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弘道要是個有權有勢的大人物,他也就不會對作品集賣光這種事刨根問底了,保持難得糊塗就好,反正有的是人會為了巴結權勢製造書籍大賣熱銷形勢。

可他不是權貴,只是個監生身份的讀書人,京城裡比自己有權勢的人滿大街都是,幾千官員加幾百勳貴再加幾千將校不是開玩笑的。

不止範弘道,這兩天馬朝奉也在反覆思索,企圖從中總結出其中門道,以後也好方便複製成功經驗,再創輝煌。

聽到範弘道詢問,馬朝奉便答道:“在下想出了幾條道理,先講給範先生聽著,若有錯漏之處還望指正。首先,雖然在下不大懂文學之事,但是也向別人打聽過,都說範先生的詩作水準還是很不錯的。

後世地位如何不好說,至少超過大多數當世人的水平。詩作並非空洞無物的無病呻吟,大都因事而作,即景而發,有鮮明的當世特色。”

這條半是實情半是拍馬的原因,範弘道很“慚愧”的接受了。然後又聽馬朝奉繼續說:“其次,傳說裡範先生言行無忌恃才傲物,為人處世多有疏狂曠達之處,詩詞中也有很多譏諷之語,這對了讀書人口味。現在士林風氣浮躁,常以尖酸刻薄為能,過去那種厚重君子人物已經不大吸引人了。”

說到這裡時,馬朝奉忽然發現範弘道臉色要黑化,連忙改口道:“當然在下並不不是說範先生尖酸刻薄,只是說範先生有吸引這種人認可效仿的特質!不對,在下也不是說範先生和這種人是同道,在下的意思是別人喜歡如此想象範先生,用虛構意境獲得愉悅。”

“別解釋了,你繼續往下說!”範弘道今天心情好,就不計較了,說來說去不就是代入感麼!

馬朝奉擦了擦汗,“第三,圍繞範先生傳說的軼事很多,飽受士林熱議,而詩詞往往又與這些軼事關聯,甚至就是專門為那些軼事寫的,所以可以作為很熱門的談資。

不瞭解這些,別人閒談時豈不就只能乾瞪眼了?最起碼,可以直觀的感受到張四維、王世貞這些大佬被氣死時的心情,亦或揣摩一下狀元公被監生壓了一頭時的心境吧?這些可都是百年難遇的奇聞異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範弘道暗想,其實就是話題度非常高,詩集可以當一種變相的八卦雜誌看唄。可以理解,名人八卦新聞向來比一般新聞點擊率高,世道人心就是這樣低俗。

“第四,在下也出了一把力氣,湊巧形成火上添油之勢。”馬朝奉最後開始為自己表功。

範弘道奇道:“你又幹了什麼事?”

馬朝奉像個奸商,不,就是奸商一樣的嘿嘿笑了幾聲,“在下囑咐那些書鋪,特意將你的詩集與王世貞的文集擺在了一起,然後你懂得。”

範鴻達愕然無語,這馬朝奉的炒作手法挺嫻熟啊,把氣死王世貞的詩集和王世貞的文集擺在一起賣是幾個意思?

他腦海中不由得出現了一幅畫面——書鋪醒目處擺著兩堆書,各自掛著招貼。左面招貼寫著“已故宗師王世貞絕版文集”,右面招貼寫著“罵死王世貞的人詩集”。

這也太沒有下限了,範弘道搖了搖頭,很不喜歡的道:“這種事極其失禮,以後不要做了!”

馬朝奉很乾脆的回答說:“下不為例!”

範弘道感嘆道:“說了半天,都是事後諸葛亮,事先誰也不曾想到啊。其實總結成兩個字,就是時新!符合當世潮流的新鮮東西,當然受歡迎。”

馬朝奉這次過來,還帶了一大包禮物。等範弘道送走了馬朝奉,開啟禮物包裹,卻發現裡面只是十本書,就是自己的詩集。

範弘道不免在心裡鄙夷幾句,這馬朝奉做人還是有欠缺。要麼不送,要麼就送點像樣的,拿十本自己的詩集算什麼禮物?

說起這大明詩歌文學脈絡,在建國後的初期流行雍容浮誇、充滿歌頌味道的館閣體,以翰苑臺閣文人為主導,那些名垂史冊的閣老大學士都有這種肉麻頌聖的黑材料。

自中期後,弘治年間起,前七子組合興起,推翻了空洞浮華的風氣,成為文學界的弄潮兒。在某個穿越者位面,大文(政)學(治)家方應物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然後又到了嘉靖時,李攀龍、王世貞為首的後七子組合主導文壇,繼續提倡復古,甚至壟斷了文壇所有的話語權。所以人人都說,王世貞領袖文壇二十年,是當世唯一的文學宗師。

但近些年,後七子逐漸謝幕,新人又捧不起來,詩壇陷入青黃不接的狀態。到了今年,連後七子組合最後的宿老王世貞都去世了。

於是大家都明白,後七子的時代徹底過去了,這不僅僅是說後七子都死光了,還有後續無人的意思。世貞提攜了很多後輩,但這些人都撐不起後七子精神的大旗。

等王世貞一去世,後七子就是歷史名詞了,然後就要等待新的弄潮兒。這時候,範弘道的詩集因緣際會的出現在京師,堪稱沉寂已久的詩歌界中一股清流或者泥石流。

不管是什麼原因,反正這詩集是熱了,總比無人談論的作品要好,文學界需要有這樣的熱度作品。一本文學水平還可以、代入感強烈迎合了士林口味、又含有八卦元素、話題度也很高,還有炒作手段的詩集,想不在京師大火都難。

這時候,有不少熟人都找範弘道來索要詩集,有申首輔這樣的當權派,也有時習之這樣的狐朋狗友。當然他們的目的是不一樣的,申首輔是批判性閱讀,時習之是為了炫耀顯擺。

然後範弘道才明白了,馬朝奉前番給自己十本詩集當禮物是什麼意思了。原來不是馬朝奉做人有欠缺,而是他想到了前頭。

要沒有這十本詩集,範弘道現在還真應付不來。再說這十本詩集所用紙張、墨色都比市面上的大路貨好,拿出去送人也正合適。

又打發了趙侍郎派來的僕役,範弘道私下裡忍不住捫心自忖,他的理想明明是濟世安民、匡扶天下,怎麼一不小心先成了文學家?(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