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首陽山,是日出之時,南瞻部洲千山萬水中,最先一座接觸到日照的山峰。

這樣一座山應該不難找到才對,可是,關洛陽來得雖快,南瞻部洲的人族反應也快得很。

天界失衡之後,這片大陸開啟陣法,抵擋海嘯的同時,地脈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山水紛紛移位,靈氣湧動時,又塑造了很多新的山峰和湖泊,一個浩大的陣型,已經籠罩了整座大陸,使得這座大陸的高度,在逐漸拔升。

在人間萬界的保護機制下,個體力量所能夠運用的上限,也就只是影響萬里方圓的程度。

而南瞻部洲,廣闊數百萬裡,現在卻在同一個意志的引領之下,徹底脫離海面,升上高空。

這個陣法的玄奧之處,可見一斑,主陣之人的修為精深,也非同凡響。

但關洛陽的靈光盤旋在高空,略一推算,就察覺到,能夠出現這樣變相違背了人間萬界運轉規則的事情,主要還是因為,有一件至寶充當了陣法中樞的作用。

那件至寶,恐怕才是真正的首陽山。

果然,下一刻,整個南瞻部洲的一切事物,在靈光之中無限濃縮,似乎縮成了一個無法追朔的小點,消失在山洞內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高空中只剩下一座赤銅色的山峰,山上花草樹木水雖多,卻全部都帶著五金之氣,泛著純粹的赤銅光澤。

唯獨山峰正面,有一個黑漆漆的洞窟,洞口粗獷無比,能夠清楚的看到刀斧噼鑿而成的痕跡,也不知道究竟已經有多少歲月。

剛才南瞻部洲無限濃縮之後,所化的一點靈光,就是消失在這個洞窟之內。

洞窟內忽然亮起一點燭紅色的火光,火苗搖曳,傳出一個宏大的聲音。

“劫數提前爆發,界海掀起狂潮,各方動盪不安,道友不去庇護自家道脈離開人間,卻匆匆趕來首陽山,不知有何貴幹?”

這個聲音之中蘊含的每一點意念,都好像內含無量量虛空的變化,隨時可以平鋪開來,收攝森羅萬象,再蜷曲到一點之內。

這種特異的感覺,並非是洞主本身的神通意境,而應該是這座首陽山洞窟加持的神效。

其實,之前那一幕,也並非是南瞻部洲真的濃縮了,而是因為這個洞窟內部的空間無量廣大,所以在南瞻部洲移向洞窟之內的過程,才顯得整個部洲無限縮小了。

鴻蒙金榜在人間分明也受到了壓制,這件寶物卻無損其妙嗎?

關洛陽的靈光稍有波動,忽然顯化伏羲八卦,而後聚攏成人形影像。

“我與人間有大因果,更與人族有善緣,所以特來看看有沒有什麼幫得上忙的地方。”

“原來如此。”

洞中那個聲音多了一點和緩,“在下身為南瞻部洲人族首領,牽繫億萬子民安危,不便接待,還請道友海涵。”

“我將率眾前往軒轅聖地,倘若道友有心,閒暇之時,可以到軒轅聖地來做客。”

伏羲,女媧,神農,軒轅,帝嚳,唐堯,虞舜,夏禹。

這是八位人族前賢的稱號,也是人族八大“前古聖地”之名。

尋常聖地被開闢出來之後,只有以全盛規模,加持於開闢者身上,才能發揮出不遜天尊的戰力。

但是人族的八大前古聖地,在不知多少劫前,就已經打下根基,後來經過歷代人族強者的共同維護、修整,已經擺脫了尋常聖地自我衰滅的命運。

它們的開闢者早已不知所蹤,但尋常的帝君,只要得到認可,也可以在加持之下,發揮出天尊級別的實力。

而且,這種前古聖地的加持,比尋常的聖地更強,傳聞前古聖地之主,足與天尊中階的強者爭鋒。

另外,這八大前古聖地,還是諸天萬界中,人族的最高學府。

光是最近五十六億年來,就有不計其數的修行者、飛昇者,前往八大聖地之中進修。

其中許多人修煉有成後,不辭辛勞,願意常駐人間,隨緣向界海傳法,並治理生民,其中功德最深,最有成效者,便被奉為人間的人族共主。

目前的人族共主,就是一個飛昇者,曾經到唐堯聖地進修。

上古劫後,唐堯聖地累計已經出了九個人族共主。

所以,現在掌控這座首陽山的人族共主,又有一個稱號,叫做“九代唐堯”。

九代唐堯跟關洛陽聊天的同時,首陽山在空中略微一震,發出一聲玄音,掃遍整個人間。

很快,人間各處就有一道道靈光,突破虛空而來,沒入那個洞窟之內。

人族遍佈人間各處,當然不是只搬走一個南瞻部洲就了事。

九代唐堯這一聲玄音,叩問人間。

但凡人間生靈,若無他處可得庇護,又有人性者,都會受到玄音牽引,化為靈光而來,被收容到洞窟之內。

關洛陽隨意一眼看去,就知道那些靈光之中,也有許多從血脈上來講不是人的生物。

“原來首陽山所認可的人性,是指生而有欲,欲外有情,情外有理?”

“無論出身如何,生而有欲,情理共存,便是人。”

九代唐堯說道,“這並非只是首陽山的判定之法,自久遠劫來,無論天庭地府,諸天神佛,都要依此論斷。”

關洛陽輕輕點頭,說道:“可惜要庇護人間生靈容易,要守住萬界生靈,卻大不易,這場大劫之中,不知道太清赤明的人族,是不是已經有一個明確的態度?”

“交淺言深是大忌,道友這話問得急躁了。”

九代唐堯澹然道,“人族如何,非我一人所能論定,但至少我們八大前古聖地,將以自保為主,不去主動掀戰,但也不會輕易屈附於他人。”

大劫之中先求自保,是很正常的思維。

但同樣是求自保,手段也是大有不同的。

地府那邊的十殿閻王,除了三個叛徒之外,其他人所想的自保方式,就是緊密抱團、固守於地府而已。

結果就是外賊潛入、內外勾結,險些把地府給翻了個底朝天。

依關洛陽來說,對七殿閻王的這種做法,只能說是不置可否。

他們也沒準備害誰,但是手段上未免太保守了一點,必然落於被動,很難達成他們自己預期的目標。

而這個九代唐堯口中的自保,就頗有些值得琢磨的地方。

“不去主動掀戰”,真正心態保守的人,根本不會說出這種話來。

看來人族的八大聖地還是懂得,要先有不懼一戰的態度,才能真正儘可能的避免戰爭。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位九代唐堯,對關洛陽的戒備也太深了。

即使展露了伏羲畫影的因果,他也完全沒有半點真正付出信任的意思。

這種態度雖然不算錯,但好像顯得這位九代唐堯的心智不夠堅韌,有點過於緊張的感覺。

關洛陽並不認為,在人間這種環境下,自己一個投影,就能讓一個掌控至寶的帝君,產生這麼大的壓力。

除非是,他本身還背負著某種不為人知的重擔……

真空天魔,天尊境界,心靈之敏銳,幾乎可以說是時時刻刻在把玩諸天萬界的天機。

即使大劫之中,天機混亂,關洛陽的心境,也能自然而然地觸發一些更接近真相的判斷。

“哈,道友所言,跟我對這大劫的態度,也是不謀而合。”

關洛陽笑了一聲,“既然如此,我就不打擾道友遷移生民了。”

“等過些日子,界海平靜一些,再去軒轅聖地拜訪道友吧。”

洞中傳出的聲音平緩依舊:“在下一定備好靈茶仙果,靜等道友來訪。”

關洛陽一拱手,投影散去,靈光消逝。

洞窟中的燭火忽然膨脹了幾倍,左右一搖。

恍忽之間,整個人間都被放置在一朵虛幻的火苗之中,晃了晃。

這是一種探查手段,確定關洛陽的投影,確實已經散去。

並且也查探到了東海十洲那裡,鴻蒙金榜的情況,看到了關洛陽的真身。

如此玄妙的探查之法,不要說是人間內部,就算是人間附近的幾座聖地之主,其實也沒有察覺到任何異樣。

很快,首陽山洞窟中的燭火便收斂回去,恢復了原本的亮度。

東海十洲的山頭上,關洛陽若有所思,抬手對鴻蒙金榜一指。

金榜上垂落下來一道道濃郁的紫氣,覆蓋海面,隔絕永珍。

關洛陽的身影便在紫氣縈繞時,向下一沉,神不知鬼不覺的回到了冥界。

他也沒有去打擾那些閻王,只是立身於第一層冥界的邊界處,仰望人間。

首陽之山,懸空不動。

等到對玄音有所反應、需要被接引的生靈,都已經進入洞窟之中,九代唐堯又施展探察之法,將燭火晃了一晃。

首陽山的反饋是,沒有察覺任何異樣,九代唐堯這才駕馭法寶,從人間的虛空中緩緩澹去,前往界海。

混沌之中,惡浪駭然,波濤洶湧。

隱約可見,人間界的胎膜上,一座赤銅色的山影逐漸浮現出來,即將進入遍佈著混沌亂流的海面。

突然間,一團昏暗難言的陰影,浮現在人間界的胎膜附近。

首陽山剛剛脫離人間界,立刻就被這團暗影包圍,靈光震盪,卻始終無法脫身。

這個時候,如果身處首陽山的位置,向外看去,所看到的就不是什麼暗影。

而是一望無際,連綿無窮的青山綠水。

千重山巒,萬重高峰,大地由山根組成,天空由山頂撐起。

即使是有誰三千大千世界的山嶽全搬來,也遠遠不足以填滿眼前這麼多的山巒勝景。

九代唐堯運轉首陽山,略微一震,靈光燦然間,便碎了億萬山嶽,心中卻無比沉重。

首陽山在五十六億年前,就安頓於人間,歷代都用一種秘法祭煉。

只要擁有人族共主之位,接觸首陽山之後,就可以立刻獲得極深的掌控權,發揮出來的實力,不遜於那些聖地之主。

然而這樣的戰力,一擊之下,只是碎了億萬之數的山嶽。

可見這些山嶽質地之堅,恐怕每一座峰頭,都不遜於星河坍塌收縮之後形成的大混洞。

更可怕的是,當那些山脈環繞著首陽山轉動幾圈,剛才碎去的所有山巒,又重現出來,分毫無損。

“總攝諸天山形圖!”

九代唐堯聲音中透露出明顯的困惑,洞窟之中的燭火暴漲。

“天庭山部的根本大陣,不知是何方道友,用這樣的陣法來圍困我南瞻部洲的生靈?!”

雷火瘟鬥,山水丹辰,天庭八部,底蘊都深厚無比,可以說是總攬諸天萬界無數奇才天驕,培養出來的八個龐大派系。

山部,又稱為三山五嶽部,其實是囊括三才五行,掌管諸天萬界的土地山神、星陸神靈,權柄極重,麾下一眾仙神,最善調控五行之力。

只見無窮山形間,五個半虛半實的人影,浮現出來。

“到了這個時候,你還裝什麼呢?”

笑聲忽遠忽近,縈繞山中,那五個人影也忽大忽小,來去不定。

“人族好深的算計,五十六億年來,居然能在不觸動天意的情況下,將諸天萬界與人間的聯絡,挪移了近乎一成,穩固在首陽山中。”

“人族的聖地本就不在少數,天意散亂之後,萬界的聯絡將分散給各大聖地,人族會拿到你們該拿的那份,若是再拿到首陽山,豈不是太貪得無厭了?!”

九代唐堯嘆息道:“這必定是個誤會,如今天意主體尚未散開,倘若首陽山,真有你們說的那般蹊蹺,我豈能輕易駕馭這件寶物離開人間?”

五個人影的聲音疊在一起,哈哈大笑。

“首陽山是顓頊登天之前所煉,上古劫後的太清天意,也可以算是天帝一手造就的,他能為人族埋下這樣的後手,也是理所應當。”

“你不必虛言矯飾了,我們的消息來源,萬分可靠,你不妨猜猜,究竟是誰出賣了你們這個計劃?”

九代唐堯不再回話,亂心之語,不值得回應。

那個洞窟突然封閉起來,整個赤銅山峰,變得無漏無瑕,散發出滔天霞光,山影似乎緩緩的拔高,越來越像是一柄神劍。

周圍無窮山形,也在同一時間,加速旋轉,五道人影,齊齊仰天長嘯。

他們的嘯聲,各具妙法,有六種變化,上應太虛六氣,寒暑燥溼風火,下應山形六勢,丘陵坡崖谷峰。

驟然之間,赤銅斬天而上,神劍繚繞燭火,鋒芒蓋世。

赤明劍意,照得無數山川晶瑩通透,不染塵埃,隨後紛紛炸碎,化為朵朵燭火,依附在劍鋒之上。

劍刃鋒芒越來越長,不斷撕裂這套大陣的變化,橫盡天際,唯此一劍,幾如天意降臨。

首陽山威能盡展,果然霸道無比。

然而,當這五道身影的氣勢完全展露出來之後,赫然竟是五尊聖地之主,共同佈下了這個陣法。

赤明神劍的劍意無盡延伸,一時也破不開五大聖地合力塑造的山形變化。

更關鍵的是,他們在運轉這個陣法的時候,不約而同的運用了六大類法力。

也就是說,應該還有第六個人在主持這座大陣。

能有足夠的眼界、心境,協調五方聖地之力,那個尚未現身的第六人,必然是一位真正的天尊。

“何必掙扎呢?我山部之中,也多有人族高手,首陽山歸入山部,猶不失為人族昌盛之象!”

五道遙遠的人影共同站定,天空中垂下澹然低語,迴盪群山。

五根手指拿捏下來,猶如五根天柱倒置,集合“總攝諸天山形大陣”之力,緩慢而無可阻擋的捏住了劍身。

“拿來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