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八年閏四月初一。

初一十五大朝會,朱翊鈞就是工具人,為了少聽文官比比沒用的,他在大朝會上只待半個多時辰。

禮部尚書奏:“今上,福建候官縣林春澤人瑞坊已經修建完畢。”

朱翊鈞點點頭,沒有說話,朝廷優待退休官員,候官縣林春澤生於成化十六年,歷經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六朝,萬曆七年正好一百歲,朝廷敕造人瑞坊,算是優待臣子。

一些將近七十歲官員請求歸田園居,朱翊鈞也準了,這幫老頭也為大明奮鬥一輩子,要是退休以後安心在家養老,朱翊鈞也不找他們後賬,要是橫行鄉裡,他以後再收拾他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差不多半個多時辰,鴻臚寺官員唱:“退朝!”

朱翊鈞回到乾清宮,換上布衣,招呼孫德勝和陳矩和他去大興兵營。

“皇爺,今天還出去呀?”

朱翊鈞看著張鯨:“嗯,處理山西前官員的意見統一沒?讓他們趕緊拿出意見,司禮監催促一下內閣。”

“奴才這就去催一催!”

朱翊鈞直接帶人出宮,現在他給內閣、六部、九卿、都察院找活幹,不然出宮去大興兵營,他們又囉嗦個沒完。

朱翊鈞已經做好工具人了,再沒點自由,這皇帝位子,坐的也太憋屈了。

大朝會剛散,張鯨就帶著司禮監秉筆去文淵閣,這裡是內閣辦公之地。

“張閣老,主子爺有旨:命內閣、六部、九卿、都察院儘快拿出處理山西官員意見。”

“臣的接旨!”

“張閣老,主子爺有上諭,您看是不是儘快拿出意見?”

“張公公,不知…,今上如何處置這些官員?”張居正請張鯨坐下,詢問他朱翊鈞是如何說的。

“張閣老,您可別套咱的話,主子爺讓你們拿出處理意見,就儘快拿出來,其他的,咱一概不知。”

“山西這幫前官員,進京有些日子了,再拖著,給主子爺拖惱了可要責罰我們。”

張居正命內閣跑腿把六部、九卿、都察院堂官都請到內閣,現在就商議。

“是是是,這就請朝中諸位大臣來內閣商議。”

不一會各堂官齊聚內閣,全部坐在兩側椅子上,內閣三位輔臣坐在正中間,司禮監三人坐在內閣輔臣旁邊。

“刑部、都察院、還有大理寺說一說應該怎麼處置這批官員?”張居正看著三人,讓他們拿出一個意見。

處理幾十個官員,這是要得罪人的差事,今上不想把這個鍋背起來,現在甩到他們手中,他們也不想殺人。

刑部尚書嚴清先說:“按照《大明律》該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已經五天了,還要拖到什麼時候?”

工部尚書曾省吾微微一笑:“嚴部堂,那麼您說應該怎麼處置,要是按照《大明律》處置,咱們何必在這裡爭論!”

“消消氣,諸位,今上命我們拿出意見,今天司禮監張公公他們也在,還是看今上的意思。”兵部尚書方逢時勸道。

“諸位大臣,主子爺要的可是您們的意見,我們只不過是替主子爺辦差。”張鯨一拱手,不表態。

“張閣老,您看怎麼處理好?”

大理寺卿看著內閣三位輔臣,現在其他人不敢表態。

張居正也不知道今上的心思,殺,還是留,他也猜不透,要是殺直接下旨意就好了,要是留,為什麼要直接把人關進鎮撫司天牢?

處理輕了,怕今上不滿意,處理重了,得罪人又太多,現在張居正自己還自身難保。

剛才曾省吾沒有直說,要是按照《大明律》處理,朝中官員有一大半都要被砍頭,就連張居正他自己也會被砍頭。

山西這幫官員,按照《大明律》就是欺君罔上,隱瞞不報,這是死罪,山西災民上百萬,全部砍了他們,也是應該的。

“左督御史你的意見呢?”

張居正不想背鍋,直接把鍋踢出去。

左督御史徐炌是他的人,又是三法司的之一,都察院的堂官,這裡的內閣、六部、九卿都是堂官,沒有下屬背鍋,只能硬著頭皮上。

“前山西巡撫、布政使、按察使、都司、大同知府革職,其他人降兩級,派往別地任用,各位以為如何?”

嚴清是個暴脾氣,聽到徐炌這麼說,當時就竄了:“徐御史,山西災民幾百萬,已經疫死三十萬,就這麼處理,朝廷怎麼向山西百姓交代?”

“嚴部堂,您說,應該如何處理?”

“這些官員欺君罔上,隱瞞不報,按照《大明律》,應該先三法司會審。”

“嚴部堂,幾十位官員,三法司會審要到什麼時候,現在今上要我們拿出意見,你這是什麼意思?”

曾省吾直接懟嚴清。

王國光明白朱翊鈞不會輕饒這些官員,直接幫嚴清:“曾部堂,那麼你說,應該如何處理?”

“夠了!別吵了。按照都察院徐御史的意見,擬奏梳咱們聯名遞上去。”張居正一錘定音,他不想再聽他們吵架了。

“張公公,你看這樣處理行嗎?”張居正轉頭問張鯨。

“張閣老,怎麼處理是您們的事,主子爺滿不滿意咱可不知道。”

張居正嘆口氣,朝廷諸位大臣的意見,要是今上真的不滿意,首先板子打在內閣身上,這會對他這個首輔威信大大的打擊。

或許今上就在這裡等著他呢。

………

“陛下,這首軍歌好呀,這樣的軍隊,所向披靡!”

朱翊鈞哈哈一笑,這也是他抄襲的,對自己有用的,抄襲又何妨。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這首歌通俗易懂,還能教育士兵紀律,再好不過了。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首歌的來歷,是袁世凱小站練兵,徐世昌根據德皇威廉練兵曲的曲子,編寫的大帥練兵歌。

朱翊鈞正好拿來用,歌名就叫《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大明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要注意。

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伐一致才能得勝利。

第二不拿百姓一針線,百姓對我擁護又喜歡。

第三一切繳獲要歸公,努力減輕百姓的負擔。

三大紀律我們要做到,八項注意切莫忘記了!

第一不要把百姓擾,我等餉銀皆是民脂膏。

第二說話態度要和好,尊重百姓不要耍驕傲。

第三一切買賣要公道,公買公賣不許逞霸道。

第四不許打人和罵人,軍閥作風堅決克服掉。

第五愛護百姓的莊稼,行軍作戰處處注意到。

第六不許調戲女子們,流氓習氣堅決要除掉。

第七不許虐待俘虜兵,不許打罵不許掏腰包。

第八不許軍營賭博嫖,發放餉銀時刻保管好。

只有鐵一樣的紀律,才能訓練出鋼鐵意志的軍人!

“以後晚上文化課,都要學《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要會寫,會唱,還要記在心裡,誰觸犯這些紀律,馬上清理出去。”

“補充一句,團長、營長、連長、也要會背、會唱、記在心裡,你們也不能觸犯這些紀律,你們誰違反,我就讓你們滾蛋!”

朱翊鈞看著眾人,眼睛掃視著他們。

“陛下放心,我們肯定遵守紀律!”

“好!”

朱翊鈞走在操場上問沈惟敬:“現在軍營還缺什麼?”

“鄭團長他們報上來,訓練刺殺的護具缺少,木頭道具懟身上也受不了。”

“用棉花做五百套護具,多疊幾層,這樣就好多了,陳矩這事回去你馬上去辦。”

“遵旨!”

“老沈,還缺什麼?”

“再有一個月就發軍餉了,陛下還沒把銀子撥下來。”

“我已經命銀作局鑄造新銀錢幣,兩個銀錢幣正好一兩五,每個士兵每月軍餉兩個銀錢幣,排長三個、連長四個、營長五個、團長六個。”

“排長、連長成家的,每個月多發兩個銀錢幣。”

“營長、團長成家的,每個月多發六個銀錢幣。”

“這是給他們的安家銀。”

“團長一年一百零八兩銀子,足夠養家的,他本人吃、穿、行都是軍營的,再說不夠錢花,這就是貪得無厭。”

“陛下考慮周到,惟敬多慮了。”

“每個月底,發放軍餉的時候,都要公開發放,各連都要由連長親自發給每個新兵,到時我也會過來親自發放軍餉。”

公開發放軍餉,避免了貪汙,這些子弟兵,每個月能拿到一兩五錢銀子的軍餉,一天三頓都能吃飽,這在大明軍隊裡,是待遇最好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