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這裡,範弘道大概也能瞭解個十之八九了。朱術芳說母親出身徽州商賈,那八成她外祖父是到湖廣做生意的徽商,這並不奇怪,大名鼎鼎的徽商行跡遍佈長江流域。

然後可能是她外祖父將她母親獻給遼王,或者是出名好色的遼王霸佔了她母親,所以她母親就成為遼王身邊的女人,估計也不會有太高名分。

最後遼王因為張居正的關係,被報復廢藩,朱術芳生父就成了末代遼王。遼王本人圈禁鳳陽高牆至死,遼王宗族交由楚藩代管,朱術芳才有機會走出湖廣遊歷全國。

難怪她名字中間帶著一個術字,看起來很突兀,這可能是輩分用字,身為女兒有這樣的待遇,也算是超前了。不知道是她自己加的,還是生來就有的。

也難怪她一個女兒身就敢這樣遊歷和交遊,原來身上有徽商基因。這年頭出門遊歷的行商大都集中在幾個地域,例如南直徽州、浙江龍游、江西江右、西北山陝,其中徽商是最有名的。

範弘道縱然是穿越者可以預知未來,但也無法預測到自己的命運,此時的他還不知道自己有可能會陷入“修羅場”的處境,因為張居正張家和遼王宗族是死仇加世仇。

這時候的範弘道聽到遼王,就故意整頓衣冠,起身作揖道:“失敬失敬!原來是遼王之後,是不是該尊稱你一聲郡主?”

朱郡主瀟灑的揮了揮手,笑眯眯的說:“隨意,本人並沒有封號,皇帝小氣不給,但別人也有這樣叫的。你非要這樣稱呼,本人也就只好勉強受著了。”

皇帝小氣不給?這是什麼說法?範弘道發現,知道了對方的身世後,自己的好奇心不但沒有消除,反而更濃厚了。

問題又回來了,遼藩被廢,朱術芳這種女人雖然也姓朱,也號稱是宗室之後,但和一般平民沒什麼兩樣,甚至比一般平民所受限制還要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明朝有分封宗室藩王的體制,這麼多年繁衍下來,全國各地姓朱的宗室有幾十萬,大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貨色。朱術芳憑什麼敢在京師大搖大擺,還霸佔著條件這麼好的縣衙官舍。

對此朱術芳坦然答道:“為什麼住在這裡?理由很簡單,從這裡進內宮方便之極,當然不捨得另選他處了。”

“你經常進內宮?”範弘道敏感的抓住了關鍵點。

朱術芳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非常淡定的說:“經常去見聖母太后而已。”

範弘道頓時就明白了,聖母太后指的是當今萬曆天子的生母李太後。原來這位朱郡主是抱上了李太後的大腿,所以才會具有這些看起來匪夷所思的特權。別的不說,只說她這姓朱宗室擅留京師,就夠喝一壺的,但朱術芳卻全然無事。

這樣看來住在官舍就完全可以理解了,確實是因為便利。

皇宮格局是明顯分內外的,北半部是內宮,南半部是外宮。一般大臣都喜歡住在皇宮西南的大小時雍坊,因為距離西華門和南邊承天門比較近,進宮上朝都方便。

而朱術芳需要進出內宮,與大臣的路線是完全相反的,當然住在皇宮西北邊更方便。而大興縣縣衙就位於皇宮北邊。

每得到一個答案,範弘道的好奇心繼續膨脹一分,現在新的問題是,你一個被廢遼王的不起眼女兒,又是怎麼巴結到李太後的?

但範弘道很理智的知道,好奇心害死貓,他與朱術芳還沒熟到連這種隱私都可以肆無忌憚詢問的地步。更何況也許還會涉及宮闈秘事,一個外人知道太多不見得是好事。

所以範大秀才死死的剋制住自己,不再繼續追問,皇家的事情打聽打那麼多幹什麼?

再說李太後是什麼樣的人,歷史書上寫的明明白白,範弘道只怕比朱術芳都清楚,就連李太後與張居正的曖昧小說也看過好幾本,完全不需要從朱術芳這裡獵奇。

於是範弘道又拿起茶杯,雙眼無神的望著秋日碧空,風輕雲淡的喝起茶來。

不得不說,帝都四季中,秋日是最好的季節。晴空一鶴排雲上,範弘道很有“便引詩情到碧霄”的剽竊衝動,下意識地琢磨起抄襲那首詩比較合算。

朱術芳眼角瞥見範弘道莫名其妙發起呆,心底登時又冒火苗了。

此人從自己嘴裡聽到“聖母太后”三個字後,就是這樣平淡?不說立刻卑躬屈膝納頭便拜,起碼也該表現出一絲絲敬畏與好奇吧!

面對自己扯虎皮做大旗,李太後的名頭都搬了出來,他卻這樣無動於衷是什麼意思?難道當真是狂妄無邊,連皇家都完全不放在眼裡嗎!

範弘道輕輕的嘆口氣,他發現自己居然想不起來合適的詩詞。腦子裡存有的詩詞裡,寫到秋日都是蕭瑟悲秋傷情之作,沒有這種抒發秋高氣爽豪情滿懷的作品,甚為遺憾!

將目光落回來,卻見對面朱郡主眼珠子快瞪成了死魚眼,下意識問道:“你怎麼了?”

朱術芳便誘惑道:“你不想問問聖母太后的事情?”

範弘道聞言便傲然答道:“吾輩讀聖賢書,行聖賢事,看的是天地,想的是蒼生!焉能為後宮女流之輩摧眉折腰!”

朱術芳並非不學無術,立刻理解了範弘道的意思——在下是混讀書人圈子的,將來走科舉入仕道路的,是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至於你們這些腐朽的後宮圈子沒半文錢用處,在下不屑於浪費精力。

跟讀書人打交道,沒有這種閱讀理解能力,基本上是做不了朋友的。所幸朱術芳具備這種能力,所以從湖廣一路遊歷到京城時,也能和讀書人交遊往來。

不過範弘道忽然難得良心發現,覺得自己裝逼裝的有點大,說話說得太滿,萬一傳出去可能也不大好。所以立刻補救道:

“其實郡主你真要是能靠著李太後呼風喚雨一手遮天,那又何必辛辛苦苦拿著一萬鹽引去河東,那又何必來請在下相見?”

朱郡主又聽懂範弘道的意思了——你也別抬出李太後嚇唬人了,很明顯你雖然能巴結上李太後,確實可以得到一些恩惠,但還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並沒到可以為所欲為的程度。

畢竟李太後是皇上的親生母親,不是你這個偽郡主的親生母親!所以就敞開天窗說亮話,有一說一好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