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萬娘子軍每人都要重新統計造冊,還要編一個數字序號,再將竹簡上的記錄復制到書冊上,那工作量絕對不是一般的大。

也非三五天能完成的,周楚這種懶人自然不會去幹這種繁瑣的事,而是打算全部交給軍中各家子弟去幹。

每家都派了一名子弟來軍中效力,以前也只是掛了個名就回去了,哪怕合作開酒樓後,也就每天點個卯,該幹嘛幹嘛去,因為留在軍中李秀寧嫌他們浪費糧食。

足足四十幾名小郎君,年紀都在十五六歲,長得都眉清目秀,顯然有周楚的例子在前,各家心裡還是抱著一絲幻想,期待自家兒子也能有周楚那般運氣,能被公主看上。

想要這些小郎君,按照他的想法去統計去編號,肯定得先教他們那十個數字,以及乘法口訣和簡單的公式,以便今後管理賬簿。

都是加冠的成年人,周楚可沒耐心,像教幼兒園小朋友那般親口去教他們,而是決定編一本簡單的數學教材,然後人手一本自己去學。

教材很簡單,無非就是十個阿拉伯與漢字對應表,外加加減乘除符號的標註,漢語版和數字版的乘法口訣,以及一些公式的解說。

前前後後,周楚也只花了一個晚上,三張紙就搞定,為了節約紙張還是用的鵝毛筆,統計造冊周楚同樣決定讓他們用鵝毛筆。

因為能用毛筆寫出一手娟秀的小楷,整個馬邑估計也就平陽公主一人,這時代可不是誰都可以在紙上隨意書寫,從小就練書法的。

哪怕世家大族,也只有嫡系公子娘子,才能寫得出一手好字。

“賢弟,你當真要將這算學一道傳給各家小郎君?”

見周楚要將自己的算學學問傳授給各家子弟,李秀寧是一臉的震驚。

“這有什麼大驚小怪?不教會他們,難道還要本郎君親自去弄嗎?”

周楚卻是有些詫異她這般大的反應。

“賢弟可要三思呀,那十個數字與乘法口訣,對算學一道意義重大,賢弟難道不打算作為傳家之用?”

李秀寧趕緊勸道。

顯然不打算讓周楚洩露出去,在她看來,這般高深的學問,尤其是天元術,自然要用來傳家。

因為哪怕將來周家沒落,後代子弟僅憑在算學上的造詣,到哪裡都是座上賓,都會得到重用。

也正是如此,她才沒有擅自將學到的算學知識傳授給燕兒和青兒與四弟。

當初她之所以對周楚心生好感,有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周楚將自己掌握的算學知識,對她傾囊相授。

“傳家?”

“就這也能傳家?”周楚噗地笑出了聲。

“那賢弟是打算收他們為弟子?將這算學知識廣播天下?”李秀寧見他這般毫不在意,以為他是想廣收門徒,千古留名,於是問道。

“弟子就算了,本郎君可沒時間去教他們,至於廣播天下,若是能做到自然是好的。”

周楚先是擺擺手,後又點點頭,若能將那十個阿拉伯數字普及開來,自然再好不過。

“賢弟胸襟之寬廣,可比古之聖賢,當真讓人欽佩,請受我一拜!”

李秀寧愣愣的看了他好半晌,最後竟然情不自禁的躬身一拜。

周楚卻是被她這副莊重的模樣,以及那滿臉的敬佩之情弄懵了。

不由得試著問道:“公主,這算學知識當真這般重要?”

“這是自然,也就賢弟,換做其餘各家是絕不會洩露的,本公主亦不能免俗!”

李秀寧點點頭,然後有些自慚形穢。

這些年來,除了兩位貼身侍女,其他女兵與軍中將士,她是一點知識都未傳授。

“哦?這麼說來,要是我將這些東西印成冊子,拿來售賣,各家也會買咯?”周楚眼睛頓時一亮。

“賢弟,你…你…這般高深的學問,要麼私藏傳家,要麼廣為傳播,名垂千古,怎能如此作賤拿來買賣?”

李秀寧張著小嘴,一張俏臉憋了半天,才恨鐵不成鋼的道,顯然前後反差太大。

“切,我就問你,那些世家大族會不會買?”周楚卻是翻了個白眼擺擺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然會買,如此學問,哪怕百金,那些世家大族也不會吝嗇,不過賢弟,為了區區一些金銀俗物,而失名節,完全就是得不償失。”

“嘶!”

周楚倒吸一口冷氣,他沒想到知識在這時代竟如此值錢,不過想到都還在用竹簡,各家對於掌握的知識也都是秘而不宣,也有些釋然了。

至於什麼名節自動過濾了,而是一拍額頭,雙眼發直的道:“公主,我想到了一個賺錢的大買賣,簡直就是一本萬利!”

“哦,什麼買賣?”李秀寧也被他那誇張的表情,弄得心頭一跳。

“賣書!”

周楚吐出兩個字,他打算編撰一本週氏算學,再將其他能弄到手的書籍,大量刊印,拿出去售賣,絕對一本萬利,比起蒸餾酒只強不弱。

“賣書?”

“不錯!”

周楚沒理她那滿臉的疑惑,說完就衝了出去。

“賢弟,你去哪裡?”

李秀寧見他這般火急火燎,也只得追了上去。

周楚出了軍營,徑直來到城中的盧氏店鋪,李秀寧也只是慢了一步。

“見過周縣男!”

商鋪的管事顯然認得周楚,也只是稍微一錯愕就拱手行禮道,語氣不卑不亢。

可當瞧見後面跟進來的李秀寧,頓時一驚,稍微一思索就明白了她的身份,面色大變,趕忙上前行禮:“草民拜見公主殿下!”

語氣比剛才不知恭敬了多少倍。

“你這老仆倒是好眼色,免禮吧!”李秀寧只是隨意的擺擺手,就來到周楚身旁:“賢弟,你來這裡作甚?”

“當然是買紙。”說完就看著管事問道:“本郎君要大量的紙張,能便宜多少?”

“敢問周縣男具體數量,何時需要?”管事見周楚要買紙,也是頗感詫異,昨日娘子軍可是將店鋪裡的紙都買光了。

“嗯,那就先買兩大車,最多半月!”周楚思索了一下道。

“嘶!”

這名管事頓時倒吸口冷氣。

就連一旁的李秀寧臉色都微變,顯然兩車紙在這時代可不是小數目。

“怎麼,區區兩車紙,就將你嚇成這樣,你盧家還開什麼店鋪?”

“讓周縣男見笑了,兩車紙我盧家自然不在話下,不過半月時間怕是不夠,至少也需要一個月,周縣男你看…”

“一個月就一個月吧,你就說能便宜多少吧?”

周楚眉頭一皺,雖然不滿意,卻也無可奈何,因為城中就王家和盧家在賣紙。

“這…竟然是周縣男要,數量還如此之大,那就便宜一錢如何?”說完還偷瞧了李秀寧一眼,顯然若非看在公主面上,他最多也就便宜半錢。

周楚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因為昨日買的那些紙都是按張算的,一張紙五十錢,做成書本最多裁剪成四頁,都抵得上兩鬥米了。

而那紙的質量也不算好,有些泛黃,肯定只能印單面,一本書起碼也得五十幾頁,也就是十二張,六百多錢。

哪怕便宜一錢,一本書不算其他,光紙張的成本都需要五百多錢,這可是在唐初,而非宋明,五百銅錢,在長安足以購買兩三石上好的粟米了。

“周縣男,一車紙,一萬張,每張四十九錢,兩車共計…稍等…”

管事說到這裡,趕緊招呼人,拿紙筆算籌過來。

“不用算了,兩車共計九十八萬錢,合計九百八十貫!”周楚面無表情的道,心裡簡直一萬頭草泥馬在奔騰,區區兩車紙竟然要近千貫,活脫脫的一車紙,抵一車銅錢。

“呵呵,周縣男在算學一道果然讓人高山仰止,老朽佩服!”管事只得停下手中的筆,拱手笑道,打算待周楚走後,再仔細算一算。

“再加八車,共十車,十萬張,四千貫,一個月後送至周家堡,若要定金,明日來軍營取!”

“公主走吧!”

周楚說完,也沒等他回應,就拉著李秀寧的手出了店鋪,之所以在加八車,那是因為第二次來,肯定會漲價。

所以他打算就做這一次冤大頭,往後自己造紙,不然十車紙最多也就印出八千本書,一本書賣一貫的話,也就八千貫,除去四千貫成本,再加上人工費,油墨費及運輸費,他還沒賣紙的人賺的多,還搞個屁。

畢竟大批量出售,價格肯定不能太貴,而這時代能買得起紙質書籍的也就世家大族,豪強地主等,一種書最多印個一兩萬套就頂天了,而且還必須是人家沒有的,不然價格只能更便宜。

“賢弟,你想賣書,想法是好的,可十萬張紙做成書籍,怕不是得有上萬本,那四十多個小郎君,哪怕不吃不喝,也得抄寫上三四個月呀!

何況物以希為貴,這麼多本也賣不上什麼好價錢,完全就是得不償失,最後反倒是白白便宜了盧家,還不如只賣給一兩家,賺得更多!也省事兒!”

剛才在裡面李秀寧不好開口阻止,現在一出來,就搖頭嘆息的道,顯然覺得他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誰跟你說我要用手抄了?”

“不用手抄,難不成賢弟還能讓字自己跑到紙上去?”

李秀寧下意思的白了他一眼,周楚卻是呵呵一笑,點點頭:“算你猜對了。”

他之所以想要賣書賺錢,那是因為現在的書籍,都是用手抄的,雕版印刷要在唐中時期才被發明出來,活字印刷更是要在北宋年間。

不得不說,宋朝軍事實力雖弱,卻是中國古代最繁盛的一個時期,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時期,因為各個方面,到了宋朝都迎來了大爆發。

比如美食方面,鐵鍋,炒菜,豆腐皆是出至北宋。

造紙術,印刷術同樣是在北宋時期得到了極大的進步,導致知識徹底傳播了開來,再也無法被壟斷。

瓷器,紡織業,手工業,造船航海亦是如此。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