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熙宮內,萬曆正在指揮著一幫學員刻蠟紙,用“蠟紙油印法”來印刷玉熙宮學員所用的教材。這也是萬曆帶領玉熙宮學員做的第一個應用課題。

小德子拿起一張剛剛刻好的蠟紙,把它固定在木製印刷機崩有絲網的木框上。然後把木框小心翼翼的放下,正好和下面放置的一疊白紙對得整整齊齊。

接著他用一個沾滿油墨了滾軸,稍微往下用點力,在絲網上慢慢來回滾動兩次。掀開木框之後,油墨浸過絲網和蠟紙,在白紙上印出了圖文並茂清晰的內容。

看到印刷成功,小德子又加快速度把紙翻到下一頁,接著印。一直印了二十幾張才停下手來。他顧不得擦乾淨手背上不小心沾上的油墨,急忙拿起一張印好的紙來仔細檢視。

當他看到印刷的內容著墨均勻,字跡和圖案都很清楚,應該能達到萬曆提出的要求了。於是就對身邊的王得貴興奮的說道:

“得貴,成功了,你在這裡接著印,我去向皇上報喜去……。“

小德子拿著一張印好的紙,興沖沖的來到萬曆面前。

“皇上,您看。這次調製的油墨印出來的字跡和圖案都非常好,已經印了幾十張,都沒有任何漏印和汙漬……。“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萬曆拿起小德子遞過來的那張紙看了一下,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對在場的所有人大聲說道:

“大家都停一下……。“於是所有人都紛紛停下了手中的工作,靜靜的聽著。

“我宣佈,“蠟紙油印法”專案,取得圓滿成功。在這個專案中表現突出的王得貴、趙成、孫福……等十六名學員,每人獎勵五十兩銀子。每個參與了專案的人員獎勵十兩銀子……。“

話音剛落,立刻響起了一片掌聲。王得貴等十六名獲得重獎的人,更激動得把自己的手掌都拍紅了……。萬曆揮了揮手,示意大家停下掌聲,然後接著說道:

“我還有個問題想問大家。“蠟紙油印法”除了可以用來印刷玉熙宮的教材之外,還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報告。此法可以用在通政使司,印製需要下發的政令、邸報……”

“報告。可以用在各級衙門印製下發的公文和佈告……。”

“報告。此法如果加以改進,調製不同色的油墨,應該可以用來印製花布……。”

學員們腦洞大開,創意層出不窮,紛紛舉手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有些已經非常接近實際應用,有的可能根本就不靠譜。可是萬曆看到這一幕,內心卻十分欣慰……。

本來司禮監下屬就有一個經廠,這個廠有墨匠、畫匠、刊字匠、雕刻匠等匠役1200多人,專門為內書堂印刷各類課本和經、史、子、集、祖訓、聖訓等書籍。但萬曆並不打算把玉熙宮的教材放到這裡來印刷。

因為這些教材有大量的公式、符號、圖例、數字、算式。而且全部採用了從左往右的橫排版。如果用活字印刷或者雕版印刷製版都太費時間。而且萬曆也認為這些教材上的內容暫時不能傳播出去。

所以萬曆帶領玉熙宮學員做的第一個應用課題就是“蠟紙油印法”。前世的時候,小學、中學的試卷,基本都是老師們用這種方法印出來的。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的小批量檔案也用這種方法印製,直到很多列印、影印店的興起,辦公自動化裝置的普及。“蠟紙油印法”才淡出了大眾的視線。

這種方法使用簡單,裝置也不複雜。一塊鋼板墊底,用鐵筆尖在蠟紙上直接寫字、畫圖就可以完成製版。裡面的關鍵技術點就是蠟紙的製造和印刷用油墨的調配。

蠟紙的製造,古代早就有這項技術,只不過是應用於食品的包裝和防潮,油印用的蠟紙的效能要求要高一些。合適的油墨的調配就需要不斷的進行實驗驗證……。

萬曆在講清楚一些原理之後,放手讓學員自己動手嘗試,同時也把一些有經驗的印刷工匠請來給他們講課。在一些關鍵點遇到因難的時候,才出手引導和點撥。

短短的十幾天時間,整個專案就取得成功。萬曆打算把這項技術和“沾水鋼筆”還有圓規、三角板等製圖工具都移交到鉛筆廠去生產成品,讓鉛筆廠擴大生產變成一個文具廠……。

“皇上,張生先和呂閣老請求您的召見。”

萬曆剛剛回到乾清宮,還沒走進大殿,張維就急忙趕上前來說道。

“張先生和呂閣老請求召見?是有什麼緊急的事嗎?”萬曆停下腳步問道。

“估計是為了”榮寶齋“的事。“

“下午安排在雲臺門召見他們,另外你去傳召定國公徐文壁、英國公張溶、彰武伯楊炳,我一起召見他們……。“

到了下午,張居正和呂調陽一起來到雲臺門,等候召見。

“英國公、定國公、彰武伯,三位好,你們也在等候皇上召見?“。

張居正和呂調陽發現兩位國公一位伯爺都也都在這裡,於是兩人趕緊上前打招呼問候。

“張閣老、呂閣老,兩位好。莫非你們也是等候皇上召見?“

那三位看到內閣的兩位閣老也來了,也覺得十分詫異。最近應當沒有什麼大事發生呀,邊關也比較安寧。皇上同時召見五個人,也不知道是商議什麼事情……。

“張閣老,您可知道皇上召見我等,是為了什麼事?“。

定國公徐文壁想從張居正這裡瞭解一下皇上召見的目的。

“定國公,我和呂閣老請求皇上召見,是為了和皇上說說“榮寶齋”的事,但皇上召見你們三位是為何事,居正的確不知……。“張居正很坦然的回答道。

“榮寶齋的銀子那可是賺大了。這兩三個月,光是我府上就往裡面扔進去了好多銀子。唉,沒辦法呀,你說要是給正房夫人買了,那二房的要不要給她買?還有三房、四房……。“

“英國公、定國公,我想你們兩位府上的花費也不少吧?張閣老、呂閣老您兩位就沒在榮寶齋買東西?……。”

彰武伯楊炳一聽張居正他們是為榮寶齋的事來的,於是大大咧咧說起自己的府上,為了買水晶產品花費銀兩太多的那點事……。

兩位國公和兩位閣老,聽了彰武伯楊炳的話,都面面相覷。不知道該怎麼答話,只有吱吱唔唔的顧左右而言他……。

兩位國公就不用說了,家大業大,家裡的人口更多。在水晶上面的花費肯定比彰武伯要多。榮寶齋售賣的水晶制品裡面,不光有奢華的水晶燈,各種擺件,也有非常雅緻的筆架、鎮紙、魚缸、花瓶之類的。

張居正和呂調陽兩位閣老自然也不能免俗,有好的東西,誰不會想擁有一兩件。當然,東西是自己花錢買,還是別人送的,那就不好說了……。

五個人正在說話聊天的時候,張維過來通傳,萬曆已經到了。請五位一起進去。

當他們進到雲臺門的偏殿,行禮賜座之後。張居正先起身說道:

“皇上,榮寶齋自從開業以來,所售水晶名震京城,可謂是日進斗金。可是也引起了御史言官們的諸多非議。臣懇請皇上對此事三思而後行……。”

“諸多非議?英國公、定國公、彰武伯,朕聽說你們三位買了榮寶齋不少東西,府上的人也經常光顧榮寶齋。朕想問問三位,榮寶齋有沒有以次充好、強買強賣、盤剝欺壓、擾民害民的行徑?……。“

那三位一聽萬曆的話,馬上明白了,皇上是把他們拉過來做證人的。於是彰武伯楊炳先起身答到:

“皇上,榮寶齋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現貨都售空了,好多人交了銀子寧願等一個月才提貨,哪有見過這樣的強賣強買?……。“

兩位國公也點了點頭表示贊同。這些勳貴哪家沒有在暗地裡經營一兩項賺錢的生意。如果今天榮寶齋被攪黃了,這個頭一開,那明天他們自己的產業不一樣被人盯上攪黃。

雖然說外戚和勳貴們不完全是一個陣營,但相互走動來往還是很密切的。更何況,榮寶齋的經營那是規規矩矩,沒得挑呀……。

“皇上,有些人傳言,兩位伯爺開”榮寶齋“是為了變著法的收銀子替人謀求升遷和好處……。”呂調陽起身說道。

唉喲,這些言官御使到底是想象力非富。難道是他們自己把這一手已經玩得爐火純青,就把榮寶齋也看成了兩們伯爺和自己聯手受斂財的工具?有句話沒說錯,“自己是蛆就把周圍都看成是屎”。有些不要臉的言官不正是如此……。

榮寶齋是斂財工具不假,可靠的並不是收受賄賂,而是實實在在的產品。但是這個屎盆子倒是扣得的確有水平,要想想怎麼解……。

萬曆雖然透過情報,已經知道一些御史會把目標對準榮寶齋,但他不知道會從哪些點來攻擊。於是他沉思了一會說道:

“定國公,朕聽說你在水晶上面花的銀子最多。你有沒有多中撈到什麼好處呀?或者你有沒有聽說哪家勳貴因為多買了榮寶齋的東西獲得好處?……”

“臣並沒有從中獲得什麼好處,買那些東西也是家裡面要用,也沒有聽說過其他家有得什麼好處……。”定國公趕緊起身回答。

“張先生、呂先生。據朕所知,到目前為止榮寶齋售賣的水晶裡面,估計有七成都是在京的勳貴和外戚買的。”

“最近也沒有見他們上奏需要什麼破例的封賞,就連武清伯幾萬兩修墳的銀子也主動不要了,好象還有幾家外戚也把要求賞賜田地和銀子的奏疏給撤了吧……。”

“至於官員的升遷。張先生還兼著吏部尚書,最近所有的官員升遷都是由吏部擬定的名單,內閣票擬,朕都是照準批紅。難道固安伯和武清伯是和兩位閣老聯手利用榮寶齋來斂財?……。”

ps:新書期急需推薦票支援,各位看書的讀者大大,請把你們手中的推薦票砸向我吧。書友群(677040317)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