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主持人談到的引力製造技術引起了很多的議論,許多人都感到非常的震驚,甚至還以為是聽錯了,他們能從這條訊息中,瞭解到很多的內容。

有物理學家直接就分析出,“引力製造技術肯定和製造時空扭曲有關。”

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是他們非常關心的事情, 只可惜主持人不可能去公開技術,他只是談到了引力製造裝置,說了幾句就錯開了話題,繼續對玄黃號進行介紹,介紹完玄黃號以後,又開始介紹K02護衛飛船。

K02護衛飛船的能源系統,是普通的固體燃料動力結合太陽能傳輸動力, 相比擁有核聚變動力的玄黃號,能源動力技術上就差了許多。

但是,K02護衛飛船的個頭小,明顯要更加靈活一些,而且飛船裝載著完善的武器系統,還安裝了Z波發生裝置,放在太空上都有一定的打擊能力。

當即就有國外的主持人評論說,“或許K02護衛船,才代表了未來的艦船武器力量。”

國際一直都希望能夠發展對太空的打擊能力,有機構製造出來的反重力飛船,也安裝了一些武器系統。

但要考慮到的是,太空是沒有空氣存在的,一些炸彈性質的武器,引燃發生爆炸效果會差很多,多數武器只能發揮‘物理撞擊’的作用。

另外,太空發射武器是很不明智的事情, 因為發射武器會形成反響推動力, 會直接影響到飛船的軌道, 就需要非常有強大的軌道修正能力,已經足夠多的燃料。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想要發展太空武器,就必須要看國內的臉色。

現在國內在太空有絕對的統治力,其他國家想要發展太空武器、製造有威懾力的太空艦船,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機會的,最少測試是不可能的,因為一旦形成了威脅,就可能會直接受到Z波打擊。

當然了。

主持人是不會考慮這麼多的,K02護衛飛船確實是非常的先進,讓很多專業人士感到驚訝。

他們更加驚訝的是,玄黃號和K02護衛飛船,放出來就執行登路月球的任務,之前並沒有聽到什麼訊息。

這說明國內的中、小型太空飛船,製造相關的技術已經趨於成熟。

大型太空飛船,也就是世界上唯一一艘宇宙飛船,還很難說技術成熟,宇宙飛船是先製造出來的,製造結束以後就一直在不斷的測試。

雖然有很多測試相關的報道,實際上宇宙飛船就只執行過一次重要測試任務,就是原理地球完成了一次太空穿梭, 距離大概有一億公里, 到火星軌道附近時,就快速原路返回了。

這次測試巡航進行過了有一個星期時間,過程還是比較成功的,但回到地面以後就一直在維修保養,給人的感覺就像是老爺機一樣,動一下就要花費大量的精力、金錢保養。

實際上,也是可以理解的。

就和海上艦船很類似,一艘大型的航母,製造出來以後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測試維護,每一次出現一點小問題,要修理都是費事費力。

一些中、小型艦船,相對就要簡單多了,因為比大型艦船靈活的多,出問題就直接開進船場,很快就能修理好,製造後的測試也容易太多了。

直播,還在繼續。

電視鏡頭轉到了發射中心內部,參加任務的所有人排成叄排,其中有一半兒都是軍-人,他們喊著準備出征的口號,就像是要參加什麼大型戰役,給人的感覺振奮而激動。

高層領導、趙奕也都出現在鏡頭裡,高層領導進行了講話,談起了歷史性的到月球基地巡視,表達了對任務的信心。

趙奕也到臺上說了幾句,他就沒有那麼激-情和振奮了,只是澹然的談到說,讓所有人放心,一切都很安全。

之後就準備出發了。

高層領導和趙奕一起率先進入到玄黃號內部,鏡頭也就看不到了,玄黃號內部是不能拍攝的。

他們去了控制室旁邊的艙室,就一起坐下來等待著飛船啟動。

這時候距離飛船啟動,還有大概二十分鍾左右,外面正在進行一系列的準備工作,他們也就談了起來。

高層領導對趙奕昨天對記者說的話很感興趣,他問起了相關的內容,“我看了你昨天接受採訪的內容,說的很有意思,太空探索的主要目的是找到類地行星,讓人類能移居過去,這是個非常遠大的目標,也許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更久遠的時間都無法完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是最重要的目標。”

趙奕說道,“我們去做太空探索的時候,目的就是走出地球。實際上,宇宙給人類帶來的最大利益,就是讓人類能夠走出地球,擁有更多的土地、更多的資源。”

“縱觀歷史來說,人類的爭鬥都是圍繞著土地、資源展開的,包括大航海、殖民,還有其他的戰爭,等等。”

“土地和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必須品,如果土地和資源有限,人類就必須要不斷的爭鬥,來讓自己一方,獲得更多的土地和資源。”

“所以我們去探索太空,未來希望能找到新的土地資源。”

“想想,如果土地和資源都是無限的,那麼人類還會有爭鬥嗎?”

高層領導聽得不斷點頭。

事實上也是如此,戰爭的目的就是爭奪土地和資源,國家與國家、部落與部落,追溯再久遠的時代,爭鬥的本質的都是為了讓自己一方,擁有更好的土地和資源。

當然,極少數還是為了人口,但人口是可以自己發展的。

如果擁有無限的土地和資源,爭鬥發生就沒有意義了,還不如把精力投入到開發新的土地和資源上。

趙奕繼續說著,“我們發展太空探索技術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奕星建造大型Z波裝置,先期目標就是藉助大型Z波裝置,發射大量低效能一次性使用的探測器,來挖掘太陽系能,可開採的資源。”

“這種探測器,我們已經設計好了,但因為能源有限,必須有外太空超大功率的Z波裝置才能發射並投入使用。”

趙奕和高層領導說著的時候,玄黃號正式啟動了。

旁邊人馬上輔助做好安全措施,他們都是躺在位置上,等待著飛船進入到快速加速階段。

這個階段身體會受到向上的壓迫,就必須要平躺在位置上。

趙奕感受到下方沉重的力,不由得想到了引力製造技術,開口說道,“如果我們在上方建造個引力製造裝置,就能大大減輕加速帶來的壓力。”

“對!”

他思考著繼續道,“或許可以在小型飛船上試試。”

“這個是什麼原理?”高層領導扭過頭問道。

“引力製造裝置,可以簡單理解為,形成對四周的引力,我們處在上方就會受到向下的引力,除了下方就會受到向上的引力。”

“現在在加速階段,如果能有向上的引力,那麼加速的壓力就會大大減小,不過想要完全感受不到飛船向上的加速,就必須有智慧調整系統,對於引力裝置效果不斷的調節。”

“這需要等技術成熟以後,才有可能實現。”

高層領導聽著點頭,忽然問道,“如果有向上的引力和向下的引力,人體不會被撕裂嗎?”

“當然不會。”

趙奕笑道,“愛因斯坦的理論認為,引力的產生是源於時空扭曲,我們所知道的也是時空扭曲。而時空,只有一個。”

“如果我們的頭頂還有個地球,我們處在中間就會像是太空一樣,完全不受任何的引力,而不是被兩個引力拉拽。”

“哦~~”

高層領導似懂非懂的點頭,他覺得說的非常有道理,要理解還是要仔細思考一下,後來就乾脆放棄了。

為什麼要去理解這些呢?反正他又不做物理研究,聽一下就可以了。

玄黃號向上加速了有二十分鍾小時,隨後就進入相對平穩的時段,飛船內也能正常行走了,又過了十幾分鍾後,明顯就能感覺到,受到的引力大大降低,隨後又過了一段時間,身體就能飄起來了。

飛船已經進入太空中,及時播報距離地面叄百公裡。

這時候,趙奕很果斷的決定去引力製造裝置的實驗艙。

高層領導有些猶豫,其他人還勸著他,“那是實驗艙,不要去。”

“趙院士決定過去,是因為他是技術研發人,但還是有一定危險的,最好是都不要去。”

高層領導反問道,“為什麼趙院士能過去,我不能?”

旁邊人鬱悶了下,事實上,他們早就勸過趙奕了,可趙奕根本不聽,有什麼用?

最後高層領導以‘我的生命沒有趙院士重要’、‘趙院士能去,我也能去’為理由,還是去了實驗艙。

等到了實驗艙門口,高層領導正猶豫要不要進去,就發現有十幾個人,全都擠在實驗艙裡,他們臉上帶著笑在聊天,其中甚至還包括勸說趙奕的兩個人。

裡面的人看到高層領導,趕緊過來把他讓進來,嘴裡還說著,“趙院士說的是真的啊,這裡還真是舒服一點。”

“——!”

高層領導都有心罵上幾句,你們勸著我不過來,結果自己進來‘享受’了?

等進入了實驗艙,高層領導就知道為什麼其他人說,裡面要舒服一些了,站在外面引力幾乎為零,稍稍用力就直接能飄起來,裡面卻有一定的引力,還是直接向著地面的。

雖然遠遠比不上地球引力,但最少能做到腳踏實地,心裡感受都會好很多,他忍不住嘆道,“多虧了趙院士堅持建這個實驗艙啊!”

“待在這裡,確實舒服很多。到月球有十個小時吧?”

“我就是因為這個,才堅持的!”趙奕笑道,“上次坐觀光船,我就受夠了,反正我是受不了長期失重,來回二十幾個小時,太難熬了!”

“是啊!”

接下來的十個小時,趙奕和高層領導都一直待在引力製造實驗室,後來乾脆讓人找了椅子,就在裡面安穩的坐著,中途還找個睡袋補了一覺。

十個小時以後,控制艙播報說,飛船抵達了月球,到預定位置即將下落,他們才走出了實驗艙。

這時候,已經能感受到一點月球引力了。

對於反重力飛船來說,月球降落比地球降落容易的多,因為月球表面是沒有空氣的,飛船完全不用考慮空氣作用,到預定位置減速,開啟反重力系統,就可以直接原地降落。

垂直距離叄十多公裡,平穩降落到地面只用了十分鐘左右。

玄黃號降落的地點,是月球基地特別修建的降落點,距離月球基地的生活區,大概有一公里左右,距離還是稍稍有些遠的,月球基地有叄輛車子等在旁邊,包括兩輛特製的拖拽車,還有一輛是月球基地車。

趙奕和高層領導穿著宇航服走下了飛船,就一起進入到月球基地車,然後慢慢開向了生活區。

玄黃號前來的有過百人,參與視察工作的就只有十一個,還包括叄名隨行記者,記者的工作分配很明確,一個是跟著趙奕,兩個是跟著高層領導和其他人。

等到了生活區的時候,門口就站著幾個人,都是站在這裡等待的。

這時候,空間連結重新建立,地面重新有了直播,直播的視角下,十幾個穿著宇航服的人下了車子,慢慢的朝著鏡頭走了過來。

有的人動作有些僵硬,有的似乎非常的新奇,還原地跳了一下,結果跳了有一米多高。

整體看起來有些滑稽,但最重要的是,有一種科幻感,配合月球荒涼的環境,就好像是人類身處末日,必須要穿上宇航服,才能夠生存一樣。

當然,這個就靠想象了。

有的人則是覺得,像是人類征服了其他星球,第一次上去不適應環境。

等等。

外面只能做連結影像傳輸,連一點聲音都沒有。

很快一群人從開啟的艙室大門進入到內部,直播也因此轉到了生活區的內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