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一行人到了奕星以後,就有接待人員負責接洽,等了大概有兩個小時,才終於見到了趙奕。

趙奕的工作安排還是很忙的,他是去了鄭陽大學,親自談了一下新專業的構建,新專業的名稱不是空間傳輸技術,空間傳輸技術的名字太‘大’了,因為是針對性的技能課程,定下的名稱是‘電子光束排列與密碼學’,意思就是依靠密碼來設定光束排列。

鄭陽大學對於新專業是非常重視的,大學和奕星公司談好了合作,新專業的前三批畢業生,保證最少有一半兒,會在奕星公司對口就業。

這個合作讓鄭陽大學吃下了定心丸,同時,也會讓‘電子光束排列與密碼學’專業,成為大學裡最受歡迎的專科級別課程。

另外,趙奕還安排幾個公司的技術人員,兼職到鄭陽大學擔任專業課的講師。

等一切都談好以後,他才回到公司做接待。

馬斯克等了很久的時間,但他和團隊都不著急,趙奕是世界第一的科學家,還獨自開設了公司,工作有多忙碌可想而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趙奕回到了公司就見到了馬斯克,遠遠的走過來歉意道,“真是抱歉,剛才有些忙,現在才過來,久等了。”

雙方客套一下。

趙奕隨後就帶著一行人,到公司各處去參觀。

馬斯克一行人最感興趣的是無限動力汽車,國外是沒有汽車銷售的,他們到現在還沒見到成品,只是隔著玻璃窗,遠遠看到外面的空曠處,停著幾輛酷炫的汽車。

在參觀的過程中,馬斯克也忍不住指著玻璃窗外,問道,“那就是無限動力汽車,對啊?”

“如你所見。”

“很酷炫。”

“謝謝!”

馬斯克感興趣的問道,“我能問問,這個外觀是出自哪位設計師的手筆嗎?”

汽車的外形設計有大學問,同時汽車設計師卻是個非常冷門的職業,因為市場需求非常的低,好多從事汽車外形設計的人,根本就找不到工作。

正因為如此,一個頂尖的汽車外形設計師,才會成為搶手的香餑餑。

好多的小汽車廠商,根本就沒有專業的外形設計師,製造的汽車外形都是‘抄-襲修改’。

馬斯克看到無限動力的汽車外形,也感到非常的驚訝,只掃一眼外觀設計,他就能確定是出自頂級設計師手筆。

趙奕笑道,“正是我的設計。”

“你?”

馬斯克頓時驚訝的張大了嘴,旋即驚歎道,“真是沒想到,趙博士,你竟然還會設計汽車外形,而且擁有如此完美的作品!”

他對趙奕稱呼是‘博士’,因為趙奕是頂級的科學家,是一種出於對學者的尊稱。

趙奕道,“這沒什麼。”旋即繼續道,“我想,你們大概是對汽車感興趣,對不對,我就乾脆帶著你們,去看看汽車吧!”

馬斯克頓時笑道,“謝謝!這正是我們來的目的。”

趙奕帶著一行人去了外面,圍住了一輛無限動力汽車,他親自掀開了汽車前後蓋,指著各個部分做介紹,“我們的設計是中間電池能源供給,前後兩臺電機,主能源倉在後排座椅的下方,直接連線後方功率最高的電機,這樣就節省了空間,也不會讓汽車底盤顯得太高。”

“因為不是純粹的電力驅動,汽車的電池佔據空間並不大,也不會讓底盤顯得太高。”

他做了簡單的講解,還讓人開啟底部,把光能接收轉化器拆下來。

“這就是主能源裝置,具體構造,當然,暫時是保密的,它能夠提供最高45KW的持續供電。”

這個資料說出來,頓時引起馬斯克一行人的驚歎。

“你確定嗎?就是他?”馬斯克驚歎的走過去,“我可以摸摸它嗎?”

“當然可以。”

趙奕讓開了位置,讓馬斯克過去摸了幾下,單單是摸肯定摸不出什麼,馬斯克摸了幾下,就失去了興趣。

一行人就走回了辦公區,直接進入到了會議室。

這時候,重點來了。

馬斯克說起了特斯啦掌握的技術,以及特斯啦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統治力,包括掌握了多少的高階專利,包括研發的電池技術,當然也包括最重要的,研發出整體的車載系統。

特斯啦所能製造出的電車,效能、系統、控制等方面,確實已經站在了國際頂尖,因為專注於製造電車,他們在電車領域的技術非常全面。

馬斯克說完以後,直接問道,“這次我和團隊來這裡,是希望和奕星尋求合作。”

“具體呢?”趙奕問道。

“無限動力汽車並不完善。”馬斯克說道,“你們掌握著難以想象的技術,但是在其他方面,比如說電力供應、控制系統上,存在很多的不足,另外,如果不出意外,你們應該還沒有研發無人駕駛技術,這些領域上,我們都能夠進行合作。”

趙奕耐心的聽著,跟著點了點頭,馬斯克說的是實話,但僅僅是如此,並不能說服他進行合作。

馬斯克發現單單是這些,無法打動趙奕,就乾脆直接說道,“如果我們進行合作,就能一起製造出,只需要持續供電10千瓦,就能夠持續行駛超過六個小時的汽車。”

“如果是間斷使用,我想,每天行駛時間不會低於10個小時。”

這個數字代表的含義再清楚不過。

雖然無限動力汽車可以持續行駛,但需要的供能是10到30千瓦,全功率開啟的時候,甚至會超過40千瓦,高功率也就代表高能耗。

如果能製造出只需要持續供電10千瓦的汽車,汽車的功能時間變長,卻能夠大大降低能源損耗,也就代表能夠支援製造更多的汽車。

比如,原本能製造一萬臺,現在就能製造一萬五千臺。

這項技術聽起來似乎很簡單,實際上解決方案複雜無比,必須要擁有完善的電子檢測系統,以及高階的充放電電池組技術。

奕星公司朝著這個方向做研發,也能夠解決一部分問題,但他們獨自做研發,努力一、兩年時間,也很難把系統完善,並且系統可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不是趙奕一個人就能解決的。

電子系統、控制系統,再加上檢測系統,車載軟體是非常復雜的,就像是一臺電腦的作業系統,想要擁有完善的作業系統,一行行的打程式碼,需要的時間太長了。

趙奕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打出幾百萬、幾千萬,甚至幾億條程式碼。

那個數量級的程式碼是需要一個大型團隊完成的。

但是,趙奕依舊搖頭,他說道,“馬斯克先生,我承認你說的很對,而且你們擁有的技術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如果我們進行合作一起製造汽車,能夠製造出非常完美的無限動力汽車。”

馬斯克聽著點了點頭,表情沒有任何變化。

趙奕的話音突然一轉,“但是我們為什麼要製造出完美的汽車呢?在太陽能遠端輸出技術領域,我們並沒有競爭對手。”

“現在我們公司,製造出的汽車數量有限,製造一輛就可以賣掉一輛。”

“雖然同樣的供能,製造出更多的汽車,確實很有吸引力,但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高利潤、高收益,發射更多的聚能衛星,就能提供更多的能源。”

“太陽能對我們來說,就像是大海里的水,是取之不盡的。當每一滴水都能提供利潤,我們要做的,只是不斷的擴大水渠,把更多的海水引過來就夠了,這樣做簡單方便,效率也非常的高。

“反倒是,為了讓每一滴水,能創造更多的利潤,就增加一個合作伙伴,甚至是引入一個競爭對手,我想,沒有人會傻到這麼做吧?”

馬斯克聽罷深吸了一口氣,他當然知道趙奕的意思,話裡說的已經很明白了。

奕星無限動力公司根本就不需要改善技術,製造‘更加完美的汽車’,因為哪怕是不完美,他們的汽車也不愁銷路,要做的只是發射更多的衛星,製造更多的汽車而已。

在完善汽車效能、降低能耗方面,他們可以慢慢的做,慢慢的積累,完全不用為此找個合作伙伴。

談判到此陷入停滯。

趙奕表示不需要合作,不需要改善技術,前面是真心話,後面可就不一定了。

這一點,馬斯克也知道。

同時,他還知道特斯啦是被動的一方,只要奕星無限動力公司慢慢的發展,早晚會蠶食掉特斯啦的市場,國際上,肯定更多人選擇無限動力汽車,而不只是電車的特斯啦。

國際頂尖、全面的電車技術,就是特斯啦的優勢。

無限動力汽車確實能夠蠶食掉特斯啦的市場份額,但是需要多久的時間呢?也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按照無限動力汽車的製造速度,想要覆蓋市場需要的時間很長。

馬斯克沉默了一小會兒,和其他人交流了一下,才繼續道,“或許,我們可以換一種合作方式。”

——

當馬斯克把姿態放低的時候,談判就一直在奕星的把控之中。

雙方進行了幾輪的交涉,隨後在一些問題上達成一致,比如,合作是可以進行的,但奕星方面不提供相關技術是底線,也不會和特斯啦一起研發汽車產品。

比如,特斯啦需要提供一些電子軟件技術。

特斯啦的需求則是,希望奕星能出售一批光能接收轉化器。

奕星方面也很重視和特斯啦的談判,經過連續四天的商談,兩家公司終於談好了合作方式。

首先是軟體方面。

特拉斯提供一部分基礎的電子控制、電子檢測領域的程式碼。

在軟體需求方面,雙方談的時間是最長的,因為與軟體功能相關的內容非常復雜,每一部分都是必須要爭取的,同時特斯啦也肯定會,盡量少的提供核心程式碼。

電子軟體方面的基礎程式碼,能夠大大加快奕星公司,構建完善車載電子系統的速度。

第二就是特斯啦提供十億美元,外加公司股份的百分之0.5,置換奕星無限動力公司百分之0.5的股份。

奕星公司分為奕星航天科技公和奕星無限動力。

特斯啦置換的是奕星無限動力,也就是汽車製造公司的股份。

這一部分聽起來特斯啦是吃虧了,但馬斯克可不是吃虧的人,他很清楚能置換到股份,還是特斯啦提供軟體程式碼得來的機會。

最主要原因是,奕星不是想投資就能投資的公司。

哪怕是公開進行融資,能進入投入的公司,主要也是以官方性質的企業為主,民間性質的企業為輔,國外的企業是排在末位的。

現在特斯啦的市值很高,但是過上一年、兩年,奕星的市值大機率就會超過特斯啦。

第三點就是特斯啦的好處了,他們會以兩點五億美元的價格,購買2000臺能持續提供10千瓦電能的光能接受轉化裝置。

這筆光能接收轉化裝置的訂單,是奕星無限動力公司、空間信息科技公司、高等壓縮材料公司一起敲定的。

兩點五億美元,購買兩千臺能持續提供10千瓦電能的光能接受轉化器,平均每臺的價格是十二萬五千美元。

這個價格可以說是相當昂貴,甚至是成本價的十倍左右,因為只提供10千瓦的電能,轉化器都可以製造的小很多。

但是,對於國外的汽車公司來說,能購買到最新科技的光能接收轉化器,再高的價格也是賺到了。

馬斯克帶著團隊離開了。

這一次,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是賺到了還是吃虧了。

特斯啦置換到無限動力公司的股份,未來長遠來說肯定是賺到了,他們買到光能接收轉化裝置,也肯定會有得賺,但他們付出的是大量電子軟體的基礎程式碼。

這些是特斯啦非常寶貴的財富,也是幾百的工程師,努力很長時間的工作成果。

不過馬斯克還是有期待的,他的主要目的就是買到光能接收轉化裝置,公司利益上來說,成本價十二點五萬美元的裝置,根本算不上昂貴,他們可以憑此製造出無限動力汽車,起價甚至可以超過一百萬美元,直接標榜為最頂級的豪車,就能輕鬆把花費的資金加倍賺回來。

另外,馬斯克也希望以光能接收轉化裝置,來研究出空間光能傳輸技術的奧秘。

但是研究技術方面,他心裡報的希望並不大。

空間光能傳輸技術,是出自空間信息傳輸技術,好多公司、機構都在研究空間信息傳輸裝置,但到現在,還沒有任何的公司、機構,能破解空間傳輸技術的原理,甚至想仿造出一臺,都是極為困難的,仿造出的裝置,也只能連通同一目標裝置。

現在的光能接收轉化裝置也是一樣,奕星無限動力公司敢直接售賣汽車,就肯定不擔心被仿造。

事實也是如此。

哪怕真有公司、機構仿造成功,也根本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光能傳輸的核心是環太陽聚能衛星,而光能接收裝置就像是‘訪問的IP’。

他們能夠控制聚能衛星,自然能夠拒絕某些IP的訪問。

換句話說,光能接收轉化裝置售賣出去,是否能直接連結到聚能衛星,也會受到航天局和奕星無限動力公司的控制。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