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司業想扶正為祭酒,所以會被範弘道拿捏,不想多生是非;而徐博士這種人沒有其他追求,無欲則剛,所以範弘道無法可想。他只能苦著臉,對徐博士說:“在下何德何能,徐先生為何如此看重在下?”

徐博士答道:“老夫說過,因為你有奇思妙想啊。若深入探究其中義理,或可另闢蹊徑,在學問上創新立派,豈不美哉?”

當初就是嘴賤,招來了這樣的老學究!範弘道暗暗後悔之極,很“遺憾”的表示說:“可在下志向不在於尋章摘句,而在於濟世安民!”

徐博士答道:“你若是二三十歲,想要入世有所作為,老夫肯定不攔著你。但如今你未及弱冠,歲月悠久來日方長,何必急於一時?

多沉澱一段時間,多磨練心性,對你也很有好處。古人有潛居養望之說,你也可以在國子監養望啊。”

範弘道此時實在說不過徐博士,只能連連嘆氣。且走一步看一步,等過幾天先將出監歷事文憑拿到手再說吧。

如此範弘道回到家裡,然後就閉門思過,兩天沒有出門。又過了一日,有王掌櫃一大早派了人來傳話,說書坊的馬員外作東,邀請他範弘道今晚晚赴宴。

前幾天王掌櫃牽線,將範弘道介紹給做書畫生意的馬員外,說定了下個皇城內市集日,範弘道跟著馬員外去內市參觀。今天馬員外設宴請客,大概就是要與範弘道見見面,溝通一下情況。

範弘道欣然答應,午後便動身前往南城。宴席上只有三人,做中間介紹人的王傳財王掌櫃,以及範弘道和馬朝奉。

這馬朝奉不算老,是個三十多歲的爽利人,接受了自家書坊產業,是南城這片最大的書畫商。放眼全京城大概只比皇城以北鼓樓那邊的幾家大書坊差點。

席間十分融洽,賓主其樂融融。正酒酣耳熱之際,馬朝奉從隨從那裡接過一冊書籍,笑嘻嘻的遞給範弘道看。

給自己一本書幹什麼?範弘道不明就裡的拿了過來,往封皮上瞄了兩眼,卻見上面印著《太學範弘道詩鈔》幾個大字。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頓時範弘道有點被雷到的感覺,自己什麼時候出詩集了?他連忙開啟翻了翻,裡面的內容竟然還比較齊全,自己的大部分詩詞都在內了。

有當初落魄時寫的“人生若只如初見”等,有入監典禮上與王世貞對罵時寫的那幾首,還有在坊司衚衕以一敵八大戰新科進士們的詩詞作品。

更讓範弘道大吃一驚的是,就連前幾天在國子監縱酒放歌時,唱出來的那一堆古風竟然也在裡面!這才幾日功夫,居然就刊印出來了!

範弘道翻了又翻,發現裡面唯獨缺少的部分,是自己去山西時隨手寫的一些詩詞。即便如此,能收集起來這麼多作品,也非常不容易了。

“這是從哪裡來的?”範弘道放下詩集,疑惑的向馬朝奉問道。

馬朝奉得意的笑了笑,摩挲著封面說:“此乃我們明義書坊刊印出品!”

原來就是馬員外自己搞出來的,範弘道一時不知說什麼好,又問道:“你刊印這個作甚?”

範弘道這個問題聽在馬朝奉耳朵裡,感覺很幼稚,但還是答道:“書印出來,當然是在京城販賣了。書坊印書也要講究時樣,範先生今日名聲大噪,詩作又過硬,別人都是興趣濃厚,所以這書肯定能賣出去不少。”

我擦!範弘道差點就責問出口,你拿我的詩詞印成書去賣錢,問過我了嗎?你給我稿費了嗎?但是這話才到嘴邊就停住了,範弘道也明白,不能拿二十一世紀的觀念來要求這個時代的人們。

在古代,印刷界是完全沒有什麼智慧財產權觀念的,書商白拿別人作品印書賣錢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即便在大明朝中後期,有書商掏錢請文人寫小說,不少文人能以此為生,但那也不是文化界的主流。

就是站在讀書人角度上,著書立說是很榮耀的事情,凡是已經公開發表出去的作品,那就等於是版權共享了。若有人把自己的作品印成書籍傳播,簡直是對自己的巨大褒揚。

這種情況下,根本就不存在盜版這種概念。如果原作者去找書商要稿酬,在文人眼裡簡直就是笑話,會被士人鄙視的。當然如果書商主動去請文人寫原創的東西,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這算生意,不是文化。

所以馬朝奉才會在範弘道這個原作者面前,“理直氣壯得意洋洋”的展示自己的“盜版”成果。

二十一世紀和大明朝兩種觀念在這裡產生劇烈碰撞,讓範弘道感到淡淡的憂傷。別人拿著自己的詩詞印成詩集去賺錢,而自己連一文錢都收不到,略感蛋疼啊,雖然這些詩詞也是從另一個時空抄襲來的。

偏偏王掌櫃很“懂事”的在旁邊抒情道:“馬員外刊印詩集發售,可是替範先生揚名了,範先生要多多感謝馬員外啊!說不定以後,就會有人出一二十兩銀子潤筆請你題詩作文了!”

王掌櫃的話太有道理了,範弘道無言以對,原來在大明朝,就已經有“盜版增加人氣”然後變現的學說了。

馬朝奉對王掌櫃大笑道:“哪裡哪裡,範先生是從南城發跡的名人,我們當然要互相扶持。不然那麼多文人雅士,我為何獨獨鍾愛範先生的詩詞。”

隨後馬朝奉對範弘道說:“內市上多有附庸風雅之客,所以我會將先生的詩集拿到內市上出售。如果範先生同去的話,不妨受累一下,現場在書上題字,想必會吸引到不少人駐足買書!”

王掌櫃鼓掌道:“妙極!詩集本是用來閱覽的,若有範先生墨寶,那就可以用來收藏和送禮了,意義更多了幾分!”

範弘道又震驚了,這不是簽名售書的雛形麼?上輩子他只看著別人簽字售書了,沒想到穿越到大明朝後,自己也能體驗一次。

馬朝奉見範弘道遲遲沒給出回答,便問道:“範先生究竟意下如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