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海關,崇禎終於看到了這個世界的第一雄關,可是說實在的,崇禎並沒有那麼多震撼,自己皇城的城牆要比山海關的高的多,建築這東西,見得多了,也就那麼回事。

遠處的遼東灣海面,一支船隊在海面上緩緩的北行。因為沒有風,船隊航行的速度很慢。顯然那就是福建巡撫南居益南率領的船隊。

“秦愛卿,朕打算以後這遼東的事就託付給愛卿,這三海關的防禦就交由你的人來接手,你看你部下誰人合適”這三海關不論如何崇禎都不會讓袁崇煥或者祖大壽繼續掌管了,自己身邊的主要將領,崇禎考慮良久,最終決定讓秦良玉來接替袁崇煥的位置。

“皇上,臣的兄長和弟弟秦邦屏、秦民屏二人可勝任山海關總兵一職”對於和女真人作戰秦良玉從不懼怕,也不認為女真人不可力敵,根據後世的戰績看來,崇禎也認為秦良玉的軍事才能比袁崇煥強得多,更難得的是,秦良玉對於大明的忠心,絕對不是以後吳三桂那個反骨仔可比擬的,相信三海關在秦良玉的手裡會讓皇太極無比忌憚,不再像袁崇煥時期那樣,女真人直接忽視了遼東軍,敢放棄防守率領全部主力繞道入關。

“很好,宣旨,今有偏將秦邦屏,戰功顯著,深得朕心,調任為山海關總兵一職,原三海關總兵趙率教進京述職,另作安排”趙率教崇禎不打算留他在三海關,以後會有他用。

“末將秦邦屏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接任了三海關的秦邦屏,一臉欣喜,這可是升官了,現在自己可比妹妹秦良玉在石柱手裡掌握的兵馬還要多,能不高興嗎。

“別開心的太早了,朕在給你留下三十門紅衣大炮,不過要是這三海關出了什麼問題,朕唯你是問”這個秦邦屏也是為帝國戰死的一位將軍,雖然能力一般,可是架不住人家願意為大民死戰啊,對於現在的崇禎來說,什麼能力都是次要的,只要不是個慫包坑貨,肯為帝國獻身,願意為大明戰死,完全聽從自己號令,要比那些有能力的沒氣節甚至會成為軍閥的將領靠譜多了。

“臣福建巡撫南居益,參見皇上”看到崇禎到來,海上的南居益立馬放出小船上岸。過來覲見。

“起來吧”看到南居益率領的船隻,崇禎沒想到當年鄭和帶領下縱橫大洋的大民水師,居然會破落到如今的地步,看著破舊的大船,崇禎也有些無語,就是南居益乘坐的旗艦,也沒幾門大炮,更談不上什麼海戰的能力了。

在處理好三海關的防守問題,崇禎帶著親衛登上了福建巡撫南居益的船隊,陪崇禎上船的還有孫承宗,不過盧象升和秦良玉就沒有這個好運了,崇禎帶出來的軍隊,除去留在三海關的5萬人手,1萬新軍還剩下7萬,其中萬是重騎兵,現在這些騎兵和盧象升的部隊回合後,除了少數戰損的也還有接近四萬人的規模,崇禎把這些騎兵全部交由盧象升帶領。剩餘的5萬步卒和萬白桿兵,則歸秦良玉節制。

別看有八十多艘船,可都不是什麼大船,根本裝不了十幾萬大軍,騎兵在盧象升的帶領下,疾馳在大軍前方做前鋒,這八十艘船裝了多人馬和剩餘的五十門大炮,也就裝的差不多了,在後方的秦良玉率領5萬步卒,輕裝上陣,後勤輜重全部放在了大船上,大軍行軍速度加快不少。

日後崇禎看到了立在海邊的寧遠城。在看到三海關方向大軍壓境,天空飄揚起的大明皇旗,何可綱知道是崇禎來了,立馬帶人出城迎接。

船隊裡放出一艘小船接何可綱上船。見到崇禎何可綱立馬上前請罪,和祖大壽不一樣,何可綱可是大明的死忠,在原來的歷史,大凌河之戰祖大壽何可綱孤軍被困。二人意見相左,祖大壽被迫投降了,何可綱寧死不屈,最終祖大壽詐降,不過為了取得金人的信任,殺害了何可綱。

在大凌河那樣的困境下,祖大壽提出投降,所有人都同意了,就眼前這個死心眼的漢子,寧死不從,大罵不屈。崇禎不相信眼前的漢子,會背叛自己,背叛大明。

“起來吧,朕相信愛卿是個鐵錚錚的漢子,定然不會犯上作亂,你說說原因吧”(糾正一處錯誤,原本是祖大壽留守三海關,何可綱支援遵化城,現在我改了一下,祖大壽去支援遵化,何可綱留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臣,謝皇上的信任,原本督師遣臣駐守三海關,前段時間去支援遵化的祖大壽回到三海關,命臣領兵前往寧遠城駐守,在臣率軍離開不久後,發現後方火光衝天,遣人回去檢視,發現三海關大火沖天,後方祖大壽率軍而來,臣擔心情況有變,率軍連夜奔赴寧遠,駐守寧遠後,祖大壽前來叫門,臣閉門不出,無奈之下祖大壽率兵北去。”何可綱作為寧遠總兵,自然有著自己的親信,發現情況不對,自然可以率領自己的嫡系據城而守和祖大壽分庭抗禮。

要說祖大壽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可是這個傢伙有時候做出的事就是一個白痴,原本歷史裡,崇禎剛抓了袁崇煥還沒怎麼著,祖大壽這個傢伙就領兵毀三海關逃跑了,崇禎怎麼下旨也不回來,偏偏這個傢伙收到袁崇煥的書信後,立馬屁顛顛再次率兵回去勤王了,你這那是想要救袁崇煥啊,這明顯是在坑他,那個皇帝能接受自己對軍隊的掌控力還不如一個被關押在大牢裡將領,祖大壽這明顯是在把袁崇煥往死裡逼啊。

最後袁崇煥被崇禎殺了,祖大壽這傢伙還繼續做他的將軍,後來投降了女真人,又跑了回來,崇禎不但沒有計較甚至還升他官了,不過崇禎三次下詔,命祖大壽進京覲見,祖大壽都藉故推辭,始終堅守在錦州城裡,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祖大壽絕對不是什麼好東西,把他留在錦州遲早又一個軍閥。(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