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後方站著一隊手捧聖旨太監,剛剛斬了三十七位朝中重臣的那個傳旨太監拿著聖旨,領著下方的一隊軍士,往城內趕去,這讓不少裡祭臺比較近的人緊張無比。

“接著宣旨”崇禎冷冷的對著身後的太監命令道,現如今大明的官場已經腐爛到骨頭裡了,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想要有作為的皇帝,倒黴的是在這期間遇到了小冰河時期,導致大明是天災不斷,貪官汙吏又使得人禍不止,這一系列天災人禍讓如今的大明帝國搖搖欲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自己早來這個世界幾十年,穿越成為神宗皇帝,那自己就有了足夠的時間以溫和的手法慢慢的調理這個腐敗的國度,哪怕穿越到光宗皇帝,帝國也還有著幾十年的國運,讓自己揮霍,不至於用到現在的極端手段,這一次殺戮過後,崇禎已經看到了,一個暴君的帽子已經往自己的頭上卡下來了。

剛剛宣旨的司禮監太監現如今已經帶著一對兵馬,前往被殺頭的那三十七位朝中重臣的京城住宅,去抄家抓人,清理家產了,接到崇禎的命令,列隊最前方的一位捧著聖旨的太監上前宣讀聖旨,那尖細的聲音再次徹響整個天壇。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內閣官員辜負聖恩,身在其位,不謀其政,以至於大明國力衰退,收復失地無望,今解散內閣,所有原內閣成員押入大牢,等待省察,欽此”宣完旨意後,原本那些內閣大佬全部癱軟在地,被身後士兵拖出人群,然後有宣旨太監領著聖旨壓入北鎮撫司,等待東廠的省察,經過剛剛那一輪殺戮,剩下的內閣也沒幾人了,之所以特地派太監去押送,那是崇禎看上了那些內閣的大臣的銀子。

對於這群養尊處優的大臣,崇禎不認為有那個是硬骨頭,進了北鎮撫司大牢,錦衣衛的那些審訊手段可不是這群儒生可以受得住的,錦衣衛審訊,太監抄家,自己手下的大特務機關絕對會把那些內閣成員的所有家產都扒出來。

看到崇禎就這樣大手一揮的砍了一批東林大佬。抓了一批內閣高官,剩下人更加惶惶不安,可是皇帝沒有發話,誰也不敢站起來,官做到這一步,誰敢說自己的屁股是乾乾淨淨的,想到錦衣衛和東廠那恐怖的偵察能力以及北鎮撫司的刑罰手段,在場的眾人,誰也不敢做那出頭鳥,只要大明還在,那終究休要自己這批人來幫忙治理天下,現如今整個天壇附近足有萬多人,皇上怎麼也不可能殺光的,不過看目前的情況,估計有不少撈錢太過的官員要倒黴了。

這一次麼有等崇禎的命令,後面的太監接著上前再次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六部尚書,瀆職貪汙,以權謀私,導致朝綱不穩,為重振大明,今重立六部,命

孫承宗為吏部尚書,左右侍郎日後待定。

秦良玉為兵部尚書,孫傳庭為兵部左侍郎,盧象升兵部右侍郎。

徐光啟為工部尚書,孫元化為工部左侍郎,畢設康工部右侍郎。

楊廷麟為刑部尚書,左右侍郎日後待定。

史可法為戶部尚書,楊嗣昌為戶部左侍郎,右侍郎待定。

劉宗周為禮部尚書,瞿式耜為禮部左侍郎,右侍郎待定。”

經過這兩道聖旨,崇禎朝的內閣被解散,六部尚書換人,原本兵部尚書的人員崇禎是打算用孫承宗的,後來仔細一思考又放棄了這個打算,現如今的大明不缺少能打仗,肯犧牲的將領,上到戰略部署,下到領兵作戰,秦良玉的能力不必孫承宗差,現如今秦良玉總督薊遼,是一個比孫承宗更加適合兵部尚書的人選。

現如今大明不是缺少能打仗的人,上戰場的帥才有,秦良玉,孫傳庭,盧象升,次一點將才有,滿桂,趙率教,侯世祿,黃得功等等一大堆人選,但是能處理內政,知人,識人,用人都能處理的好的,目前來說也就孫承宗一人了,也許未來的史可法也是一個內政的人才,但是現在他還年輕,很多事物都沒有孫承宗處理的那麼圓滑。

孫承宗是一個老臣,在目前崇禎身邊諸多能臣裡,唯一一個資格最老,也好是對大明內部官場最為熟悉的一個人,他的作戰能力有幾人都能夠代替他,但是他對朝堂的瞭解,絕對沒人能夠超越他,用孫承宗來做吏部尚書,把他放到提撥有用人才,打擊貪汙腐敗的位置上,對帝國來說絕對要比讓這位老人上戰場起的作用大得多。

大明現在需要的不是窮兵黷武,大明需要的是修生養息,只要大明挺過了這一段艱苦的小冰河時期,區區女真人,崇禎還真沒放在眼裡。

經過這一番的替換,在等到一到兩年,那批在詔獄裡,被各位老臣收為弟子的士子,外出做官,到時有了朝中各個位高權重的老師支援,到了地方掌握實權還是很容易的,等到這批人成長起來,崇禎對於帝國的掌控再次達到了一個新的臺階,到時候,不論是改革還是開海禁,自己身後都將有著一批堅定的支援著。(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