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說到王五帶著輕鬆的心情去挨軍棍,讓王七很不理解。這也許兩個人的生活經歷和成長環境,決定了兩者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不同,但是我想隨著時間的推移,王七,哦,不,任何一個有著苦難經歷的人都必然被青年軍這個集體所吸引。王七看著遠去的哥哥的背影,心裡面一陣翻騰,深深的嘆了口氣,轉身離去。

天漸漸亮了,龍天羽伸展了一下腰背,將鋪在地上的毛氈卷了起來,他走出用四塊行軍毯簡單圍起來的行帳,看到割鼻軍的衛士正嚴肅的,一絲不苟的矗立在行帳兩旁,從這些將士們的眼睛裡面他看到了疲勞和由衷的佩服,呵呵,是啊,一名將領能夠對剛受降的敵人面前如此信任也卻是難得,可以說,龍天羽昨天晚上使用鼾聲征服了這些割鼻軍將士的心。

王五一瘸一拐的走過來,龍天羽見到自己的五哥如此摸樣,臉上流露出了笑容,呵呵,五哥就是五哥,嚴於律己,寬於待人,他問王五道:“怎麼樣,沒什麼大礙吧,今天恐怕咱們還要趕些路才好。要知道這一路上沒有到山東地界畢竟是不夠安全。”

搖了搖頭,王五渾然一副無視棍傷的摸樣道:“這有啥,前兒個,想當年我記得第一次外出試練,打草谷,就被野女真下了套刺傷了,後來還不是忍著痛硬是將那股子野人掃的一乾二淨,三天之後帶著傷回了老營,一樣屁事麼有。”

拍了拍王五的胳膊以示安慰之意,龍天羽看了看天色不早了,略微思索了下,對王五說道:“這幾天鐵衛這邊你不用費心,就在割鼻軍呆這,他們和戚家軍不一樣,戚家軍處處講究紀律,服從已經刻到了骨頭裡面,而割鼻軍打仗講究的是個野性,性子比較野,對於咱們鐵衛的規矩有些恐怕難以遵守,因此有你在那裡很多事情相對來說好處理些,畢竟你同割鼻軍的王七有著親密的關係,你也是老青年軍了知道該怎麼做的。”

王五點了點頭自行去了,龍天羽現在腦袋裡面盤算著,目前的狀況割鼻軍收入麾下已成定局,雖然還要費些手段和時間,但想來問題不大,畢竟割鼻軍先天對明王朝就沒有一股效忠的情節,他們更多的是注重利益,而與之恰恰相反的是戚家軍,這支軍隊敢戰、善戰的基礎是建立在對君王忠心的思想之上的,雖然前面由於戚家軍本身的危機,迫於無奈這只軍隊才和自己結合到了一起,一致對外,現在危機已經渡過,戚家軍會不會有什麼新的變化,這是龍天羽目前最擔心的,從戚家軍的斥候、夜不收來看,他們打仗有著自己的一套辦法,各個都是精幹之士,要是讓這麼強大的武力在自己的眼前溜了過去,哪恐怕龍天羽自己是不能原諒自己的,自己要想要成就一番事業,人是決定性的因素。龍天羽始終認為,原本在遼東的時候,自己的母親最偉大的不是創下了一份有著數百萬家產的商號,有著數千人的強悍軍隊,有著數萬人的老營,而是她開闢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教育方式,用十數年的時間培養了數批有著歸屬感和事業心的精英,這些才是昌盛號能夠立足於白山黑水,青年軍能夠縱橫遼東的最根本原因和基礎,如果沒有了這一代一代的精英頂樑柱的話,說實話龍天羽能有何種底氣去同李成梁這個龐然大物叫板,哪可真是螞蟻撼樹不知死活了。所以對於龍天羽來說,任何時候人的因素都是放在第一位的,只要人能夠管理好什麼都好說,要是人管理不好,恐怕最後你就是有金山銀山,你就是造出了飛機大炮也是空中樓閣罷了。正是有了這些觀念,龍天羽深深的知道每一個人才的重要性,才會對戚家軍,割鼻軍這些人絞盡腦汁。

也許很多讀者心裡面一直沒有相同龍天羽為什麼殺元八爺,放過古慶餘。這是因為,表面上看用古慶餘殺元八爺是一種投名狀的方式,可實際上並不是如此簡單,這裡面蘊含的問題最終要涉及到大明最大的BOSS萬曆皇帝,以及整個大明王朝的官僚系統。在前面說過,作為一個大明晚期的皇帝,萬曆對文官集團有著深刻的認識,因此文官集團和萬曆之間是既有鬥爭,又有協作,是相互依存的,又是相互對立的。那麼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萬曆帝如此輕易的就同意了龍天羽的海貿計劃,並不是因為他的什麼高瞻遠矚,認清了海貿對於王朝統治的延續有著深層次的意義,用龍天羽的眼光解讀,萬曆帝的政治目的有兩層的涵義,第一層短期的涵義就是透過龍天羽在建立海貿的過程之中,萬曆帝算到必然會有人跳出來反對,使絆子下黑手,這些跳出來的人並不是孤立的,每跳出一個人就能帶出一條線,那麼按照萬曆帝的想法,跳出一個帶出一線,他就可以政治清洗一片,換句話說,萬曆帝就是要利用龍天羽成為一塊試金石,誘惑所有的潛在敵人跳出水面,一一打擊這些激進派們。

而第二層心思就是遠端的心思,萬曆帝要用海貿這張牌,成為制約文官集團的一種手段。因為大明王朝的文官集團大部分都是南方人氏,他們家中要麼是大地主,要麼是大商家,但不管是哪一種都與海貿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也就是說這些人的商貿集團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利益鏈條,從原材料的出產,比如說種桑養蠶,採茶;到加工,比如布坊,茶坊;到最終的銷售已經形成了某種意義上的規模經濟的雛形,初步產業化;而正是因為經濟的強勢,導致導致南方官員在朝中的話語權增大,政治上的強勢也成為必然,政治上的強勢就形成了某種制約皇帝權利的隱形枷鎖,萬曆皇帝很敏銳的看到了這一點,這才有了龍天羽的海貿這張牌的出現。

當然,文官集團也不是傻子,自然能夠從萬曆帝的舉動裡面能夠看的出其中的某些端倪,所以龍天羽從出京城遇襲到真定府的這次規模龐大的襲擊,龍天羽不用去審訊元八爺都知道,這裡面如果說沒有文官集團背後的影子,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在大明末期這種抑制武將,文臣當道的年代裡面,武將除了縮頭之外很難做到強勢,當然李成梁除外,只是李成梁所生長的土壤尤其必然的獨特性。所以從過往的一些突發事件,龍天羽對目前的局勢也有自己的分析和見解,在他看來,自己的主要矛盾在於從經濟層面上和大明的龐大的官僚勢力集團有了衝突,龍天羽的出現,和他開拓海貿的方式,必然和這些南方官員,也就是說同大多數的文官集團發生矛盾,這種矛盾是先天,在目前來看是很難調和的,除非出現新的契機和希望。分析清楚上面這些因素,龍天羽很清楚自己不過是一把刀,一把皇帝利用切割權利的刀,那麼在這種狀態下,龍天羽並不想成為任何人手中的工具,畢竟如果想要開拓海貿,將整個大明的文化傳播出海外,是需要團結大多數的力量,這是一種道德觀念的完全改變,是一種社會秩序的顛覆與建立,任何的社會改革要團結大多數的人,說直白些要將大明的精英階層中的大多數的利益與這種改革變動的終極目標結合起來,才可能讓自己的目標得以實現。成為皇帝手中的刀,並不能將海貿、海外殖民的政策順利推行起來,恰恰相反會成為眾矢之的,最終恐怕路越走越窄,越走越艱難。因此龍天羽並不想招惹太多的敵人,他希望的是有更多的勢力參與進來,只有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將這塊餅做大,做強,這也就是在京城他從來不以任何的政治派系為依託,只要想要參與進來的勢力,不管良莠一概笑納的緣故。

分析清楚了以上的原因,殺死元八爺,不追查幕後的黑手,龍天羽的目的就很清晰了。這是龍天羽對於文官集團的一種善意的釋放和體現,當然文官集團想不想接納這種善意,他是控制不住的,但是龍天羽要努力去嘗試,在他想來文官集團屢次三番對自己進行武力征服不成的情況下,自己的實力彰顯出了自己的重要,那些幕後黑手們應該從當初的蔑視逐漸的開始轉向慢慢重視自己的存在了,那麼下一步就應該對自己有所拉攏,所以元八爺的死就代表了龍天羽釋放出來的一種契機,有看官可能要問,你的方式這麼隱晦,文官集團能理解透徹麼,呵呵,這點真心不用擔心,文官集團那些人,一個個都是玩弄心術的高手,可以說職業就是成天的鬥心眼,對於這種暗示他們心裡面還會沒有數?只是看他們願不願意下本錢去拉攏龍天羽罷了。(未完待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