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家府兵制崩潰的時候,募兵制就必然出現。

府兵制兵農合一,寓兵於農,不用朝廷額外出錢,大大減輕財政負擔。

洪武年設定三百三十個衛所,每個衛所五千六百戶軍戶,大明初年軍戶一百八十萬,而軍戶人口將近一千萬。

大明初年,軍屯收入是大明軍費的主要來源,洪武、永樂兩朝,軍屯年收入都可以達到上千萬石,將近三成的財政收入,太祖曾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粒米!”

現在軍戶的田地已經被侵佔大半,官員、士紳、勳貴、武將、宗室,朝廷再也徵召不了軍戶,募兵勢在必行,現在大明軍戶幾乎就是農奴,朝廷一年八百五十多萬兩白銀,全花在北方軍費上。

百分之四十的軍費開支,大部分都被文武官員瓜分,落到士兵手中的錢糧,所剩無幾。

年輕男子選擇當兵,就是為了多賺點銀子,讓家人和自己過的好點,不然誰提著腦袋當兵。

明朝滅亡就是因為朝廷沒錢,軍隊欠餉,士兵過的也不好,吃了上頓沒下頓,既然都是當兵,大明不給軍餉,那麼就投靠滿清,最起碼滿清前期不剋扣軍餉。

這就跟公司上班一樣,不給員工開工資,誰願意給你幹活,員工跳槽到別的公司,待遇比大明公司好,給錢、給官、給女人。

總談理想,不給錢,使喚不動人。

從嘉靖年軍費就上漲,從最開始的二百四十萬兩,到萬曆六年八百五十九萬兩,萬曆八年的軍費開支要突破九百萬兩。

朝廷財政一年就二千多萬兩,勉強維持,到了崇禎年,財政不足兩千萬兩,陝西農民、遼東滿清、還有蒙古部落,軍費開支蹭蹭往上漲,這時財政錢就不夠花,只能剋扣軍餉,沒有軍餉誰能給你賣命?

明末軍隊沒有戰鬥力,也說的通,就是因為財政崩潰,軍費不足,導致士兵沒有戰鬥力,然後大明滅亡。

李自成提著刀進來,先收割一波宗室、勳貴、北方士紳、官員,弄出幾千萬兩,這時這幫人開始後悔,怎麼就不多交點稅,把農民軍剿滅掉?

然後滿清進來,在南方殺他個人頭滾滾,這幫南方士紳、官員、商人,又被收割一波。

不然滿清拿什麼當軍費?

後來南方開始抗滿清的稅,他們把滿清當大明了,以為滿清會慣著他們,誰知道滿清是真殺人,也真不慣著讀書人。

滿清一口氣革除了一萬三千多名士紳的功名,結果江南士紳補繳拖欠稅款。

此後徹底老實了。

這時南方人開始懷念大明,以朱翊鈞看他們不是懷念大明,他們是懷念不交稅的時光。

手裡不攥著刀把子,想讓他們交稅,比登天還難!

拿著刀架在他們頭上,這幫人才會交稅。

朱翊鈞跟他們講道理,他們跟朱翊鈞講道德,這幫人就是賤皮子。

五月十五,軍營第一次考核,朱翊鈞也來到校場參觀。

“報告指揮員,全體官兵準備完畢!請指示。”

鄭奕舉手還禮:“開始考核!”

現在考核很簡單,射擊、騎馬砍殺、刺殺。

前裝火繩滑膛槍,現在射程很近,趙士禎最新型軍銃已經製作完成,兵廠已經製作一千杆,這次考核優秀者會給他們配發。

軍隊正規化:

第一:指揮效率。

第二:武器裝備。

第三:兵員素質。

古代軍隊指揮低下,在只有書信和聲音的指揮前提下,軍官指揮各兵種,想要有效指揮,就要讓士兵包圍在自己聲音傳遞範圍內。

蒙古騎兵對步兵的威懾很大,以馬匹的速度,讓大明士兵不敢輕易和蒙古騎兵野戰。

不過,棉甲的出現,讓蒙古弓箭沒有了威力,最新型的軍銃,對弓箭形成降維打擊。

趙士禎製作最新軍銃,火繩前裝滑膛槍,長一米五五、銃管長度九十五釐米、無刺刀、重量七斤二(現代8.5斤)、銃口十七毫米、火藥四錢、鉛彈三錢、最大射擊距離一百三十步(195米)、有效射擊距離八十步(120米)、六十米內可穿甲(90米)。

軍銃可使用兩年,炸膛率百分之二。

原來包兩層鐵皮的鳥銃,炸膛機率太大,已經被最近軍銃替代,現在軍銃採用古代車床掏空的槍管。

原來鳥銃可使用火藥二錢,鉛彈二錢,現在軍銃火藥四錢,鉛彈三錢,威力大了一倍。

炸膛機率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考核用的是鳥銃,軍銃等考核結束配發。

射擊考核指標四分鐘射擊十次,十中六為優秀、十中四合格、十中三以下不合格、十中二被淘汰、十中一及不中,選為伙食兵、衛生兵、後勤兵。

五十米射擊距離,寬三十釐米、高一米七的人形靶,對於訓練一個半月的士兵,大部分都能做到,十發中一。

射擊訓練分八個步驟。

一:清理引火孔和火藥池

二:將引藥倒入火藥池

三:將發射藥從槍口倒入

四:鉛彈從槍口處裝入

五:從槍管下抽出通條,搗實槍管內的彈丸和發射藥

六:點燃火繩

七:把火繩固定在火繩夾上

第八步:扣動扳機,火繩落下的同時,火藥池蓋彈開,隨後引藥點燃發射藥,將鉛彈發射出去。

動作熟練的士兵,訓練時每分鐘發射三發,沒有問題,動作不熟練的,四分鐘發射十發也能做到。

砰…砰…砰…砰砰砰。

因為是火繩槍,每次放銃,都會有一片黑煙,校場上火藥味很濃,煙霧瀰漫。

“靶紙拿過來。”朱翊鈞讓訓練員把靶紙拿過來。

“十中五,還不錯。”

“嗯,十中四也算合格。”

“這十中八誰打的?”

訓練員很快帶著一個新兵過來。

新兵敬禮:“一團三營一連一班班長謝大娃向首長報道!”

“這張靶紙是你打的嗎?”朱翊鈞問謝大娃。

“回首長:是!”

“好,想不想和我比試下?”

謝大娃有些靦腆,三連長房字文說道:“首長在問你的話。”

“比就比!”

“好!拿兩把新銃來。”

朱翊鈞也想試一試新軍銃。

六十六步靶子,差不多一百米,新軍銃打這樣的靶子,沒有壓力。

這些士兵早晚會增加射擊距離。

朱翊鈞也很久沒摸槍了,還是憑藉記憶,按照射擊動作打靶。

按照火銃訓練步驟裝藥,動作沒有謝大娃快,當謝大娃射擊一次,朱翊鈞才開始射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砰!

第一銃一百米靶子就命中。

原來在部隊都打一百米半身靶,現在一百米全身靶,雖然軍銃沒有現代槍械好用,不過射擊難度減弱。

朱翊鈞感受火銃的後坐力,要比現代槍械後坐力小。

朱翊鈞射擊根本不瞄準,全憑感覺打,以前都拿子彈喂出來了,抬銃就打。

上火藥、鉛彈步驟太麻煩,謝大娃已經射擊完畢,他才打八發,最後兩銃打完,靶紙拿過來。

“一號靶十中八!”

“二號靶十中五。”

朱翊鈞在心裡嘆口氣:一百米全身靶都能脫靶兩發,好多年沒摸槍,射擊感覺減弱。

朱翊鈞走過去拍了拍謝大娃肩膀:“小夥子,好好練,射擊不是靠眼睛。”朱翊鈞拍了拍胸口:“要靠心的感覺,保家衛國的心!”

謝大娃鬱悶了,他一直以來就是一連神銃手,打靶都是一連前幾名,今天被虐的體無完膚。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