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都北京城的一個皇莊內,崇禎看著自己眼前的這個蒸汽機,一副糾結的表情,自己特意開闢的這個皇莊,召集了大量的工部匠人,親自主持這次劃時代的研究,耗時個多月,經歷不斷的摸索改進最終製造出了大明帝國的第一臺蒸汽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皇莊的大院內,一個磚砌的大鍋爐,上方架著一口特製的大鍋,鍋的形狀猶如一個被封住了底部的老式煤油燈燈罩,此時這個奇怪的大鍋內部裝了大半的井水,下方燃起的大火為這個鍋爐提供內源源不斷的能量,讓上方那個鐵製的圓形煙筒一樣的裝置源源不斷的往外冒出大量蒸汽。其中一個連線著車輪的活塞伸入了那個奇怪的煙筒,被下方蒸汽頂上去,然後就是一陣白氣蒸騰而出,蒸汽得到釋放後,活塞在連線的車輪的慣性下,再一次被壓下去,然後被蒸汽頂上來,派出氣體,再次壓下去,反覆往返,循環不斷。

蒸汽機是弄出來,可是這玩意,別看它自己滴溜溜的轉的歡快,可是經過測試,根本就不能對外做什麼工,就這點力氣,一輛空載的四輪馬車想要驅動都困難。再加上這玩意那麼大體積,小點的四輪馬車都放不下,想要進入實用階段,沒有個十來年的改進估計是別想了,就目前的情況,能弄出這個玩意,就是自己的極限了,至於改進什麼的,自己前世也不是專業搞這一行的,那已經脫離了自己所認知的原理範疇,剩餘的工作只能交給那些工匠自己研究了。

不論是發電機還是蒸汽機,在自己後世那個世界,只要接受過九年有義務教育的,沒在課堂裡睡覺的,沒有幾個是不知道原理,有著一群工匠配合弄個簡易的發電機和蒸汽機都不難,難就難在對外做工,這一點讓崇禎想起了後世的一些所謂的“永動機”利用重力同樣能不停的自我運動,可是那些“永動機”不能對外做工,要來何用,自己的發電機剛弄出來的時候,也是這個情況,崇禎曾經想要架設高壓電網的用來守城用的,可是就那點電力,根本就不現實,接上大規模電網,根本就電不死人,就是用來傳輸訊號,目前的極限也就能傳個十來公里,再遠電壓就不夠了。

沒辦法自己只好每隔十來公里就設定一個中轉站,就是北京城到山海關,來回傳遞訊息也要經過二三十個諜報司中轉站,雖然要經過層層傳遞,可畢竟是跨時代的產品,就是這樣的傳輸訊息的效率,也不是所謂的八百裡加急可以比擬的。

就現在蒸汽機這種情況,發出的那一點力氣也就只能帶動一些發電機還可以,想要修建鐵路,遙遙無期啊,目前發電機現在大多使用的是河流之力帶動的水車,沒有河水的地方使用的是牲口帶動的轉盤,透過齒輪加速後連線發電機用來發電。現在冒然新建這種不成熟的蒸汽機,會照成極大的浪費,還是等蒸汽機在成熟一點後在考慮此事比較靠譜。

“皇上,山西急報”王承恩呈上來一份諜報司派人加急送來的最新情報。

“這件事曹化淳和周遇吉做的不錯,立馬傳令曹化淳,讓山西那邊的皇商,接管晉商的所有店鋪門店,同時晉商的所有的物資任何人都不許動,讓皇商全面接管,藉助晉商現有的遺產,朕要皇商在最短時間內取代晉商成為大明頂級的商行”崇禎結果情報稅收翻開檢視,頓時龍心大悅,沒想到晉商那邊真的敲出那麼多錢,這下子自己可要輕鬆多了。

雖然自己這些年派遣大量宮內太監組建自己的屬於自己的商行,但是效果並不理想,雖然藉助了各地驛站的便利和平價倉庫的存在讓皇商的規模上來了,然而每年賺的那點錢,除去驛站和商行自身的開銷根本就麼有多少餘錢,想要皇商反哺朝廷財政,目前的情況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皇商本應該大賺特賺的,只是這個時期,最賺錢的就是鹽、鐵、酒、茶、醋、礬等產品的買賣,這些本該是管制商品屬於皇商專賣的,現在都被各大商人世家把持,別說在核心商品了,就是鑄錢現在也不是中央的特權了,這些年來,自己雖然對大明修修補補,但是本質上大明還是那個腐朽的大明,自己的目前所作所為,也只是變相的延長了大明的國運,帝國的內部已經腐爛了,像是朝廷外派的山西巡撫周遇吉,陝西巡撫洪承疇之流雖然有著不世之材,可是在當地地方官報團的情況下,也很難有所作為。

現在的大明已經是積重難返,就是自己提拔了少數的精英,在大明這已經腐爛的官場裡也只能是舉步維艱難有作為。偌大一個大明國,稅收,鑄錢這樣的國家命脈都已經不再自己這個皇帝的掌控下了,可想而知這個國家已經腐爛到什麼地步了。

現在的帝國,急需一場打的變革,一場以自己這個帝國皇帝為領導的自上而下的變革。

“大伴讓人去通知戶部的恩科狀元劉若宰,讓他召集當初京城所有有著進士功名的士子,到時候朕在翰林院召見他們”這些士子,已經有一部分選著了參軍成為了軍師,幕僚一樣的存在,還有一部分跟著史可法去以工代賑了,就是這樣,在京師還有數千位擁有進士功名的士子,要知道當初恩科錄取的三甲士子有三百五十三人,第一甲賜進士及第,共三名,第二甲賜進士出身,共六十七名,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共二百八十三名。後來的每年崇禎都會開一次恩科,每一次錄取的人數不等,所有被錄取的士子都被崇禎留在京師,再加上後來被召集回京的那些以往多年積累下來的進士級別未出仕士子,現如今北京城有著進士功名的士子足有近千人的規模。

那麼多仕途不得志,考上進士還未為官的士子,這些人多是一些平苦百姓百姓出生,畢竟有錢有勢的有了進士功名後,早就有渠道弄個官員上任去了,誰還和一群苦哈哈在京城等著所謂的機緣。

(責編說要上架了,到時候希望大家支援一下,讓首定好看點,至於持續訂閱就看書友們的個人喜好和經濟狀況決定吧)(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