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時萬曆八年四月十四,龐尚鵬到達衛輝府新鄉縣,上午巳時剛到驛站,馬隊直奔他這裡而來。

“上諭到!龐尚鵬接旨。”

再有五日就可進京,上諭來的讓龐尚鵬有些摸不著頭腦。

“奉

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山西災情蔓延,特命龐尚鵬為欽差巡撫山西,賜王命棋牌,………欽哉!”

欽差行人把聖旨遞給龐尚鵬,吏部文書,還有王命棋牌全部在托盤上。

“龐公,儘快前往山西,這是陛下的手諭。”欽差行人把朱翊鈞的手諭交給龐尚鵬,翻身上馬,直奔京城的方向。

“父親,我們不去京城了?”

“端業,抓緊收拾行裝,由錦衣衛互送我們去山西。”

龐端業是龐尚鵬的長子,是廣州府的府學生員,在大明算優等秀才,每月都能從府學裡領米,還有少量銀兩。

這次專門進京照顧龐尚鵬,原本家人以為龐尚鵬快不行了,十多天前在老家廣州府南海縣,家人已經為龐尚鵬操辦後事,龐尚鵬自己也感覺快不行了,已經臥床十幾天。

誰都沒有想到,一道上諭就把龐尚鵬救了回來,原本虛弱的身體,當時就能站起來行走。

家人以為迴光返照,請郎中看病,郎中對龐端業說:“龐公身體已無大礙,原本心病壓身,鬱郁在心,這才茶飯不思。”

龐端業知道父親因為什麼得病,隆慶四年因為總理兩淮鹽政,上書朝廷鹽政弊端,觸動很多官員、勳貴、宮裡太監利益,被彈劾回家,萬曆四年朝廷任命福建巡撫,萬曆五年又因援救那些反對張居正父喪不守制而受嚴厲處分的廷臣,得罪張居正,又被免職回家。

回老家以後,心裡一直憋著一口氣,從今年初開始,食慾不振,氣色很差,三月下旬就已經臥床不起,全家都知道龐尚鵬因何病重。

聖天子一道上諭,就把龐尚鵬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當時就能下地,次日整個人的精神都不一樣。

從廣州府奔赴京城,連日趕路,氣色越來越好。

“父親,朝廷為何派您去山西?聖天子不是要召見您嗎?”

“端業,山西災情非常嚴重,災民上百萬,染疫死三十多萬人,從大同府到潞安府,沿途近千里,都是災民,今上已經命戶部調撥一百五十萬石糧食,銀兩和藥材會陸續運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山西巡撫,布政司、按察使、都司、各府、州、道、縣主官,已經撤換掉一大半,今上口諭:救濟災民粥棚粥要立的住筷子,筷子倒,人頭落地!”

“啊!這不是把人都得罪光了?”龐端業有些吃驚看著龐尚鵬。

“災民死了幾十萬,這幫尸位素餐的官員,得罪就得罪了,今上賜吾王命棋牌,斬四品及以下官員不必上奏,人命大於天啊!”

“唉…!父親,山西事了,您又要被彈劾了。”

“別說了,趕路要緊,先去潞安府。”

…………

下午。

乾清宮正殿,關於山西官員的安排,在這裡討論。

朱翊鈞成為了吉祥物,他目前對大明官員升遷,話語權很少,幾乎都是走一個過場。

內閣張居正、張四維、張學顏。

吏部尚書王國光。

都察院左督御史許炌。

朱翊鈞端坐在龍椅上,一言不發。

“臣,舉薦兼右僉都御史辛應幹出任山西布政使。”張居正出班,把舉薦書遞給張鯨。

看來張居正還是想用自己的人去山西,朱翊鈞看了一下辛應幹的簡歷,嘉靖四十一年的進士,原來在山西任過知縣,後來進入禮部,再後來進入都察院,山東安丘人。

“你們都說說。”朱翊鈞不動聲色,看著其他人。

“臣附議!”

“臣也附議!”

已經三票,朱翊鈞也不好反對,故意露出笑容點點頭:“那好吧,就定辛應幹出任山西布政使。”(品級從二品,正常為正二品)

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民政、田賦、戶籍,由張居正的人掌管,朱翊鈞也沒有辦法,只能從了。

按察使由都察院舉薦,由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出任山西按察使,品級不變。

按察使主管一省的刑法之事,另有考核官員職責。(相當於公、檢、法、少部分組織部職權)

山西都司由張四維舉薦,他們家就是山西的,他的舅舅王崇古深耕山西軍政多年,朱翊鈞不得不同意。

現在張四維家族已經和蒙古沆瀣一氣,平時山西土默特蒙古進攻山西,大部分都是演戲,追擊、伏擊、野戰各種奏疏,不停的向兵部要錢,只要兵部不給錢,就放蒙古人進京師。

平時野戰、追擊、伏擊蒙古奏疏,報給兵部,也不得不拿出錢犒賞軍隊,大部分都是假蒙古人,從嘉靖到隆慶,山西地方軍政已經吃的飽飽的,自隆慶開邊,大量走私鹽、鐵、茶葉、甚至炸膛的火器都開始走私。

關稅幾乎沒有,只要朱翊鈞有徵收關稅的念頭,蒙古就會進京搶略,他不得不忍下去。

三品以上的官員被瓜分完了,開始輪到四品、五品了。

張學顏舉薦自己人出任太原知府。(正四品)

張居正又舉薦路安知府。(正五品)

“臣,舉薦荊州推官魏允貞出任大同知府。”

張四維看著王國光,心想:老王昨天上午不是說好的嗎?由我舉薦大同知府,這大同是邊貿重地,銀子少分不了你的,今天為何突然反水?

“王天官,這魏允貞又是何人?”張四維問王國光。

張四維不知魏允貞和王國光有何關係,推官是散職,還是從六品的,出任正五品的邊貿重鎮知府,似乎不夠格。

“啟稟今上,這魏允貞官政時,勤奮好讀,對朝政上書有功。”

對於演戲,內閣三位大臣,還有都察院徐炌,朱翊鈞說第一,他們不敢說第二。

“王卿舉薦此人,必有過人之處,把薦書呈上來。”

朱翊鈞拿過薦書,頻頻點頭,讓張四維有些心涼。

“諸位有何看法?”朱翊鈞把薦書遞給張鯨,讓他拿給其他人看。

張居正認識魏允貞,這幾日彈劾他的奏疏,就有魏允貞的份,現在今上把奏疏留中,他想賣朱翊鈞個好,又不喜魏允貞,就選擇棄權,看完薦書一言不發。

張四維看完薦書,眼睛盯著王國光看,按理說他應該賣王國光一個面子,奈何大同邊貿油水太大,他不想放棄。

“今上,臣,認為魏允貞出任大同知府不合適。”

“哦,張元輔說說看?”朱翊鈞知道張四維貪,想看他到何種地步。

“其一:大同乃軍事重鎮,魏允貞萬曆五年進士,經驗不足。

其二:魏允貞現任散職推官,乃從六品,大同知府從五品,提拔過快不合時宜,對魏允貞仕途有礙。”

朱翊鈞沒有說話,現在要讓王國光和張四維打擂臺,要不眼鏡白送他了。

“張元輔此言差矣,魏允貞上書建言,條條切中要害,沒有經驗可以歷練,應該給魏允貞這樣的年輕人,多一些歷練的機會。”

張四維有些懵,今天老王為何這麼維護魏允貞,他不好再說什麼,把目光看向張學顏,希望他為自己說話。

張學顏對誰出任大同知府都無所謂,他的人已經安排完,事先也和王國光通氣,張四維也沒有反對他。

現在張學顏誰也不想得罪。

看到龍椅上的少年天子,正笑眯眯看著自己,張學顏明白王國光為何如此了。

“臣,同意魏允貞出任大同知府。”

張四維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今上長大了,唉…!”

左督御史徐炌出班:“臣附議魏允貞出任大同知府,張元輔說大同乃軍事重鎮,臣建議,魏允貞可掛從五品兵部員外郎銜。”

“徐卿所言甚是,從五品知府也無不可,張元輔你看呢?”朱翊鈞笑眯眯看著張四維。

“臣附議!!!”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