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能量與空間研究,是國內和國外機構一起合作進行的,理論組全員都進入能量與空間研究中心,並成為研究中心的技術骨幹。

能量與空間研究中心是新成立的機構,專門負責能量與空間相關的研究,研究不止包括現在的物質實驗,還包括一直要進行的Z波區域物理特性研究。

兩者加在一起是非常大的範圍, 包括了空間連結傳輸技術,Z波發生技術以及反重力技術,等等。

能量與空間研究中心,可以說就是各種最新科技的研發機構。

在能量與空間研究中心下,包括Z波實驗組、空間信息科技的研發團隊,以及物質傳送實驗委員會。

現在進行的物質傳送實驗, 就歸屬物質傳送實驗委員會負責, 而理論組的核心四人,都是物質傳送實驗委員會的委員, 趙奕則是委員會的負責人。

因為是國際合作的研究,其他團隊也會有代表擔任委員會的委員。

實驗委員會並不是政-治意義上的,而是和實驗直接相關的,委員會負責實驗相關的設計工作,實驗結束以後則負責聽取各個團隊對於資料檢測的報告,對於各個團隊整體資料進行稽核、彙總、分析等。

在實驗資料研究的過程中,各個團隊也可能會根據得出的資料,研究得出一些結論。

這些結論的歸屬是發現的團隊,其次才是物質傳送實驗組。

做個比喻來說,物質傳送實驗組,就相當於一個科研機構,各個團隊包括參與的科學家, 就像是科研團隊的科學家,他們的研究發現有一部分歸屬實驗組,但榮譽還是屬於各個團隊以及個人的。

這也促進了各個團隊,以及各個參與的科學家,對於研究投入百分百的熱情, 希望能在新領域的研究中有發現,獲得一些團隊或個人在研發中的成果。

在第一次測試實驗結束以後,各個團隊都投入到對於資料的分析工作中,理論組的幾個人都是實驗組委員會的委員,他們以及其他實驗組委員會的委員,最初都不需要做什麼,只是等待稽核各個團隊提交的報告就可以了。。

現在報告還沒有出來,幾個人都非常的清閒。

其他委員也是一樣。

實驗委員會有八個人,除了理論組的四個核心成員以外,還有霍斯特-路德維希-施特默、本-布拉德-切爾米基、伯特倫-布羅克豪斯以及傑拉德-特-胡夫特,他們並不是競選擔任的委員,而是由各個核心團隊推舉出來。

其實也根本不用推舉,他們每一個單獨拿出來,都是物理學界響噹噹的人物,其中三個都是以量子物理相關研究,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剩下的切爾米基也是菲爾茲獲得者。

理論組四個人中,倒是沒有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但趙奕本人的影響力就不用說了,邱成文和愛德華-威騰也是菲爾茲獲得者,也就是張祁燦的名氣稍微小一些,但因為上一次的研究論文,他在世界範圍內也變得很有名氣,被認為最新科技的理論研究水平僅次於趙奕。

實驗組委員會的八個人都是相當有影響力的,也足以說明物質傳送實驗有多麼吸引人、多麼說重要。

要知道,有好幾個機構和許多頂級物理學家想要參與實驗,都沒有能夠透過稽核,被直接拒之門外。

實驗,不是想參與就能參與的。

在各個團隊進行資料工作的同時,委員會的幾個人也都在做著工作,他們有的是幫助自己所在的團隊進行數據分析工作,有的則是在做自己的研究。

比如,愛德華-威騰。

國內有科學院、Z波資料組,兩個大團隊參與到數據分析工作,還有理論組旗下的其他人,也在進行相關的工作,理論組核心四個人是委員,不用直接參與到資料工作中,實驗結束的短時間,就比較清閒了。

愛德華-威騰就開始了自己的研究,或者收拾自己的學習,他對於最新科技相關的理論,還不是很瞭解,就希望加強相關理論的理解。

當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愛德華也會直接詢問趙奕。

這天就是如此。

趙奕的工作還是比較忙碌的,實驗結束以後,他就在和空間信息科技公司的團隊交流,希望能夠繼續縮小空間連線裝置的傳輸範圍。

這是一個技術性的問題,也和實驗直接相關。

愛德華-威騰找到了趙奕,問出了一個讓趙奕無法回答的問題。

“我知道反能量屏障的出現,是因為空間瞬時大量的能量,吸收速度快,到了一個極限值,就會開啟隔絕空間的屏障。”

“另外,當反能量屏障開啟,吸收能量的速度,達到了另一個極限值時,就會以Z波的形式噴發。”

愛德華-威騰說著感嘆道,“聽起來就像是太陽黑子的爆發,真希望能現場看看。”

趙奕點頭,“你說的沒錯,大致就是這樣的。”

愛德華-威騰繼續道,“但是,在空間連結技術上,我並沒有看到類似的記錄,或者理論。我的意思是說,空間連線技術也會溢位能量讓空間吸收,對不對?”

趙奕猶豫了一下,隨後點頭,“是的。”

“在進行空間連線的過程中,如果溢位的能量,也就是空間吸收能量的速度,達到了一個極限值,會發生什麼呢?”

這個問題把趙奕問倒了。

空間連線技術和反重力技術並不相關,可以說是兩種不同的空間技術,空間連線技術是在反重力實驗過程中發現的。

反重力構造的過程中,溢位的能量達到一個極限值,就會出現反能量屏障。

那麼空間連線構造的過程中,溢位能量的速度達到了一個極限值,理論上來說也會發生一些事情。

但是,會發生什麼?

趙奕仔細的思考了一下,發現這個問題非常的奇妙,因為他從來就沒有考慮過類似的問題。

這大概和研究過程有關。

在空間連線技術的理論研究過程中,他還要進行很多其他方向的研究,因為空間技術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可研究的方向實在太多了。

在構造出空間連線的理論以後,理論就直接轉化為了技術,可以生產出相關的空間連線裝置,後來慢慢發展,技術逐漸的提升,並越來越成熟,再後來又出現了空間能量傳輸技術。

一切進展的都非常順利,並沒有碰到直接阻礙的困難。

他根本就沒有考慮到,能量溢位會產生的問題,大概主要的原因也是,空間連線裝置相對比較小,不會產生裝置過熱,導致連結出現問題的情況,就沒有去思考相關的問題。

現在仔細的想一想,愛德華-威騰說的非常有意思。

趙奕認真的說道,“我之前根本沒有想到這個,愛德華,你真是天才,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研究方向。”

“是嗎?”趙奕的說法讓愛德華感到驚訝,“也就是說,我的問題,你從來沒有想過?”

趙奕很用力的點頭,坦然承認。

愛德華-威騰頓時感興趣道,“那就讓我們一起研究吧!”

“我覺得肯定會有發現。”

接下來的一整天時間,兩個人就一起悶在辦公室裡,討論的相關的理論問題,他們不斷的進行論證,但想論證結果實在是太難了。

這主要是因為沒有任何實驗參考。

反能量屏障的發現依靠的並不是理論推導,而是實驗中發現了反能量屏障,之後依照實驗進行相關的理論推導。

現在則是沒有任何實驗參照,並不知道究竟會發生什麼,沒有任何實驗發現,理論研究就沒有方向。

但是,趙奕這變得更加重視了,他還乾脆叫上了邱成文、張祁燦,一起做相關的研究,每個人都提出各自的想法,後來張祁燦提出了個建議,“現在根本沒有方向,無論怎麼說,都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任何說法都沒有依據。”

“我覺得可以這樣,我們找一個方向,比如,空子假設,我們在空子假設的構架下去做分析。”

趙奕當即點頭,“這個想法很好,我們可以找一個更準確的方向,比如說,空間連線過程中,溢位的能量都去了哪裡?”

這個問題很快就有了答案。

在空子假設的規範下,溢位的能量都被空間所吸收,並轉化成大量的空子,也就讓空間得到了大大的拓展。

這也是很好理解。

聽起來空間得到一點點能量,就被大大的擴張很不可思議,實際上,考慮到宇宙不可想象的龐大,以及太空中壓縮空間,倍率甚至能達到十億、百億,甚至更高的數量級,擴張再多的空間,也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不能理解的地方在於,當如此多的空子充斥空間的時候,並沒有發生空間壓縮現象。

顯然。

這一點想要用空子不具備空間性的特性,是無法做出解釋的,因為是反重力構造的過程中,空間吸收能量會達到了一個極值,說明空間吸收能量速度是有上限的。

那麼空子去了哪裡?

新問題出現了。

連續幾天的研究都沒有任何進展,邱成文乾脆提出了一個建議,“我覺得這樣去做理論研究沒有任何意義,一切都是我們的憑空猜測,以猜測的方式去構建相關的數學,想要得到答案完全是碰運氣。”

“可以這樣,我們做理論假設,去尋找實驗方向。”

“我們可以去試圖去構造更穩固的連線,在進行相關的實驗,希望能看到一些東西。”

這是很實際的建議。

邱成文的想法很直接,就是構造更穩定的空間通道。

比如,同樣是十立方米的連結,連線的可以是一萬個空子,也可以是十萬個空子,甚至可以是一億個空子。

這就是增強通道。

就好像是修路一樣,同樣是標準兩車道的公路,有的建造的非常簡單,甚至可以是坑坑窪窪,但只要道路相對平整,就可以讓汽車通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有的則是修建的非常華麗、寬廣,地面非常平坦不說,中間還設定有欄杆,道路兩側有很多的樹木,環境也變得非常好。

同樣是讓汽車通行的道路,修建的標準是完全不一樣的。

當不斷的增強通道以後,達到了一個臨界值,就可能在實驗中看到一些東西。

這就是邱成文的想法。

雖然已經確定了研究的方向,但因為要進行物質傳送實驗相關的工作,研究只能被暫時擱淺。

接下來理論組就非常忙了,他們參與到實驗委員會的工作,連續聽取了幾個團隊的資料研究相關報告。

在工作的過程中,值得一提的是,HL團隊彙總的資料,發生了一些微小的偏差,被趙奕當即指了出來。

“你們的最後結果有偏差。”

趙奕很確定的說道,“在你們的報告第三頁,收集到了粒子資料計算,求解的結果不完全正確。”

會場頓時出現了議論。

各個團隊做資料報告是在中心會議廳,團隊代表會進行相關的發言,解釋提交的資料報告計算過程,並闡述對資料計算結果的分析。

報告會提前一天提交上去,但因為其中的資料和計算非常的複雜,需要團隊派出代表作出細節的講解。

但牽扯到某一個步驟的計算,就不會有人看的那麼精細。

哪怕出現了類似的問題,一般也很難被指出來,報告會傳輸到網路上,資訊會對合作機構進行公開。

往往到了這一步的時候,有專門的人對單獨的報告進行詳細研究,才會發現某一個計算結果出現的偏差。

粒子對撞實驗資料工作,差不多就是這樣的。

趙奕在會議上就直接指出來,給人的感覺就非常震驚了。

“他是怎麼看到資料錯誤的?”

“難道前一天他仔細校對了資料?但是,不可能啊?這麼多資料,一天怎麼看的完?而且還挨個去計算?”

“太驚人了吧。”

這時候,好多人才想起趙奕是世界上最天才的數學家,他完成了好幾項頂級數學猜想的證明,而在資料計算領域,他擁有絕對的權威。

實驗委員會的幾個人,都不由得驚歎道,“趙奕,他是怎麼做到的?”

“他好像對資料天生敏感,一點點錯誤都能夠看到。”

“我完全沒有發現。”

“一直到現在,我都不能確定那個資料是錯誤的。”

“不是錯誤,是不完全正確,存在一定的偏差,本來就是個範圍資料。”

“但是會對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最後他們只能感嘆,“不愧是趙奕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