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阮文燁說完以後,會場又迎來新一輪的沸騰,最開始他們還以為是聽錯了,後來又繼續做相關的發言,他們才確定沒有聽錯,確實是物質傳送的研究,就更讓人感到驚奇了。

物質傳送技術已經很驚人, 涵蓋範圍還包括整個太陽系,而且說到確定包含太陽系。

換句話說,不說是否能傳送到其他星系,只是因為沒有辦法做實驗而已。

這就實在是太驚人了,可以肯定的是,相關的技術絕對是人類最前沿,已經超脫了地球的範疇。

如果放在科幻的分級中, 物質傳送也許屬於最頂尖兒文明,才可能會擁有的技術。

雖然聽起來技術才剛剛做研究, 還需要大量的科學家參與,慢慢的去研究完善,但僅僅是發現,也已經相當了不起。

至於什麼能量、空間的關係,絕大部分記者都直接忽略了。

這種理論物理的複雜內容,顯然沒有物質傳送技術吸引人,因為物質傳送技術一聽就明白,至於什麼能量、空間關係,普通人大機率是不感興趣的。

現場的記者都感覺參加新聞發佈會真的是知道了,他們有的人是聽到訊息,就特別乘坐飛機來的,採訪到這樣的訊息, 跑的再遠都值得了。

“這肯定會成為今年最重磅的科技新聞!”

“物質傳送,根本不敢想象呀,我覺得根本不是現代人類應該掌握的技術。”

“除非是等到人類征服了很多宇宙的星球, 真正進入大移民的時代, 可以自由在星系航行, 才會開啟類似的技術研究。”

“這種技術真的研究的出來嗎?”

“沒聽到剛才那個地中海禿頭說嗎?他們可以把六成以上的物質進行傳送,具體是什麼意思不知道,但肯定已經完成了傳送。”

“技術肯定是不成熟的,才需要大量的科學家乃至於全世界的科學家,一起努力做研究。。”

“這項技術發展起來絕對非常驚人,我們可以直接把物資傳送到其他星球,就直接省去了運輸的環節。”

“或許也可以把人直接傳送過去,直接坐空間魔法陣去火星,上帝啊,我覺得是生活在魔法世界。”

“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這項技術走向成熟——”

好多記者都爭相討論著。

物質傳送技術聽起來實在太吸引人了,另外,他們在研究的過程中還確定邀請國際機構一起進行,說明研究絕對是個非常重大的專案,規模最少不比粒子對撞研究差。

但是,研究肯定比粒子對撞吸引人,甚至比宇宙飛船專案還要吸引人。

無論是粒子對撞還是宇宙飛船,都是能大致看得懂的研究,大家明白基本的規律和技術。

物質傳送的研究,給人的感覺只明白結果。

原理?

大概和神秘的Z波有關係吧?

僅僅是Z波都足夠吸引人了,更不用說由此產生的物質傳送技術,肯定會有一大堆的機構爭相參與其中。

會上喧譁了好一陣才平靜下來。

新聞發佈會只是剛剛開始,阮文燁也只是起了開頭而已。

第二個開口的就是高層領導了,他在國際合作研究方面進行了表態。

這很重要。

因為Z波技術牽扯到絕對機密,其他國家和機構也知道,不可能開放Z波技術,那麼由此產生的物質傳送技術,是否會在研究過程中做限制就不確定了。

高層領導表態的意思,就是說歡迎所有的國際機構前來合作研究,釋放一種友好對待科學研究的訊號,等於是在政策上讓其他國家和機構放心。

當然了。

高層領導的講話也是最沒有意思的,一大套一大套的,說下來讓人昏昏欲睡,現場記者都是強忍著昏睡的慾望在聽著,他們都是很專業的記者,沒有其他採訪人的情況下,肯定會認真聽領導的講話,可有其他採訪人,頓時就覺得很沒有意思了。

接下來就輪到了最關鍵的技術說明和提問。

趙奕和張祁燦負責技術講解的內容,大家都以為趙奕會站起來講話,實際上第一個站起來的是張祁燦。

張祁燦對著麥克風,語調平靜中夾著一絲緊張,他不是很適應萬人矚目的環境,“下面我就說一下這項研究。”

“實際上我們做的是能量與空間的研究,希望能找出能量與空間的關係,或者說找尋物質、能量與空間的關係,希望能把物質,能量和空間聯絡在一起。”

“這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比如,說反重力技術,我們現在已經都知道這項技術了,而內部的原理就是透過能量的旋轉,來製造一種隔絕引力波的切面。”

“我們找出了製造切面的方法,卻不知道為什麼切面會產生作用,這就是因為我們缺少底層理論。”

“所以我們需要做相關的研究,搞懂最底層的原理,才能夠讓技術有突破性發展。”

“現在透過一系列的實驗和理論研究,我們發現了一個突破口,就是物質傳送,在實驗中,我們發現了物質傳送現象,而這就讓我們找到理論研究的突破口。”

“我們可以以此去做實驗,檢測實驗中詳細的資料,以實驗資料為基礎去研究能量與空間的關係。”

張祁燦連續說了很多。

在不斷解釋的過程中,好多記者們都只能把內容記下來,因為他說的比較深入,到後面都有些聽不懂了。

但是反應快的記者已經明白了,為什麼張祁燦會坐在中間的位置,有關能量與空間的研究,他肯定是重要參與者,也許是靈感的發起者。

無論是什麼樣的研究,靈感都是非常重要的。

顯然。

張祁燦在研究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才會被安排坐在趙奕的旁邊,一起參加如此重大的新聞發佈會。

這時候,好多記者都開始打聽起了張祁燦,他們覺得張祁燦身上有可做報道的亮點,因為他是重要研究的參與者,並且還非常的年輕。

張祁燦的資訊並不是秘密,只要到網路上一搜尋都能知道個大概,他曾經是科學院的數學研究員,是非常著名的數學天才,博士畢業沒多久,就進入科學院工作,並且發表過不少數學成果。

哪怕是繼續留在科學院,他也很快能夠得到研究員職位,而他選擇了跟隨著一起做研究,並加入到燕華大學,獲得了數學教授職位,後續獲得數學中心主任研究員的職位。

在趙奕有關最新科技理論的內容中,張祁燦一直都是二作、三作,排名還是比較靠前的。

往往大家都關注趙奕,而忽略了其他的研究人員。

現在大家注意到了張祁燦。

這次的新聞發佈會,趙奕是希望張祁燦出頭的,但顯然記者們不會放過他,後續的提問好多都希望他來回答。

趙奕乾脆做了物質傳送理論邏輯的簡述,“我知道大家都對這個技術感興趣,同時也對於理論的東西沒有興趣。”

這句話讓會場出現了笑聲。

趙奕也微笑道,“但我還是必須要說理論的東西。”

“因為有關技術、實驗的概況,你們可以去問阮教授,而不是我。”

好多人都看向阮文燁,也知道阮文燁是Z波組負責人,是主要負責做實驗的人,他對於實驗肯定很瞭解。

趙奕繼續道,“針對能量、空間的關係研究,我和團隊的其他人,一起做了一種空間的假設,名字叫做空子假設,意思就是說空間都是有空子組成的。”

“以空子假設的內容為基礎,我們聯絡做了很多的實驗,並以此解決了波粒二象性的問題。”

趙奕一開口就是‘解決’,他也做出了解釋,“並不是直接說明波粒二象性,而是以空子假設的理論為基礎,如果假設是被證明是真的,那麼我們可以說就破解了波粒二強性的問題,否則理論依舊只是理論。”

“我相信大家肯定會對實驗感興趣,在這裡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

“我們的實驗首先是見到一片沒有空子的區域,理論上來說等於是連空間都不存在。”

“隨後我們就發現了物質傳送現象,後來我們的實驗利用高強度光能填充那一片空間,就發現物質傳送現象消失了。”

“因此我們推斷出存在能量的就存在空間,或者是以空子假設來說,存在能量就存在空子。”

“這些我們會在後續發表相關的論文,全世界感興趣的科學家可以看看。”

趙奕很淡定的做了表述,隨後就關閉了麥克風。

會場頓時又變得嘈雜。

他敘述的似乎非常簡單,但說的都是重磅大訊息,其中透露出了實驗的內容,還透露出會發表論文。

這就等於是公開成果。

實際上,趙奕只是簡單做了敘述,並沒有說的很清楚,因為可能牽扯到一些機密的內容,也不可能說的太清楚。

哪怕是去發表論文、公開成果,也會在內容上做一些保密性的考慮。

新聞發佈會最後開口的是科技處的劉部長,科技處負責專案整體的問題,包括經費、參與人員、前期的建造等等。

劉部長說的內容就比較有針對性了,都和專案開展有直接關係。

比如,怎麼加入專案。

比如,經費有多少,其他參與的機構,是否要拿出一定的經費。

比如,專案會在哪裡進行。

等等。

劉部長對此都有準備,做了表述以後針對記者的提問,一一認真的給出回答。

然後,發佈會結束。

新聞發佈會進行了一個小時左右,中途宣佈的都可以說是大訊息,而釋出接受也只是剛剛開始,國際輿論馬上針對性的做出了反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量的媒體作出了報道,報的內容都和物質傳送研究有關。

全世界媒體評論人都感到非常的驚訝,好多人針對這項技術做出評論,各種說法不一而足,但絕大部分都看好相關的研究,也有很多頂尖科研機構、數學家、物理學家的表態感興趣。

同時,報道也圍繞著技術的研究人,不僅僅涉及到了趙奕,還涉及到張祁燦、阮文燁。

張祁燦被報道是‘頂尖天才’,數學物理能力,被認為達到了世界最頂尖水準,是最新科技相關理論研究的‘第二人’。

很多媒體都對張祁燦感興趣,對他的報道甚至比對趙奕還要多。

主要是因為趙奕的名氣太大了,被報道的實在是太多了,有些人看到趙奕有關的新聞都感到疲憊,因為內容不外乎就是各種讚歎、驚歎。

阮文燁也頻頻的被報告,說他是國內最重要的科技工作者之一,主要是因為他是Z波組的負責人。

Z波,被認為是最重要、最神秘的技術。

作為Z波組的負責人,位置可以說是相當的關鍵,阮文燁自然就成了Z波研究的核心人物。

看著一系列針對自己的報道,阮文燁都感覺自己的重要性,甚至都有些趕超了趙奕,覺得自己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他坐在電腦前,就不斷刷著新聞,還在搜尋欄裡輸入自己的名字,然後看著一大片新聞嘿嘿直笑。

趙奕站在後面看到這一幕,嘴角都忍不住撇了起來,他好心的提醒一句,“桌上都是口水了!”

“啊?”

阮文燁下意識抽出一張紙,隨後低頭才發現什麼也沒有,頓時黑著臉扭過頭,“趙奕啊,你就不能讓我安靜的自戀一會兒嗎?”

“我第一次聽到有人能這麼直白的說這種話!”

趙奕很用力的說道。

“哈哈——”

阮文燁全然不在乎,他笑道,“你知道我年輕的時候,也被認為是數學、物理天才,後來又加入科學院,但等到四十歲的時候,我就知道,這輩子不可能有什麼大成果了,最多就是帶隊到處做做研究。”

“現在你看看,我要比那些諾貝爾獎得主更有名,我就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實驗物理學家。”

“——好吧!”

趙奕仔細想了想,發現阮文燁的狀態,也是情有可原的。

畢竟,老了!

阮文燁在學術研究上已經不能追求什麼了,當然對個人聲望、名氣之類非常的重視。

現在他一下子成名了,變得十分激動也情有可原。

“不管怎麼樣,我們還是快點兒開始工作吧。”趙奕搖頭說道。

理論組和Z波組的工作還是很多的,他馬上要開啟大的專案,需要針對專案做詳細的評估。

這個評估直接關係到專案經費,參與的機構,以及研究的國際合作模式,開放的技術、理論領域,等等。

每一項都是至關重要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