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易:“斯嘉麗。”

斯嘉麗:“看過郵件了?”

南易:“嗯哼,稍等,蕾切爾馬上上線。”

蕾切爾:“我在。”

南易:“OK,蕾切爾,你認為微軟的收購要約能獲得司法部批准嗎?”

有個人叫愛德華·羅伯茨,現在是個醫生,早些年,他成立MITS公司,生產可編程計算器,一開始生意做得不咋地,差點就要倒閉了,可鬼使神差的,他於1974年推出最早基於英特爾微處理器的個人電腦“Altair 8800”。

也因此,他被人稱為PC之父。

他的光芒照耀了一個叫喬布斯的人,喬布斯跟隨羅伯茨大神的腳印建立了蘋果,同時他的光芒也照耀了兩個猶太人在校生保羅·艾倫、比爾·蓋茨。

蓋茨一看到Altair的訊息,頓時仰天大笑,“哈哈哈,我諸葛·蓋茨的機會來啦。”

蓋茨很清楚,PC的出現,等於開啟了計算機的新紀元,於是,他給羅伯茨打了個電話,聲稱要給Altair研製一門專用語言,也就是Basic,一個學生仔嘴上無毛,羅伯茨自然是將信將疑,只是讓蓋茨先弄個DEMO看看。

蓋茨對這個機會非常珍惜,拉著艾倫在哈佛阿肯計算機中心沒日沒夜幹了八個星期,為Altair編寫出Basic語言。

寫好之後,兩人興沖沖地就去給羅伯茨演示,羅伯茨一看,兩個後生仔不錯,就想把兩人拉進MITS。這算是中了蓋茨兩人的下懷,兩人自然是連連答應,只不過為了保險,艾倫先輟學去了MITS,蓋茨則是先不坐班,以兼職的形式加入。

1975年春天,艾倫進入MITS,擔任軟件部經理,過了一段時間,艾倫發現羅伯茨這人好晃點,趕緊把唸完二年級的蓋茨叫了過去,兩人一邊繼續完善Basic,一邊註冊了一家叫微軟的公司持有Basic的所有權。

1975年7月下旬,蓋茨兩人與羅伯茨簽署了協議:期限十年,允許MITS在全世界範圍內使用和轉讓Basic及原始碼,包括第三方。

根據協議,蓋茨兩人最多可獲利18萬美元,錢不是很多,但卻可以讓微軟寄生在MITS,並搭上順風車。

搞定了Basic,羅伯茨就在全美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宣傳,MITS的生意蒸蒸日上,藉助Altair的風行,Basic語言也推廣開來,微軟贏得了Ge和Nce兩位大客戶,微軟名氣大振,腰桿子一下子硬了起來。

後來,MITS內部出現波動,羅伯茨要將MITS賣給Perterc公司,Perterc堅持要把Basic當作交易的一部分,按照當時羅伯茨和蓋茨兩人簽署的協議,羅伯茨有權利把Basic交易出去,但是存在一定的爭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有爭議等於有利蓋茨,別忘了蓋茨老爹是幹嘛的,全美排得上號的律師,更別提他老媽,就是在蓋茨老爹的幫助下,經過幾場官司,Basic的所有權還是牢牢地掌握在微軟手裡,MITS成了微軟崛起的第一塊踏腳石。

用後來者的眼光返回去再看,最初的微機使用者就是一幫二逼青年,他們穿牛仔褲、聽搖滾、不滿現狀、懷著將計算機還給人民的信念,圖謀改變世界。

他們依靠俱樂部和展銷會,彼此交流、互購產品,他們拒絕赤裸裸的商業,他們不像蓋茨一般野心勃勃,目光直接鎖定財富,而是出於某種信仰,一種痴迷的愛好。

1975年成立的家釀計算機俱樂部,是當時最著名的微機使用者聯絡的紐帶,它主張開放制度,向所有人免費傳播軟體編碼和內部執行情況,正是這種開放的理想,促成了早期的PC業,因為他們是早期最主要的消費者、發明者、革新者和製造者。

可以說,最早面向個人的軟體都倡導免費思想,軟件作者不圖利,就想聽同好者說聲“大哥你真牛逼”。

如果PC是按照這種模式發展下去,它永遠不可能普及起來,只會成為一個小圈子的玩物,還好,當時的蓋茨已經有非常成熟的商業思維——透過免費的方式,先把Basic推廣出去,等使用的人多了,再慢慢想辦法收錢。

藉著家釀計算機俱樂部,Basic的名聲愈發響亮,當時間到1976年,蓋茨覺得時機成熟,於是在一月份,他寫一封致業餘愛好者的公開信,發表在家釀俱樂部通訊和其他一些地方。

在信中,他指責對Basic的廣泛非法複製行為,並將這樣做的業餘愛好者稱為是竊賊,他在信中寫道:“我們賣給業餘愛好者所收到的專利使用費算下來,使我們花在Altair Basic語言上的時間,每小時只價值2美元,為什麼會這樣呢?

大多數業餘愛好者想必都明白,你們當中的許多人使用的是偷竊軟體,硬體必須花錢去買,軟體卻可以分享,但是,有誰去關心過研究出成果的人有沒有得到報酬呢?”

這封信成了微軟發展的旗幟和宣言,經過改良,先普及再收費,也成了微軟的產品推廣不二法寶。

如果說Basic算得上是PC語言的一種創新,那自從Basic後,微軟就沒有所謂的創新了,MS-DOS是在QuidDirty的基礎上改造的,而QuidDirty是在當時比較牛逼的作業系統CP/M的老版本8086上做出修改和簡化而成。

MS-DOS其實是當時IBM急於進入PC市場,不知道什麼原因未和CP/M達成協議,轉而和微軟進行聯合開發新的作業系統,而微軟為了趕時間,才有了上述的舉措。

所以,嚴格來說,MS-DOS是CP/M的三孫子,且血統純正,絕對是親生的。

微軟在榜上IBM這棵大樹後,一發不可收拾,趴在藍色巨人身上慢慢壯大,但當時IBM負責PC部門的人叫埃斯特利奇,這是一位牛人,任憑蓋茨奸似鬼,他照樣壓得蓋茨無法動彈。

事情非常奇怪,埃斯特利奇掌管IBM的PC部門不到四年時間,為IBM帶來40億美元的收入,按說是一位大功臣,可這位大功臣很快就靠邊站了,換上一個叫洛尹的人。

IBM這番操作大概肯定和後世被誤傳為IBM董事的蓋茨母親無關,蓋茨母親沒有在IBM上過班,她其實是第一洲際銀行的高管,她爹好像是第一洲際銀行的股東,第一洲際銀行好像有一點點IBM的股份,蓋茨母親實際上和IBM一竿子打不著。

1985年6月,微軟和IBM達成協議,聯合開發OS/2作業系統。根據協議,IBM在自己的電腦上可隨意安裝,幾乎分文不取,但允許微軟向其他電腦廠商收取OS/2的使用費。

當時IBM在PC市場擁有絕對優勢,兼容機份額極低,洛尹幾乎不假思索就同意了,到了1989年,兼容機市場已達到80%的份額,微軟在作業系統的許可費上,短短幾年就營收20億美元。

再後來,微軟和IBM在OS/2上的合作沒有繼續,微軟轉而開始“研發”indows95是OS/2的義子,windows3.0及前面的版本是OS/2的親子。

從Basidows1.0,微軟所走的是一條寄生之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上爬,等到Windows3.0面世,微軟自己已經是巨人,但它並沒有走向創新之路,沒有成為PC界的一面旗幟,而是悄悄去了一趟西湖梅莊,拜見任我行任前輩,潛心修煉吸星大法,等到學成,結合自身特點,把它改成吸軟大法。

某日,蓋茨站在西雅圖之巔,運起吸軟大法,erfect被他吸了過來,他把Word留下,一腳把Star、Perfect踢開,接著又吸來了Lotus 1-2-3,看著這個怪異的名字,他不知道該怎麼做分割,乾脆給它取了個新名字“Excel”。

就這麼吸呀吸,微軟愈發強大,1989年的某一天,蓋茨對財捷的產品Qui財務軟件產生了興趣,他又站到山頂運起吸軟大法,對著財捷的方向反覆吸了幾次,可Qui就是紋絲不動。

既然吸不動,那就算了,蓋茨並未氣餒,微軟已是兵強馬壯,乾脆自己寫一個MS-Money與Qui競爭,可也邪了門了,MS-Money居然被Qui按在地上摩擦,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而且還眼睜睜地看著財捷上市。

蓋茨一瞧,不行啊,我得再吸一次。

於是,去年,蓋茨再次發功,顯然是失敗了,不然也不會有這次發功。

說起來是非戰之罪,並不是微軟幹不過財捷,而是司法部把微軟給按住了,理由很簡單,倆字,壟斷。

1990年,聯邦貿易委員會就已經注意到微軟,因為微軟的捆綁銷售方式正是反壟斷法的專政對象之一,不過微軟作為信息時代的美國傳奇,背後又有能量巨大的股東,自然被網開一面,司法部只是做出限制性裁決。

這邊剛裁決,另一邊,蓋茨又想吸財捷,司法部就覺得這個小家夥一點都不懂事,給臉不要,乾脆就把他按住了,現在風頭還沒過去,蓋茨居然還要頂風作桉,所以,南易才有此一問。

蕾切爾:“不太可能,微軟已經違反了反壟斷法,只是因為股東的運作還有出於國家資訊戰略(抑制歐洲)的考慮,微軟才沒有吃到大的罰單。”

南易:“斯嘉麗,有運作的可能嗎?”

斯嘉麗:“No,只是一次商業兼併,不涉及國家安全,沒有人會同意動搖法律精神。”

南易對斯嘉麗的話嗤之以鼻,扯什麼法律精神,無非就是這場兼併只是小家夥的蹦躂,不涉及太高層面的利益,沒人會丟擲一個特事特辦的“特”字,就按照規矩來,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OK,我建議在二級市場買入一點財捷的股份,一旦傳出微軟收購失敗的訊息,我相信財捷的股價會往上漲。”

斯嘉麗不置可否地說道:“可以漲一倍嗎?”

南易聞言,略有點尷尬,財捷的市值不過一億美元出頭,在泛美控投持股的企業當中,它只是一個小家夥,單純從市值來說,蕾切爾根本沒必要詢問斯嘉麗和南易的意見,她直接就可以做出決定。

只是在很早之前,南易就交代過蕾切爾,任何與電腦相關企業的事務都要告知他,斯嘉麗的話其實是在抱怨,一家小企業的事務不但要發郵件,還要開一個如此高階別的電話會議,有點小題大做。

“一倍應該不可能,蕾切爾,二級市場。”

蕾切爾:“OK,我會讓人關注。”

結束電話會議,南易撥出TTM,建了一個討論組和柯漢林、南若玢聊了一下South瀏覽器的事。

不管是南天門還是南易對South瀏覽器都不夠重視,只把它當做一個輔助工具,並沒有作為一個獨立的產品去好好運作它,之前市場佔有率緊隨網景其後只是運氣使然,市面上,靠譜的瀏覽器就這麼兩個,South瀏覽器功能又更勝網景一籌,儘管如此,也是排在網景之後。

既然不重視,也沒打算獨立運作,乾脆趁著現在市場佔有率還行,網景又是財大氣粗之際,直接賣給它拉倒。

這件事情,南易交給南若玢去運作,不全要錢,要股加錢,網景的股票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持有股票會更划算,就看凍結期怎麼談,時間太長就不好玩了。

討論組的討論結束後不到二十分鍾,南若玢給南易打來電話。

“爸爸,要不要增加一個步驟?”

“什麼?”

“名媛資本以6000萬美元收購South瀏覽器20%的股份。”

南易略一思考就笑道:“小丫頭挺會算啊,這個價格恰到好處,只是名媛資本佔用這麼大一筆資金未必划算,股東們不一定會同意哦。”

南易對South瀏覽器的估值是1.4億美元,談判的時候發揮得好,可能還能再多一兩千萬,南若玢報出的價格顯然已經把網景股價的升值預期都一併考慮進去,並形成一個風險轉移、共擔的局面。

“梅根她們會同意的,名媛資本剛募集了不少資金。”

“好吧,我個人同意你的意見,你去找柯漢林談。還有,別忘記問易仔的意見,它也是股東。”

“嘿嘿,易仔肯定會同意。”

南易寵溺地說道:“鬼靈精,別熬夜,早點睡。”

“知道啦,爸爸,早安。”

“晚安。”

再次結束通話,南易撥出Qui研究了一會,從友商的產品上取取經。

飛龍軟體和財捷會成為實打實的友商,Qui不可能在華國大賣,飛龍軟體將來的財務軟件也壓根沒機會擠進美國市場,兩者之間不會成為競爭對手,等飛龍軟體架子搭起來,可以讓骨幹去財捷參觀一下。

中午,南易懶得出門,準備給自己下碗麵對付一下,正準備往廚房走,長條桌上的電話響了,劉貞的那部固話。

南易覺得挺新鮮,劉貞早就配手機了,家裡的固話幾乎成了擺設,劉貞調回京城後一次也沒響過,今兒怎麼響了。

雖說新鮮,南易也沒打算接,真有要緊事找劉貞,打電話的人肯定能有辦法直接找到劉貞,不用他瞎操心。

等南易到廚房坐上水,出了客廳,電話居然還在響,這下他不接不行了。

“你好,劉貞在班上,請打她辦公室電話。”南易接起電話直接拋過去一句話。

“我不找劉貞,找你。”

南易一聽聲音就知道對面是閔金生,前幾年步步高昇,一直從區裡升到部委擔任要職,按說他和閔金生管的口子沒什麼公事上的交集,怎麼會打電話過來,而且打的還是劉貞的固話,閔金生知道他手機啊。

“閔叔叔,您怎麼把電話打到這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