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貞為什麼熱衷於廣結盟社,搞出了後七子、後五子、續五子、廣五子等許多組合?

不就是為了以這些盟友後進為骨幹,同氣連枝,在文化圈能一呼百應聲勢浩大,維持文化霸權地位麼?所以王世貞是文壇盟主和領袖,所以他被視為執牛耳之人。

為什麼會產生一詩成名天下驚的故事?因為有人負責見證,有人負責傳播,所以才會有名動天下的效果。

特別是有人見證才能得到公認,如果一個人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寫出了絕世佳作,那有很大機率就跟沒寫一樣。

範弘道抄襲了一首質量如此過硬的佳作,為什麼到現在仍然不是很有大眾意義上的才名?道理很簡單,沒人為他見證,沒人刻意傳播。

文化領域裡的見證和傳播,都是很小圈子的事情,能把持圈子輿論,自然也就建立起了文化霸權。

王世貞就是大明讀書人裡,最成功的文化霸權者,他和同時代的張居正可以並列,都在各自的領域內做到了讀書人的極致。

所以範弘道說“人生若只如初見”是自己寫的,立刻就被王宗師這邊的人質疑,甚至有不被承認的風險,這就是霸權者對他的封鎖。

範弘道並未慌亂,冷笑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我從你們身上只看到了嫉妒!你們這些酒囊飯袋寫不出這樣的詩詞,就以為別人也寫不出來,你們又有什麼證據,能證實不是我寫的?

就憑你們千夫所指、眾口鑠金的手段?這裡不是你們私人文會,這裡是國子監,這裡還有幾百只眼睛看著,你們真堵得住悠悠眾口?”

此時底下監生交頭接耳,多有議論,一是議論“人生若只如初見”到底是不是範弘道所寫,二是議論臺上這些人如此圍攻範弘道,是不是太過分?

韓秀才聽到範弘道這樣說,便開口道:“有沒有才學,一試便知,你可敢當場命題習作?”

範弘道答道:“有何不敢?”

韓延昌便轉向王世貞,躬身道:“請王公出題!”

王世貞斟酌片刻,開口道:“今日適逢監生入學,便以太學二字為題,體裁不限。不過範弘道你也說過,詩詞要自然真趣,就看老夫看看你有幾分本事!”

範弘道繼續冷笑:“世間有眼不識金鑲玉的人很多,詩詞好壞有誰來評定?還是聽王鳳洲你的?”

韓延昌便補充道:“你剛才大談詩詞要直抒胸臆,要寫人心性情,要破仿古規矩,那你必須身體力行,按照自己的理念去寫作。

既然題目是太學,又有許多監生都在這裡,你這詩詞至少要讓許多人叫好,不然連你自己的理念都做不到!”

王世貞加上韓秀才定出的條框,就將範弘道限制的很厲害了。範弘道也不得不接受這種限制,不然他連對抗的資格都沒有了。

他範弘道最害怕的並不是這種考驗,而是沒有展示機會,直接就被扼殺悶死。寧可轟轟烈烈,不可默默無聞。

所以從一開始,他就表現的很狂,對王宗師極度不恭敬,不斷用這種狂態刺激王宗師,從而取得對話資格。

現在,又爭取到了展示自己的機會,範弘道明白,今天最關鍵的環節到了。如果展示不成功,那就必然前功盡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範弘道轉過身,背對著露臺,面朝監生方陣。此時典禮已經消磨了太久時間,大多數監生都有點不耐煩了。

而且範弘道很瞭解,這批監生裡很多都是勳戚官員家子弟恩蔭入監的,或者是有錢人家捐資入監的,本身並不見得對讀書有多大興趣,枯燥的站在這裡參加典禮對他們而言更是無聊。

想要這樣的人打起精神欣賞詩歌藝術,並主動自發的叫好,難度很大,這就是韓延昌出的難題。故而韓秀才得意的望著範弘道背影,他不相信範弘道有這個本事。

“太學”這種題目還能寫什麼,想讓這些紈絝子弟為了寫入學的詩詞叫好,那神仙也做不到。想想就知道,這些人誰願意看什麼“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東西?

範弘道不想耽誤太多時間,寫詩時間越短才會越顯得有才華,他稍加思索便高聲開口道:

“日射柏林如膏沐,拜罷欲出不得出。長髯堂吏喝班散,黑頭監生靴聲顫。出門擲去老頭巾,獨著短衣城外行。奪得健兒弓在手,一箭正中雙飛禽!”

出題的王宗師說了,不限體裁,這種半歌行體的東西雖然不是常見的絕句律詩,但也無所謂。

可是這內容就有點非主流,臺上臺下的人猛然聽到範弘道高聲吟唱出來後,全都呆了一呆。

這寫的是什麼?這內容絕對是不正常的!

大意就是一幫監生在老師面前度日如年,好不容易等到散了堂,監生們便爭先恐後離開,剛出學校就把礙事的寬袍大袖扔掉,然後出城去玩。

全詩聽下來,雖然辭藻並不華麗,但卻十分的歡快活潑。寥寥幾筆將國子監監生寫的栩栩如生,畫面感呼之欲出,有種獨特的魔力。

片刻之後,臺下監生方陣忽然爆發出了雷鳴般的轟動,伴隨著此起彼伏的叫好聲。

“甚好甚好!”

“妙極!”

“在下服氣!”

“深得我心!”

出身富貴的眾監生在露臺下站著,枯燥無聊之際,忽然聽到這樣的詩,只覺得這首詩寫到他們心裡去了,不叫好簡直對不住良心!

更有意思的是,這首詩是在祭酒、司業和教官們面前公然釋出出來的,實在太刺激好玩了,真是腐朽詩詞界的一股清流。所以眾監生叫好聲更強烈了,或者說是抱著起鬨的心思。

範弘道重新轉向露臺,看了看韓延昌,又看了看王世貞,笑眯眯的回覆道:“幸不辱命,同學們都很捧場。”

你們提出寫真性情,提出要讓監生們叫好,他都做到了。

這樣都可以?韓延昌只覺得胸口發悶,揮袖道:“粗鄙之作,難登大雅之堂!”

範弘道指了指臺下眾人,對韓秀才道:“雖然你說不好,但起碼有上百人叫好。你的意思是,這上百人的分量不如你?”

這時候,國子監羅祭酒再次發揮了作用,對範弘道喝道:“這次遊戲之作不算,再由本官出題!”(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