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裡,虎平濤抬起頭,看著張萬河,語氣古怪地問:“張哥,您說過,小鳳山那個地方很偏僻,是個新開發不久的景點?”

張萬河點點頭:“是的。小鳳山景區雖然對外開放,可很多地方還在建設,尚未完工。”

虎平濤繼續問:“有相關的遊客資料嗎?比如月份或者星期的相關數字?”

張萬河有些遲疑:“這個要找統計部門才知道。如果你實在需要的話,我可以試試。”

陳妙筠在旁邊一直不敢說話,這時候連忙插進來,討好般對虎平濤說:“虎……虎先生,這方面的事情我知道一些。”

“哦?”虎平濤看了她一眼:“怎麼,你有這方面的資料?”

“沒有。”陳妙筠連忙回答:“我先生是做基建工程的,雖然這些年一直在海外,但港城和內地的工程他多多少少也有接觸,也有相關的人脈。”

“五年前,港府把小鳳山列為“預備開發專案”。當時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劃歸房地產開發,另一種就是闢為景點。因為港城人均住宅面積小,所以前一種意見佔上風。可後來因為各種因素導致金融指數下滑,整體議案擱置。兩種方案港府都無法完成,只能暫緩。”

“在這期間,有好幾波資本力量在背後推動,他們各有各的想法,但有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無論開發房地產還是景區,先決條件都是要把小鳳山這個地方炒熱。”

聽到這裡,虎平濤有些明白了,他微微點頭:“所以去小鳳山玩的那些人,有一部分不是純粹意義上的遊客。”

陳妙筠客套地笑道:“熱點炒作的方法很多。以前最常用的法子是花錢僱人散佈相關言論。比如某某股票要大漲,某個地方有利好的開發訊息,某個企業得到大筆融資……反正嘴皮子一動,信不信由你。後來有了網路,類似的做法也就靈活多變。比如軟文,就是近年來最顯著的做法。”

“最近幾年,網上有很多關於小鳳山的風景軟文。不過有一點是真的,拋開這背後是否真有港府的計劃,還是資方的種種目的,那個地方的風景是真不錯。”

虎平濤微微頷首:“也就說,如果以“景點”為主題,打造一個大規模的附屬體開發專案,真的有利可圖?”

陳妙筠沒有否認:“類似的豪華別墅區已經有過很多例子。港城能開發的地塊不多,如果小鳳山列入重點開發計劃,只要是前期願意投資的人,都可以獲利。”

虎平濤對這裡面的門道很清楚:“關鍵問題是,到底能不能得到港府的首肯?”

“是的。”陳妙筠道:“所以各方資本在背後的推動規模不是很大。因為有法令限制,他們不敢,也不方便全力推動。總之一句戶,只能停留在有限的試探範圍內。”

虎平濤眼裡閃爍著精明的目光:“所以“小鳳山風景不錯,很好玩,是露營好去處”之類的說法一直在港城民間流傳。可實際上,真正去過那裡的人不多。”

張萬河也聽得連連點頭:“主要是前些年通往小鳳山的公路破舊,而且地方遠。”

虎平濤繼續自己的推測:“後來港府新修了公路……其實也不能算是新修。我那天仔細看過,頂多就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礎上進行修補,增加了一些防護裝置。如果我沒沒有猜錯的話,小鳳山之所以有現在的名氣,主要因為在網路方面的宣傳。”

陳妙筠道:“的確是這樣。就以我為例,雖然是土生土長的港城人,可我沒有去過小鳳山,對那邊也不熟悉。一是因為路途遙遠,二是對那邊沒什麼興趣。”

虎平濤微微眯起雙眼,邊思考邊說:“很正常。以陳女士你的年齡來看,幼年時代對小鳳山之類的郊外景區不感興趣。後來你結婚生子,以現在的經濟地位和眼光,對這種半開發性質的景區更是難以接觸。一來是沒有時間,二來是交通不便……當然,如果港府全力開發,等到景區建成,你肯定會去看看。”

不等陳妙筠回答,虎平濤繼續分析:“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有資方從一開始就瞄準了小鳳山這塊地,也從各方各面推動並將其炒熱,那他們真正看重的群體,究竟是什麼?”

張萬河聽懂了他的話,笑道:“當然不可能是小屁孩。”

說著,他抬手指了一下坐在對面的陳妙筠:“投資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只有我和陳女士這樣的成年人,才有能力購買房產。”

虎平濤抬手拍了一下張萬河的肩膀,贊同地說:“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房地產開發其實也是一種賭博。如果專案好,得到眾人肯定,自然就能賺錢。別說是成品房,就算是尚未完工的期房就能得到追捧。在景區附近建房,只能說是各有利弊。資本之所以在背後推動,目的是為了從港府那裡得到收益。比如景區列入計劃,港府就必須加大資金投入……這方面的事情暫且不提,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姚新秋所在的學校,有那麼多的班級把小鳳山選為郊遊目的地?”

說著,他放開日記,指著字句道:“你們看,這是新秋寫的:中三、中四,還有中五的四個班,都把小鳳山列入選擇範圍。”

陳妙筠也湊過來:“新秋她們學校的情況我還是比較瞭解的。中三和中四加起來有十六個班,再加上中五年級的四個班,總共是二十個。”

虎平濤抬起頭,認真地說:“這次來港城以前,我詳細瞭解過這邊學校的一些慣例。在郊遊這件事情上,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而不是像內地那樣,具體去什麼地方,完全由校方說了算。”

陳妙筠沒聽明白虎平濤的意思:“我們這邊的學校給學生的自主權很大。”

虎平濤抬起手,做了個阻擋的動作:“我指的不是這個。”

他轉向陳妙筠,認真地地說:“陳女士,就以你為例————從新秋小時候到現在,你都帶她去過港城的哪些地方?”

陳妙筠想了一下,回答:“知名度大的景點基本上都去過了。”

虎平濤又問:“有沒有去過小鳳山?”

陳妙筠搖搖頭:“沒有。我帶她去玩的地方,之前我都有瞭解。”

虎平濤伸手從桌上拿起一小包牙籤,拆開包裝,在桌上將其一根根擺開:“現在我歸納一下小鳳山景點的問題。首先是位置偏僻,其次是前些年路況不好,然後是以前的知名度不高……別的就不說了,光是這三點,就足以成為一個景區的致命傷。”

“後來,有了港府那個暫時不確定的計劃,以及資本在背後的推動,小鳳山這才有了名氣,去的人也越來越多。”

“這裡有一個對比效應,也就是之前我說過的遊客資料。一個景點,知名度與遊客數量其實是成正比的。按照正常的邏輯,“遊玩”的概念通常限定在一天,“旅遊”則為兩天以上,其中必須包括一個在外住宿的時間段。”

“現代社會的成年人忙於工作,視各人收入與時間,即便是週末在附近的園區隨便走走,這種事情在很多人看來也是一種奢侈,更不要說專門拿出兩天時間外出旅遊。”

“我瞭解過,小鳳山那個地方路途遙遠,一來一去要花很長時間,所以很適合露營。”

“既然如此,新的問題就產生了。”

虎平濤分別看了看陳妙筠與張萬河:“張哥、陳女士,請你們仔細想一下,如果現在有一個全新的景區,知名度和各種情況與小鳳山完全一樣,前提是你們沒去過,就憑著從各方面瞭解到的情況,你們會產生主動去看看,去玩的念頭嗎?”

張萬河不假思索:“肯定會。”

陳妙筠也點了下頭:“會的。”

虎平濤捏了個響指:“很好。但產生主觀意願和轉化為實際行動之間,肯定有所區別。接下來的問題是:你們會去那個景點玩嗎?”

張萬河摸著下巴,慢吞吞地說:“這得看情況。如果有時間的話,應該會去。”

虎平濤轉向陳妙筠:“你呢?”

“我……大概也會去吧!”陳妙筠遲疑著說。

虎平濤笑了:“現在我換個問題————以自己為例,你們覺得一個孩子在幾歲的時候可以自由外出?”

張萬河注視著他:“你指的是獨自去外面旅行,至少兩天時間的那種。”

虎平濤點頭道:“是的。”

張萬河想也不想張口回答:“我覺得至少要十五歲才行。當然,如果去的地方不遠,時間限制在半天,或者幾個鐘頭,那麼年齡還可以再小一些。十一、二歲就行。”

陳妙筠想的很深,思考時間也更長:“我同意張先生的說法。”

虎平濤面露微笑,先轉向張萬河:“也就是說,你不會放心你的孩子在十五歲之前去小鳳山,無論他是自己去,還是跟著同學朋友一塊兒去?”

張萬河肯定地點了下頭:“是的。”

虎平濤隨即轉向陳妙筠:“陳女士,你也這麼認為?”

陳妙筠回答:“是的。”

虎平濤將身子後靠,換了個坐姿,他的語氣有些沉悶,更多的還是探究:“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人類潛意識對陌生區域存在著抗拒和否定。一般來說,如果沒有相關的利益,人類很少,甚至不可能涉足其中。”

“我們都知道“公園”是玩的地方。但無論我還是你們,第一次去公園都是被大人引領。要麼是我們的家人,要麼是幼兒園或者學校老師。總之一句話:如果沒有熟悉和親近的人帶著,我們有可能永遠不會去公園。”

“按照投票選擇的規矩,對某個目標的選定,至少要超過投票人數的一半以上。由此,產生了新的問題。”

“第一,新秋所在的學校,真有那麼多學生去過小鳳山,並對那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了一次還不夠,想要再去第二次?”

“第二,就算真有那麼多人喜歡小鳳山,但不要忘了,做出選擇的這些人都學生。按照內地的規矩,他們都是高中生。”

張萬河皺起眉頭,問:“小虎,你說的第一個問題我懂,咱們待會兒討論。可你後面說的這個問題是什麼意思?沒錯,按照你們內地的規矩,新秋的確是高中生,但這與你之前說的那些,有什麼關聯?”

虎平濤笑了:“張哥,您有孩子嗎?”

“有。”張萬河點點頭。

“男孩還是女孩?”

“男的,今年剛上中一。”

“他平時聽你的話嗎?”

“這個……”張萬河一陣語塞,想了半天才遲疑著說:“小時候還行,叫他幹什麼就幹什麼。現在嘛……”

他苦笑著搖搖頭。

虎平濤轉向陳妙筠:“陳女士,我對你也是同樣的問題:新秋平時聽你的話嗎?”

陳妙筠臉上露出同樣的苦笑:“我跟張先生的回答一樣。”

虎平濤笑道:“這很正常。老話說得好“愛到三歲恨到老”,指的就是孩子。小時候,基本上大人說什麼他們就做什麼。等到大了,上了中學,逐漸開始展露個性,也變得越來越叛逆。”

“所以學校選定郊遊範圍,交給學生自己選擇,也是很恰當的做法。”

“總共二十個班,幾百個同齡人,他們平時生活環境不同,家裡的經濟情況不同,想法也不一樣。都是年輕張揚的時代,個性十足……可為什麼,竟然有半數以上的人都選擇相同的郊遊目的地?”

“雖然沒有相關的遊客資料,但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這些學生當中,很多人都沒有去過小鳳山。”

“對於一個從未接觸過的陌生景點,他們為什麼會做出同樣選擇?”

張萬河與陳妙筠相互對視,從彼此眼睛裡都看到了震驚,進而轉化為恐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萬河轉向虎平濤,語音已經不是之前的那般懶散。他不太確定,戰戰兢兢地問:“小虎,你的意思是……在這背後,有人操縱?”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