日夜用精血蘊養,使之武道進境極快。

作為大虞王朝的新起之秀,袁敬的未來不可限量。

他出門遊歷,進入大周境內。

適逢其會,前來觀禮。

沒成想,此前並不被人看好的穆天子。

武功蓋世,力壓聖地。

這讓袁敬心中摻雜幾分擔憂,若是大周鐵騎橫跨天險,直逼大虞國都該怎麼辦?

雖然說面對王朝爭霸,逐鹿中原這等大事,十大正宗多半都會選擇獨立世外,不聞不問。

可包括陰天神水宮,丹鼎宗,補闕臺在內的三座宗門,根基扎得太深。

要是大虞王朝覆滅崩塌,自然也要受到牽連,有所損傷。

思來想去,袁敬覺得自己應該做些什麼,好為宗門緩解壓力。

“陛下說,這篇精深奧妙的武學總綱要會刊發天下?”

“這天下是大周二十六州,還是中土四十九州?”

趙穆大袖捲動,收攏浮動虛空的神與意,淡淡答道:

“朕所說的天下,當然是四十九州。”

這篇武學總綱要,還要許多可以完善的空間。

只要填充的內容足夠豐富,它遲早都能演化成一門包羅萬象,博大精深的“基礎法門”。

等到講武堂辦起來,甚至還能將其作為前世“廣播體操”。

大力推行,形成風氣。

練武本來就要從小抓起,強身健體,打下根基。

日後長大成人,氣血旺盛,勝於他人十倍、百倍。

無論上陣從軍,還是讀書致仕都很有益處。

“袁某是大虞人,難道也可以學?”

袁敬握住兩尺餘長的短矛,摩挲著斑駁痕跡,正聲問道。

以他先天大宗師的眼力,自然能夠看出穆天子所立法門的精妙之處。

出身正宗的袁敬,要比旁人更清楚上乘武功、法門的可貴之處。

因此,他不願相信。

穆天子會如此輕易而大方地,便把足以引得江湖中人爭破頭的武學公開天下。

庭院之內,寂靜無比。

白雲城的公羊秋凝神靜聽,等待回答。

雖然,他並不屬於魔門六道,可也算是邪派中人。

考慮到此前大周與魔門的恩怨,自己坐在庭院內,沒有被黑龍臺捉拿下詔獄,已經很能說明穆天子的寬宏大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篇武學總綱要,朕會命人立下四十六座大碑,抄錄於其上,人人皆可觀之。”

趙穆眸光平靜,淡淡說道。

此道法門,以大周龍旗為神,己心日月為意。

越是往下練,領悟越多。

但同時,也會潛移默化,改變性情。

使人心存浩然正氣,保家衛國之念。

古之聖賢,用道德文章教化天下。

那他就用武道來改變萬民,統一神州。

“陛下心胸廣闊,令人佩服。”

袁敬神色詫異,眼中仍有懷疑。

那門武學總綱要可是引得紫氣浩蕩八百裡,讓天道認可,幾如聖人親傳的上乘之法。

這樣罕有的神功寶典,哪怕開宗立派,再建一座聖地都足夠了。

穆天子真的願意刊發天下,公之於眾?

“莫不是留有什麼後手?”

袁敬半信半疑。

倒不是他太過陰暗。

武功是江湖中人的立身之本。

誰會那麼慷慨大方,當個善財童子,將自己創出的法門無償贈送?

簡直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陛下欲傳道天下,傳法萬民,這等千載難有的大事,我卻是錯過了。”

青衫磊落的左端雲不知何時踏入庭院,他面上帶笑,氣質儒雅,盡顯大家風範。

“左先生要是想看,不妨幾日後再來,朕讓人給你在四十六座大碑之前,留一個好位置。”

趙穆輕笑道。

他緩緩站起身,那襲袞龍袍受到紫氣澆灌,散發出層層寶光。

“多謝陛下恩典,臣必然抄錄而下,作為傳家之物。”

左端雲微微躬身,灑然說道。

他掃過庭院當中,神色各異的眾人。

微不可查的嘆息一聲,搖頭想道:

“陛下此舉,哪裡是傳道、立法,收攏人心那麼簡單。”

“古之聖賢推廣學說,傳承萬古而未變。”

“這是儒道,文脈,不可撼動!”

“陛下傳道、立法,分明是要為天下師,為武道聖人!”

他本是被那道浩蕩而來,橫貫長空的八百裡紫氣驚動。

尋人問清楚前因後果,反倒更欽佩起穆天子的這份氣魄。

且不說後無來者,至少前無古人。

倘若那門武學總綱要被不斷完善,臻至圓滿。

成為一道人人可學、人人可練的“基礎武功”。

這帶來的好處,根本難以想象。

久而久之,大周子民身強體壯,習武之風蔚然成形。

大虞,大楚,乃至於元蒙必然會爭相效仿。

那時候,趙穆所創出的武學真意。

便會存在於四十九州的心念之間,流淌於神州億萬黎民的血液當中。

歷經千年、萬年而不變!

億萬人心之所向,何其宏偉的力量?

哪怕趙穆止步於凡境九重,無法踏破天關。

這股前所未有的心神之力,香火之力,眾生願力。

都會把他推上更高層次,成為萬載以來真正的武道至聖。

“成仙成佛,成神成聖……陛下的眼光早已看到百年、千年之後,而非侷限於當下。”

左端雲服氣道。

他讀書破萬卷,凝聚文曲星。

思維靈動,智慧通達。

所以很快就能理解趙穆所作所為,背後包含的深意。

但也正因如此,左端雲才感到敬畏,覺得佩服。

敢為天下師,願做武道至聖。

這份魄力,聖地不會有,正宗不會有,世家更不會有。

唯獨陛下!

武道!

天道!

他一肩挑之!

做下萬古未有之偉業!

萬古未有之偉業,他一肩挑之!

看到心思浮動的袁敬,公羊秋等人。

左端雲嘴角微翹,似是譏諷。

這幫自作聰明之輩,恐怕還沒明白過來。

世人學此法,自此之後,當敬陛下如敬神!

越是鑽研深刻,越是瞭解透徹,越是從中領悟到諸多武功。

便越是無法超脫穆天子,終其一生都翻不過內心的藩籬。

這就像是上陰學宮的三千士子,不管他們再如何皓首窮經,耗費心血,於聖賢典籍裡下功夫。

也不過待在至聖、亞聖、禮聖、文聖所定下的規矩框架裡打轉罷了。

再無寸進!

“只不過陛下那麼有自信,能走上武道巔峰,看盡每一條道路,讓其他後人再也無法超越?”

左端雲含著笑意,望向起身而立的那襲袞龍袍。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