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笛聞言,不由一驚。

地母神族的修煉法門,在關洛陽這種高手看來,自然是可以直接拿來借鑑的,但是實際上,他們的肉身修煉之法,並不適合普通人類。

即使人類的武者透過修煉,把自己轉化成太歲之體,體質已經跟地母神族的族人極度相似,也還有一些弊端需要解決。

太歲之體轉化完成之後,過度滋長的生命力,如果不加以節制的話,就會對人的思維意識造成一定的影響。

其實這很好理解,大多數人如果不經過特別的修煉,那麼魂靈思維,是沒有辦法脫離肉體而存在的。

他們的意識跟肉身息息相關。

比如說有的人酗酒貪吃,平時又不懂得加以鍛鍊,漸漸就會誘發病症,出現口舌不清,理解能力下降,反應遲鈍等等情況。

有的人一旦熬夜多了,休息不足,脾氣就難免會變得暴躁,不能很好的理解別人所要傳達的意思。

又有人心情抑鬱時,經過適度的鍛鍊,揮汗如雨,發洩一通,往往能夠感覺到心情變好,思維也重新變得活躍起來,找到新的解決困難的辦法。

這些都是因為肉身變化,對思維意識造成的影響,非常直觀。

而太歲之體的生機氾濫增長的話,對人體思維的影響,會顯得更加勐烈,使人的意識徹底脫離常態,進入一種在正常人看來與瘋癲無異的狀態。

譬如意識緩慢到因為三四天前的笑話,而在別人家的葬禮上突然大笑出聲,甚至思維慢到能夠與樹木的增長同速,枯坐十年,不言不動不老,青春永駐,體型異變,對樹微笑。

也有因為腦力過於發達,能夠不由自主的對周圍所有事物的發展,進行預設、推算,而這些預設的不同可能性,都會變成只有本人能夠察覺到的幻覺,密佈在周圍,從此再難分清真實與虛幻。

五十年前那個時代,因為修成太歲之體,卻又不懂得修煉法相,而使得思維異變的例子,有幾十上百種,各不相同,不勝枚舉。

如此,可見太歲武道的修煉程序中,“法相”的重要性。

拋棄法相這個說法,由不得秋笛不驚訝。

他定了定神,問道:“拋棄法相之後的弊端,師兄準備用什麼方法來解決?”

“我所知道的冠以法相之名的神通也有許多,其中大多數都蘊含深意,能夠使人的修煉更加順利、迅捷。”

關洛陽不急不緩,娓娓道來,“而太歲武道中的法相,卻是一種無奈之下的選擇。”

“透過反覆的觀察想象,使某種泥胎石塑,甚至憑空捏造的粗淺印象,固化在自己的精神之中,彷彿為自己的肉身套上一個殼子。”

“這種由外而內的約束,也近似於一種壓迫,一開始還可以說利弊參半,但是承受的時間越長,這種東西的弊端,就越來越大於利,終將使修煉者的悟性、學識都未窮盡時,體質就已經先一步陷入了絕路。”

“而我為你們準備的調控方案,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調控之法,以身體內部的樞紐,自然而然的梳理氾濫的生機,又常有變化,可以避免陷入僵局。”

秋笛聽的頻頻點頭,很是心動。

不過他也知道,這種由內而外的調控之法,想要開創出來,所需要的智慧、經驗,都要比簡單的套一層法相外殼,困難了不知道多少倍。

智慧的話,他倒不太懷疑關洛陽,畢竟這位老兄現在展露出來的手段,已經高深莫測。

但是開創這種可以改變整個修行體系的新法,其中所需要的海量經驗,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太歲現世至今五十年,恐怕都沒有合適的地方,可以給他用來積攢這種經驗。

秋笛脫口說道:“關兄啊,你五十年前的遠遊,果然是游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了吧……”

“確實。”

關洛陽說道,“這套所謂由內而外的調控之法,其實就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修煉道路,名為人仙武道。”

秋笛一怔,撫額說道:“你承認的也太輕鬆了。”

“你問的也很隨便啊。”

關洛陽不以為意,“這種事情根本不重要,幫助我們這些人來往諸界的那個地方,現在跟這個世界的聯絡,已經斷開了,我本體在那邊都過不來。”

“不然的話,我真身帶著新到手那件大殺器過來,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大可以趁著那幫君主還在恢復期,把他們先全都砍趴下,再研究他們的修煉成果了。”

秋笛消化了一下這段話裡包含的那些資訊,嘴角動了動,有點不知道自己現在該做什麼表情。

他目光一偏,碰巧掃到旁邊的蘇回,發現那個冷冷清清的劍客,兩隻耳朵都豎了起來,眼睛裡面發亮。

一看就知道,此人不但在專注的旁聽,甚至腦子裡還產生了無數聯想,自得其樂。

原來你是這樣的劍客嗎?!

秋笛有點繃不住了,連忙拿起酒杯,道袍的衣袖掩面,分兩三口喝完,這才定了定神。

“哎!”

他放下酒杯,呼了口氣,“我決定以後什麼東西都不細問了,你給我什麼,我厚顏接著就行了。”

關洛陽撫掌笑道:“正是要你先來練一練,有所成就了,以後回去的時候,才好給別人做個榜樣。”

他開始細講這套新的法門。

說這套法門是源於人仙武道,沒錯,但也不完全是。

《陽神》宇宙,鬼仙修煉所需要的九重雷劫,是一種特產。

而人仙武道,經過前期的筋肉內臟血液等等修煉之後,要想真正踏入高深武道的門檻,就需要開始練竅,挖掘肉身穴竅的潛力。

這種穴竅,也可以說是陽神宇宙原住民特有的東西。

它跟人體穴位不同,甚至跟太清仙道的靈竅也不同。

人體穴位太粗疏,靈竅則是需要修行者自己在神魂中開闢的特殊空間,可以說是純能量維持的事物,用來純化法力、排程陣法等等,修煉什麼屬性的功法,就會開闢出什麼屬性的靈竅。

而人仙武道所擁有的穴竅,則是一種半物質半精神的事物,是與生俱來,就存於肉身,能對應著宇宙間各類特質的。

比如地極二竅,不管修煉的是什麼功法,只要開發了這兩個穴竅,就一定會跟大地元磁產生感應。

又比如穀神一竅,同樣不管是什麼功法,開發這個穴竅之後,都會擁有吞納蘊養的特質。

每一種不同的穴竅,都對應宇宙群星間一種特定的物質。

人仙武道的修煉,就是不斷開發穴竅,感應這些宇宙特質的過程。

而南明世界的人類體內,是沒有這種人仙穴竅的。

陽神世界的原住民,所謂凝聚穴竅等等,只是要從小到大的去凝聚、滋養,而南明世界的人,倘若要修煉人仙武道,卻是要從無到有的去凝聚。

初期如何從無到有,這個過程就並非是來自人仙武道,而是關洛陽總攬諸法,自己創造出來的。

把這一套法門講透了之後,關洛陽對蘇回說道:“你把秋笛領到天留山間,陣法中樞的位置去,讓他在那裡修煉。”

秋笛起身,看了看桌上,小螃蟹還趴在那裡翻看八魔秘籍。

開闢穴竅,最好也不要受到打擾,秋笛轉念一想,也沒有去叫她,請關洛陽幫忙照看一下。

蘇回、秋笛二人,隨即出城去了。

秋笛學到的這個法門,目前還沒有太多的開闢穴竅的奧秘,只有“膏肓二竅”而已。

在人仙武道的諸多穴竅之中,這膏肓二竅,號稱掌握壽元秘密,與人體生機的聯絡最為緊密,一旦練成,就最能純化生機,排除弊病,把自身的生命力,掌握到天衣無縫,如意圓轉的境界。

要解決太歲武道生命力滋長容易失控的問題,只要有這膏肓二竅,暫時也就夠了。

但是就算以秋笛九重天的根基,僅僅開闢這樣兩個穴竅,也不是一朝一夕間能夠完成的,所以關洛陽才讓他出城去修煉。

天留山間,本來有三百六十五具中品造化神兵,地餘神棺。

關洛陽檢視之後,略作修改,把這三百六十五具神棺,佈置成了一個“小乾坤開闢陣法”。

只要處在陣法中央的位置,三百六十五具地餘神棺一起運作,震盪的微觀物質環繞在周圍,以特殊的規律運轉來往,足以幫助武者以最快的速度,開闢出膏肓二竅。

以秋笛的根基來算的話,有這個陣法幫助,他大概可以在六個時辰之內,完成第一步的穴竅開闢。

關洛陽在九曲玲瓏閣內,默默計算了一下時辰。

人仙武道和太歲武道的結合,對關洛陽自身也是大有好處的。

如果把這種路數稱為太歲煉竅武道的話,那麼以後修煉這類武道的人越多,世間被製造出來的、從宇宙間感應吸引過來的,適合用於這類修煉的物質也就越多。

而關洛陽更是可以默聽三千紅塵,從這個武道氣氛濃烈的天地間,冥冥中觀察到無數感悟的匯聚、碰撞,時時刻刻都有新的靈感火花,有利於他把自己的人仙穴竅,把握到更深入的層面。

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僅僅只有這麼一座小乾坤開闢陣法,效率還是太低了。

關洛陽原本的規劃,是要深入地底,去探索一下這個地球深處的秘密,順便也用神衣汲取足夠的地熱,製造出更多的陣法寶殿,投放到各地,助人修行。

不過,研讀過八魔秘籍之後,瞭解了法理概念的一些法門後,關洛陽又有了新的想法。

原本他為大家加速修行的方式,搞的已經不少了,可是既然發現了新的途徑,還能再加,又何妨再添上一把大火呢?!

“哈!”

九曲玲瓏閣中傳出愉悅的笑聲,還有徘迴在八面混元魔火幡之間的輕語。

“讓我看看,在我不遺餘力的引領之下,這個世界的武道發展,究竟能夠快到什麼程度吧!

………………

漢唐之時,在中原人的認知之中,星宿海已經可以算得上是極西之地。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力的發展,中原人所見證的世界,也越來越廣闊。

早在明朝正德皇帝年間,世人就已經知道,極西之地,有佛郎機國,乃是極西臨海諸國間的一大霸主。

古紀天宮當年一路向西,就暫且在極西海岸邊駐足,按照他們的印象,重鑄天宮大殿。

可惜的是,當年的古紀天宮全盛時期,甚至經歷過多位君主出手擴建,而如今,就算是昔日的君主復甦,也遠沒有恢復到全盛之時。

他們所能夠建造的天宮,在他們自己看來,堪稱蠻荒簡陋。當然,在當代諸國看來,簡直已是地上的神國,不可窺望的聖蹟。

山脈被天宮的人移動,島嶼被他們凋琢,高峰被聚攏而來的物質堆疊的更高,又被直接改變了物質基本的結構,將山體化為三千丈高的樓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那是現而今的天宮群殿之間,最高的一座樓,暗白的樓閣,矗立在天地之間,天上的雲層,似乎只能抵到這樓宇三分之一的高度。

無論九天上的狂風何等勐烈,這樓閣都沒有半點傾危之勢,樓體堅固得匪夷所思,每一層都足可容納上千人的飲食起居。

而實際上,這裡的每一層樓裡面,只居住了寥寥幾個天宮族人而已。

他們都是不久前才復甦的族人,處在勤修苦練之中,希望早日把根基修煉到與自己舊日境界相符的高度。

至於那些已經修煉完成的族人,可以離開這座樓宇,選擇居住到周邊的宮殿中去。

那裡會有為數眾多的僕從服侍他們,歡宴暢飲,觀賞血鬥,或者前往周邊諸國遊玩,一切都可以隨心所欲。

但是他們每隔一段時間,都需要輪換,去追隨天宮的君主,前往地底。

不錯,天宮的君主,並不居住在這些宮殿之間,而是常年處於地底。

西方的海面上,有一個方形的缺口,宛若是黑鐵打造的敞口大瓶,四四方方,邊長都超過千丈。

瓶口在海面以上,風浪不侵,而瓶底,卻是深入到千里以下的地底。

這就是天宮的君主打造的一個通道。

今天,恆王卻收到訊息,從地底歸來,出現在白樓頂端。

他一身修長白袍,衣料紋理中藏著無數華貴的暗紋,髮絲之間有許多金飾,白髮如雪,白眉如霜,雙眸呈紺青色,透出淺澹的威嚴。

“古運金和滅正雷留下的血種,已經開始乾枯,可以肯定,他們兩個已經身亡。”

白色斗篷籠罩的天宮族人半跪在地,向恆王奉上文書。

恆王看了一眼,微微皺眉。

“他們兩個,都是我天宮之中的英才,閉不閉關,對他們重修根基的速度並無影響,所以我才派他們到星宿海辦事。”

“如今樓裡與他們同一批復甦的那幾個,都已經將根基重修到九重天,他們兩個應該也都到了這個水準,以舊日境界駕馭九重天根基,能殺他們的應該不多。”

白袍族人恭聲道:“是。”

“既然不多,為什麼還沒有查出到底是哪一方動的手?”

恆王聲色微厲,“放到星宿海那邊主持事務的滅氏族老們,已經懈怠至此了嗎?!”

白袍族人驚恐的匍匐下去。

“罷了,這個事情也不是你的錯。”

恆王緩緩說道,“天宮的威嚴不可輕觸,殺我天宮兩位長老級的人物,不管是太淵神主還是紫元君,都要給我一個交代。”

“我會親自去一趟,另外,天王那邊需要更多人手,你傳令下去,所有族人及那些有望加入天宮的後世生靈,全部進入地下。”

“等天王取回舊物,我倒要看看他們誰敢先犯天宮。”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