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

趙用齊帶著美婦修士三人來到營帳外,指著不遠處的一高兩矮三座山峰。

“中間的便是渭山,東側是東渭山、西側則是西渭山,等我們趙家上山之後,會在東渭山尋塊寶地,給諸位道友修煉所用。”

趙用齊早就想好了。

渭山主峰肯定不容外人染指,但兩座伴峰則可用來做些文章。

雖靈氣不如主峰。

但想來這些散修也不會計較。

他之所以願意收留這些散修,除不願意結仇外,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

只要他們在渭山附近居住。

某種意義上和趙家就算是利益共同體。

若是有妖邪怪異來臨,他們這些散修也得出份力,畢竟妖邪可不會管他們是不是趙家修士。

估計他們也有類似考慮。

想讓趙家承擔主要風險,他們則庇護在趙家之下。

兩方不過互有算計罷了。

“對了。”趙用齊突然想到什麼:“聽說渭山上還有許多野人,這些野人你們不能帶走,此處百廢待興,正是需要那些野人的時候。”

“這......”

美婦沒想到趙用齊會提到這個,她看向面容愁苦的中年修士:“那些凡人去留恐怕要白兄做主。”

“哦?”

趙用齊也看向白姓修士,問道:“莫不是白道友和這些凡人有所牽連?”

“趙族長有所不知。”

中年修士的臉色更加愁苦:“我們白家便是原本生存在渭山的家族,五年前......白家被不知哪來的樹妖覆滅後,便只剩下白某和千餘凡人,還望趙族長高抬貴手。”

“這樣啊。”

趙用齊微微皺眉:“可是千餘凡人佔據的地方可是不小......”

“白某願拿一千靈石作為交換。”中年修士露出肉痛之色。

“這......便依白道友。”

趙用齊臉上綻放出笑容。

他也是從大長老那裡得知白姓修士和渭山上凡人的關係,才故意挑起這個話題,趙家經營不易,能有賺靈石的機會自是不能放過。

由此也能看出。

為什麼那麼多小宗族,擠破腦袋想要邁入九品宗族的門檻。

其中的好處根本不是三言兩語能道來。

若趙家不是九品宗族,沒有佔據大義名分,這些散修何至於如此委曲求全。

......

和散修初步達成協議後。

也就不用趙家慢慢探查,散修便主動帶著趙家修士,將整個渭山的情況給摸透。

渭山上曾經有白家存在。

因此還殘留有許多建築,雖大多是殘垣斷壁,但在此基礎上進行修繕,也比憑空建設要快上幾分。

除了派遣凡人修建渭山。

還有件事情是重中之重。

便是“烈火八方陣”的佈置。

烈火八方陣。

其和普通的陣法不一樣,作為護宗護族的守山大陣,其最大的特點便是佔地面積廣闊,遠非尋常的陣法可以比擬,因此這種陣法的價值通常也在數萬甚至數十萬的靈石。

可以說是種“戰略物資”。

在趙用齊所掌握的資源裡,屬於最珍貴的那種。

三長老帶著兩位練氣後期的執事。

開始在渭山跑上跑下、來回奔波;以此確定烈火八方陣各個陣眼的位置。

另外。

趙家又設立個新的部門,曰——外務堂。

外務堂由趙崇雪掌管,手下暫只有兩名練氣中期的修士,專職負責和散修、野人接觸,目前她們正在東渭山選址,劃定散修的居住區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洞察術給趙崇雪的評語為——外粗內細、心思細膩。

加之她身為女性。

算是比較適合和散修接觸的人選。

而趙用齊自己。

除了日常的例行修煉,還開始著手基礎法術的參悟,他首先選定參悟的法術為:天眼術、冰錐術、御風術三種。

皆是常見的基礎術法。

他本來還想修行火球術,但沒有火系靈根,修煉火球術事倍功半,只能退而求其次,變為冰錐術。

另外。

在和美婦修士等散修的交流中,他也初步瞭解渭山周圍的人族勢力。

東南方向不用說。

雖然還有個雜品靈脈存在,但過於靠近黑山妖,危險性實在太高,因此除了不要命或是被人追殺的修士,尋常修士根本不會在那裡生存。

離渭山最近的大型人族勢力共有三個。

北部二百裡有個“青松谷”,其是八品勢力,谷內修士足有千餘名,築基修士也有兩位數,青松谷擁有的凡人數量高達百萬之巨,是渭山附近最大的人族勢力。

西面三百裡“蒼乳山鶴家”,鶴家和趙家一樣,都是九品家族,但他們擁有的可是貨真價實的九品靈脈,修士數量也有二三百位,明面上的築基修士有五位之多,遠非趙家可比。

東北方向二百餘裡“灰蘭山熊家”,其勢力與鶴家相差無幾,都是九品家族,修士數量也差不了多少。

除此這三個宗族三足鼎立。

還有幾個雜品靈脈,上面都是不入品級的宗族佔據,便不細表。

.......

一個半月後。

經過就地取材,渭山上已建造許多木製殿閣院落。

渭山下半部分是凡人居住之地,趙家近十萬的凡人環山居住,隨著凡人的數量擴大,將來會發展為伴山城池。

中上層則是修士居住的地方。

趙家修士只有六十餘位,再加上服侍的凡人侍女也就不到千人,一切從簡的情況下,是最容易建設的區域。

趙家所有修士和凡人加起來。

其實也不過佔據渭山的小半部分,還有很多區域空置,根本沒有足夠的人口填充。

所有建築中耗時最久。

也是最為精雕細琢的,當屬渭山上層的“渭山殿”。

這座渭山殿完全仿造原來洛國的渭山殿,佔地接近兩畝,分為主殿和兩個側殿,頂部全是精妙的鏤空設計,即讓陽光照射入內,也能阻擋風雨的侵襲。

總共用了一百零八根三人環抱粗的樹幹作為支撐樑柱,上面雕龍刻鳳,畫著各種奇珍異獸。

主殿上首是高達三丈的碧玉雲臺。

下首兩側則是兩排高大的石制靠背巨椅,靠背足有丈許高,每張石椅背後,都刻著碩大的“趙”字。

這日。

碧空如洗,萬里無雲。

趙家所有修士齊聚於“渭山殿”,由於修士稀少,人人皆可落座,全部看著上首雲臺位置的趙用齊。

趙家凡人也聚在山腳。

駐足仰首,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