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作風就是這樣,一般不輕易伸手管背景複雜的閒事。因為這樣的閒事不好管,管了就要承擔因果,但誰也不知道複雜的閒事會牽扯出什麼來。

來吏部辦事的官員多到要排隊,從前堂到各院哪裡都有。範弘道轉了一大圈後,連這些來辦事的官員都知道吏部出事了。

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膽敢在吏部這樣公開不服,並且矛頭直指有名有姓的吏部官員。故而來吏部辦事的官員們紛紛對此表示喜聞樂見和不虛此行,然後就自動切入強力圍觀模式看熱鬧了。

“這範弘道可不是一般人。”“但文選司的顧大人也不是一般人啊。”“也不知道這兩人是怎麼對上了。”“看下去就明白了。”

每當發生一些奇怪的事情後,當事人和領導經常是最後知道的,今天也不例外。所幸在驚動尚書和侍郎之前,顧憲成這個當事人先知道了。

顧大人聽到範弘道的行為時,差點把鼻子都氣歪了。他這才明白什麼叫狂生,今天算是開眼了!

顧大人早就做好了範弘道拿自己弟弟說嘴的準備,也做好了範弘道搬出高層勢力強壓自己的準備,但是他不在乎。

以“正義”自居,以“清流”自詡的顧大人問心無愧,根本不怕剛正面。但是沒料到範弘道竟然當著面不說三到四,卻滿院子找別人說去!而且範弘道也沒去找大人物,只在同僚裡和人群裡搬弄是非。

深諳輿論顧憲成很清楚其中利害相關,如果範弘道只是向上告狀,那還是小範圍的有限度的傳播,並不算什麼;但範弘道在吏部各房孜孜不倦的亂說一通,就等於在自己周邊形成了一個輿論場。

一個牢牢的圍繞自己身邊,並直接影響到自己的輿論場。如果非要找個類比的話,範弘道的行為就像是鄉村中愛竄門子的、東家長西家短的長舌婦,一個村莊範圍內無數是是非非都是這樣引發的。

他怎麼拉的下臉這樣做!顧憲成放下手裡公文,怒氣衝衝的走出了公房,打聽範弘道行蹤,然後就去堵範弘道了。

正好範弘道從隔壁院落裡出來,在月門被顧憲成堵了個正著。顧大人指著範弘道呵斥道:“你行事癲狂,有辱斯文,簡直不知所謂!”

範弘道頂撞道:“在下也是讀書人,豈能不知羞恥?若非含冤負屈的被顧大人你逼到如此地步,也做不出這樣的事情。”

隨後範弘道又向著看熱鬧的人說:“如今顧大人不去想著正本清源,檢討己過,反而責怪在下行為不端,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顧憲成本來不屑與範弘道解釋什麼,但他要對觀眾解釋清楚,不得不答話道:“本官秉公處置你歷事之事,何過之有?即便告到朝廷去,本官也問心無愧!

吏部負責銓政要務,選官向來都須多方權衡。若都像你這樣,不合己意就撒潑胡鬧,那吏部大門還能開麼!”

範弘道針鋒相對道:“你說你秉公處置卻不合我意?顧大人你確定,你不是因為令弟的緣故打擊報復?要知道,令弟顧允成這個新科進士可是曾經在我面前輸過人,誰敢保證你們兄弟沒有怨懟之心!”

這麼多人面前,顧憲成很煩提到自己弟弟顧允成,這就像是強行給自己抹黑。在顧憲成看來,這純粹是範弘道故意攪混水的手段。

憑心而論,顧憲成今日卡住範弘道,與他弟弟顧允成關係並不大。一是範弘道的履歷確實太刺眼,哪有才入監兩個月就跑出來歷事的?顧憲成內心看不慣這樣浮躁的風氣,所以要卡住範弘道。

二是顧憲成判斷範弘道是希圖倖進之人,因為範弘道“巴結”首輔申時行。正人君子對這樣的人就應該狠狠打擊,不能開方便之門,他作為吏部文選司官員,有責任將這樣的人擋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三是範弘道壞過清流勢力領袖沈鯉的好事,當初沈鯉進位吏部尚書的想法,就因為範弘道罵死王世貞而中斷了。

而且在沈鯉去國子監的時候,範弘道也不大給沈鯉面子,這讓顧憲成也很不舒服,未嘗沒有給沈鯉沈尚書找回面子的心思。

總而言之,無論是哪種原因,顧憲成都覺得自己是出自“公心”,而不是私怨。所以他很傲氣的對範弘道答道:“但凡知道我顧允成為人的,都會相信我並非因私廢公之人!”

作為道德模範、清流骨幹,顧憲成有這樣的底氣說這種話!他顧憲成的信譽,比範弘道不知道高多少,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

範弘道像是聽到了笑話,不由得仰天大笑幾聲:“顧大人你也是飽讀詩書通曉經義的人,卻連瓜田李下的道理都不懂!

你明知道我與令弟有私怨,卻不知主動避嫌,嘴上以堂而皇之的大道理壓人,做出來的事卻猥瑣下作!還談什麼公正?”

顧憲成又反駁道:“你口口聲聲本官不公,說到底還是因為本官不給你通融方便,不肯放你歷事而已,難道本官一定要放任你才是公正?

你若不服,可向上司、都察院、甚至登聞鼓投訴,斷然沒有在此胡攪蠻纏,喧鬧衙門的道理!你所作所為,與造謠誣陷有什麼不同?”

顧大人的話不是沒道理,組織做事都是有程式的,你範弘道也是半個體制中人,做事不按程序來,在吏部衙門裡竄訪,這本身就是大錯。

在旁觀者看來,兩人吵到這裡,算是進入死衚衕了。

範弘道說顧憲成因為弟弟的事情懷恨在心,顧憲成說範弘道只是對處置結果不滿,不能客觀看待問題;範弘道說顧憲成是挾私報復,顧憲成說範弘道是倒打一耙造謠誣陷。

現在兩邊都是誅心之論,都是毫無“證據”的指責對方心跡。不客氣的說,與村婦罵街已經沒有本質區別了,這樣吵下去不會有結果的。

當然顧憲成地位更高、權力更大,程式上又拿捏著範弘道,所以沒有結果對顧大人來說就是好結果。

這是由雙方的戰略態勢決定的,吵嘴只是戰術應用而已,哪怕範弘道吵架能吵得不相上下,但只要沒有改變戰略局面就是輸。

觀眾中有高人點評道:“這範弘道是刻意將顧大人拉到很低階的程度進行混戰,但可惜逆勢而行,實難迴天。”

又有人評價道:“範弘道可是曾經罵死過蒲州張相公和宗師王鳳洲的人,如果他技止於此,那就委實令人失望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