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弘道也不著急了,自顧自的坐下來,並給自己倒了一杯茶,然後對張重秀示意說:“你這樣的九天仙女,居然也想降入凡塵。我看看都有什麼道理?”

範弘道的口氣充滿了調侃意味,但張大小姐並不介意範弘道的“調戲”。她想了想後對範弘道說:“不知道你看過三國演義詞話沒有?”

三國跟眼前這事有什麼關係?範弘道沒好氣的說:“三國故事我當然耳熟能詳了,但你這樣的女子也會看三國嗎?”

張大小姐又說:“那你覺得曹操與劉備如何?在正史中,這兩人都應該算是時勢之下造出雄才人主典範吧?可是為什麼在天下人口碑中,卻成了一個忠厚一個奸臣?”

範弘道答道:“肯定是三國故事在民間流傳的緣故,本朝有人編篡出一部三國演義詞話,又加劇了這種人物形象的流傳,乃至於人盡皆知。時至今日,這種忠奸設定深入人心,已經無可逆反了。”

張小姐回應道:“這就是了,故事在市井流傳,書籍因坊巷刊刻,這樣的流行甚至能顛覆史書,左右評價。

不知道有多少人物故事盛行於市井,最終流傳天下、深入人心。那麼你覺得,崇文門外這樣一片市肆繁華、商旅雲集的街巷,還會沒有用處嗎?”

對張大小姐的這種敏銳,範弘道還是很佩服的,作為來自幾百年後的穿越客,範弘道對歷史趨勢當然看得更清晰。

古時候,文化是屬於精英的,只被統治者階層和士人階層掌握,但是隨著時代發展,市井文化逐漸興起,成為新興的文化圈。

範弘道如今身處的大明朝萬曆年間,就是市井文化興旺發達的高峰期,幾百年後還存在的各種演義故事大多都繁盛於明代。

如果嚴格區分,京師存在著宮廷文化、士人文化、市井文化三種文化圈,三者相對並列,但卻又相互影響。但市井文化肯定是受眾最大、民間流行最廣的那個。

範弘道雖然懂了張大小姐的想法,又有了更深的疑問:“但是我還是不明白,你追求這種對歷史人物評價的影響力,有什麼用處?

大多數人都是默默無聞的,能在正史上留個名字都已經是幸運兒了。真正需要在意評價的,萬中無一。”

張小姐沒有詳細解釋,很平靜的說:“你只要知道這對我很有用,就夠了。”

“好吧,這條算你有理。”範弘道忽然想起,他原來猜測過,張大小姐的父親八成是個賣直被貶的大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明代這樣的大臣一堆一堆的,都想靠死命諍諫來青史留名。所以範弘道又猜測,受家庭影響,張大小姐也特別在意父親的後世名聲,有這樣的念頭不足為奇。

但是很多事情不是只有熱情就能做到並做好的,範弘道還是不客氣的問:“即便你有需要,但是你這個外人能憑著什麼參與進來?我之所以能倡導並被認可,那是因為我幫這些商家做了一些事情,但是你呢?”

張小姐答道:“我要從田掌櫃那裡,將三處店產都買下來,在街道上有了產業,就不能算外人了吧?”

範弘道搖搖頭說:“這只是你的設想而已,還不夠,特別是你還想當一個掌事的人。”

張重秀又答道:“既然要成立盟社,崇文門外數百家都參與其中,那應該有個會館作為平時議事以及談判之所吧?

我願獨立出錢,將這個如歸客店全面改造擴建,變成新的會館!到了那時,前堂是議事廳,後院是客舍,左側是酒樓飯店,右側是茶樓戲園!”

“你有這麼多錢?”範弘道吃了一驚,這改建的規模真不小,不知要耗費多少銀兩。

張大小姐非常肯定的說:“我能承擔得起。”

範弘道無語,如果真的照張大小姐所說的建起來,那這個會館必將能成為門面招牌,甚至稱得上京城內外有數的大會館,比那些湖廣會館、徽商會館、蘇州會館之類的也不差。

如此範弘道默默吐槽,那些喜歡名聲的大臣家裡不都自詡清廉麼?為何這位張大小姐如此有錢?

他又忍不住打擊張重秀說:“崇文門外這些商家集中起來湊一湊,也能拿得出錢修會館,不一定需要你出錢。”

張大小姐非常自信的笑道:“你別忘了,他們都是商人,對利益得失算的很精明。你倡導的這個盟社就算建起來了,將來有沒有好處還很難說。這種預期下,讓他們先出錢修會館,他們心裡也得掂量掂量。

而我剛才見過了幾位員外,都對妾身主動承擔會館修建費用歡迎之極啊,所以這方面完全不是問題。”

範弘道不得不承認,他的三條疑問,這位張小姐已經解決了兩個,還剩最後一個。“他們歡迎的或許只是你的錢,但怎麼會對你真心服氣?你哪來的威信當掌事之人?”

張重秀笑的更自信了,“妾身只是告訴他們,我們張家與申閣老乃是世交,與即將上任主管南城的申大人也很熟。

好歹妾身也在楊員外住了一年,還是有幾分香火情的,並非那種貿然闖進來的不速之客。”

我靠!範弘道忽然感到很驚嚇,他只想著自己去借申首輔的光,卻忘了眼前這位大小姐與申府關係比自己更密切,人脈方面優勢更巨大。

自己近半年來辛辛苦苦奔走呼號,忽悠著崇文門外數百商家建立組織,然後作為自己的政治基本盤。

沒想到在這最關鍵時刻,這張大小姐卻完全有可能把自己一腳踢開,順手摘走桃子?

如果這位張小姐肯出錢出力,又有官府方面的背景,再加上與楊朝奉家的香火情,那即將組建起來的盟社商會有什麼理由不請她來主導?

看著範弘道越發悲憤的表情,張重秀勸道:“以你的財力人力,想撐起這樣大的攤子很不容易,這不是僅憑著聰明就可以解決的。

由妾身來幫著你,不是很好嗎?以後你若需要什麼,妾身就竭盡全力幫你去做,不也一樣麼?你難道還信不過妾身的為人?

再說你還年輕,應當以讀書為重。你的前途在功名之中,不可因為瑣事而荒廢了大好青春。所以,你就答應了妾身這次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