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火星-1飛船內部發生了爆炸的一瞬間,航天局的負責人鄭龍感到非常的不捨和痛苦,他第一時間喊出來一句,“沒了!沒了啊!”

火星-1飛船,沒了。

百億,沒了。

航天局花費就是大筆的資金買下了火星-1飛船,是高層會議的決策,花費的是航天局的經費,和鄭龍本人沒有關係,但他還是感到非常的傷痛,因為火星-1飛船已經屬於航天局,而飛船本可以作為航天局的招牌。

哪怕航天局建到了新的飛船,但相對應的功能只是進行太空救援,而不是用於星球探索。

另外,新飛船也要經過很多的測試,才能夠真正投入到使用中,而火星-1飛船已經證明了安全穩定性,後者是非常有價值的。

任何航天相關的探測器、發射器以及飛船等,都存在非常大的安全危險,人類探索太空的過程,是在失敗中不斷進步前行的。

國內外都有很多發射失敗的例子,也出現了不少的航天意外事故。

一艘擁有安全穩定性保證的飛船,價值甚至比飛船本身還要高。

火星-1飛船完成過火星探索任務,在國際範圍內也是非常有知名度的,航天局擁有了火星-1飛船以後, 就可以直接用於星球探索。

比如,木衛六。

比如, 海王星。

等等。

太陽系內有好多的星球都可以進行探索, 有了高能Z波衛星釋放航道, 他們很容易制定出各種探索計劃。。

這是鄭龍已經想好的工作。

一則是航天局的工作就是星球探索,二則他也希望航天局能完成一些重大的探索任務, 不讓奕星公司獨攬風頭。

航天局和奕星存在各種合作,就連技術都是互通的,但不管怎麼說, 航天局就是航天局,奕星只不過是企業而已。

航天局被奕星壓住了風頭,聽起來也是很鬱悶的。

其他人對於‘爆炸’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理論組的人都非常的興奮, 因為他們得到了想要的結果。

爆炸的出現,比單獨的空間連線裝置傳輸能量效率高,還要有意義的多。

為什麼會發生爆炸呢?

肯定不是T-N-T, 或者是其他的爆炸物,飛船上不可能攜帶這些東西, 沒有氧氣的情況下,類似的化學爆炸物也不可能發生爆炸。

同時也不可能是固體燃料, 飛船上搭載的是化學燃料,依靠化學反應製造高層,來制動超小型推進器, 固體燃料被壓縮金屬材料,固定在最底部的區域,除非是遇到重大的撞擊事件, 出現安全風險的機率很小。

同時也不可能是飛船內部的電路問題, 因為之前一起運轉都是正常的, 電路突然發生問題,最開始的反應應該是斷開連接, 而是是一瞬間爆炸。

所以能想出的原因就是發生了粒子傳送,從而導致了超小型核聚變反應, 換句話說,實驗中出現了粒子傳送。

高層領導也非常的關注實驗, 站在更大的視角下, 他根本就不在乎一艘火星-1飛船,在乎的是實驗是否能有結論, 是否能透過實驗發現,研究出新的理論技術。

後者才是最重要的。

每一項全新的技術, 帶來的都是相關領域革-命性科技進步,同時也蘊含著巨大的經濟、戰-略利益。

現在看到真的發生了爆炸,高層領導也和理論組一樣的興奮,只不過他不知道發生爆炸意味著什麼,具體還要聽理論組進行解釋。

這時候,忽然有工作人員提醒到,“報告!火星-1的主連結並沒有中斷。”

工作人員所說的主連結,是火星-1飛船的操控裝置,飛船是利用空間連線技術進行操控的,主連線沒有斷開,也就代表還能夠繼續操控。

鄭龍聽了頓時一驚,腦子有些宕機,不知道具體怎麼回事。

這時候,趙奕下命令道,“調去實驗大廳的備用空間連結裝置。”

“以四號臺的裝置進行連結!”

實驗所在的區域是在飛船上方的平臺,是有兩臺空間連線裝置的,一臺是實驗所用的裝置,另一臺則被封閉在平臺下方。

這個指令一出,備用裝置立刻被啟動。

連線花費了大概一分鐘時間,等連線完成以後,螢幕重新亮了起來,就看到了一片狼藉的畫面。

反能量屏障才剛剛關閉,因為現場發生了爆炸,周圍的電子燈都暗了下去,只能依靠備用裝置的小燈光,看到十分暗淡的畫面。

在暗淡的畫面中,現場到處漂浮著粉末狀物質,似乎充斥著每個角落, 也使得傳過來的鏡頭有些怪異。

“這些粉末是什麼?”

“什麼東西炸燬了嗎?看地上!”有人忽然驚呼一聲, “那些發亮的東西好像是金屬。”

“那些金屬是怎麼來的?難道平臺地面被炸了?”

實驗所在大廳空無一物, 就只有嵌在地面上的兩臺裝置, 一個是Z波裝置, 一個是空間連結裝置,為了保證實驗不出現任何問題,兩臺裝備表面都是用壓縮材料製造的,材料的熔點最低也超過四千攝氏度。

這個紅點的金屬材料很難被炸燬,更不要說是炸成粉末,哪怕是遭遇到核聚變反應,炸成粉末兒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

如果發生這麼劇烈的爆炸,飛船就不可能繼續存在,因為平臺都會被炸透了。

“大家來看這裡!”有工作人員指著空間連線的另一方視角,那裡是地面封閉的連結空間。

空間原本就只有穩定光源和少量的物質,而現在穩定光源依舊是存在的,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但放置的材料似乎有些不對,具體哪裡有些不對,又說不上來。

“好像是顏色變了。”

“這張圖看著真的很怪異,也不知道為什麼。”

好多人盯著監控畫面上的鏡頭都有類似的感覺。

趙奕則一下子就判斷出來,“發生了物質傳送,材料受到了很大的損失。這種損失均勻發生的,所以表面上只是看起來有些怪異。”

這個解釋讓人有些不理解。

趙奕馬上道,“剛才爆炸發生的一瞬間,能量傳輸的效率有測到嗎?”

“有!”

一號臺負責檢測的人員報告說道,“那一瞬間,顯示的數值是百分之九十一!”

“有百分之九十多?”

“對!”

工作人員非常肯定。

趙奕馬上走了過去,檢視了一下電腦上記錄的資料。

好多人也跟著過去看。

“也就是說,實驗成功了。”趙奕有些激動的對邱成文說道,“空間連線裝置效率增強,直接證明了空子假設的方向是正確的。”

“是啊!”邱成文也非常的激動。

在實驗開始之前,因為遇到了引力數學計算的問題,他甚至對於實驗結果並不抱希望。

而現在,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實驗不僅僅得到了想要的結果,還有意外發現。

那就是出現了粒子傳送。

“不僅僅是粒子傳送,我認為實驗過程中應該是發生了物質傳送,或者可以描述為原子、分子,甚至大分子傳送。”

“是嗎?”邱成文對此不敢肯定。

愛德華-威騰也問道,“會發生原子以上的傳送嗎?你們上一次實驗不是說,只發生了微小粒子傳送,而且剛才的爆炸應該是核聚變吧?雖然是最為微小的核聚變反應,但也證明肯定出現了微小粒子的傳送。”

“確實有微小粒子的傳送,但同時也有原子、分子、大分子的傳送。”趙奕笑道,“想知道具體出現了什麼,我們去看看就知道了。”

當幾人正說著的時候,鄭龍也終於反應過來,他馬上讓工作人員遠端做飛船的檢測,隨後就發現主部件一切運轉正常。

這時候,他安心了,而且還非常的興奮。

只要主要部件、裝置運轉正常,火星-1飛船就能依靠自身能源返回地球,而爆炸帶來的是意外的驚喜,因為火星一飛船甚至頂住了核聚變爆炸,都沒有發生大的安全問題。

鄭龍也走到趙奕旁邊,問道,“趙院士,你們剛才說爆炸是核聚變反應,為什麼飛船沒有出現問題呢?”

“因為是超小型的核聚變爆炸,比上一次實驗的爆炸規模還要小。”趙奕簡單解釋道,“實驗所在的飛船平臺,地面都是壓縮材料構造,而且強度都非常高,熔點也在六千攝氏度以上,根本不是小型的爆炸能擊穿的。”

“另外,反能量屏障可以完美的隔絕能量,也就是說,只要平臺不被擊穿,飛船其他部分,最多只是受到震動的影響。”

“當然主要還是爆炸規模比較小,如果是發生上次實驗那樣大的爆炸,飛船根本不可能承受的了。”

“只能說,火星-1船很幸運!”趙奕想到飛船沒有炸燬也很高興,火星-1飛船是他設計出來的,製造、測試的過程中,他也參與了很多工作,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心血就此損毀。

在檢視了各個地方的監控以後,理論組的幾個人就一起去了,地面空間連結所在的地方。

為了保證絕對的安全,防止有意外的情況發生,地面的空間連線裝置,被放置在了十公里外的山體下方,那裡打造了一個完全封閉的空間。

一群人呼啦啦乘車過去了。

高層領導也一起過去了,他也對發生了什麼很好奇,希望能親眼看看實驗結果。

很快。

車隊就到了山體下方區域。

一群人下了車去過去檢視,有工作人員應提前到了,只是等在那裡,並沒有對現場做任何的破壞。

趙奕等人過去以後,馬上指揮做後續檢測工作。

首先需要檢測封閉空間的空氣密度,因為旁邊就放置了相應的裝置,需要做的只是檢驗內部壓力,很快就得到了具體資料。

“空氣壓力損失超過百分之五十!”這個資料是非常驚人的。

當趙奕聽到了具體資料以後,都不由得驚訝的停住動作,理論組其他人的反應也差不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高層領導有些疑惑的問道,“空氣壓力損失一半,代表了什麼?很驚訝嗎?你們做這個實驗不就是為了檢驗傳輸效率?”

趙奕深吸一口氣,才解釋道,“我們做實驗確實是為了檢驗傳輸效率,但最主要的資料是能量傳輸,而不是空氣傳輸。”

“能量傳輸在第一時間就能有結果,數值超過了百分之九十。”

“而空氣傳輸就等於是物質傳輸,我們的實驗前,得出了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的結論,但發生的機率認為非常的低。”

“現在不只是發生了,而且空氣直接被吸走了超過百分之五十,已經非常驚人了。”

這下高層領導明白過來。

他之前只是被各種資料弄暈了頭,才反應過來,空氣損耗本來就是不正常的,更何況一口氣損失了一半以上,“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空氣,都直接傳送到了飛船上?”

“對!”

趙奕很用力的點頭,旋即指揮道,“開啟艙門吧,看看裡面的東西,有什麼變化。”

工作人員在給封閉空間增加以後,就直接開啟了艙門,檢視裡面放置好的材料。

當拿起一塊塑料板時,他頓時驚呼一聲,“碎了!”

他下意識認為出現了工作失誤,頓時變得有些驚慌。

旁邊的工作人員馬上喊道,“小心點!”

趙奕走到了艙門旁,說道,“注意!大家都先出來!”

“去拿工具,用密封袋把所有的材料裝好、儲存好,就算成了碎末也不要放過。”

“這不是你們的失誤,裡面每個東西應該都是這樣。”

工作人員們這才都走出來,拿著相應的東西再進去,仔細的把每一個材料裝好。

這時候,他們才發現,不管是塑膠還是金屬材料,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用手一碰發現都變的很脆。

捏一下就能變成粉末,碰一下就能捅個窟窿。

“這是怎麼回事?”

“怎麼都變成這樣了?那塊可是金屬呀!還是我親手放進去的!”

“這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

每個參與的工作人員都感到非常的震驚,他們想不出來什麼情況會造成這種結果。

如果是發生了爆炸,不應該都打成碎片嗎?

所有的東西看起來都感覺像是已經風化的石頭一樣。

等把所有東西全部清出來以後,只需要簡單的測量質量,就可以直接發現問題--

質量損耗很大!

報告很快出來了。

“趙院士,我們做了檢測,每一種材料的質量損耗都超過百分之五十,和空氣損耗差不多。”

“現在來看,損耗應該是相同的,具體還需要仔細檢測。”

“我們對金屬材料進行了詳細檢測,發現物理性質並沒有發生變化,好像就只是成了粉末而已。”

這是工作人員感到疑惑的地方。

趙奕倒是一點都不奇怪,他看到第一個東西的狀態時,就已經知道了全部的結果。

所以他很淡然的說道,“辛苦啦,大家!”

“把所有的材料都拿回去做檢測。”

“這次實驗可以說是大獲成功,大家都功不可沒!”他說的話音都有些興奮,已經迫不及待的能研究,來弄懂其中的科學原理了。

第六百九十一章 物質傳送!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