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農曆十月廿三,小雪。

南易又收到方夢音從香塂寄過來的信件,透過特定的方式,從信件中提取關鍵字,組合成了一句話:貿易公司已經註冊,目前只招了一名接線員兼前臺,辦公室在柴灣的工廠大廈,下一步該怎麼做?

南易看完後,把信給燒掉,執筆回信。

信的篇幅很長,可乍一看就是日常瑣事,雞毛蒜皮,真正想要傳達的資訊,需要方夢音透過兩人約定好的方法進行解碼。

南易真實傳達的資訊:成立一家電子廠,生產電子錶和計算器,明年四月之前,囤積不低於十五萬,不高於二十萬只電子錶、一萬至兩萬個計算器。

一切從簡,能夠實現生產即可,暫無長期運營之規劃,做好套現準備;多吸收半導體人才,高薪養人;尋一服裝設計師,水平普通無所謂,聽話即可,備用……

若資金不足,可拿九龍倉股份去銀行抵押貸款。

條件限制,南易和方夢音之間只能用密信的方式進行聯絡,這也限制了南易無法進行微操,只能進行中長期的計劃。

這個年代,想打國際長途這是萬萬不可能的,只有極少數的特權人物才有機會打國際長途,而且只能打到蘇修。

這都是因為通訊的落後,跨境電纜鋪設和訊號傳輸技術都完全不具備。

而且這時候打電話,也存在無法保密的問題。

電話機沒有撥號鍵,就一個手柄,呼呼呼,搖上幾圈,“喂,總機,幫我接哪哪哪……”。

雙方通電話,總機那裡聲音倍甜的小姐姐是能聽到的。

雖說按照規定,偷聽別人通話是違規的,可什麼時候,有誰聽說過敢於以身試法的人銷聲匿跡了?

時不時的,總會一次跳一個或者一群代表出來彰顯一下他們依然還在。

跑了好幾個地方,繞了不少彎,南易搞回來一臺1974年產的葵花牌HL-1型盒式磁帶錄音機。

等待了幾天,冼耀東和冼為民就到了京城,冼為民身上還帶著幾盒鄧麗君和劉文正的歌曲磁帶。

“機器拿到了嗎?”

“拿到了,一臺母帶單放機,三十臺高速復錄子機。”

“說明書。”

南易把說明書整個看了一遍,說道:“母帶機是Studer的A80,復錄機是鬼子的小谷機器。教學錄像帶拿到了嗎?”

“也拿到了,你沒說,我也沒帶來。”

“沒事,我會儘快回一趟文昌圍,教會你們怎麼操作機器。”南易和冼耀東說完,又和冼為民說道:“為民,你回去以後就去羊城,找一份比較清閒的臨時工幹著。

多去畨禺那裡轉轉,結交偷偷摸摸在做生意的人,把磁帶生意介紹給他們。

去之前,先去粵劇團逛逛,學學怎麼化妝,怎麼粘假鬍子,再去配一副眼鏡,千萬不要讓別人摸到你的底子。”

南易說著,又拿出一個包裹,“裡面有1500塊錢,各種票還有一大堆,有這些也夠你在羊城開啟局面了。”

“好,我知道怎麼做。”

“萬事小心,要是遇到事情,記住一個原則:舍財不捨命。”

“好,我一定會小心。”

一邊說著,南易帶著兩人去了百花深處的四合院。

整治了一點吃的,三人邊吃邊談。

“冼叔,最近的報紙有看過嗎?”

“南易,你指的什麼?”

“算了,看你的樣子也應該沒看過,我直接說吧。大事呢,上頭已經在討論要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給農民鬆綁,給經濟注入活力。

從1965年開始,我們國家在國際上的GDP排名一直在降,連印剫阿三都壓在我們頭上,搞活經濟,讓百姓富裕起來,這會是未來的主題。

所以,要不了多久,個人應該就可以做生意了。

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多半是要被毒死的。咱們不去做這個出頭鳥,個人先放一放,咱們先考慮文昌圍這個大集體。

生產隊開展副業,這一直是上頭所提倡的,咱們文昌圍也要開展副業,建立自己的集體所有制工廠。

五十年代,大家的穿衣是怎麼樣的,冼叔你應該還有印象吧?”

“當然有,那時候服裝款式多啊,男的西裝,女的旗袍,羊城開埠早,本來國外各種玩意都傳進來,衣服花裡胡哨的,什麼都有。

這後來,就變成一片藍、半片白,每個人穿的都差不多,單調的很。

不過,這次火車過來,在火車上也看到幾個女的穿那個看起來很好看的……那衣服叫什麼來著。”

“應該是大衣。”

“估計是,那衣服穿起來,人都顯得好看多了。”

“我要說的第二點就是關於衣服,現在姑娘們愛俏了,的確良早就穿膩了,她們想要穿點不一樣的。可我在供銷社、百貨大樓裡看了,衣服也沒有多少新款式。

趁著國內的服裝廠還沒有反應過來,咱們文昌圍開一家服裝廠,就生產香塂的流行款式。

你回去以後,把廠子開起來,然後去機械廠採購用電的縫紉機,去紡織廠採購布料,東西到位後,就讓婦女們先練起來。

等練好了,就開始組織生產,廠長呢,就讓耀國叔管著,他有帶兵經驗,管人合適。

冼叔你呢,樣品出來以後,就開始跑供銷社採購科的門路,一個城市一個城市跑,不要幹跑,請客吃飯、送禮,再搞一個銷售返點。”

“什麼是銷售返點?”

“我打個比方吧,比如寶安的供銷社,我們預計可以銷掉1000件,只要供銷社完成了,我們就給他們100塊的銷售獎勵,這就是返點。”

“懂了,給他們點好處,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差不多,關鍵的一點,你得搞清楚,這個返點該給誰。具體問題,你要具體分析,到底給誰能讓我們的銷量提高。反正有這麼一筆預算,具體給誰我不管,我只看結果。”

南易說話的時候,已經故意把自己置身於發號司令的角色,潛移默化的讓冼耀東接受這個轉變。

“給個人也行?”

“我說了,隨便你給誰,你自己揣著我都沒意見,我只看銷量。”

“好,我知了。”

“還有,磁帶生意,是咱們三個人的,我拿五成,為民你三成,冼叔你兩成,有意見嗎?”

“我沒意見,我的出力最少,拿最少也是應該的。”冼耀東說道。

“我也沒意見,三成已經不少了,南易,你都沒讓我出本錢,我都有點掛不住。”

“沒事,現在剛起步,咱們就這麼粗略的分。以後再做其他生意,就得坐下來四四六六的算清楚,出資多少,出力多少,該佔多少就多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再跟你們解釋一下,為什麼現在要做磁帶生意。

從上個月開始,錄音機已經被允許由探親的華僑自塂奧帶到內地;各類學校用於教學的錄音機,也不再實行專項報批手續;

而且,商業部組建的赴香塂考察小組,從香塂康立公司以每臺93港幣的價格,購買了1萬臺盒式收錄機。

東西已經到京城,百貨大樓也已經擺出來賣,一臺200塊,夠貴的。

有收錄機,就得有磁帶,內地那些歌,大部分人都聽膩了。幾百塊的收錄機都買了,也不介意花幾塊錢買盒磁帶聽。

一盒磁帶,我們的成本大概是四毛,咱們出廠價不賣貴,量大的按三塊出,量少按三塊五、四塊出,給批發商留點利潤,終端價控制在六七塊左右。”

“這生意能做長嗎?”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