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的話,讓剛剛還非常熱烈輕鬆的氣氛,一下變得嚴肅起來。在場的所有人,心裡都清楚大寧都司戰略位置的重要性。

大寧北控遼河上游,東控大凌河流域,西與宣府相連,南靠燕山長城。大寧所在的遼河上游,宜農宜牧,歷史上草原民族南下,中原移民北上往往交匯於此,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這裡都是南下草原部落和中原王朝爭奪的焦點。

“皇上,洪武二十年設定大寧都指揮使司,下設二十二衛,治所在大寧衛。第二年改為北平行都司。永樂元年之後治所內遷至保定,所領衛所有的廢除,有的遷移到邊牆以南......”

衛所平時都由五軍都督府管理,所以定國公徐文壁向萬曆奏報大寧都司的由來和歷史。

今天萬曆在這個場和,突然提到大寧都司,有的人已經非常敏感的領悟到了皇上話裡的深意,可有些人還是懵懵懂懂,反應遲頓。

“我想問問各位,當年成祖把大寧都司南撤,其目的為何?”萬曆聽完徐文壁的介紹之後,向眾人問道。

“臣認為成祖把大寧都司南遷,只是權宜之計,以待後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糧食短缺。”戚繼光回答到。

成祖放棄大寧都司,一直是被詬病的一件事。放棄大寧的原因,流傳最廣的就是為了感謝出騎兵幫助其靖難的蒙古朵顏三衛,所以把地盤讓出來。蟎清所修的《明史》也採用了這一說法。

但事實上這一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靖難之初,三衛遠在北方的根據地,它既沒有被成祖收買的可能,也沒有脅從寧王的可能。成祖不但沒有得到三衛的援助,反而曾為制馭三衛費盡心機。直到正統年間,大明都不允許三衛在大寧居住。

成祖不可能看不到大寧都司的戰略地位。至於放棄之後為什麼遲遲沒有恢復,很重要的原因有兩點。

一是糧食短缺。大寧都司的廣大區域經過長期的戰爭,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百姓。當時就連京城附近,都沒有多少人口。近十萬的軍隊駐在這一帶,每年運送糧食都是非常沉重的負擔。

二是成祖當時的戰略思想是撤漠南諸衛,集中兵力消滅殘元才是一勞永逸。待消滅嶺北行省的殘元勢力,繼承確定元朝的北方邊界後再重新設定都司。但是很可惜的是,成祖在第五次北征回師的路上去世。而後世子孫又沒有他的雄才大略。

“戚將軍說得有道理,朕閱覽《實錄》,成祖在第一次北征之時,就曾對金幼孜等人說:今滅此殘虜,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永無事矣。”

“但是一百七十多年過去了,這裡竟然叫朵顏三衛。朕在祭告太廟的時候,都不敢直面太祖和成祖的牌位。”

萬曆一邊動情的說著,一邊用杆子繼續在大寧都司的範圍內不斷的畫著圈。

萬曆的話音剛落,所有的人都齊刷刷的跪了下來,齊聲說道:“皇上,是臣等無能。”

“皇上,如今朵顏三衛,勾結土蠻,不斷引發事端襲邊。他們正是薊鎮的當面之敵。臣懇請,率軍出邊牆,徹底打垮他們,恢復大寧都司。”戚繼光接著說道。

“臣願意領軍。”

“臣願意領軍。”

俞大猷和馬芳,也都積極請戰。這些沙場老將,他們太知道大寧都司戰略位置的重要性了。

大寧都司南遷的直接後果,就是整體防線後移,京城被推到了一線位置,宣府鎮、薊鎮後面就是京城,因此承受了非常大的防守壓力。

歷史上戚繼光就多次上奏疏請求以攻為守,徹底解決當面之敵,將防線前移,但是都沒有得到批准。

“朕累了,先回帳休息了。你們商議一下,用這些新裝備,練多少兵合適。”

萬曆笑了笑,並沒有馬上回應幾位將軍的請戰。留下這句話之後,就回自己的帳篷了。

大寧都司,這是萬曆給自己定下的一個小目標。這裡不僅戰略位置重要,而且宜耕宜牧,組織移民屯墾完全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供應駐軍所需。

而且這一帶蘊藏著豐富的礦藏資源。承-德就有優質的鐵礦資源,特別是釩鈦鐵礦是優質合金鋼材的重要原料。赤-峰更被譽為“有色金屬之鄉“銅、鉛、鋅、錫、鎢、鉬、金、銀的儲量和價值都非常可觀。

在回帳篷的路上,萬曆隱約聽到,那些將軍勳貴們激烈的討論聲。隨後他對張維說道:

“老張,你去知會馬芳。明天下午召見完戚繼光之後,接著召見他,叫他準備一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另外,你叫楊俊卿帶話給王崇古,調馬芳坐陣宣鎮,確保明盛商團的大後方。”

萬曆離開之後,那三位勳貴和三位將軍,心情都異常激動。剛剛皇上雖然沒有明說,但大家都已經很明確的領會了聖意。

這是一次沒有兵部那些文官們參與關於戰爭準備的討論。這意味著什麼,大家都心照不宣。

第二天,武英殿內,萬曆單獨召見了戚繼光。

“戚將軍,薊鎮方向的準備,朕就交給你了。朕會派出教導營的學員協助你練兵。”

“要練多少兵,需要哪些裝備,花費多少銀子,你回薊鎮之前擬好計劃交給張維,他會報給朕的。這些計劃無需向兵部報備。朕給你一年半的準備時間。”萬曆對戚繼光說道。

“臣叩謝皇上天恩,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辜負皇上的信任。”

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要裝備給裝備但凡所請萬曆無不批准,給出的支援力度之大,完全超出了戚繼光的想象。除了派御馬監的皇家教員入駐軍隊之外,沒有任何的掣肘。

“這裡有兩把特製的左輪手槍和一把戰刀,還有一副朕寫的字。這些都賞賜給你。”

萬曆說完,兩個近侍宦官拿著幾樣東西過來了。戚繼光雙手微微顫抖著接過槍和戰刀。當那幅字開啟時,戚繼光的眼晴已經溼潤了,再一次跪伏在地不願起身。只見那副字上面寫著:“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ps:新書期急需推薦票支援,各位看書的讀者大大,請把你們手中的推薦票砸向我吧。書友群(677040317)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