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過桉,確定照片上的死者是妻子龔新霞,廖存學在派出所大哭一場,抽抽搭搭地走了。

虎平濤再次召集譚濤和周昌浩開了個短會。

他大概介紹了一下桉子和刑偵隊那邊的基本情況,坦言:“我打電話問過王哥,他那邊實在是忙不過來。現在我們有兩種選擇:要麼把桉子交給上面,刑偵隊那邊按照順序推後處理;要麼咱們自己幹。”

三個人當中, 周昌浩年齡最大。他苦笑著說:“都年底了,偏偏出了這麼一檔子事兒……要是年終評比的時候這桉子沒完結,咱們所的分數肯定會受影響。”

頓了一下,他認真地說:“既然刑偵隊那邊要推後,我建議還是咱們自己先查。能有結果最好,就算短時間內查不出來, 咱們心裡也能落個踏實。”

譚濤笑著點了下頭:“我的意見跟老周一樣。總之先查吧!就像他剛才說的, 一是心裡踏實,二是對上對下都有交待, 三嘛……咱們警察就是做這個的。”

虎平濤也是同樣的意見,只是身為所長,有時候可以乾綱獨斷,有時候卻必須講究民煮(主),不能搞一言堂。

“那行,就按照之前商量過的,我帶著一組人搞調查。這段時間所裡的事情就交給你們倆,咱們分頭行動。”

譚濤對此沒有意見。他坐直身子,問:“頭兒,那個廖存學與死者真是夫妻?”

虎平濤點點頭:“我給他們村委會打過電話,已經證實了。”

譚濤皺起眉頭:“只是問了名字?還是村委會那邊看過死者照片?”

“名字是龔新霞。不過這種事情大機率可以確認。”虎平濤解釋:“那具屍體從湖裡撈起來的時候,時間只過了一夜,整體來說泡得不算太漲。當時丁健在現場,已經確認了死亡時間。還有就是死者身上穿的衣服褲子, 沒有發現脫掉以後二次強行穿上的跡象。僅從外表這一點,基本上可以確定死者身份。”

周昌浩點起一支煙, 若有所思道:“說起來,這女的也挺奇葩的, 連腳踏車都不會騎,直接就學騎電動車,哪有這種玩法?”

譚濤伸手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老周,你這是老黃歷了。哪條法律規定沒學過腳踏車就不能騎電動車?這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好不好。就我住的那個小區,樓下有個男的,在旁邊街面上開小賣部,平時拉貨用電動車。剛開始的時候他一點兒也不會,就買了一輛車座矮的,兩隻腳分開,不放在前面的腳墊上。平時騎車速度慢,稍微有點兒搖晃就趕緊剎車,用腳撐著。”

周昌浩對此很是不屑:“你說的哪是騎車啊?這就跟沒拿駕照就開車上路一樣,都是特瑪的馬路殺手,早晚要出事兒。”

譚濤辯解:“但你必須承認,人家的確很小心,就這樣半會半不會的,只要騎長一段時間,慢慢也就熟練了。”

說者無心,虎平濤在旁邊聽者有意。他注視著譚濤, 問:“你說的那個男人, 跟你關係怎麼樣?”

譚濤回答:“還行吧!樓上樓下的,平時見了點頭打個招呼,就那樣了。”

虎平濤繼續問:“他買的電動車是什麼牌子?多少錢?”

譚濤想了想:“好像是“小紅鳥”。不貴,國標規定的輕型車,才一千多。”

虎平濤笑了一下,意味深長地說:“龔新霞騎的那輛電動車可不便宜,買價就得三千五。我估計如果是店裡的標價,肯定還得比這個更高。”

譚濤和周昌浩一聽就愣住了。

“三千五?什麼牌子啊?”譚濤一邊說著,一邊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辦公桌前,翻開對廖存學的詢問記錄,仔細檢視。

周昌浩也滿面迷惑:“現在的電動車大多是一千五到兩千這個價位。三千五……這也未免太貴了,有這個必要嗎?”

正說著,譚濤已經從筆錄上看到虎平濤與廖存學的那段問答,不由得叫起來:“搞了半天,他買的是“超越”這個牌子,怪不得。”

周昌浩一聽就明白了:“超越?重型車?超標的那種?”

不同時期,電動車的生產標準區別很大。

電動車剛出來的時候,時速通常在四十公裡左右,比腳踏車快多了。

成年人正常步行時速為五公里。

腳踏車正常時速為二十公裡。

相比之下,電動車的時速整整超過腳踏車一倍,由此帶來了很多問題。

有些電動車騎行者不遵守交規,強佔機動車道。

在慢車道上行駛的時候,持續鳴笛,驅趕前面車輛。

撞人,擦碰車輛之類的事故頻發。

為此,上級部門專門下文,對電動車生產廠家進行限制————國內銷售的所有民用車輛最高限速不能超過二十公裡。

省城交管部門依照檔案:從規定釋出之日起,所有落戶的電動車,一律按照這個標準執行。

換句話說,在《規定》頒佈之後,只有時速不超過二十公裡的電動車才能落戶領牌。當然,在這個時間段之前購車的使用者也可以憑發票落戶。可在這之後購買的重型超標電動車,一律視為非法。

有市場,就有需求。

有些人覺得低速電動車已經夠用了,可有些人覺得這樣做純粹就是給自己增添麻煩。

反對聲音最多的就是跑腿、黃衣騎手、快遞小哥。他們平時送件上門,靠速度吃飯,能搶一單是一單。送的多,掙的多。

限速二十公裡,還賺個屁的錢!

另外就是送水工、開店的小業主、商品配送之類……按照交管部門的規定:大型車輛嚴禁駛入城區,因此很多貨物只能用電動車進行運輸。如果沒有速度超標的重型電動車,輕型車輛根本無法承受。

派出所雖然不管交通,可對這方面的政策以及實際情況,多少有所瞭解。

目前在馬路上跑著的電動車,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第一種:認真遵守現行法律的好市民,騎行工具為任何一個店裡都能買到的國標電動車,也就是最高時速二十公裡的那種。

因為限速,電池和生產成本都降下來了,售價通常在一千至一千五左右。如果上了兩千,一般來說,都屬於設計較為新穎的豪華版本。

第二種:在《規定》頒佈之前就生產並購買的超標重型電動車。這部分車輛已經落戶上牌,可以上路行駛。因為年限長,很多車子都已破舊,有些甚至到到了報廢階段,可即便如此,車主仍然不肯以舊換新。

這些擁有牌照的舊式重型電動車就算是轉二手賣出去,價格也居高不下。因為需求群體大,再加上國標限制,雖然破舊,也有人爭著要。隨便賣個千把兩千塊錢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第三種:違規的新購重型電動車。這種車不能落戶,屬於黑車。之所以價錢貴,是因為不好買。因為廠家生產數量少,按照政策法規也不敢公開賣,只能以“展示”為名放在車行,買賣交易也是偷偷摸摸。

虎平濤指著擺在桌上的筆錄,認真地說:“車是廖存學買的。按照他的說法,經常騎車帶著龔新霞外出。既然是常用,就應該買合法依規能落戶上牌的輕型電動車。可他偏偏買了一輛黑車,這就很值得尋味了。”

“廖存學這個人……怎麼說呢,我覺得他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譚濤好奇地問:“意思是做筆錄的時候,頭兒你有意外發現?”

虎平濤拿出香菸,散了一圈,然後往自己嘴裡塞了一根,含含湖湖地說:“發現倒談不上,只是廖存學說的那些事兒,我覺得有些不符合邏輯。”

“就說龔新霞練車。一個不會騎電動車的人,想要學會……這事兒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就像咱們小時候學騎腳踏車,有的人可能學上幾分鐘就會了,可有的人就算練上十天半個月還是沒法入門。其實說穿了,就是個找平衡感的過程。”

說著,虎平濤抬手指了一下譚濤:“說說你吧,你學腳踏車的時候,用的是什麼車?”

他特意加重了最後“車”字的發音。

“我?”譚濤咂巴著嘴,想了一下,回答:“我當時是用我1媽1騎的一輛舊車。二六的那種斜槓,從前面可以跨過去。我是後來才學會踩著踏板滑車,然後從後面抬腿跨上去的那個動作。”

虎平濤笑著拿出打火機給自己點上,轉身問周昌浩:“老周,輪到你了。”

周昌浩道:“我學著騎腳踏車用的是二八鳳凰。那是我們家的傳家寶。據說是我爸以前在工廠上班的時候買的。有些年頭了。以前買腳踏車可不像現在這麼容易,那時候還得有工業券才行。”

譚濤聽得連連點頭:“那的確是時間很長的舊車。再過幾年,可以當古董了。”

周昌浩繼續道:“我爸媽是雙職工。改革開放那會兒,我爺爺做點兒小生意,弄了個小店賣粉蒸肉,所以我們家條件還可以。那輛老鳳凰實在舊了,後來我爸就換了一輛新的永久,也是二八大槓。”

虎平濤在旁邊提醒:“老周你扯遠了。就說說你學著騎腳踏車的那段經歷吧!二八那種大車,你是怎麼操弄的?”

周昌浩笑了一下:“還能怎麼弄?學車的時候我還小,剛上初一。二八槓的鳳凰對我來說實在太大了。剛學騎的時候我沒辦法保持平衡,只好把座位降到最低,然後直接跨上去騎死車,後來才學會滑。”

虎平濤吸了口煙,笑著問:“沒少被摔吧?”

周昌浩老老實實回答:“摔的挺多……有一次連鼻子都摔破了。我媽心疼的不得了,跟我爸說別讓我學了。我爸那人心腸挺硬的,說什麼都不準,逼著我繼續學……不過學車這事兒說來也怪,摔著摔著,莫名其妙的就會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說話的時候故意擠眉弄眼,把虎平濤和譚濤逗得哈哈大笑。

慢慢止住笑意,虎平濤意味深長地說:“那都是小事兒,只要不傷到骨頭就行……老周,這人摔傷了可以去醫院止血療傷,車就不一樣了,。”

周昌浩對此深以為然:“當時我爸的那輛老鳳凰被我摔得挺慘,光是鏈條就斷了兩次,車把是歪的,踏板也變形了。推到外面車攤上修了好幾次,錢也花了不少。”

虎平濤轉向譚濤:“你學騎車的時候摔過沒有?”

譚濤點了下頭:“摔過,只是沒有老周那麼慘。”

周昌浩一聽就不樂意了:“嘿!你小子怎麼說話呢?你故意刺激我吧?”

譚濤笑嘻嘻地回答:“你想多了。我年輕,比你靈活而已。”

虎平濤笑著繼續問:“你剛才說學騎腳踏車的時候,用的是一輛二六斜槓女式車?”

譚濤點點頭:“是啊!怎麼了?”

虎平濤問:“當時你家裡有幾輛車?”

譚濤想也不想就張口回答:“兩輛。我爸和我媽各一輛。”

虎平濤問:“為什麼學騎的時候要用你1媽1的那輛女式車?你是男人,用你爸的那輛不是更好嗎?”

譚濤解釋:“我爸當時騎的那輛車也是永久,剛買了不到半年,還是新的,怎麼可能拿來給我練呢?那不是糟蹋東西嘛!”

虎平濤臉上顯出含義豐富的笑容:“是啊!用新車來練習,的確是一種浪費。”

剛說完,譚濤和周昌浩立刻反應過來。

“頭兒,你這話什麼意思……等會兒,新車?”

“龔新霞用剛買的新車練習,這好像不太對勁兒啊!”

看著恍然大悟的譚濤和周昌浩,虎平濤認真地說:“之前我給廖存學做筆錄的時候,就覺得這事兒有古怪。學騎車不是不可以,但只要稍有意識的人,都會選擇用就舊車練習。騎電動車與騎腳踏車是一個道理。只要學會騎腳踏車,操控電動車就完全沒有問題。”

“廖存學是會騎車的,他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