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望遠鏡的確是一件神兵利器,但與水晶內造有何關係?……。“張居正向萬曆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

萬曆笑了笑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向那幾位勳貴問道:“定國公、英國公、彰武伯,你們幾位認為這望遠鏡如何?“

“臣等認為透過望遠鏡可以察看到目力所不及之地,不管是在行軍哨探還是兩軍對壘、排兵佈陣都可以讓軍官的指揮如虎添翼。能料敵於先,從容應對方可立於不敗之地……。“

定國公徐文壁首先答到,其他眾人也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皇上,臣懇請先為京營各級軍官配備望遠鏡,然後逐步配備到全軍……。“

彰武伯楊炳撲騰一下跪下了,恨不得萬曆能馬上答應自己的請求。

“彰武伯,快快起來,有話慢慢說……。“萬曆趕緊把楊炳扶了起來。

“朕也是恨不得馬上把望遠鏡裝備到大明的軍隊之中,可是望遠鏡的鏡片是選用水晶之中的極品,經過三十多道工序才能造成,造價太貴。現在製造一副要耗費500兩銀子……。“

萬曆故意把望遠鏡的製作成本誇大了100倍。其實鏡片製造的倒模、粗磨、精磨、拋光這些工序早就實行了流水線製造,而且還製作了一些輔助的工具提高生產效率,批量生產頂多五六兩銀子的成本……。

當初萬曆為什麼把第一步生產放在高鉛的水晶玻璃這個系列上,正是因為高鉛水晶玻璃是重要的光學原器件的原材料。望遠鏡、顯微鏡、相機鏡頭這些地方都可以用得上。如果用一般玻璃來製作這些鏡頭,是很難達到實用性能要求的……。

眾人一聽望遠鏡望遠鏡高昂的造價,心裡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

張居正和呂調陽心裡想著:這下壞了,現在望遠鏡這東西已經勾起了軍方這邊的濃厚興趣,接下來肯定會上疏強烈要求配備。

五百兩一副呀,大明全軍有多少軍官需要配備?就算只配給高階別的軍官使用,那也要花一大筆的銀子。這對國庫來說就是一個大坑……。

戚紀光上奏需要造一些戰車,一輛戰車的製造成本也不過是三十兩銀子。望遠鏡怎麼這麼貴?不過想想也對,水晶那些製品哪樣不貴,而且據皇上所說,望遠鏡還是用水晶中的極品精心加工而成的……。

彰武伯楊炳聽到望遠鏡的高成本之後,開始是有點灰心喪氣。可後來卻暗暗的想著,不管製造成本多高,其他地方不管,京營一定要爭取配備一些。如果內閣不肯撥銀子,那就鬧騰到他們撥銀子為止……。

“皇上,臣再次懇請,給京營裝備望遠鏡。此物現在造價高昴,還不能大量裝備。但皇上能不能開恩,先給京營裝備兩三百副……。“

楊炳再次在這個場合提出京營先行裝備,其實也是在向內閣施壓,看內閣的態度。有好東西京營優先裝備,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彰武伯,今年的軍費預算,年初早已經制定了。突然要增加這麼一大筆開支,戶部那邊肯定無法及時籌措。要不等明年?……。“

張居正還沒等萬曆開口,就丟擲了緩兵之計。他不是不知道望遠鏡的作用,而是不想讓京營開這個口子。

一旦京營裝備了,那九邊的邊軍要不要裝備?那西南方向和南邊的軍隊要不要裝備?……。這兩年好不容易省下來的軍費開支,一下就要被花得一乾二淨。萬一哪天邊關又有戰事,那銀子從哪裡來?……。

“張閣老,你……。“楊炳也不是傻子,怎麼就看不出來張居正是有意拖延,於是有點動怒了……。

“張先生,彰武伯,你們都不要著急。朕知道,張先生是為了國庫節流,必竟現在國庫還不寬裕。彰武伯是急著提升京營的戰力。朕有一個辦法,能解這個兩難之局……。“

“朕已經和兩位太后商議過了,每年從榮寶齋的贏利裡面,拿出大部分來,專門用於望遠鏡的製造。第一年製造1000副,京營分配500副,其他的分配到九邊各軍。以後每年1000副,逐步裝備全軍……。“

呵呵,早就知道國庫捨不得拿這筆錢出來,那從內庫拿錢出來製造總是可以的吧。1000副望遠鏡看起來價值50萬兩,實際的製造成本也就是五千兩。花這點錢把軍方的心拉攏到自己一邊,這五千兩花得可是值得的……。

楊炳一聽,那是大喜,趕緊謝恩。兩位國公也是面露喜色。可是兩位閣老心裡就百味雜陳了。一方面扔掉了一個大包袱,不用從國庫出銀子了,大大松了一口氣。可另外一方面又想,一年五十萬兩銀子呀,要是這筆錢入的是國庫太倉能用在其他地方……。

“各級配發了望遠鏡的軍官,一定要求嚴格保密,並且妥善保管,以防落入敵手。”

“望遠鏡的製造之法和水晶的製造之法相通。如果這製造之法被敵所探知,眾位應該都清楚,這將會對大明邊軍和邊境安全造成多大的危害?所以朕決定水晶只能內造,這也是有祖制可循的……。”

水晶和重要的軍品扯上關係了,那皇宮內造自然是名正言順。最大的兩個火藥製造廠就是屬於皇宮直管的火藥局和王恭廠,盔甲有盔甲廠製造,這些地方都是皇家直屬直管的……。

“水晶只能內造,否則臣第一個不答應……。”

彰武伯楊炳第一個表明了態度,在彰武伯的帶動下,兩位國公也算硬氣了一回,表示贊同彰武伯的意見。

他們深知,與北方的韃虜作戰,在騎兵的機動性上對方已經佔具了優勢。如果對方也有大量望遠鏡,再佔據偵察的優勢,那明軍就非常被動了……。

在這麼強大的理由面前,張居正也覺得無話可說了。現在水晶已經把軍方的利益也裹了進來,自己還能再反對嗎?如果真的強烈要求由內造改為官造,萬一望遠鏡的製法真的流傳了出去,自己這個始作俑者肯定脫不掉通敵賣國之嫌,這可是能株連族人的大罪……。

“皇上,是臣不知水晶的製法和望遠鏡的製法有關聯,所以臣貿然提出由內造改為官造,還請皇上恕罪……。”

此時張居正趕緊主動請罪,心裡也暗暗的忌恨上了馮保。水晶在宮內製造這麼久了,水晶和軍品有關係,難道馮保就一點都不知道?這點訊息也不透露給自己,讓自己今天掉進這麼大一個坑,丟了這麼大一個面子……。

“張先生也是一心為國,朕怎麼會怪罪先生。為了探究望遠鏡的製法,耗費了很多的銀子,這些銀子都是靠榮寶齋的贏利來支付的。望遠鏡也是前兩天才製作成功,此事又涉及軍機秘密,朕自然不能讓眾人所知。“

“所以外面難免有些傳言,以為朕貪財好貨,其實他們哪裡知道朕的一片苦心呀。先生是知道的,朕效法祖制,節儉飲食。乾清宮上下,現在一天的膳食銀子不超過十兩,朕如果不是為了富國強軍,朕要那麼多銀子幹嘛?……。”

萬曆一邊說,一邊背著手,以四十五度角仰視著天空。擺出了一副憂國憂民的造型。

看到萬曆這個樣子,眾人皆異口同聲的說道:“皇上英明,臣等一定鞠躬盡瘁報效國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張先生、呂先生,朕今天不光帶來了望遠鏡,還有一樣好東西想賞賜給兩位,你們一定用得著。“

“小德子,拿上來吧,給兩位先生試試……。“

於是小德子就拿出一個裝了一大排眼鏡的盒子讓兩位閣老試。萬曆也不知道他們兩位到底是近視還是老花,也不知道他們的度數。所以就乾脆做了一批不同度數的,拿過來試。

“這是用水晶製作的眼鏡,哦也叫“”。朕見到兩位先生,終日案牘勞神,耗費眼力,所以用水晶做了幾副送給兩位先生。“

“據朕所知,在京的官員,好多都因為讀書寫字太多,眼神不好。朕打算給這些眼神不好的官員都賞賜一副合適的眼鏡。此事就有勞張先生和呂先生出面了,榮寶齋會負責協助相關事宜……。“

張居正和呂調陽選好合適的眼鏡帶上,覺得視力一下清明了好多。接著又聽到萬曆要給眼神不好的官員都賞賜一副眼鏡,並由內閣出面來辦這個事,十分意外也十分高興,做好人的事,誰不樂意去做呢?於是趕緊謝恩……。

眼鏡這個東西,明代已經有了。同樣也是用天然水晶磨製的,價格自然也不便宜。萬曆這次賞賜這些官員眼鏡,並由內閣出面,榮寶齋具體辦理。一方面是想堵堵那些文官的嘴,另一方面也是為榮寶齋的眼鏡產品開啟名聲。眼神不好,需要佩帶眼鏡的還有很多人呢……。

召見結束,張居正和呂調陽就辭別了會極門。但萬曆把定國公、英國公、彰武伯三位留了下來。萬曆打算和他們三位商議另一個大專案……。

ps:新書期急需推薦票支援,各位看書的讀者大大,請把你們手中的推薦票砸向我吧。書友群(677040317)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