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齊國現役的兵力三十餘萬,劉邦又再徵召十五六歲的男丁入伍,加起來能有四十餘萬人。

原本齊國有人口四百六十餘萬,北征折損三十餘萬,剩下四百三十萬,在成年人口中,婦女明顯多於男人。

對於南渡黃河的秦軍,齊國調集兵力對峙,由酈商統一指揮,只要秦軍不進攻,齊軍也不打算主動進攻。

張良回到家中,全家人都看出了他的悶悶不樂。

原來的韓國公主名叫韓然,問道:“良人,是否有不利的訊息?”

今天午後,張良被皇帝召入宮,原本張良心情就不好了,回來後更是鬱悶無比,很容易就猜出來,很有可能是戰事不利。

張良沒有答話,把珍藏的美酒取出,自個兒倒酒喝酒。

張夫人、長子張不疑、次子張闢強也走了過來。

張不疑快成年了,懂得很多事情。

看著父親一爵酒一爵酒喝下,張不疑道:“父親,是否邯鄲郡的齊軍戰敗了?”

張良喝下一爵酒,嘆氣道:“敗了!敗得徹徹底底!曹參已經向秦賊投降了。”

居然會敗得這麼慘,出乎家人的意料,大家都為之鬱悶。

韓然道:“只要南邊的項羽能撐住,暴秦就沒那麼容易滅齊。”

張良又再喝下一爵酒,嘆氣道:“別再有幻想了,項羽昏庸無比,龍且、季布、鍾離昧、周蘭一個個都棄他而去,如今形勢對項羽很不利,項羽敗局已定,齊國也撐不了多久。”

看來是要完了!真的徹底完了!在以前,就算是新鄭被攻破,就算上黨郡被秦軍攻佔,他們還不至於這麼絕望,起碼還有齊國可以依靠。

連齊國都快要倒下了,他們就徹底沒有了依靠,要麼在暴秦統治下本本分分過日子,要麼只有死亡一途。

張夫人道:“如若齊國真的保不住,我們只能接受現實了,在暴秦管治下過日子!”

“不!”張良立即否定:“絕不能讓暴秦來管我!就算齊國倒了,還有北邊的匈奴人,我可以到匈奴那邊去,給冒頓出謀劃策,狠狠打擊暴秦。”

張良對暴秦的恨,是如此的嚴重,家人早有感觸。

張不疑勸諫道:“父親,這又是何必!為了韓國,你已經盡心盡力,對得起祖宗、對得起舊國君。天意要讓暴秦統一天下,我們何苦再跟暴秦對抗到底。”

張良苦笑著,但他就是執意如此,這是他深深的執念,是無法放下的執念。

在臨淄,專門有韓成的住處,是在張良的請求下,劉邦專門安排給韓成的住所。

第二天,張良來到韓成這裡。

“主公,韓國無法復國了!”

情緒低落的張良把曹參投降的訊息告之。

自從上黨郡失守後,他將韓成稱之為主公。

韓成一直盼望做復國,自從上次得知北邊戰事不利後,知曉復國希望渺茫,韓成每天在痛苦之中渡過,現在再聽到這訊息,別說復國了,普天之下,連容身之地都沒有。

韓成呆呆地坐在地面上,一言不發。

張良悲痛道:“主公,臣已盡力了,無奈暴秦太過於強大,臣無力回天!臣死罪!死罪!”

悲痛中的兩人在喝酒,借酒消愁愁更愁,直至喝到伶仃大醉趴下為止。

————————

邯鄲,王元重新整頓兵馬,準備著下一次大戰。

這場大戰,被俘、投降的敵軍共有九萬餘人,有部分是在敵營中逃走被抓的,有些是分散駐守邯鄲郡各地的趙軍,秦軍重新返回後向秦軍投降。

這次秦軍大獲全勝,把趙地部分人復國念想徹底扼殺,他們只能接受做秦人,有利於民心統一。

趙兵有接近四萬,根據皇帝的命令,將會在秋收前釋放回家。

“陛下有詔,封賞大軍!”

這天,皇帝派來封賞的官員,攜帶做詔書和賞賜來了,這是由騰其親自前來。

邯鄲郡北邊的點將臺,王元軍團的武將們都到齊了,騰其宣讀晉升人員名單,這是武將們期盼的時刻,許多武將奮勇殺敵,就是為了這時刻。

“王元升為車騎將軍,秩俸比六千石,爵位升為大上造;”

“王威升為平北將軍,秩俸二千石,爵位升為左更;”

“秦勇升為輔國將軍,秩俸比二千石,爵位升為右庶長;”

“李必升為鎮北將軍,秩俸比四千石,爵位升為右更;”

“駱甲升為鎮南將軍,秩俸比四千石,爵位升為中更;”

“鍾離昧升為鎮西將軍,秩俸二千石,爵位升為左更;”

“呂馬童升為安北將軍,秩俸二千石,爵位升為左更;”

“田集升為安遠將軍,秩俸比二千石,爵位升為右庶長;”

“張凱升為安東將軍,秩俸比二千石,爵位升為右庶長;”

“欒布升為虎牙將軍,秩俸比二千石,爵位升為左庶長;”

“丁固升為安南將,秩俸比二千石,爵位升為右庶長;”

…………

因為計算雙倍軍功,武將們上升的幅度更大。

對於投奔秦國還未參與戰事的季布、季心亦有正式任命,任命季布為平北將軍,秩俸比二千石;任命季心平南將軍,秩俸相同。

除了軍職和爵位外,許多人還被賞賜土地和財物,財物是給予在咸陽的家人。

宣讀完名單後,王元登上點將臺,大聲道:“將士們,我們感謝朝廷的賞賜,劉邦、項羽、匈奴,都需要我們去剿滅,我們再接再厲,立更大軍功。”

“秦軍威武!”

“秦軍威武!”

“秦軍威武!”

……

數以萬計的秦兵們高呼著,聲音響徹雲霄,附近樹林的飛鳥被驚起,邯鄲城內的百姓亦能聽得清清楚楚。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幹,死不休戰;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國恨,滄桑難平…….”

官兵們再一同高唱秦軍軍歌,勝利、軍功、賞賜,再加上這軍歌,讓秦軍官兵們熱血沸騰。

————————

九江郡,淮河以北,這裡有個地區,名叫大澤鄉。

十六年前,以陳勝、吳廣為首,在這裡爆發了大澤鄉起義,在這個時空秦朝書籍上,記錄為“大澤鄉叛亂”。

叛亂發生後不久,朝廷任命章邯為統帥,章邯大軍把叛軍剿滅。

由龍且率領的大軍屯兵如此,他原本有七萬大軍,後來韓信再從程開所部調撥三萬人,共十萬人,任務是收復整個江東。

由於楚軍主力都在彭城一帶,江東各地駐守的小股楚軍根本無力抵擋,秦軍所向披靡。

“報告將軍,楊武將軍所部已渡過淮水!”

楊武是龍且派出的前鋒,由於楚軍兵力空虛,根本無力抵擋秦軍渡河。

龍且率領主力部隊南下,在淮河以南,便是江東了,項家的封地,就在淮河以南到會稽郡之間,這裡河網縱橫,土地肥沃。

龍且留下少量部隊留守,帶著大部南下。

兩天後,龍且剛渡過淮河,又有士兵來報,這是鄭雄派來的士兵。

“啟稟將軍,昭家願意投降,明天率昭家的人投降!”

昭家的封地,位於渡過淮水後的西南邊,龍且決定親自前往。

翌日,以龍且為首的秦軍,集結在某處安豐縣縣城外,這裡是昭家的總部,趙家主要人員皆在這裡。

在縣城裡居住的,大部分是昭家本族人員,有昭家三千家族兵把守。

巳時正,縣城城門開啟,昭家的人出來了。

昭家以昭揚為首,主要人員跟在後面,步行向龍且走了過來。

昭揚來到龍且前,看著馬背上那高大威猛的龍且。

昔日兩人都是項家的臣子,現在對方卻是逼降昭家的人。

龍且沒有展現敵意,溫和地道:“昭家肯主動投降,算你們識時務,以後好好做秦國的子民。”

昭揚問道:“將軍到了秦國那邊,或許以後能獲得封地。”

龍且道:“這是朝廷的事,不容你操心了。”

隨後,首先有士兵進入縣城,昭家的所部家族兵都放下武器投降。

在昭揚的帶領下,龍且和部將們入城。

來到昭家的官署,這裡有封地內耕地、人口等檔案資料,由秦軍接管。

龍且粗略看了一下,封地內有人口三十八萬,其中有兩萬家族兵被徵召到彭城一帶守衛城池。

前不久還收到項羽命令,要昭家再派兩萬家族兵趕往彭城。

龍且還在看著卷宗資料,有部下來報,有一個大倉庫存放做昭家的許多糧食物資。

昭揚忙道:“龍將軍,這些都是我昭家之物。昭家都已歸順朝廷了,昭家的糧食應當安全吧!”

龍且道:“你這些糧食,並非昭家的人勞作生產,乃是百姓生產出來,不能視作昭家私產,九成充公!”

在出發前,皇帝就有明確表示,昭家、屈家、景家儲存的糧草,九成充公,留下一成給他們,這算是仁慈了。

昭揚大驚,急忙哀求道:“將軍啊!這是昭家的私產啊!還望將軍高抬貴手別收了!”

龍且不為所動,重重地說道:“我是奉陛下之命行事,若你敢抗拒,就是與朝廷為敵。”

秦軍虎狼之師,有強大武力為依託,昭家的人豈敢不從。

當天,昭家的家族兵全部都被收繳了武器,就地解散,成為普通百姓,朝廷會分土地給他們耕作,要是不願意種田,有本事者也可以去經商。

龍且還接到了報告,趙佗的軍隊正向東進軍中,已進入了衡山郡、長沙郡,有望三個月後抵達九江郡。

龍且要加快行動,確保收復整個江東的功勞不被搶去。

————————

衡山郡東北部,這裡有一塊地盤,屬於偽楚國景家的封地。

秦軍進入衡山郡後,景家的人都恐慌起來。

經過商議決定,景家向秦軍投降。

八月二十五日,衡山郡東北部期思縣,趙佗帶著部將和士卒們來到這裡,景綢帶著景家的人出來,正式向秦軍投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趙佗檢視景家的資料,景家封地有人口三十五萬,士兵五萬,其中有兩萬五千人被派到彭城。

趙佗當天就寫好報告,派人送給皇帝,讓皇帝儘快派官吏接管楚地。

————————

這天,楊武率領部下在九江郡北邊向南進軍。

不久之後,斥候來報。

“啟稟將軍,前面發現大倉庫。”

倉庫或許有存糧,這裡離倉庫不遠,楊武決定親自去那邊看看。

不久後抵達倉庫外,略一觀察,這倉庫佔地面積很大。

在倉庫外,有大批秦兵做好進攻準備。

都尉道:“啟稟將軍,裡面有項家的兵,可能有數百人。”

自從南下以來,遇上那些屈、景、昭三家的封地,這些家族的私兵,比較少敢於反抗的。

楊武道:“他們都不投降嗎?”

都尉道:“將軍,這些項家的兵頑固得很,說要跟我們血戰到底。”

楊武道:“衝進去,殺無赦!”

都尉帶著部下衝入倉庫,跟敵人廝殺起來。

頓時,倉庫裡面喊殺聲震天,慘叫聲不斷。

讓秦軍預料不到的是,這批項家子弟兵個個都視死如歸,許多人抱著跟秦軍同歸於盡的決心血戰。

有些敵兵被刺中要害,臨死前都還全力反擊。

有些敵兵在交鋒時,不顧自身安危,當秦兵向他看來時,不閃不避不擋格,同樣用兵器刺殺,結果是兩人同歸於盡。

如此不要命的打法,秦軍還是一次碰到過,但秦軍並不畏懼,用絕對實力把這批敵兵全部消滅。

戰鬥結束後,共斬殺了七百餘敵兵,秦軍自身也戰死了四百餘人。

幹掉這區區數百人,就付出這等代價,楊武有些吃驚了,自從進入項家封地後,許多人對於到來的秦軍十分敵視。

他傳令下去,以後要是碰到這種情況,放火燒死敵人,盡量減少傷亡。

他再進入大倉庫檢查,這裡是一批糧食,或許是準備運送到彭城的,還未來得及運輸,北上路線就被秦軍堵住了。

秦軍在項家封地的行動,雖然受到一定的阻礙,但是在絕對實力面前,項家的人反抗,只不過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時間進入了九月中旬,長江北岸,秦軍雲集在這裡,在龍且的命令下,秦軍收集船隻,伐木造船,做好渡江準備。

只要船隻數量足夠,便是渡江之時。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