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人若有什麼儘管吩咐奴婢便是,奴婢做得到的一定會盡全力去做。幫忙這樣的話,奴婢實在是不敢當。”

然而李彩鳳卻道:“你若這麼說我就不說了。”

馮保愣了一下,但很快卻還是道:“但憑才人吩咐。”

“我前幾日見你的字寫得不錯。”李彩鳳衝著他一笑,“我要你教我寫字。”

“寫字?”馮保一聽這吩咐倒也愣了一下,向來女子無才便是德,才人為何忽然想學這寫字。

只是李彩鳳又道:“其實寫得怎麼樣我也不計較了,只要會認會寫就好。”她想著前次張先生的事,也是因為自己不會寫字才落下的誤會。尋常人家女眷若不識字也無妨,只是這帝王之家若真不識什麼字便當真是麻煩了。

王妃雖也不會寫,但卻也簡單識得幾個,倒是比她要好上許多。

原本這個念頭她從前也只是在腦海裡轉過,若不是出了這麼多事,有恰巧有馮保在,她或許也不會真的要學。

她又想了想,道,“最好你也能給我講書,蒙學什麼的就好,這樣鈞兒出閣講學前,我這個做媽的也能先給他講講。你別看鈞兒還不到四歲,但他可聰明了,有時候說起話來就像個五六歲的孩子一樣,所以可怎麼也耽誤不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馮保沉默了一下,根據祖制,皇子正式開始學習必須在冊立了東宮之後,而通常冊立東宮太子時,其他皇子也會一併被冊立為親王。這源於東宮太子的學習和其他皇子的學習是不同的,這點光是在稱呼上就不同,東宮太子叫出閣講學,其他皇子也就是親王叫出閣讀書。這源於講學這個詞,指的便是宮中的經筵日講,按照祖制,這可是只有皇帝和東宮太子才能享有的制度。

不光如此,學習的地方也不同。太子的講學在文華殿東廂,而親王讀書就只能在皇極門右廂房了。除此之外,各自的老師、所講授的內容、講授時的禮儀也都各有差異,這也全都是按照祖制來。

其實這麼做也是為了避免皇位之爭。因為自幼所學不同,所以自小便有了差異,因此大明開國以來,若不是太子病亡,倒從沒有改立東宮的事發生。

裕王雖是第三子繼位,但也是因為前頭的兩個哥哥都相繼病故的原由。

所以皇上不立東宮,皇子們便都沒辦法讀書。就連尋常百姓人家也知道讀書要趕早,錯過了最好的時機,即便天資再聰慧也於事無補了。何況儲君關乎到國家的命脈,因此為這事兒大臣們自然是不能不急了。且說先帝雖沒有真的立裕王為太子,但經筵日講可是一點都沒耽擱,這也是朝臣們唯一能接受的關健。

馮保琢磨了剛才李才人的話,莫不是因為先帝的緣故,因此也擔心皇上會遲遲不立東宮嗎?事實上先帝也並非不立,而是先前立過的兩個太子都早亡,所以才害怕裕王也同樣如此而已。只是外人只道先帝昏庸,沉迷道術、重用方士,這其中的苦心,卻也未必能明白。

他想到這裡,忽然發問:“才人可是擔心皇上會遲立東宮?”

李彩鳳沉默了一下,其實她剛才也是隨口一說。但馮保這麼一問,反讓她捫心自問起來,倒真不是沒有這個擔心。

馮保已然從她神色上看到了答案,便將先帝為何不立東宮的原由解釋一遍,解釋後道:“皇上畢竟是先帝的兒子,做爹媽的豈有不疼愛兒子的道理,這點才人當明白。先帝當初這麼做,外人只道是絕情,薄於父子,但也是不想讓皇上也有所損及。若非如此,嚴嵩和徐階也斷然不會默許先帝如此。”

李彩鳳聞言也點了點頭,做爹媽的心思她又如何能不明白?

“或許也只是我多慮了,總覺得自己的孩子和常人不一樣,身上有太大的擔子,所以才會這麼諸多顧慮。”

馮保聞言一嘆,他雖註定沒有什麼子嗣緣,但在這件事上倒是對李才人的苦心有些感同身受,他道:“才人也是為世子著想,做爹媽哪有不多慮的。不過請才人放心,奴婢也會同才人一樣,事事為世子打算。”

李彩鳳聞言心中有感激,但卻不便言表,只是道:“那便當你是答應了,回去就教我寫字吧。我估摸著即便皇上即刻就立了鈞兒為太子,他現在也還太小,要讀書恐怕也要等到七八歲了。”

馮保明白她的意思,順應的說道:“世子早慧,的確未必非要等到那時再開始讀書。”

“我也是這個意思。”李彩鳳一笑,倒沒想到能與馮保一拍即合,便道,“聽說你在宮裡是在司禮監當值,還是司禮監的秉筆。要進這司禮監可極不容易,這秉筆更是寥寥之數。我當初還奇怪皇上怎麼會捨得你讓你來照顧鈞兒,現下想來,原來是老天爺有這一層安排在裡面。由你教習鈞兒啟蒙,我看也不會比那翰林院的學士差。”

“才人過譽了,奴婢如何能當得起。能進翰林院做著學士的人,自然在才學上有他的過人之處。奴婢也是入宮後才得以學習,自知多有不如。”他雖這麼說,但聽到這樣的讚譽心裡還是十分歡喜的。畢竟從前先帝在時就誇讚過他的學識是司禮監拔尖的,先帝雖沒說勝過許多翰林學士,但他心裡卻覺得自己並不差那些學士什麼,相反某些人還遠遠不如自己。只是表面上還是保持著一貫做事的謙遜。

不過李彩鳳卻是個不愛拐彎抹角的人,她道:“我雖懂得不多,但覺得你好就是好,鈞兒的事便要交託給你了。”

“才人哪裡的話,奴婢定當盡心竭力便是,只是才人這麼說,奴婢可萬萬擔不起啊。”

“你答應便好,我就不說了。”李彩鳳一笑,走了幾步忽然又想起什麼,道,“不過這件事僅限於你我二人之間,可不要讓其他人知道。”

馮保自然知道其中利害,忙點頭:“奴婢明白,定會守口如瓶。”(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