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術芳察言觀色,當然看得出範弘道不樂意。這也在她意料之中,別說範弘道,大多數讀書人或許會與太監合作,但肯定不會樂意投靠在太監門下。

朱郡主勸道:“人生在世,為什麼一定要給自己預設枷鎖?放開心中這層束縛,豈不是海闊天空?張鯨張公公也是讀過書的人,又性情果敢勇於擔當,深得陛下信重,可以依靠。”

話說這位張鯨張公公,在當今確實稱得上位高權重。當年張居正和大太監馮保聯盟,壟斷了宮內外的權力。張居正死後,張鯨與他恩主張宏聯手,扳倒了大太監馮保。

此後張宏出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張鯨出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提督東廠,只不過張宏死得早,現在司禮監掌印太監換成了張誠。但張鯨張公公的實際權力並不亞於張誠,在太監和朝臣中極有影響。

例如兵部尚書張學顏,本為張居正提拔。四年前張居正去世後,黨羽紛紛被罷黜,但張學顏仍然能穩坐兵部尚書位置,就是靠的張鯨張公公庇護。

所以朱郡主勸範弘道也去依附張鯨,從她自己的角度來看,並不算是坑人。張鯨連一個兵部尚書都能罩住,何況範弘道一個小小監生?

範弘道不想正面與朱郡主辯論“太監是不是好東西”這種“意識形態”問題,不然吵起來沒完沒了。

他只從得失角度說:“縱覽本朝歷代,得勢大太監多不得善終,你看最有名的王振、劉瑾、馮保、魏忠賢這些,有哪個是好結局?”

朱郡主疑惑的問:“魏忠賢是誰?”

“啊,口誤,口誤!”範弘道一不留神說順嘴了,冒出個未來的人名,連忙遮掩道:“反正這些得勢太監難以善終,追隨他們的人又能落個什麼好下場?”

朱郡主反駁道:“你只看到了沒善終的,可也有很多好結局的,例如懷恩、蕭敬、黃錦等公公,都是死有哀榮。

再說你覺得文官就穩妥了?近代的夏言被斬,嚴嵩無家可歸窮困而死,高拱被罷斥,張居正死後被抄家。他們的黨羽,又能得到什麼善果?”

範弘道嘆道:“問題是,這位張鯨張公公雖然目前以司禮監秉筆太監執掌東廠,算得上位高權重,但日後也不會有太好的結局啊。”

朱郡主冷哼一聲道:“你怎麼敢斷定他不會善終?難道你覺得自己是鐵口直斷的半仙嗎?”

關於對未來的預測,範弘道沒法解釋,無奈道:“你就當我是未卜先知的半仙好了。”

這句話聽在朱郡主耳朵裡,簡直就像是耍無賴似的,連“未卜先知”都搬出來當說辭,這還講不講道理了?

她氣呼呼的責問道:“你就如此看重褲襠裡的那根玩意兒?別的讀書人也有投靠張公公的,也沒見有什麼不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談話談到這裡,範弘道漸漸的也察覺到,朱術芳不單單是想牽線搭橋這麼簡單。只怕這位郡主已經加入了張鯨那邊的陣營,不然為何對自己的不配合顯得氣急敗壞?

但朱術芳有什麼必要加入張鯨那夥勢力啊?想至此處,範弘道開口試探道:“你與張鯨張公公難道有什麼勾連不成?

其實這真是何苦來哉,你身為宗室,又在宮裡有點門路,大可超然事外逍遙自在,何必吃飽撐著淌渾水啊。看不出你能得到什麼好處,但卻非常有可能被牽連。”

朱術芳端起茶來,靜靜看著浮在水中的茶葉,良久之後才答覆道:“誰說我要逍遙自在?你覺得我從江陵千里迢迢,冒著被圈禁的風險進京,只是為了見見世面嗎?”

範弘道很納悶:“那你還想幹什麼?難不成你還打算在名流薈萃的京城找個良配託付終身?”

“呸!”朱術芳微微臉紅,“我所想的,就是恢復遼藩!雖然父王已經薨逝,但我弟弟尚寄居於楚藩,惟願天子開恩,復封我弟弟為遼王!”

範弘道吃了一驚,沒想到朱術芳這個女流輩還有這樣的人生志向,看來她到京城,真不是來混日子的。

十幾年前末代遼王被廢,乃是轟動一時的大事件,傳言乃是張居正下的狠手。常言道覆水難收,遼藩都被廢了十幾年了,末代遼王被圈禁後也死了幾年了,現在還想恢復遼藩,難度是個未知數。

或者說,遼藩能不能恢復全看天子心意,但各地宗室雖然號稱皇族血脈,但久在異地,與宮裡的親情早就淡的不能再淡了。指望天子出於親情復藩,那很不現實。

範弘道忽然明白,為什麼朱術芳如此熱衷於賺錢了,甚至不惜辛勞跑到河東去,這都是為了討好天子啊。

稍微懂歷史的人都知道,當今萬曆天子對金錢是多麼渴望。誰能進獻金銀,誰就會得寵,朱術芳從這方面打主意,也算是抓住了要點。不然一個普通宗室女子,憑什麼得到天子的青眼相待?

同時範弘道也理解了,為什麼朱術芳會靠近大太監張鯨。因為張鯨也是天子身邊的紅人,而且是天子最信任的人之一,不然也不能夠執掌東廠,天子是絕對不會讓不受信任的人去管東廠。

朱術芳需要張鯨這樣的人幫忙,別的不說,關鍵時刻能在天子身邊說幾句好話,那就有非常巨大的作用了。

對於朱郡主這個志向,範弘道只能表示尊敬,有理想並為之奮鬥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

但是要說投靠張鯨,範弘道是不敢苟同的。或許朱術芳有足夠的理由去那麼做,可範弘道卻不能說服自己。

朱術芳是一個女人,是一個宗室,和太監走得近完全不需要有顧慮。但他範弘道卻是一個男人,還是一個讀書人。

太監雖然也能像大臣一樣位高權重,但卻極其不穩定,根子上依舊是天子家奴,生殺予奪都是天子一句話的事,連抗爭的餘地都沒有。而文官就不一樣了,至少還有部分抗爭的權利。

範弘道想擁有更多的自主權,不想把自己的前途與太監捆綁起來,然後只能聽天由命撞大運。

朱術芳看著範弘道,心裡產生了深深的失望,難道要就此分道揚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