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和過錯是兩回事,沒過錯不意味著沒責任。

登聞鼓對朝廷和天子而言,既是個不得不擺出來的門面象徵,又不希望別人真來敲。在這種微妙的意識下,敲登聞鼓的原告肯定有責任,因為不能鼓勵大家隨便來敲鼓,所以就算沒錯,只要敲了鼓,那就會被追責。

但與此同時,被告方也不能好,追究下來南城代理主簿範弘道和南城御史郭生明都跑不了。這種背景下,範弘道尋找郭御史的親朋故舊,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很明顯是想把更多的人牽扯出來,然後把責任板子打到更多人身上。

範弘道等了一會兒,沒見有人出來,疑問道:“難道諸君當中,真沒有郭生明的同年、同鄉?”

圍觀眾人對此無語,範主簿這肯定是明知故問了,就算人群裡有,這會兒站出來也需要很大的決心。不出來,就等於眼睜睜看著郭生明倒黴,良心上不太過得去;若要出來,就可能被範弘道拉進局中一起掙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範弘道又等了一會兒,重新問道:“諸公里如果沒有郭生明的同年同鄉,那總該有幾個好友,再不濟也該有些熟識之人,亦或是曾經有過同僚之誼的,不站出來救救他?不然登聞鼓一響,郭御史可能就要烏紗落地了!”

範圍進一步擴大,但還是沒有人站出來。郭生明氣得只想動手打範弘道,連說話都不想說了。

按道理說,言官群體是最掌握話語權的群體,從來只有言官批判別人,很少有別人批判言官。但郭生明郭御史現在卻覺得,在目前這個特定情境下,自己的話語權稀裡糊塗的被範弘道篡奪了,成了那個被批判者。更失策的是,範弘道的每一步都沒有預料到,導致一直被範弘道牽著鼻子走。

只有明白人能在短時間內看得透,範弘道又使出了他最拿手的招數,那就是“角色置換”。如果只說範弘道本人,當然是個小人物,可現在的範弘道把自己的角色定義為“敲登聞鼓的人”,那就不一樣了。

在別人看來,郭御史乃是言官精英,朝堂上有名有號,在大明體制下是極有臉面的人物(言官聲譽威望高於普通官員),可今天郭御史被範弘道逼到這個份上,簡直是斯文掃地,近乎被凌辱了。

連郭御史自己都覺得羞恥異常、丟人現眼,但範弘道卻覺得自己凌辱的還不夠。他回頭看向郭御史,一臉很嫌棄的說:“你好歹也是朝廷言官,今日這麼多人在場,居然沒有一個人肯承認與你認識,是不是恥於與你為伍?”

朝廷選拔言官,有一個預設的年齡限制,就是不能太老,因為年紀太大的人一般都沒有銳氣,不適合做言官,一般以三十歲左右為佳,像郭御史本人就是三十多歲的黃金年齡。

但在這個年齡段,一般人養氣功夫還修煉不到家,大明朝年輕官員吵架甚至動手打架並不少見,郭御史也不例外。所以聽到範弘道說“恥於與你為伍”,郭御史終於惡從心頭起、怒向膽邊生了,足足憋了半日的火氣瞬間爆發。

只見郭生明一個箭步衝到範弘道面前,左手劈手揪住了範弘道的衣領,然後右手緊握成拳揮起,就要往範弘道臉上招呼。而範弘道一動不動,連下意識的防禦動作都沒有,就這麼冷靜的看著郭御史,還帶有一點點的期待。

圍觀人群一陣子驚呼,郭御史這拳頭打下去,性質就更惡劣了!範弘道不僅僅是範弘道,還是準備敲登聞鼓告御狀的人,而被告官員毆打敲登聞鼓的人,這明顯是罪加一等,有理也變沒理了!

終於還是有人站出來了,並大喝一聲:“住手!”

這個聲音聽在郭御史耳朵裡非常熟悉,所以他停住了打人動作。範弘道對此略感遺憾,扭頭看去,卻見一個四十餘歲的官員走向自己,胸前是獬豸補子,說明此人也是個科道官。

來者走到範弘道面前,自我介紹說:“在下乃是福建道御史錢一本,久仰閣下名聲,今日才得一見。”

一般人見面都說“久仰大名”,但這錢御史卻只說“久仰名聲”,此中大有微妙之意。但範弘道並不在意錢御史恭敬與否,開口就是:“你是郭生明的同黨?”

錢一本的答話頓時被噎回去了,這範弘道到底會不會聊天,見面對答完全不按套路來啊,他哪能公開說“我是同黨”?

別人忍不住暗笑,稍微有門路的人都知道底細。錢一本和郭生明都是清流勢力的骨幹力量,又聽說他們這夥人最近正聯手醞釀顛覆內閣的大動作。所以郭生明面臨難堪,實在無法自救時,錢一本出來救場再正常不過了。

範弘道見錢一本沒回話,又反問說:“莫非你不是郭生明的同黨?那你想怎麼教訓郭生明?”

這話讓錢一本簡直沒法回答,他決定不能被牽著鼻子走,不再虛以委蛇,直接對範弘道責問道:“閣下今日所作所為,未免過於冒失!區區南城民間小事,便要大張旗鼓驚動宮闕、攪鬧輦彀,非智者所取也!”

範弘道終於回憶起來了,錢一本好像是東林八君之一,能混到這樣名號,大概也是當世清流勢力裡的中堅力量。所以說他與郭生明同黨肯定不冤枉他,沒準最近顛覆申首輔的暗流裡,錢一本會是重要角色。也難怪錢一本喝了一聲,郭生明就停止動手了。

面對責問,範弘道沒有答話,卻轉向郭御史,開口道:“聽見沒有?閣下今日所作所為,未免過於冒失!區區南城民間小事,便要大張旗鼓驚動宮闕、攪鬧輦彀,非智者所取也!”

別人齊齊無語,這範主簿也太省心了,直接把錢一本的原話複述了一遍。本來錢一本責問範弘道,結果範弘道依葫蘆畫瓢的把責問轉嫁給郭御史,揶揄諷刺的意味十足。

而且眾人還能感覺到,範主簿故意用這種方式表達出了強硬態度——今天主要責任是郭御史,不是我範弘道,你錢一本犯不上來責問我,要指責也該指責郭生明去!

錢一本心裡的火苗騰騰往上冒,這範弘道簡直太目中無人了,這樣學說話難道是逗他玩呢?他錢一本好歹也是有名望的人物,這範弘道面對自己居然如此滿不在乎,說了半天嘴裡連一句正經回話都沒有!

這錢御史站出來,主要目的肯定是為了拉郭生明一把,但明面態度上還是要擺出些客觀樣子。卻不料對答幾句後,他也成功被範弘道激怒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